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纳兰容若 的资料以及其作品 20

 我来答
luoyanglingsu
2012-05-09 · TA获得超过11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7万
展开全部
纳兰性德作品集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赤棘子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忆王孙
  西风一夜翦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玉连环影(按此调谱律不载,或亦自度曲)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又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又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又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又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又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又
  愁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点绛唇 (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又
  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又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又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浣溪沙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又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又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晚风吹掠鬓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
  又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奈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下校书人。
  又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又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又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又 (北古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又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又
  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边。相看好处却无言。
  又 (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理约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又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筵。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又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行来废寺失题名。
  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劳劳尘世几时醒?
  霜天晓角
  重来丁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够?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菩萨蛮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又(早春)
  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减字木兰花 (新月)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又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又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诗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卜算子 (新柳)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又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又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又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又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又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又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孤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好事近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又
  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澹,到麦秋天气。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清平乐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又
  青陵蝶梦,倒挂怜么凤。褪粉收香情一种,楼傍玉钗偷共。
  愔愔镜阁飞蛾,谁传锦字秋河?莲子依然隐雾,菱花偷惜横波。
  又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又 (忆梁汾)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螿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又
  塞鸿去矣,锦字何时寄?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
  别来几度如珪,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残梦,凄凉毕竟因谁?
  又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又 (元夜月蚀)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似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壁,重轮岁岁中天。
  忆秦娥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又
  春深浅,一痕摇漾青如翦。青如翦,鹭鸶立处,烟芜平远。
  吹开吹谢东风倦,缃桃自惜红颜变。红颜变,兔葵燕麦,重来相见。
  阮郎归
  斜风细雨正霏霏,画帘拖地垂。屏山几曲篆烟微,闲庭柳絮飞。
  新绿密,乱红稀。乳莺残日啼。春寒欲透绣缕金衣,落花郎未归。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眼儿媚
  独倚春寒掩夕霏,清露泣铢衣。玉箫吹梦,金钗画影,悔不同携。
  刻残红烛曾相待,旧事总依稀。料应遗恨,月中教去,花底催归。
  又
  重见星娥碧海槎,忍笑却盘鸦。寻常多少,月明风细,今夜偏佳。
  休笼彩笔闲书字,街鼓已三挝。烟丝欲袅,露光微泫,春在桃花。
  又 (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摊破浣溪沙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又
  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又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遗谁?
  便是有情当落月,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又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
  青衫湿遍 (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拼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海棠春
  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蔷薇影暗空凝伫,任碧飐轻衫萦住。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
  太常引 (自题小照)
  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试倩玉箫声,唤千古英雄梦醒。
  南歌子
  翠袖凝寒薄,帘衣入夜空。病容扶起月明中,惹得一丝残篆旧薰笼。
  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疏花已是不禁风,那更夜深清露湿愁红。
  又 (古戍)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忆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纳兰性德府  浪淘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又
  眉谱待全删,别画秋山,朝云渐入有无间。莫笑生涯浑是梦,好梦原难。
  红咮啄花残,独自凭阑。月斜风起袷衣单。消受春风都一例,若个偏寒。
  又
  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疏帘犹自隔年垂。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了时。
  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
  又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又
  清镜上朝云,宿篆犹薰,一春双袂尽啼痕。那更夜来孤枕侧,又梦归人。
  花底病中身,懒画湘文,藕丝裳带奈销魂。绣榻定知添几线,寂掩重门。
  鹧鸪天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又
  雁贴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别离。
  又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又
  冷露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朔风寒。生憎画鼓楼头急,不放征人梦里还。
  秋澹澹,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明朝匹马相思处,知隔千山与万山。
  又 (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又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又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 (为梁汾赋)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又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齐天乐 (上元)
  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属花归缓缓。寒轻漏浅。正乍敛烟霏,陨星如箭。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韶光忒贱。细语吹香,暗尘笼鬓,都逐晓风零乱。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不解相思,月华今夜满。
  又 (洗妆台怀旧)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露脚斜飞,虹腰欲断,荷叶未收残雨。添妆何处,试问取雕笼,雪衣分付。一镜空蒙,鸳鸯拂破白频去。
  相传内家结束,有帊装孤稳,靴缝女古。冷艳全消,苍苔玉匣,翻出十眉遗谱。人间朝暮。看胭粉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雨过天晴。
  又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化,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沁园春
纳兰性德手迹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愁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又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兹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又 (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
  酒涴青衫卷,尽从前、风流京兆,闲情未遣。江左知名今廿载,枯树泪痕休泫。摇落尽、玉蛾金茧。多少殷勤红叶句,御沟深、不似天河浅。空省识,画图展。
  高才自古难通显。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入格游梁重到处,骇看村庄吠犬。独憔悴、斯人不免。兖兖门前题凤客,竟居然、润色朝家典。凭触忌,舌难翦。
  又
  生怕芳尊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灯相伴。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问愁与、春宵长短。燕子楼空弦索冷,任梨花、落尽无人管。谁领略,真真唤。
  此情拟倩东风浣。奈吹来、余香病酒,旋添一半。惜别江淹消瘦了,怎耐轻寒轻暖。忆絮语、纵横名碗。滴滴西窗红蜡泪,那时肠、早为而今断。任角枕,欹孤馆。
  又 (简梁汾,时方为吴汉槎作归计)
  洒尽无端泪,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拚憔悴。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我者,梁汾耳。
  又 (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又 (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才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
  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冰,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又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亚远景信息科技
2024-12-11 广告
上海亚远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咨询及评估领军机构之一,深耕于ASPICE、敏捷SPICE、ISO26262功能安全、ISO21434车辆网络安全领域,拥有2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专精于培训、咨询及评估服务,广受全球车厂及供应商赞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亚远景信息科技提供
惠念你一辈子
2012-05-12 · TA获得超过15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7万
展开全部
纳兰词赏析--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清,纳兰性德(纳兰容若)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1]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 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译文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 唐明皇 许过比翼连枝愿

