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观生态学的,说明下图涵义及解释斑块类型及特点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该图示意4种典型斑块类型及其持久性时间、干扰强度、干扰范围。从图中可知4种斑块类型的特点如下:
1.环境资源斑块
这是一种相当稳定且与干扰无关的斑块,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或资源的不同,斑块内的生物与周围基质有所不同。如沙漠中的绿洲,火山口处的天池,甚至海洋中的岛屿等等。确切地说,这种斑块是由于环境资源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引起的。
环境资源斑块与周围基质之间的交界有时不太明显,如草原上局部的湿草甸斑块就是这样;并且由于资源的分布相对持久,所以斑块的寿命较长,斑块内的物种周转率较低。
2.干扰斑块
干扰斑块主要是由于基质内的局部干扰引起的,如森林火烧、采伐,草原过牧、烧荒,以及局部植被暴发病虫害等。其特点是干扰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往往难以预料,持续时间也长短不同,因此造成的后果也就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干扰的发生可能会引起斑块内的物种组成、物种相对丰度和变化速率与基质之间产生明显差异。首先是物种种群发生很大变化,有的会造成个体大量伤亡,有的物种甚至会局地灭绝,而有些物种则在干扰条件下更加繁盛,有时还伴随着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有物种,特别是动物物种的迁出。如黄河改道新形成的低湿洼地,使原来的盐生植被大量消失,而以芦苇、香蒲等为主的水生、湿生植被会趁机蔓延;如果再次发生改道,淡水补给量减少,甚至全无,盐生植被又会重新在这里定居。这时就可以认为干扰斑块已经消失。
干扰斑块通常是寿命最短的一类斑块,一般随干扰的消失而消失,但如果干扰反复发生或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干扰过重,以至超过了原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的极限,这种斑块往往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如毁林开荒、长期过牧、人工采石等活动形成的斑块,持续时间就较长。
3.残存斑块
残存斑块是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其成因机制与干扰斑块正好相反。典型例子就是火烧后留下的小片植被,这在林区和草原地区都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严冬过后在背风区留下的一些草木群落,以及免遭蝗虫袭击的小片农田等等。动物群落也有残存斑块,如棉区未打农药的小块棉田里,就可能残存有大量蚜虫或其它害虫,为下次的虫汛提供虫源。
残存斑块和干扰斑块之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1) 二者都起源于自然或人为干扰;2) 二者都具有较高的物种周转率;3) 种群大小、迁入和灭绝的速度都在干扰发生之初变化较大,随后进入演替阶段;4) 当基质和斑块溶为一体时,两者都将消失。
残存斑块很难保持未受干扰前的基质状况。在景观基质受干扰后,某些物种会迁移至残存斑块,有的甚至定居下来,从而改变了这里原来的物种组成。随着基质的演替,残存斑块内的物种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与周围基质融为一体,但这种新的景观可能与干扰前的景观大相径庭。如沙漠化发展过程中,最初会在水源较好的地方残存一些绿洲,但随着风沙推进,水分补给减少,最终绿洲消失,完全变成了沙漠。
还有一种与残存斑块相似的再生斑块,是在大面积干扰区内未受干扰而发生演替的小面积区域,其外貌酷似残存斑块,但演替中物种的动态却与干扰斑块相似。如农业景观中局部的新“天然”林地,以及有些新成立的“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
4.引进斑块
这是由于人为活动将某些物种(动物、植物或人类自身)引进某一地区时所形成的斑块,实际上也是一种干扰斑块,只不过其分布面广量大,遍及全球,影响深远,故单独划为一类。它主要包括种植斑块和聚居斑块两大类。
种植斑块主要是由人类引种植物形成的,如稻田、麦田、柑桔园、苹果园、人工红松林、人工刺槐林等等。这类斑块的寿命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一旦人为管理停止,野生或半野生物种很快就会侵入这类斑块,从而进入自然演替过程。这一点非常类似于干扰斑块,不同之处在于,引进物种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优势,如人工林,也可能周转很快,如轮作的农田,这些都延缓了自然演替过程。
