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七月初的样子打算跟女朋友去厦门玩五天,求去过的朋友帮忙安排下行程,预算下费用,包括去跟回来的交
六月底七月初的样子打算跟女朋友去厦门玩五天,求去过的朋友帮忙安排下行程,预算下费用,包括去跟回来的交通方式(我们是无锡的,打算从上海出发),住宿(住在哪比较好?最好是离各...
六月底七月初的样子打算跟女朋友去厦门玩五天,求去过的朋友帮忙安排下行程,预算下费用,包括去跟回来的交通方式(我们是无锡的,打算从上海出发),住宿(住在哪比较好?最好是离各个景点近点交通方便的地方),推荐些好玩的地方,有特色的好吃的东西等等,谢谢了!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D1,鼓浪屿,不必多说了吧,上面可看的很多,至少要一天时间。建议乘环鼓浪屿走一圈的游艇,15元每人,可以绕鼓浪屿岛一圈,并且靠近小金门看看台湾那边,回来乘轮渡免费。
鼓浪屿上边的美食有:鱼丸、海蛎煎、麻糍、茯苓糕等,价格也不贵,吃这些小吃足够你们吃饱了,千万不要在上面吃海鲜,太贵了。去鼓浪屿轮渡对面的小胡同里有很多名小吃。
晚上也可以在鼓浪屿住一宿,别致的旅馆很多,价格也不会很贵。
D2,南普陀,香火很旺,也很有特色的寺庙,上到山顶可以俯瞰厦门大学和鼓浪屿,风景很好,翻过山是植物园,也很有意思,即使是旅游旺季也没有多少游客,很舒服。如不去植物园,下山南普陀大门左边就是厦门大学。
D3,厦门大学,校园景色很美,有不失书香气,建筑也很有特点,绿树青山,是恋人浪漫的好地方。穿过校园就是湖里山炮台,看完炮台可以坐公交车到会展中心,这一段是环岛路最美的地方了。
D4,集美,陈嘉庚的故居、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建筑很有特点,书香气很浓。如果你会开车,可以租一天的车,去集美看完,到泉州转一转,有老君岩、开元寺、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当天能赶回来。
D5,市内转转,购物,有很多台湾的商品和水果可以买。
厦门的美食:
炒面线
大多数人可能听都没听过,但是这确实是最具招牌的厦门菜,绝对厦门制造,很少有外地人吃过,那是因为制作的困难程度非一般炒面可比,关键在炸面线和炒的功夫上,稍不注意就会炒得太硬或太烂。炒面线在过去(现在仍然)是在婚宴上必定有的。双全酒家,在文化宫肯德基下面,原来有很大的店面,可惜现在一楼只有一间店面,门口在卖烧烤果汁之类的,其它一楼的店面都租给卖衣服的,真有些英雄气短的感觉,没落的厦门老字号代表之一,主店在2楼,趁这家店还没有倒闭之前赶紧去尝尝看。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烹制的方法是:选用上等面线(有些地方也叫线面)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蒜苗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土笋冻
西门土笋冻据说是现在唯一一家厦门正宗的,地点在中山公园西门旁边,要是你不知道,可以从有公共汽车站的南门进去,再往西方向走,不过最好问一下路人,因为中山公园西门确实是有够偏僻,没去过的还不一定能找得到。
“目前是廖姓夫妻在经营。这家土笋冻是廖家父亲从肩挑担子卖起的,有70多年的历史。据说,早期廖家父亲经常在西门歇脚,很多吃上瘾的人常常那儿找到他,习惯性地把他的土笋冻叫作西门土笋冻,等他老了开店时,自然就用了这个称谓作店名。
现在是夫妻俩在经营,两人轮班,一个在家里手工生产土笋冻,一个在店里卖。每天都能卖出100多斤。这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笋冻,用了黄瓜、生姜、花生酱、上好的酱油,配呛鼻的土芥茉和本地甜辣酱。土笋冻不放在冰箱,还是土箱子加冰块,吃起来冰凉酸辣又呛又QQ的。5元钱一盘。价钱极其公道。”
另外,原来在鹭江电影院外面的马路旁也有在卖正宗土笋冻的地摊,不过自从整顿市容后就没有了踪影。
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属环节动物,学名沙虫,身长二、三寸,土笋被从沙子里逮出,先放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因为这东西像猪皮一样具有高度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粘粘乎乎,盛出来待其自然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一碗土笋冻了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蛰及芫荽、白萝卜丝、
