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荤腥”指的是什么啊?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荤”指的是鸡、鸭、鱼等动物性食物;而“腥”,指的是散发出强烈气味的食物。
首先来看“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统一各国文字,实行“书同文”政策,由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胡毋敬编撰了一部文字工具书《仓颉篇》。《仓颉篇》对“荤”字的解释如下:“荤,辛菜也。”
东汉时期,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里也有对于“荤”的描述和解释:“荤,臭菜也。”
综合这两部书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荤”字最初的意思,与鸡、鸭、鱼等动物性食物没有什么关系,指的是散发出强烈气味的植物。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是,“荤”字是草字头,而非月字旁。
接着来看“腥”。先秦时期出现的儒家经典著作《尚书》中有一篇“酒诰”,提及了“腥”字:“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诞惟民怨,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意思是说,没有明德芳香的祭祀,升闻于上天;只有老百姓的怨气和群臣私自饮酒的腥气,升闻于上。
在《说文解字》,里,则对“腥”字解释如下:“腥,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从肉、从星,星亦声。”在这里,“腥”指的是病猪肉中生星星点点不能食用的部分。
在《论语》里,有“君赐腥,必熟而荐之”的描述,意思是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这里的“腥”,指的是没有煮熟的肉类。
扩展资料
古代里的“腥”字,与动物性食物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它是以月字为部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荤”字和“腥”字逐渐合二为一,变成了一个经常固定组合的词语“荤腥”,统指动物性食物,即肉食。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七绝律诗《斋戒》,开头两句诗便是:“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白居易晚年信奉佛教,经常居住在洛阳的香山寺里,自号“香山居士”。信奉佛教就得吃斋,不吃鸡、鸭、鱼等动物性食物,反而觉得精神抖擞,越活越年轻了。
对于僧人来说,并非所有的肉食都能大吃特吃。佛教经典《楞严经总论》专门进行了一番解释,说僧人所吃的肉食,必须是“五净肉”。所谓“五净肉”,是指“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不见杀是指不是僧人所宰杀的肉,不闻杀声是指不得亲闻他人宰杀的肉,不为我杀是指不因为僧人而宰杀的肉,自死是指芸芸众生自己生命终结的肉,鸟残是指芸芸众生被弱肉强食后剩下来的肉。
佛教从天竺传到中国之初,也没有禁止僧人吃肉的规定。到了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大力提倡吃素食,不吃肉食,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僧人“不沾荤腥”的习俗。
在佛教中,“荤”指的是臭气熏天的五荤菜:大葱、大蒜、葱、葱、杏曲(根如萝卜、闻起来像大蒜的蔬菜)和其他有特殊气味的菜。
Fishy的意思是一切都是Fishy的,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动物的肉。
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和尚信仰小乘佛教,或者去乞讨食物,或者去附近的人家吃饭。他们对食物不挑食,所以他们只能吃任何他们有,无论是素食或肉食性。
我国大乘佛教中有禁止吃肉的规定。在过去,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原因,蒙藏地区缺乏蔬菜,离不开肉。现在许多西藏僧人和尼姑也禁止吃肉,基于众生平等和慈悲的增长。
无论他们是否吃肉,伟大的小乘宗教都是不吃肉的,南北佛教都必须遵守。
扩展资料:
中国佛教不允许吃肉的原因:
1、长期以来,在汉族文化中,人们把素食与纯洁联系在一起。在许多儒家经典和礼仪规范中,人们在举行神圣仪式前必须戒肉以显示自己的纯洁,这一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地区的佛教。
2、汉代的佛教寺庙多为丛林,有农耕传统。僧侣们不需要乞求食物,而是出去犁地,耕种自己的庄稼。
3、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佛教的饮食观念是基于大乘佛教经典,而不是小乘佛教律法。
4、在《涅槃经》、《楞严经》、《梵天经》等众多强调慈悲精神的大乘佛经中,也有关于僧侣不吃肉的记载。
5、这些大乘佛教典籍从慈悲、因果、修行、生死等方面提倡节制肉食的重要性,从而成为汉族及地方素食传统的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五荤
腥则是指肉类。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谓“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对此类食物,出家二众也不能吃。
“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谓“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种动物的肉,甚至蛋。对此类食物,出家二众也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