种植斑块的形成缘于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即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所以人类种植之后一般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自然演替的发生,如除草、杀虫、修剪、翻耕、施肥、灌水等等,这样就可以使种植斑块长期延续下去。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的斑块有的持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景观生态学研究有着丰富内容,而农田斑块作为最基本的景观结构单元,其形态、功能和变化更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还有一类种植斑块是以刀耕火种的形式形成的,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的潮湿热带地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首先在林中开辟一块空地,种植2-3年后撂荒,使之发生自然演替,然后在另一处重复同一过程。这类种植斑块保留期较短,而且周转较快。
种植斑块的物种动态包括与干扰和种植相关的急剧变化的初始时期,管理期间相对稳定的长久时期,以及撂荒和演替期间的又一短暂重大变化时期。当斑块与周围基质融为一体时,这种变化序列也就结束,但要恢复到斑块形成前的状态是相当难的。
将某些动物引进某一区域也会形成动物引进斑块。比如在广阔的草原地区,原来单一的、散布着野生动物的草地上,可能会由于人为引进畜群而形成动物引进斑块。还有沿海水产养殖业发达的地方,往往有一系列的鱼塘、虾塘、蟹塘,都可以认为是动物引进斑块。
聚居斑块是当今地球上最明显而又普遍存在的景观成分之一,它是由人类定居形成的,大到城市、郊区,小到村落、庭院及其毗邻环境,持续时间往往较长,短则数年,长则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取决于人类管理的程度和恒定性。聚居地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几乎全部被破坏,代之以人工建筑物和人工种植、养殖的物种,或者自然富集一些伴人物种,如家鼠、跳蚤之类,有时还会从异地迁入一些物种。
聚居斑块是高度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高度依赖于周围环境。在聚居地内,人类是最大的消费者,所需要的粮食、原材料、能源等绝大部分要靠外界供给,而生产的产品和消耗之后产生的废弃物又要输出到周围环境中去。
聚居斑块大小相差悬殊,大型斑块如城市和郊区本身就可以独立成为景观,这里人和非当地物种是主体;而大部分小型斑块则以多住所聚居地的形式镶嵌在农业景观中,有些地方,独立房舍、场院形成的斑块也很常见,这种斑块更多地受到周围基质影响,以人和当地物种为主体。
1.环境资源斑块
这是一种相当稳定且与干扰无关的斑块,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或资源的不同,斑块内的生物与周围基质有所不同。如沙漠中的绿洲,火山口处的天池,甚至海洋中的岛屿等等。确切地说,这种斑块是由于环境资源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引起的。
环境资源斑块与周围基质之间的交界有时不太明显,如草原上局部的湿草甸斑块就是这样;并且由于资源的分布相对持久,所以斑块的寿命较长,斑块内的物种周转率较低。
2.干扰斑块
干扰斑块主要是由于基质内的局部干扰引起的,如森林火烧、采伐,草原过牧、烧荒,以及局部植被暴发病虫害等。其特点是干扰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往往难以预料,持续时间也长短不同,因此造成的后果也就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干扰的发生可能会引起斑块内的物种组成、物种相对丰度和变化速率与基质之间产生明显差异。首先是物种种群发生很大变化,有的会造成个体大量伤亡,有的物种甚至会局地灭绝,而有些物种则在干扰条件下更加繁盛,有时还伴随着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有物种,特别是动物物种的迁出。如黄河改道新形成的低湿洼地,使原来的盐生植被大量消失,而以芦苇、香蒲等为主的水生、湿生植被会趁机蔓延;如果再次发生改道,淡水补给量减少,甚至全无,盐生植被又会重新在这里定居。这时就可以认为干扰斑块已经消失。
干扰斑块通常是寿命最短的一类斑块,一般随干扰的消失而消失,但如果干扰反复发生或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干扰过重,以至超过了原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的极限,这种斑块往往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如毁林开荒、长期过牧、人工采石等活动形成的斑块,持续时间就较长。
3.残存斑块
残存斑块是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其成因机制与干扰斑块正好相反。典型例子就是火烧后留下的小片植被,这在林区和草原地区都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严冬过后在背风区留下的一些草木群落,以及免遭蝗虫袭击的小片农田等等。动物群落也有残存斑块,如棉区未打农药的小块棉田里,就可能残存有大量蚜虫或其它害虫,为下次的虫汛提供虫源。
残存斑块和干扰斑块之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1) 二者都起源于自然或人为干扰;2) 二者都具有较高的物种周转率;3) 种群大小、迁入和灭绝的速度都在干扰发生之初变化较大,随后进入演替阶段;4) 当基质和斑块溶为一体时,两者都将消失。