 

网友赏析:

“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满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没有我,全部是你。 我不懂世事的因循,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什么到最后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转变。我不懂浮生的如梦,纠结的爱情,我不懂怀念和遥望的分别,挥手决绝抑或万水千山,反正绝望不起来也暴烈不起来 深情的怀旧,原是美好的恍惚,记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繁花盛开。
温柔与感动,渴盼与甜蜜,原来只是初初相见。潮生潮灭,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摘自 《人生若只如初见》——安意如

说班婕妤应以《怨歌行》开篇,说杨贵妃更应该拿《长恨歌》来作题,可是不,有了纳兰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有了开始存在的理由。

  夜深不睡,读《饮水词》,通书看下来,我仍觉得这句最好。其实这一阕词着实平淡,但这一句又实在叫人哑然,像张僧繇画龙的一点,又像西门吹血的剑,准确,优雅,无声地吻上了你的脖子。感觉到的时候,已经回不到最初。

  “何事西风悲画扇”,讲的是汉成帝妃班婕妤,史书上著名的幽雅贤德的女子,名门闺秀。成帝初年入宫,因美而贤,深获殊宠。一次,成帝想与她同辇出游,她言道:“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退而不敢奉诏。

  那是君王爱恋正浓的时候,因赞她贤,后宫亦逢迎她,传为美谈,仿佛她是那楚庄王的樊姬,李世民的长孙贤后。她也自得,以为深承君恩,又不没家训,如此地相得益彰。许皇后愚钝,她是不动声色宠冠六宫的人,这样好的日子哪里找去?只愿恩爱长久,如宫名长信。

  可是,有一天,她来了!她带着她的妹妹合德一起来了。

  飞燕入汉宫,是她寂寞的开始。一切,是那么地出乎意料。所有的怜爱,宠幸,都随着那身轻如燕的舞女入宫,戛然而止。

  山盟虽在情已成空。

  人世如此翻云覆雨,似纳兰说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也似刘禹锡的《竹叶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她作《怨歌行》,又名《团扇歌》,以团扇自比,忧切动人——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奁中,恩情中道绝。

  这是她女知识分子的遣情,自遣。她不是那许皇后,在飞燕极盛的时候,犹自站在那儿不躲开,生生地,惹人厌弃。班婕妤对自己的处境有很清醒的认识,否则她不会自请去服侍太后,在成帝死后又去为成帝守陵,孤独终老。

