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虚拟语气,英语高手请进
求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区别前提: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说话人不知道他是否赶上bus1)Ifhegetonthebus30minuteslater,hewillarrivethe...
求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区别
前提: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说话人不知道他是否赶上bus
1)If he get on the bus 30 minutes later, he will arrive the station in a hour.
2)If he got on the bus 30 minutes ago, he would arrive the station in a hour.
两句都是主观猜测,但第一句是陈述语气,第二句是虚拟语气。
那就是说,是否使用虚拟语气不是取决于说话者的语气(都是猜测),而取决于条件状语的时态?这种说法对吗?
或者说,由于条件是否发生,导致说话者的猜测,从对未发生的事物的客观猜测,变为对已发生事物的主观猜测?
希望回答者能讲明白其中的逻辑,而不是告诉我这是习惯用法。
谢谢各位的详细解答,我又写了几句,不知道理解是否正确,望指正。
1)对未来条件与结果的客观陈述,不包含猜测的语气。
If he get on the bus 30 minutes later, he will arrive the station in a hour.
如果带入主观猜测,会有以下说法
2)主观认为可能性大于等于50%
I think he will get on the bus and arrive in an hour.
3)主观认为可能性小于50%,或不太可能
If he were to get the bus , he would arrive in an hour.(虚拟语气)
对过去只能主观猜测
4)主观认为可能性大于等于50%
He might have got on the bus , and will arrive in an hour
5)主观认为可能性小于50%,或不太可能
If he had got the bus , he would arrive in an hour.(虚拟语气) 展开
前提: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说话人不知道他是否赶上bus
1)If he get on the bus 30 minutes later, he will arrive the station in a hour.
2)If he got on the bus 30 minutes ago, he would arrive the station in a hour.
两句都是主观猜测,但第一句是陈述语气,第二句是虚拟语气。
那就是说,是否使用虚拟语气不是取决于说话者的语气(都是猜测),而取决于条件状语的时态?这种说法对吗?
或者说,由于条件是否发生,导致说话者的猜测,从对未发生的事物的客观猜测,变为对已发生事物的主观猜测?
希望回答者能讲明白其中的逻辑,而不是告诉我这是习惯用法。
谢谢各位的详细解答,我又写了几句,不知道理解是否正确,望指正。
1)对未来条件与结果的客观陈述,不包含猜测的语气。
If he get on the bus 30 minutes later, he will arrive the station in a hour.
如果带入主观猜测,会有以下说法
2)主观认为可能性大于等于50%
I think he will get on the bus and arrive in an hour.
3)主观认为可能性小于50%,或不太可能
If he were to get the bus , he would arrive in an hour.(虚拟语气)
对过去只能主观猜测
4)主观认为可能性大于等于50%
He might have got on the bus , and will arrive in an hour
5)主观认为可能性小于50%,或不太可能
If he had got the bus , he would arrive in an hour.(虚拟语气)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虚拟语气肯定是根据说话者得语气决定的。表示说话人的猜测愿望或者所说的事情与事实相反,就用虚拟语气。
上面那两个句子都是虚拟语气。第一个是将来时的虚拟,省略了should(if he should get on the bus 30 minutes later..........).第二个是对过去时的虚拟,从句用过去式,主句用would do 的形式,还有一种是对过去完成时的虚拟,从句用had done 主句用would have done 的形式。这是虚拟语气最基本的三种形式。
另外,还有某些动词,及相应的名词,他们后面所跟的从句用should do 的形式,比如:suggest,insist,advise,propose等和他们相应的名词
还有wish ,if only后面,根据不同的时态,动词对应的形式是did(现在时),had done(过去时)
另外还有几个固定的如it is high time that....和would rather that....后面都跟过去式表示虚拟。
还有从句和主句时态不同时,需要注意的动词形式问题,if you had taken my advice, you would be much better now.在这个句子里面,从句是过去完成时(是对过去时的虚拟),如果时态一致的话,主句应当是would have done 的形式,而主句中时态是now,讲述的是现在的一个事实,所以应对现在时虚拟,就用would do 的形式。
可以看出来,虚拟语气决定了你用什么时态,而不是时态决定你用不用虚拟。
你上面说的那个“第一句是陈述语气”,确定吗?