辣椒丝、番茄片,则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虾面
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是厦门的招牌小吃,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所以知道吃的人就不多。其特别在于汤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狗虾”的小虾,去壳取肉煮熟,面用的汤是用虾壳、虾头剁碎后和猪骨熬煮而成,在用纱布过滤掉残渣。配料倒是挺简单的:小虾仁、瘦肉片。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这是绝对的点睛之笔,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证每次吃完后,都会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你一定会觉得,泡面中的极品康师傅/统一的鲜虾面跟吴再添虾面简直是没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吴再添的虾面是1999年中国名点、1998年福建名小吃 ,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实在太少了。不过要提醒一点,内陆的同学可能不太习惯那种过于鲜虾的味道,还有大蒜头熏人的气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鸭肉粥
大同小学对面的鸭肉粥有没有去尝过?在大同路靠近轮渡这一头,要是不知道的话,从轮渡车站坐到大同小学站就能到,只有一个站而已。店面也是不大,不管中午还是晚上去都能看到里面有很多顾客,而且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人,鸭肉粥清淡便宜,老太婆小孩子都适合,咸稀饭和配料是分开卖的,咬得动的可以加鸭肉、鸭脖子,咬不动就加海蛎、鱼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配料可以搭配。旁边有一家“公园沙茶面 ”,生意总是没有粥店的好,顾客通常只有粥店的五分之一,面店老板经常羡慕的望着粥店,他可能是在感叹沙茶面店开错了地方。
沙茶烤肉串
烤肉串在中山路到处都有,但是最有名的要属雅坡的沙茶烤肉串。雅坡咖啡厅是厦门最有早喝咖啡的地方,历史据说有几十年了,店面不大,装修也极其普通,看起来还略有些老旧,里面有一个夹层,感觉很低矮。80年代的老式背靠背桌椅,感觉从我小时候去过就再也没换过新的样式。你可能不会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古董的地方,却总是能吸引一些上自六十多岁老家伙,下自十五六岁的高中生。
地点:从思明电影院往湖滨方向走,经过一家无名子快餐店,再经过一家运动鞋店,之后会看到一家门面并不明亮的小店,招牌上写着“雅坡咖啡厅”,OK,这就到了,进去感受一下80年代老厦门的本土咖啡厅。
沙茶面
来过厦门的人几乎都有尝过沙茶面,有人说味道很好当然也有人说不怎么样,有的嫌太甜了,有的嫌不够辣。不过对于厦门人来说,沙茶面是从小吃到大,大肠、瘦肉、豆干这三种几乎可以说是最经常加的配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配料。记得和别人出去吃沙茶面时,为了要显示自己还算得上是位厦门“老饕”,总是点一些古怪的配料,像是什么米血、大肠头、腰花、鸭肠,还有一种叫做“猪肝缘”的肉片等等,感觉选配料还是件挺能显出自己个性的事,不过吃来吃去,感觉还是原来的三样吃起来比较顺口,毕竟没有谁是从小时候经常吃着腰花或是“猪肝缘”长大的。
中山路附近有几家沙茶面店不错:
第九市场的那一家(定安广场旁)不错,可惜人太多了,偶尔沙茶汤卖得太快,就往里头加水稀释,味道会稍淡。
一百后面的那家比较好,可惜店面太小,经常要和陌生人搭台,吃起来难免不够自在。
中山路的文化宫车站附近有一家兼卖烧肉粽,生意奇好,就是店面太小,而且可以说是奇小,可能比你们家厨房大不了多少(我怀疑可能是在厦门店面最小的沙茶面店),只有3张桌子,和陌生人搭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经常吃不到,在你前面还有好几位在门口苦等,谁叫它是在这个风水宝地开的店。可能是因为中山路的店面太贵的原因(一般的都要每月6000元),老板十几年来从未扩充过店面,或许还能产生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这种挤破头的地方吃东西也可以算是一绝吧。