  她只是料不到,料不到,清高自诩、目下无尘的自己,日后竟成了宫怨的代言人。很多年后,有个男人,仿佛从《团扇歌》中窥到她的苦况,作了《长信秋词五首》来怜惜她——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我猜。她决计料不到如此。若是知道,纵然长信宫中,孤灯映壁,房深风冷,也挺住喽,咬碎银牙也不作什么劳什子《怨歌行》,白白地叫人看了笑话去。

  叹一句遇人不淑呵,她是樊姬,可夫君绝不是楚庄王;她有无艳之贤,夫君却绝无一鸣惊人的志气。

  她其实不弱啊,美貌才智都有,输在太拘于礼法,她太规整,没有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亦没有合德入浴的妖娆妩媚。

  她是太正经,撂不下来身份。做什么都要循于礼教,不明白,你只是婕妤,不是皇后,做了妃子,始终也只是个妾。天下女人,迈入皇宫的和未入皇宫的,其实都一样。只要皇帝愿意,他都可以嫖得到。婕妤和舞姬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是换了个名称而已,有什么好讲究的?皇宫是个金碧辉煌的妓院,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嫖客。

  还记得周星星版的《鹿鼎记》吗?韦小宝初入天地会的那段,陈近南一脸正气地拉他进密室说,我们反清复明,就是要抢回属于我们的钱和女人!韦小宝问,那为什么要说反清复明之类的屁话呢?陈近南说,聪明人只对聪明人说实话,外面那些笨人只要拿空洞的理想忽悠之……韦小宝大悟,两人一拍既合。出来后,两个人依旧是一脸正气地面对那些呆鸟,慷慨陈词。这一棒子敲得狠,狠到后来,看见有草莽叫嚣着要反什么复什么,我都觉得好笑,总想起这句话,还是欣赏王晶的直捷和周星星的犀利。男人看男人,才见得恶毒。

  这些男人们哪,皇朝天下,也不过是嫖客相争。

  飞燕和合德,这一双姐妹,是倾国的尤物,生来是要招惹男人的。成帝说,吾当老死在(合德)“温柔乡”里,一语成谶。

  有一天,她爱的男人终于死了,死在另一个女人的身上。

  当繁华过尽,天子与凡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墓穴里时,那个曾被他抛弃的爱人,被他冷落遗忘的班婕妤,仍在他的陵园里,陪住他一生一世。

  只是,婕妤闭目时,会不会想到当年初入宫的景象,想起那日他坐在高高的黄金辇上,伸出手来,微笑如水的模样;她会不会后悔当初缩回手去,没有和他同乘一辇。两相依偎,或许是最亲密无间的时刻。

  非常短暂。人生若只如初见。

  拿后世唐太宗作比,是否合适?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从班婕妤到杨贵妃,有多少人走了又回来,来来回回躲不开的是命运的纠缠。不如,随着这两个女子款款的身影,闲闲看过千年的花开花落,王朝兴替,借着“骊山语罢清宵半”的好辰光,说一说这个“祸国”的女人,虽然,弹指又过了千年。

  那场惊天动地的“黄昏恋”开始于骊山。那是历代皇家的行宫,一个很不叫人安分的地方,比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儿就是在这儿做出的。结果,亡了四百多年国祚的西周。再后来,唐玄宗在这里遇上杨玉环,断送了开元盛世。

  骊山的温泉宫,李隆基最爱的地方,只是那时候,他最宠的人还不是杨玉环。所以,她做了他儿子寿王的妃,他成了她的长辈,亦因此有了后来的兜兜转转。他那时候喜欢的女人是武惠妃,一个精明美貌的女人,则天女皇帝之侄武攸止的女儿。

  与很多人所想不同的是,李隆基内心里对自己的祖母,有着很强烈的欣赏和景仰之心。他觉得祖母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甚至是一位英伟的帝王。因此,他对遗着一点祖母和姑姑影子的武惠妃也有着强烈的好感和绵绵的情意。

  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病重,明皇决定去骊山过冬,第一次遇见杨玉环。偶然的邂逅没有花火,只是皇家一次例行的谒见而已。稚气明朗的玉环给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杨玉环有令人着迷的青春活力,她聪明,但不锐利,融融地,让人很放松。对中年已过的皇帝而言,是潜在的刺激。