上面那两个句子都是虚拟语气。第一个是将来时的虚拟,省略了should(if he should get on the bus 30 minutes later..........).第二个是对过去时的虚拟,从句用过去式,主句用would do 的形式,还有一种是对过去完成时的虚拟,从句用had done 主句用would have done 的形式。这是虚拟语气最基本的三种形式。
另外,还有某些动词,及相应的名词,他们后面所跟的从句用should do 的形式,比如:suggest,insist,advise,propose等和他们相应的名词
还有wish ,if only后面,根据不同的时态,动词对应的形式是did(现在时),had done(过去时)
另外还有几个固定的如it is high time that....和would rather that....后面都跟过去式表示虚拟。
还有从句和主句时态不同时,需要注意的动词形式问题,if you had taken my advice, you would be much better now.在这个句子里面,从句是过去完成时(是对过去时的虚拟),如果时态一致的话,主句应当是would have done 的形式,而主句中时态是now,讲述的是现在的一个事实,所以应对现在时虚拟,就用would do 的形式。
可以看出来,虚拟语气决定了你用什么时态,而不是时态决定你用不用虚拟。
你上面说的那个“第一句是陈述语气”,确定吗?
追问
我也不确定第一句是否是陈述语句。
但虚拟语气一定带入说话人的观点对吧,并且带有和现实相反,或者不太可能的意思。
第一句如果按照虚拟语气来说我觉得应该是:If he were to get the bus , he would arrive in an hour.
追答
第一句也是个虚拟语气,你说的是用be to 表示将来的形式,而直接用get是省略了should,用should也可以用来表示将来的
展开全部
你第二句是不是抄错了,应该是if he had got吧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了
这样说,第一句,因为时间是30分钟后,说明这事还有可能发生
有可能发生的就用真实条件句
而第二句是30分钟前,明显是发生在过去
所以考的是虚拟语气中的错综时间句,意思是,如果他三十分钟前坐上了那辆公交,他就能在一小时之内到达那个车站了。前半句是与过去时间相反,说明他事实上没赶上那个公交,后半句与将来时间相反。
虚拟语气是指说话人本身觉得不太可能发生的事,当然,比如如果我昨天没吃那个苹果(实际吃了,与过去相反)。如果他喜欢绿色就好了(他不喜欢绿色,与现在事实相反,这里就指说话人经过一些事实觉得他不喜欢,但是有空能他是骗说话人的,实际喜欢)如果明年是2015年就好了(与将来事实相反)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有问题追问吧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了
这样说,第一句,因为时间是30分钟后,说明这事还有可能发生
有可能发生的就用真实条件句
而第二句是30分钟前,明显是发生在过去
所以考的是虚拟语气中的错综时间句,意思是,如果他三十分钟前坐上了那辆公交,他就能在一小时之内到达那个车站了。前半句是与过去时间相反,说明他事实上没赶上那个公交,后半句与将来时间相反。
虚拟语气是指说话人本身觉得不太可能发生的事,当然,比如如果我昨天没吃那个苹果(实际吃了,与过去相反)。如果他喜欢绿色就好了(他不喜欢绿色,与现在事实相反,这里就指说话人经过一些事实觉得他不喜欢,但是有空能他是骗说话人的,实际喜欢)如果明年是2015年就好了(与将来事实相反)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有问题追问吧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虚拟语气是指说话人本身觉得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请问如果发生在过去,说话人觉得很有可能发生的事,应该怎样表达?
追答
晕,发生在过去,说话人觉得有可能,不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都用真实的
不过如果说话人觉得有可能,一般也就不用 如果 来引导了啊
不过还是想出了一些例子
如果李世民确实读了那本书,他当时一定知道那个作者的思想
(有点别扭,希望你理解什么意思,就是作者通过事实推断出李世民读过那本书,而且得出后面的结论)
可以写成 If Li Shimin had read(这里是过去完成时,因为整件事发生在过去,读书动作发生在 了解 是另一个发生之前,所以该用过完)the book, he must have known the author's idea(这里是情态动词表对过去事实的推测,也不是虚拟语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句里面应该是gets,你第二句状语部分有问题的,用过去时表将来的虚拟,但是如果你用了ago就是对过去的虚拟,前面就要改为had got.就成了错综条件句。我估计你是对将来的虚拟
两句话的意思我就不用再说了,第二句用了虚拟语气,应该是表示可能性不大或者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第一句只是普通的陈述句,客观的假设。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句子都可以讲得通,是否用虚拟是要受说话语气决定,表示可能性不大,个人色彩较强烈。忘采纳
两句话的意思我就不用再说了,第二句用了虚拟语气,应该是表示可能性不大或者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第一句只是普通的陈述句,客观的假设。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句子都可以讲得通,是否用虚拟是要受说话语气决定,表示可能性不大,个人色彩较强烈。忘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如果半小时后他上了车,就能在一小时内到站。
2、如果他在半小时前赶上了那辆车(实际上没赶上),就能在一小时前到站。
虚拟语气是一种假设,大多是(已经确定)没有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事情。
希望帮到你,建议采纳!
2、如果他在半小时前赶上了那辆车(实际上没赶上),就能在一小时前到站。
虚拟语气是一种假设,大多是(已经确定)没有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事情。
希望帮到你,建议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