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导因素是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
1、南北方气候界线:
(1)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2)北方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南方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3)北部为暖温带,南部为亚热带,北部为半湿润区。南方是个潮湿的地区。
2、南北方河流水文特征分界线:秦淮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无冰期长;秦淮以南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冰期。
3、南北方土壤类型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富桂土(黄壤)。秦岭淮河以南有许多贫瘠的红壤。
4、南北方自然植被类型分界线:秦岭淮北温带落叶阔叶林、秦岭淮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南北方农业生产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为一年两季至三季,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小米。主要是小麦、棉花和油菜。
扩展资料:
北方和南方的农作物区别: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岭—淮河一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方地区

2023-08-16 广告
推荐于2017-10-13
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的意义:
1.1月份0℃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0.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1.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西北地区与青藏和北方地区的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本区的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
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其中包括两个因素:降水量和气温
北方降水量800mm以下,南方以上
1月平均气温,南方大于0度,北方小于0度。
2012-06-19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