  这种需要在武惠妃死后益发明显。孤独的大唐皇帝,需要一个新鲜的女人了。像白居易说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乐天不能写明是“唐皇”,一来,不合韵;二来,纵然唐朝世风开明,终究也要有些避忌。况且时人多以“汉唐”并举,说汉反而有更深长的味道。

  五十六岁的老皇帝偷偷地爱恋起自己的儿媳。这是“不伦”的事,即使在今天也要受到指诟,然而他终究还是做了。因为玉环是当世最美的女子,又和他一样精通音律。昔有伯牙摔琴谢子期,可见知音对“音乐人”而言有着磅礴难挡的魅力,何况爱情的魅力还远远不止于此。

  说“三郎”与“玉环”的爱情,免不了要说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仿佛是千年来品听同一场哀艳的爱情悲歌一样。必得和贾宝玉一样手拿曲谱,听人唱得一句:“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切才于恍恍中开场。

  白乐天。我现在不太喜欢这个男人了。年少时读他的《卖炭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只觉得他是一等一的好人;看他的《琵琶行》,又以为他是能够同情贫贱女子的有情人。说什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整得跟真的似的,害我白白感动好久。

  后来窥见他的士大夫底色,人性斑斓的一面,对他也就少了那样纯粹地喜欢。他仕途跌拓,不好缘附党人,好似清清白白一丈夫,固然是不错的;私底下却又沉溺酒色,蓄家妓过百,一边说什么“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一边又说“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也不想想自己都已经风烛残年,而樊素、小蛮,不过十八九,年方潋滟。这老家伙有这么糟蹋人的吗?

  实在老得不行了,患了风痹之疾,就放妓卖马,自诩“既解风情,又近正声”,总之是一派遮都遮不住的自得之色。这样做作实在是叫人厌恶。就这样的人,还好意思指摘一位立志为夫守节的女子,害得人家绝食而死。仅仅是因为这女子的出身不好——曾沦落青楼做过名妓。可是,人家关盼盼已经从良,而且夫死后矢志守节了呀,你又指手画脚地做什么,说人家应该以死殉夫。她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东坡在年老时作诗感慨朝云和自己患难与共的感情,当中有“不似杨柳别乐天”一句,是说小蛮在白居易老了以后离开他。但我只想击节而赞:小蛮终于脱离魔掌了!走的好,似这等无情无义,视女子为玩物的老厌物,留在他身边才是最大的不幸!

  少年显才华,中年露锋芒,晚年享安乐,白居易走的是一条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追求的人生道路。可是,在对待女人和爱情的态度上,同是男人的他比李隆基逊了何止一筹?

  李隆基是沉溺了,他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了,那又怎样?若不是后来的“安史之乱”生灵涂炭,若不为天下苍生计,谁也没有资格来指责他的不是。这天下是他打下来的,平韦后,清太平,大唐的煌煌岁月,浩浩河山,谁及得上临淄王李隆基的功勋?即位后,一扫武周后期的积弊,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论到做皇帝,他比哪个差?

  这样的男人,是天纵的英才,是旷世的名主,合当有个绝代的佳人来配他。所以李白说的好:“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他为什么爱她?我们看了很多史料、小说,总之是情投意合的一对。两个人都喜好音律,他做羯鼓,她作舞,志趣相投;再者,她美,美得“天生丽质难自弃”,她媚,媚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她单纯,她朗直,她听话,但是她不乏兰心慧质。她甚至会跟他闹脾气跑回娘家,只因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她去看,而他吃醋得紧,跟她发了大大的一通脾气。因为……让她独自去面对前夫和孩子,万一……牵动旧情,该怎么办?

  在她面前,他不再是君临天下的万乘之尊,更像个意绵绵、情切切的少年郎,多喜而多愁的有情人。

  他们的爱多数时候是平等的。卸下那些礼节后,她娇呼他为三郎,我的三郎。这样温馨平等的爱,是他在别的妃嫔身上怎么也感受不到的。没有人敢毫无顾忌地招惹他,又毫无困难地让他高兴。对人如对花,日日相见日日新,他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他料不到,年过半百,自己能重新活过。于是宠爱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她的姐妹、兄弟、族人,个个沾恩。一时间,杨家泼天的富贵,让天下人生出从此“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感慨。只是,这人间又有几个帝王家的爱,能如三郎和玉环,如此的纯粹芳香?

