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都是自己造成的吗?
展开全部
正确!除掉一个最高分,除掉一个最低分,您的得分是:10分!烦恼就是自己造成的。
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他的师父回答他说:“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意思是说,如果你所学的法能够对治你自己心中的贪嗔痴等烦恼,这样的法就是佛法;如果你所学的法不能对治内心的贪嗔痴烦恼,这样的法就不是佛法。
1:我们必须对这样一个道理生起定解:我们内心的一切忧郁、恐惧、痛苦等一定是由内心的一个错误思想、错误观点或错误见解引起的。
心中生起的忧郁、恐惧、痛苦等这些情绪在佛教中称为烦恼,这样的烦恼一方面如同一把利刃插在我们身上一样,给我们的心灵制造了无数的痛苦,一方面它们却无形无相,来无影、去无踪。对于心中的这些烦恼情绪,我们不能用刀杀,也不能用手去打或捉,更不能用笼子去监禁,而只能用智慧去斩断。
如何用智慧斩断呢?就是观察自心的忧郁、恐惧、痛苦这些烦恼情绪的起因,然后将导致这些烦恼的因给断除,烦恼自然就不会在心中生起。譬如,对于沸腾的汤水,我们不能用手与之接触,而企图以此消除水的沸腾,我们只要将水沸腾的因——锅灶下面的柴火撤走,水渐渐就会停止沸腾。同样的道理,纵然我们无法用绳子将烦恼加以捆缚,然后关进大牢,但是一旦我们洞悉到烦恼的因,去除这些因之后,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2:如果你痛苦了,就找出导致你内心痛苦的那个错误思想。
只要我们愿意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存在于心中让自己的心饱受痛苦煎熬的那个“思想、观点、见解、态度、想法、念头”。这是隐藏在我们内心让我们受苦的真正敌人。通常,我们并不会将它当做“敌人”看,而是拼命地去维护它——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认贼作父的颠倒做法。如今,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要向他开刀!
3:用“四个反问”去拷问那个思想
当我们对心中的这个想法不去观察时,就会认为这个想法的正确性是天经地义的、不用怀疑的。我们的心真的非常习惯于认同并维护自己心中生起的每一个念头,而不去拷问这些念头的正确性。现在,为了克服这种不良习气,我们需要用四个反问来拷问这个想法:
第一反问:那是真的吗?例如,我们心中认为:“我的孩子就是应该成绩优秀的”,但是每次考试,你的孩子表现得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优秀,于是你就开始发火、苦恼。此时,内心的苦恼就是由这个想法“我的孩子就是应该成绩优秀”导致的。你要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换句话说,为什么你的孩子一定要成绩优秀,难道别人的孩子天经地义地就是要不如你的孩子?这样一问,你就会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荒谬。觉得这个想法很荒谬,内心便好受多了。
第二反问: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固执己见是凡夫的习气,在这个反问之后,我们的心有时依然会很倔强,我们心里会说:“我的孩子当然应该成绩优秀。”如果是这样一个倔强的人,这第二反问就是必要的。通过这个反问,我们向自己的内心挑战,努力唤起内心的公正与良知,当我们静下心来再次观察这个观点时,真理的光芒或许能够在心中生起,此时我们就能观察到这个念头的偏颇与不公正。
第三反问: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透过这一问,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个“想法”与“自己的内心痛苦”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这个想法在,内心的痛苦就会一直存在。例如,假如我们一直持有“我的孩子当然应该成绩优秀”的想法时,即便孩子很优秀了,我们还是觉得他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自己的内心一直会受煎熬与痛苦。
第四反问: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此时,你尝试着体验内心去除这个想法时的感觉,甚至持有相反观点时的感受。例如,假如我“我的孩子当然应该成绩优秀”的想法去掉了,我会是怎样的人呢?我会认为,我的孩子也会遭遇失败,考试也有可能会很糟糕,这很正常,面对孩子这次的考试失败,我还是应当接受,不应当给他太多压力。这样想象之后,就觉得轻松了很多,觉得这种推翻了原来错误观点的新观点,还是不错的。
通过上面的“四个反问”来质疑心中的导致痛苦的那个想法,这个想法的荒谬性就会渐渐显露出来。
祝生活愉快!
