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名称】观书有感 【年代】南宋 【作者】朱熹 【体裁】七言绝句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①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③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④来。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其一: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它,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许:如此,这样。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为:因为。 其二: ①艨艟:也作蒙冲,古代战舰,这里指大船。 ②向来:从前、往昔。 ③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荡漾。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作品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其二
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从以‘巨舰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评的是榜书大字的创作。此诗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涨船高则能够行驶自在,形象地比喻书法艺术创作一旦灵感勃发,则能够使书写一下子变得流畅自如,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本质过程,也是一般艺术创作的重要本质。当然,该诗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见书法作品的技艺精炼且生动流畅,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艺术道理。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诗。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 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 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 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观书有感》二诗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1]
作者简介
朱熹像
朱熹 (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个人履历 朱熹出生于南宋时期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曾在抚州定居,游历甚广。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请求为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淳熙二年(1175),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 淳熙五年(1178),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淳熙九年,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今富奇汽车厂址),以纪念朱熹。 庆元二年(1196),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在乐安流坑为村口“状元楼”题写了匾额。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水名)时,留有《过润溪》诗。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擅长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曾有“神笔”之称:又一次他将毛笔投入江内,波涛汹涌的江面立刻一时间平静,此事流传千古。还有一次,朱熹因一颗高大挺拔的松树挡住了实现,气愤地说:“你这颗树长到这么高已经很不错了!”第二天,怪事发生了,那片松树林变得整整齐齐,和原来一样高,人们去观赏时,把这片松树林叫做“齐齐松”。
史料记载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尤溪(原属南剑州今属三明),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安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朱熹出生地--南溪书院 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 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其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译文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荡漾。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作品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其二
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从以‘巨舰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评的是榜书大字的创作。此诗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涨船高则能够行驶自在,形象地比喻书法艺术创作一旦灵感勃发,则能够使书写一下子变得流畅自如,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本质过程,也是一般艺术创作的重要本质。当然,该诗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见书法作品的技艺精炼且生动流畅,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艺术道理。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诗。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 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 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 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观书有感》二诗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1]
作者简介
朱熹像
朱熹 (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个人履历 朱熹出生于南宋时期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曾在抚州定居,游历甚广。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请求为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淳熙二年(1175),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 淳熙五年(1178),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淳熙九年,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今富奇汽车厂址),以纪念朱熹。 庆元二年(1196),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在乐安流坑为村口“状元楼”题写了匾额。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水名)时,留有《过润溪》诗。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擅长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曾有“神笔”之称:又一次他将毛笔投入江内,波涛汹涌的江面立刻一时间平静,此事流传千古。还有一次,朱熹因一颗高大挺拔的松树挡住了实现,气愤地说:“你这颗树长到这么高已经很不错了!”第二天,怪事发生了,那片松树林变得整整齐齐,和原来一样高,人们去观赏时,把这片松树林叫做“齐齐松”。
史料记载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尤溪(原属南剑州今属三明),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安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朱熹出生地--南溪书院 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 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其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亮,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了出来,要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这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为它送来活水。
意境: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的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这样心智才能开豁,更加敏锐
想告诉我们:人心的睿智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的.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亮,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了出来,要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这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为它送来活水。
意境: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的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这样心智才能开豁,更加敏锐
想告诉我们:人心的睿智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知识之泉源源不断。 借景说理,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前两句写景,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后两句说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知识之泉源源不断。 借景说理,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前两句写景,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后两句说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