  他们是一生一代一双人,独一无二。

  他的爱宠,她受之如饴。并不惊讶,仿佛只是应当,这份坦然是人所不及的。而她待他也真,这真就不再是帝王与妃嫔之间的恩宠,而是寻常人家寻常夫妻的恩爱。这真,连帝王都要爱惜不已。所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是平常夫妻之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寻常夫妻的誓言;对帝王而言,这种寻常,反成了不寻常。

  寂寞。帝王心。

  她亦只是个小女人,喜欢被娇惯,喜欢受宠溺,像被人供奉在暖房中名贵的花朵,也一直适宜于这样的生活。从寿王到明皇,他们无一例外地给予她最大的包容和娇宠。她从不考虑太多,因这仿佛都是她理应得到的,她也可以轻易得到这些。

  所谓的红颜祸水,往往是无辜的。像幽王裂帛,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都不是褒姒要求的。她不笑时,这男人已经发了痴,她轻启朱唇,似有若无的那么一笑,这男人早已疯过数百回了。玉环也一样,她不为家里人讨官,自然有那皇帝忙不迭地封赏个遍。

  一个男人爱着一个女人时,不用她要求,什么也为她想得周全。他爱以江山换一笑,奈何?

  一家子顷刻鸡犬升天,自然有奸佞小人攀附过来,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不是希奇事。若想富贵的久长可要费点脑筋,不为朋党,岂有势力?几千年来的先贤不都是这么示范的吗?这些,是因为她的关系,却不是她的过错。

  她是一个不涉时政的娇憨女人,最终变了风云,全在意料之外。身在福中不知祸,更不知自身干系天下苍生,王朝国祚。这是所有“红颜祸水”的悲哀。

  否则,三郎,怎忍你千里奔波劳碌出潼关,怎忍你皇图霸业转眼成灰?今日里还是“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转眼他日竟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她像那紫霞仙子,意中人是绝世的大英雄,有以天下相赠亦不皱眉的疏豪。可是,料到了绚烂的开头,谁又见得到那命中注定的结局?

  玉环不知,是以长恨。

  李商隐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彼此太浓腻的纠缠,往往如是。

  需要一个死,才能戛然而止。这种决裂是上天的旨意,不允许人弥补。这才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三郎,我误你,所以“宛转蛾眉马前死”也一无所怨。只求三军齐发,护你早日回长安。

  玉环,我并不觉得被误,从未觉得后悔,只是救不得你,我抱恨终天!

  悲剧的开始往往毫无征兆。命运伸出手来,把种子埋下,幽秘地笑着,等待开花结果的一天。“温泉水滑洗凝脂,夜半无人私语时。”大明宫韶华极盛时,谁会料到,结局竟是马嵬坡前“一掊黄土收艳骨,数丈白绫掩风流”?

  命运伸出手来,我们无能为力。有些爱要用一生去忘记,恨,一样会模糊时间。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名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eF4gYI42Cs
2023-08-20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895万
展开全部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是清朝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生活背景和作品风格都值得探究。
纳兰容若是满洲人,出生于1655年1月19日,逝世于1685年7月1日。他的家族是满洲的正黄旗,属于贵族阶层,这使得他的生活环境相对优渥。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是满汉融合时期,这使得他的家庭兴衰与王朝国事有着紧密的关联。
纳兰容若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气,他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更显卓越。他的作品反映出他对汉族文化的深厚理解以及自己的独特审美视角。他的词作以婉约为主,词意真挚,感情饱满,尤以描写离愁别绪、人生哲理为主,其中《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词的创作,纳兰容若在学术方面也有不俗的成就。他曾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以及将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的《渌水亭杂识》。这些作品表现出他对儒家思想的尊重和对博学知识的追求。
纳兰容若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词作和学术成就使他成为清朝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展现出他个人的才情与追求。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不已,为后世词人所敬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h...5@aliyun.com
2012-05-08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3万
展开全部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