思明电影院对面那家算起来应该是最好的,店面适中(其实也是小),顾客也适中,夹层还有够冷的空调,就是有时候会多加一些你并没点过的配料,最后当然是要多算你钱的啰。
月华沙茶面(很少有人能吃完面后,出来抬起头看看面店的大名,这家例外,因为它上过报纸),地点大概在思明西路和升平路附近,可以沿着一百旁的马路走进去慢慢找。也可以从轮渡车站,沿华联商厦和海关大厦中间的升平路直走200米左右,看到右边一所“名立小学”,左边有一条巷子,巷子门口有一家理发店,巷子里面10米处就是“月华沙茶面”,正所谓“深街陋巷品正宗”。摘自厦门晚报:“镇邦路78号。本来人们都叫镇邦路的沙茶面,十几年前,才挂上了主人陈月华的名号。 这家店现在主要靠女儿、媳妇们经营。但月华老婆婆每天势必一大早过来配料。据说,她80多岁的脑袋很灵活,配料算钱都极其准确,分毫不差。配完料,她也不回家,再热的天都在店边悠闲地坐着。
这家沙茶面汤汁浓厚,对外地人来说,尝不出令人生厌的甜,对本地人来说,甜得恰恰合口。汤是用冰糖、花生酱等熬制的。这家店的好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加进面里的肉筋,也就是猪腰条后的那一层薄膜,通常都要被我们毫不留情扔掉的那部分,他们片下来,连着丝丝缕缕的瘦肉,稍微烫一下,又嫩又Q,口感味道都棒。还有一种料他们叫做猪肝缘的,即猪肝边上的一小块连着膜的瘦肉,吃起来特别的香。附近市场卖肉的,都知道要为他们留下这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在这些女人们的手里,它们就变成美味了。 ”
新南轩和黄则和的沙茶面都不行,配料少且次,特别是汤的味道有问题,感觉不够正。
吴再添的沙茶面 有得过中华名小吃。
肉粽
吴再添小吃店的比较有名,在轮渡车站附近。
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点,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烧肉粽,名副其实。
芋包
吴再添的比较好,新南轩的好看不好吃,最近新南轩改头换面后,很多小吃都变味了,沙茶面简直可以用糟糕二字来形容,肉粽的火候差了一些感觉有点硬,新南轩的市场化在厦门的老字号中做得是最好的,分店越开越多,但东西的味道却越来越不正宗,感觉是不是里面的摊位被被别人承包掉。
芋包,夏秋季节小吃。系将摈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在轮渡肯德基对面。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油葱果
吴再添的比较不错。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海蛎煎
据考证台湾的海蛎煎可是从厦门流传过去的。双全酒家的海蛎煎有得奖,新南轩的也还可以。一般的大排档都有,不过叫之前最好先看看海蛎是否新鲜,曾经吃过不新鲜的海蛎煎,那种味道简直是吓人,味道特别腥,海蛎海有点发黑,像这种千万不能要。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一种较小的海蛎)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美昧可口之功效。
面线糊
黄则和花生汤店里能够尝到。另外,记得10年前在旧霞溪市场里有两家做得很好,旧霞溪市场拆了后就不知去向,你们要是有谁知道原来旧的那两家搬到哪里请告诉我。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乱,糊得清楚。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肠也烂熟,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炸五香
几家老字号都有,味道也差不多,其实做起来不难,你自己都可以动手试试看,美人宫市场有一家据说做得最好,不过我怎么吃都觉得不如我老妈做的好吃。
炸五香系将瘦肉配上青葱、扁鱼、荸荠、鸭蛋、味精、上等酱油、白糖、五香粉。搅拌均匀,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锅炸熟。 切成小块,食用时配上沙茶酱。红辣酱、芥辣、萝卜酸、芜英、甜酱等佐料,味道更加鲜美。
另外,吴再添的肉羹汤和卤面,新南轩的咸稞和鱼丸汤,黄则和的蚝仔面线糊,双全酒家的加力鱼炖白菜也都是厦门的名点。“厦港卤鸭”(沃尔玛可以买得到,据说由于有特殊的香味,有人怀疑是否在里面加入了罂粟壳,),“友利盐水鸭”(大生里铁路口旁有分店)也都是厦门本地人必买的下酒卤料(卤鸭最好要热吃,盐水鸭这一定要凉吃)。