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他的师父回答他说:“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意思是说,如果你所学的法能够对治你自己心中的贪嗔痴等烦恼,这样的法就是佛法;如果你所学的法不能对治内心的贪嗔痴烦恼,这样的法就不是佛法。
1:我们必须对这样一个道理生起定解:我们内心的一切忧郁、恐惧、痛苦等一定是由内心的一个错误思想、错误观点或错误见解引起的。
心中生起的忧郁、恐惧、痛苦等这些情绪在佛教中称为烦恼,这样的烦恼一方面如同一把利刃插在我们身上一样,给我们的心灵制造了无数的痛苦,一方面它们却无形无相,来无影、去无踪。对于心中的这些烦恼情绪,我们不能用刀杀,也不能用手去打或捉,更不能用笼子去监禁,而只能用智慧去斩断。
如何用智慧斩断呢?就是观察自心的忧郁、恐惧、痛苦这些烦恼情绪的起因,然后将导致这些烦恼的因给断除,烦恼自然就不会在心中生起。譬如,对于沸腾的汤水,我们不能用手与之接触,而企图以此消除水的沸腾,我们只要将水沸腾的因——锅灶下面的柴火撤走,水渐渐就会停止沸腾。同样的道理,纵然我们无法用绳子将烦恼加以捆缚,然后关进大牢,但是一旦我们洞悉到烦恼的因,去除这些因之后,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2:如果你痛苦了,就找出导致你内心痛苦的那个错误思想。
只要我们愿意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存在于心中让自己的心饱受痛苦煎熬的那个“思想、观点、见解、态度、想法、念头”。这是隐藏在我们内心让我们受苦的真正敌人。通常,我们并不会将它当做“敌人”看,而是拼命地去维护它——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认贼作父的颠倒做法。如今,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要向他开刀!
3:用“四个反问”去拷问那个思想
当我们对心中的这个想法不去观察时,就会认为这个想法的正确性是天经地义的、不用怀疑的。我们的心真的非常习惯于认同并维护自己心中生起的每一个念头,而不去拷问这些念头的正确性。现在,为了克服这种不良习气,我们需要用四个反问来拷问这个想法:
第一反问:那是真的吗?例如,我们心中认为:“我的孩子就是应该成绩优秀的”,但是每次考试,你的孩子表现得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优秀,于是你就开始发火、苦恼。此时,内心的苦恼就是由这个想法“我的孩子就是应该成绩优秀”导致的。你要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换句话说,为什么你的孩子一定要成绩优秀,难道别人的孩子天经地义地就是要不如你的孩子?这样一问,你就会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荒谬。觉得这个想法很荒谬,内心便好受多了。
第二反问: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固执己见是凡夫的习气,在这个反问之后,我们的心有时依然会很倔强,我们心里会说:“我的孩子当然应该成绩优秀。”如果是这样一个倔强的人,这第二反问就是必要的。通过这个反问,我们向自己的内心挑战,努力唤起内心的公正与良知,当我们静下心来再次观察这个观点时,真理的光芒或许能够在心中生起,此时我们就能观察到这个念头的偏颇与不公正。
第三反问: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透过这一问,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个“想法”与“自己的内心痛苦”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这个想法在,内心的痛苦就会一直存在。例如,假如我们一直持有“我的孩子当然应该成绩优秀”的想法时,即便孩子很优秀了,我们还是觉得他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自己的内心一直会受煎熬与痛苦。
第四反问: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此时,你尝试着体验内心去除这个想法时的感觉,甚至持有相反观点时的感受。例如,假如我“我的孩子当然应该成绩优秀”的想法去掉了,我会是怎样的人呢?我会认为,我的孩子也会遭遇失败,考试也有可能会很糟糕,这很正常,面对孩子这次的考试失败,我还是应当接受,不应当给他太多压力。这样想象之后,就觉得轻松了很多,觉得这种推翻了原来错误观点的新观点,还是不错的。
通过上面的“四个反问”来质疑心中的导致痛苦的那个想法,这个想法的荒谬性就会渐渐显露出来。
祝生活愉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很多时候都要看自己的心态的,我们不能让别人的行为来左右我们的心情,要让自己快乐起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时候确实是自己想多了,有时候是因为客观原因引起的。还有对待问题的态度,也关系到是否烦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人生就是一场戏,只是我们在扮演不同角色而已,烦恼是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