残存斑块很难保持未受干扰前的基质状况。在景观基质受干扰后,某些物种会迁移至残存斑块,有的甚至定居下来,从而改变了这里原来的物种组成。随着基质的演替,残存斑块内的物种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与周围基质融为一体,但这种新的景观可能与干扰前的景观大相径庭。如沙漠化发展过程中,最初会在水源较好的地方残存一些绿洲,但随着风沙推进,水分补给减少,最终绿洲消失,完全变成了沙漠。
还有一种与残存斑块相似的再生斑块,是在大面积干扰区内未受干扰而发生演替的小面积区域,其外貌酷似残存斑块,但演替中物种的动态却与干扰斑块相似。如农业景观中局部的新“天然”林地,以及有些新成立的“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
4.引进斑块
这是由于人为活动将某些物种(动物、植物或人类自身)引进某一地区时所形成的斑块,实际上也是一种干扰斑块,只不过其分布面广量大,遍及全球,影响深远,故单独划为一类。它主要包括种植斑块和聚居斑块两大类。
种植斑块主要是由人类引种植物形成的,如稻田、麦田、柑桔园、苹果园、人工红松林、人工刺槐林等等。这类斑块的寿命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一旦人为管理停止,野生或半野生物种很快就会侵入这类斑块,从而进入自然演替过程。这一点非常类似于干扰斑块,不同之处在于,引进物种可能在很长时间内占据优势,如人工林,也可能周转很快,如轮作的农田,这些都延缓了自然演替过程。
种植斑块的形成缘于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即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所以人类种植之后一般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自然演替的发生,如除草、杀虫、修剪、翻耕、施肥、灌水等等,这样就可以使种植斑块长期延续下去。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的斑块有的持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景观生态学研究有着丰富内容,而农田斑块作为最基本的景观结构单元,其形态、功能和变化更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还有一类种植斑块是以刀耕火种的形式形成的,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的潮湿热带地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首先在林中开辟一块空地,种植2-3年后撂荒,使之发生自然演替,然后在另一处重复同一过程。这类种植斑块保留期较短,而且周转较快。
种植斑块的物种动态包括与干扰和种植相关的急剧变化的初始时期,管理期间相对稳定的长久时期,以及撂荒和演替期间的又一短暂重大变化时期。当斑块与周围基质融为一体时,这种变化序列也就结束,但要恢复到斑块形成前的状态是相当难的。
将某些动物引进某一区域也会形成动物引进斑块。比如在广阔的草原地区,原来单一的、散布着野生动物的草地上,可能会由于人为引进畜群而形成动物引进斑块。还有沿海水产养殖业发达的地方,往往有一系列的鱼塘、虾塘、蟹塘,都可以认为是动物引进斑块。
聚居斑块是当今地球上最明显而又普遍存在的景观成分之一,它是由人类定居形成的,大到城市、郊区,小到村落、庭院及其毗邻环境,持续时间往往较长,短则数年,长则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取决于人类管理的程度和恒定性。聚居地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几乎全部被破坏,代之以人工建筑物和人工种植、养殖的物种,或者自然富集一些伴人物种,如家鼠、跳蚤之类,有时还会从异地迁入一些物种。
聚居斑块是高度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输出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高度依赖于周围环境。在聚居地内,人类是最大的消费者,所需要的粮食、原材料、能源等绝大部分要靠外界供给,而生产的产品和消耗之后产生的废弃物又要输出到周围环境中去。
聚居斑块大小相差悬殊,大型斑块如城市和郊区本身就可以独立成为景观,这里人和非当地物种是主体;而大部分小型斑块则以多住所聚居地的形式镶嵌在农业景观中,有些地方,独立房舍、场院形成的斑块也很常见,这种斑块更多地受到周围基质影响,以人和当地物种为主体。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ZESTRON
2024-09-04 广告
2024-09-04 广告
在Dr. O.K. Wack Chemie GmbH,我们深知污染物分析对于环境保护与工业安全的重要性。我们采用高精度分析仪器,结合先进化学与光谱技术,对水体、土壤、空气及工业排放物中的污染物进行精准识别与定量。通过科学分析,我们为客户提供...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ZESTRON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