交通方式:从上海坐火车或飞机都可以,机票可能贵一些,火车时间稍长。
住宿:最好住南普陀或轮渡附近,交通方便,吃饭、购物也很方便。我住过南普陀华侨博物馆边上的一个叫希尔福的酒店,标准间才400,每天免费2人洗温泉,房间里还有厨房。厦门岛总共没多大,只要不住集美,那里都不算远,打车很方便。
鼓浪屿上边的美食有:鱼丸、海蛎煎、麻糍、茯苓糕等,价格也不贵,吃这些小吃足够你们吃饱了,千万不要在上面吃海鲜,太贵了。去鼓浪屿轮渡对面的小胡同里有很多名小吃。
晚上也可以在鼓浪屿住一宿,别致的旅馆很多,价格也不会很贵。
D2,南普陀,香火很旺,也很有特色的寺庙,上到山顶可以俯瞰厦门大学和鼓浪屿,风景很好,翻过山是植物园,也很有意思,即使是旅游旺季也没有多少游客,很舒服。如不去植物园,下山南普陀大门左边就是厦门大学。
D3,厦门大学,校园景色很美,有不失书香气,建筑也很有特点,绿树青山,是恋人浪漫的好地方。穿过校园就是湖里山炮台,看完炮台可以坐公交车到会展中心,这一段是环岛路最美的地方了。
D4,集美,陈嘉庚的故居、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建筑很有特点,书香气很浓。如果你会开车,可以租一天的车,去集美看完,到泉州转一转,有老君岩、开元寺、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当天能赶回来。
D5,市内转转,购物,有很多台湾的商品和水果可以买。
厦门的美食:
炒面线
大多数人可能听都没听过,但是这确实是最具招牌的厦门菜,绝对厦门制造,很少有外地人吃过,那是因为制作的困难程度非一般炒面可比,关键在炸面线和炒的功夫上,稍不注意就会炒得太硬或太烂。炒面线在过去(现在仍然)是在婚宴上必定有的。双全酒家,在文化宫肯德基下面,原来有很大的店面,可惜现在一楼只有一间店面,门口在卖烧烤果汁之类的,其它一楼的店面都租给卖衣服的,真有些英雄气短的感觉,没落的厦门老字号代表之一,主店在2楼,趁这家店还没有倒闭之前赶紧去尝尝看。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烹制的方法是:选用上等面线(有些地方也叫线面)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蒜苗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土笋冻
西门土笋冻据说是现在唯一一家厦门正宗的,地点在中山公园西门旁边,要是你不知道,可以从有公共汽车站的南门进去,再往西方向走,不过最好问一下路人,因为中山公园西门确实是有够偏僻,没去过的还不一定能找得到。
“目前是廖姓夫妻在经营。这家土笋冻是廖家父亲从肩挑担子卖起的,有70多年的历史。据说,早期廖家父亲经常在西门歇脚,很多吃上瘾的人常常那儿找到他,习惯性地把他的土笋冻叫作西门土笋冻,等他老了开店时,自然就用了这个称谓作店名。
现在是夫妻俩在经营,两人轮班,一个在家里手工生产土笋冻,一个在店里卖。每天都能卖出100多斤。这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笋冻,用了黄瓜、生姜、花生酱、上好的酱油,配呛鼻的土芥茉和本地甜辣酱。土笋冻不放在冰箱,还是土箱子加冰块,吃起来冰凉酸辣又呛又QQ的。5元钱一盘。价钱极其公道。”
另外,原来在鹭江电影院外面的马路旁也有在卖正宗土笋冻的地摊,不过自从整顿市容后就没有了踪影。
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属环节动物,学名沙虫,身长二、三寸,土笋被从沙子里逮出,先放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因为这东西像猪皮一样具有高度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粘粘乎乎,盛出来待其自然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一碗土笋冻了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蛰及芫荽、白萝卜丝、
辣椒丝、番茄片,则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虾面
