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6-12-01
展开全部
一、巧妙设疑,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好“设疑生趣”,力求使语言情趣化,使学生一上课就自觉地进入角色。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一进入课堂就出示相同加数的连加法:2+2+2+2+2,4+4+4+4的题目出来后立刻说出结果,问学生:“我算得对吗?快吗?”然后带着神秘的色彩说:“只要你们出加数是相同的连加法,不管有多少个加数,我都会很快很准地算出结果。”这让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都急于想知道老师有什么诀窍,也就是说激起了求知欲望。于是,学生都处于思维的积极态度,为探求新知识做好了最佳的心理准备,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呢,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教学生学习位置时,先在教室让学生想想看怎么表示出你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并感觉到学习数学的极大乐趣。再例如;学生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后,教师出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讨论:一个半径为4米的圆,它的半径缩小2米后(或扩大2米),它的面积和周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提问,使学生对问题本身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大家凭感性回答,答案不一,且都不能讲清道理。学生都迫切想知道正确答案,教师抓住这启迪思维的最好时机,让他们举例说明。在学生讲明道理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你按照这样的变化去思索,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时学生兴趣更高,从而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教师不断设置问题情境,引疑诱导,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潜力得到深层开发,感觉自己的聪明智慧,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与此同时,思维的深刻性也就得到了培养。
三、引导操作,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一)、有效创设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游戏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促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高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一些直观、容易操作的游戏,比如一些简单的“数一数”“比一比”的游戏,这些利用实物操作,学生很感兴趣,也增强学生动作的协调性。中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的内在魅力感兴趣。例如:四年级的‘“找规律”学生通过动手游戏,摆一摆,试一试,最后得出结论:夹在两物体中间的物体的个数都要比外面的少一个。“角”的游戏活动中,学生通过用量角器操作,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更了解了角的内涵。高年级学习喜欢更进一步去探索为什么是这样。例如:六年级“圆的认识”活动,学生一直在活动中探究为什么,最终经过操作得出结论。“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用笔画轴,用剪刀剪轴的过程中以及互相讨论后,总结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想要去学习的情况中学习,可谓事半功倍。
(二)动手操作,增强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发掘本地教学资源,引导他们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这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一个圆,并把它分成八等份、十六等份、三十二等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画一画、看一看、剪一剪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同伴互助探究,找出其不同,这样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学好了数学知识,又可用于生活实践,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身边的数学知识,自主学习,加强了数学应用能力。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四、紧密联系实际,全面培养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的生活案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例如在学生学习圆的周长之后,让学生计算一辆外轮半径位10厘米的自行车,要过一座长为240米的桥车轮要至少滚几圈。这样教师创设出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务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从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的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学习,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因为这样,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乐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之初探》 作者:龙春荣

蓝颖依依
2012-05-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万
展开全部
我认为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先要去试着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让孩子在快乐中、在鼓励中学习,让他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记得哦,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蜡笔小新005
2012-05-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一.带孩子去学数学,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二.培养时,要观察他喜不喜欢学。三,他喜欢学就买一些算数题给他做,帮他加强口算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iyuan7804
2012-05-07 · TA获得超过21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6万
展开全部
第一、学会课本上的应知应会的。第二、树立信心。第三、和孩子做一些趣味。时间长了也就有兴趣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qishihlh
2012-05-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万
展开全部
多做一些小卷,看着自己分数的进步,孩子自然会有动力的;而且最近看的一套书也不错《幻想数学大战》,小孩子很喜欢谈论书中的数学概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