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是厦门的招牌小吃,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所以知道吃的人就不多。其特别在于汤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狗虾”的小虾,去壳取肉煮熟,面用的汤是用虾壳、虾头剁碎后和猪骨熬煮而成,在用纱布过滤掉残渣。配料倒是挺简单的:小虾仁、瘦肉片。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这是绝对的点睛之笔,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证每次吃完后,都会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你一定会觉得,泡面中的极品康师傅/统一的鲜虾面跟吴再添虾面简直是没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吴再添的虾面是1999年中国名点、1998年福建名小吃 ,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实在太少了。不过要提醒一点,内陆的同学可能不太习惯那种过于鲜虾的味道,还有大蒜头熏人的气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鸭肉粥
大同小学对面的鸭肉粥有没有去尝过?在大同路靠近轮渡这一头,要是不知道的话,从轮渡车站坐到大同小学站就能到,只有一个站而已。店面也是不大,不管中午还是晚上去都能看到里面有很多顾客,而且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人,鸭肉粥清淡便宜,老太婆小孩子都适合,咸稀饭和配料是分开卖的,咬得动的可以加鸭肉、鸭脖子,咬不动就加海蛎、鱼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配料可以搭配。旁边有一家“公园沙茶面 ”,生意总是没有粥店的好,顾客通常只有粥店的五分之一,面店老板经常羡慕的望着粥店,他可能是在感叹沙茶面店开错了地方。
沙茶烤肉串
烤肉串在中山路到处都有,但是最有名的要属雅坡的沙茶烤肉串。雅坡咖啡厅是厦门最有早喝咖啡的地方,历史据说有几十年了,店面不大,装修也极其普通,看起来还略有些老旧,里面有一个夹层,感觉很低矮。80年代的老式背靠背桌椅,感觉从我小时候去过就再也没换过新的样式。你可能不会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古董的地方,却总是能吸引一些上自六十多岁老家伙,下自十五六岁的高中生。
地点:从思明电影院往湖滨方向走,经过一家无名子快餐店,再经过一家运动鞋店,之后会看到一家门面并不明亮的小店,招牌上写着“雅坡咖啡厅”,OK,这就到了,进去感受一下80年代老厦门的本土咖啡厅。
沙茶面
来过厦门的人几乎都有尝过沙茶面,有人说味道很好当然也有人说不怎么样,有的嫌太甜了,有的嫌不够辣。不过对于厦门人来说,沙茶面是从小吃到大,大肠、瘦肉、豆干这三种几乎可以说是最经常加的配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配料。记得和别人出去吃沙茶面时,为了要显示自己还算得上是位厦门“老饕”,总是点一些古怪的配料,像是什么米血、大肠头、腰花、鸭肠,还有一种叫做“猪肝缘”的肉片等等,感觉选配料还是件挺能显出自己个性的事,不过吃来吃去,感觉还是原来的三样吃起来比较顺口,毕竟没有谁是从小时候经常吃着腰花或是“猪肝缘”长大的。
中山路附近有几家沙茶面店不错:
第九市场的那一家(定安广场旁)不错,可惜人太多了,偶尔沙茶汤卖得太快,就往里头加水稀释,味道会稍淡。
一百后面的那家比较好,可惜店面太小,经常要和陌生人搭台,吃起来难免不够自在。
中山路的文化宫车站附近有一家兼卖烧肉粽,生意奇好,就是店面太小,而且可以说是奇小,可能比你们家厨房大不了多少(我怀疑可能是在厦门店面最小的沙茶面店),只有3张桌子,和陌生人搭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经常吃不到,在你前面还有好几位在门口苦等,谁叫它是在这个风水宝地开的店。可能是因为中山路的店面太贵的原因(一般的都要每月6000元),老板十几年来从未扩充过店面,或许还能产生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这种挤破头的地方吃东西也可以算是一绝吧。
思明电影院对面那家算起来应该是最好的,店面适中(其实也是小),顾客也适中,夹层还有够冷的空调,就是有时候会多加一些你并没点过的配料,最后当然是要多算你钱的啰。
月华沙茶面(很少有人能吃完面后,出来抬起头看看面店的大名,这家例外,因为它上过报纸),地点大概在思明西路和升平路附近,可以沿着一百旁的马路走进去慢慢找。也可以从轮渡车站,沿华联商厦和海关大厦中间的升平路直走200米左右,看到右边一所“名立小学”,左边有一条巷子,巷子门口有一家理发店,巷子里面10米处就是“月华沙茶面”,正所谓“深街陋巷品正宗”。摘自厦门晚报:“镇邦路78号。本来人们都叫镇邦路的沙茶面,十几年前,才挂上了主人陈月华的名号。 这家店现在主要靠女儿、媳妇们经营。但月华老婆婆每天势必一大早过来配料。据说,她80多岁的脑袋很灵活,配料算钱都极其准确,分毫不差。配完料,她也不回家,再热的天都在店边悠闲地坐着。
这家沙茶面汤汁浓厚,对外地人来说,尝不出令人生厌的甜,对本地人来说,甜得恰恰合口。汤是用冰糖、花生酱等熬制的。这家店的好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加进面里的肉筋,也就是猪腰条后的那一层薄膜,通常都要被我们毫不留情扔掉的那部分,他们片下来,连着丝丝缕缕的瘦肉,稍微烫一下,又嫩又Q,口感味道都棒。还有一种料他们叫做猪肝缘的,即猪肝边上的一小块连着膜的瘦肉,吃起来特别的香。附近市场卖肉的,都知道要为他们留下这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在这些女人们的手里,它们就变成美味了。 ”
新南轩和黄则和的沙茶面都不行,配料少且次,特别是汤的味道有问题,感觉不够正。
吴再添的沙茶面 有得过中华名小吃。
肉粽
吴再添小吃店的比较有名,在轮渡车站附近。
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点,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烧肉粽,名副其实。
芋包
吴再添的比较好,新南轩的好看不好吃,最近新南轩改头换面后,很多小吃都变味了,沙茶面简直可以用糟糕二字来形容,肉粽的火候差了一些感觉有点硬,新南轩的市场化在厦门的老字号中做得是最好的,分店越开越多,但东西的味道却越来越不正宗,感觉是不是里面的摊位被被别人承包掉。
芋包,夏秋季节小吃。系将摈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在轮渡肯德基对面。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油葱果
吴再添的比较不错。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海蛎煎
据考证台湾的海蛎煎可是从厦门流传过去的。双全酒家的海蛎煎有得奖,新南轩的也还可以。一般的大排档都有,不过叫之前最好先看看海蛎是否新鲜,曾经吃过不新鲜的海蛎煎,那种味道简直是吓人,味道特别腥,海蛎海有点发黑,像这种千万不能要。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一种较小的海蛎)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美昧可口之功效。
面线糊
黄则和花生汤店里能够尝到。另外,记得10年前在旧霞溪市场里有两家做得很好,旧霞溪市场拆了后就不知去向,你们要是有谁知道原来旧的那两家搬到哪里请告诉我。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乱,糊得清楚。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肠也烂熟,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炸五香
几家老字号都有,味道也差不多,其实做起来不难,你自己都可以动手试试看,美人宫市场有一家据说做得最好,不过我怎么吃都觉得不如我老妈做的好吃。
炸五香系将瘦肉配上青葱、扁鱼、荸荠、鸭蛋、味精、上等酱油、白糖、五香粉。搅拌均匀,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锅炸熟。 切成小块,食用时配上沙茶酱。红辣酱、芥辣、萝卜酸、芜英、甜酱等佐料,味道更加鲜美。
另外,吴再添的肉羹汤和卤面,新南轩的咸稞和鱼丸汤,黄则和的蚝仔面线糊,双全酒家的加力鱼炖白菜也都是厦门的名点。“厦港卤鸭”(沃尔玛可以买得到,据说由于有特殊的香味,有人怀疑是否在里面加入了罂粟壳,),“友利盐水鸭”(大生里铁路口旁有分店)也都是厦门本地人必买的下酒卤料(卤鸭最好要热吃,盐水鸭这一定要凉吃)。
交通方式:从上海坐火车或飞机都可以,机票可能贵一些,火车时间稍长。
住宿:最好住南普陀或轮渡附近,交通方便,吃饭、购物也很方便。我住过南普陀华侨博物馆边上的一个叫希尔福的酒店,标准间才400,每天免费2人洗温泉,房间里还有厨房。厦门岛总共没多大,只要不住集美,那里都不算远,打车很方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