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下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
1、郭嘉
郭嘉有“鬼才”之称,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可惜天妒英才,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郭嘉主要的贡献在于在关键时刻为曹操指明的方向,为曹操树立了目标。
比如在攻打吕布的时候,战斗僵持了大半年没成功,这时候曹操犹豫了,想退兵,而郭嘉看到了战机,他认为吕布有勇无谋,经过半年多的战争已经到了气枯力竭的程度,这是吕布最弱的时刻,所以他力劝曹操不可放弃。果然,进入雨季,曹操决堤防水,一举擒杀吕布。
袁曹决战,曹操很担心自己能否打败袁绍,又是郭嘉,他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振奋了曹操军的士气,明确了曹军的方向。
2、荀彧
他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著名谋士,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匡扶汉室的热枕之心,实为难得,当他看到曹操准备篡汉自立时,愤然离开,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
政治上,荀彧力主曹操迎奉天子,让曹操集团占据了早期的政治优势;军事上,早期的曹操南征北战,而后方则是由荀彧主持,面对吕布的叛乱荀彧据城力守,保全了曹操的根据地。内政上,调度粮草,主管后勤,是曹操大军坚实的后盾。
还为曹操举荐了一大批人才,最有名的就是自己的侄子荀攸和鬼才郭嘉。荀彧对曹操集团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也被曹操比作自己的张子房。
3、贾诩
贾诩曾供职于董卓、张绣,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贾诩这个人是曹操后期的主要谋士,后期曹操不光在军事上听从贾诩,在决定接班人的问题上贾诩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很巧妙的暗示曹操选择曹丕。
军事上贾诩在赤壁之战前劝曹操暂缓南征,他主张先把得到的地盘巩固一下,结果曹操不听,赤壁大败,后来打马超,也是贾诩献的反间计,分裂了马超和韩遂。
4、荀攸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长荀彧六岁,经荀彧介绍到曹操手下当差。
荀攸的特点在于计谋多端,比如打吕布的时候荀攸献计水淹下邳,官渡之战献声东击西之计,让袁绍折了颜良文丑。后来的官渡决战,也是荀攸力主曹操接纳许攸,并最终设计乌巢烧粮,击败袁绍,一举统一了北方。
在曹操前期的军事行动中,荀攸立下很多大功。建安十九年,跟从曹操征孙权,在路上去世。曹操每次说起他来就流泪。
5、程昱
程昱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曹丕代汉称帝后,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岁,曹丕亦为之流涕。
程昱的特点就是眼光非常长远,比如说对待刘备的问题上,程昱就主张尽快铲除,免留后患,而且先后有两次。第一次是建安三年,刘备丢了徐州,无处容身的刘备来投奔曹操,程昱就劝曹操杀了刘备,免除后患,可惜曹操没有听。
第二次,曹操在南征过程中把刘备打的丢盔弃甲,一路从新野追到夏口,而曹操突然停下了脚步,这时候程昱又站了出来,劝曹操不要管其他,先追上刘备把他杀掉再说,要不然孙刘两家就要联合起来,结果曹操也没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魏五谋臣
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郭嘉对大的战局观分析透彻,对时事人物评判敏锐而准确。十胜十败说,言中霸王薨,虎狼喻玄德,遗计定辽东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三国轶事。
郭嘉智慧渊深,通达事理,十余年为曹操出谋划策,动无遗失,过绝于人。赤壁战败,曹操又想起了郭嘉,叹息道,“假如郭嘉健在,我不至于落得这等地步!
荀彧
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终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曹操非常欣赏他,把他比作张良并任他为司马,那年荀彧二十九岁。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临危不惧单身前往说退豫州刺史郭贡的数万人马,并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不久吕布败走,荀彧又劝说曹操迎接汉献帝,因此被升为侍中、尚书令。因为荀彧多次推荐优秀人才给曹操如戏志才、郭嘉等,所以曹操更加敬重荀彧,每有大事都先与他商议。袁绍势力强大,曹操对是否与他开战而犹豫不决,荀彧就用四胜四败之说开导曹操,使他终下决心抗袁。官渡之战时回信坚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后得已击败袁绍统一中原,这都是荀彧的计划。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曹操即公位,荀彧私下表示反对,因此遭到曹操的忌恨,并在征讨孙权时带他出征,因为以往曹操出兵荀彧都是留守后方,因此荀彧又愁又怕,终于在寿春病亡,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彧初为袁绍手下,因见其难成大事,遂携其侄荀攸投奔曹操,被曹操重用,称为“吾之子房也”。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迎汉献帝往许都、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等,立有大功。荀彧后为汉侍中、尚书令,参与国家大事并经常留守许都。袁绍势力强大,曹操对是否与他开战而犹豫不决,荀彧就用四胜四败之说开导曹操,使他终下决心抗袁。官渡之战筹划粮草供给及回信坚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后得已击败袁绍统一中原,这都是荀彧的计划。
荀攸
荀攸年少就很有名气,被朝廷任为黄门侍郎,他曾与人密谋诛杀董卓不成而被下狱.后来董卓死了,荀攸就回家上表要去蜀郡做太守,但因道路难行留在了荆州,不久就被曹操请去任军师.曹操攻打张绣,吕布,袁绍等强敌时,荀攸都在他身边为他出谋画策,并每每成功.荀攸也因此一直升官加职,一直做到了尚书令.荀攸备受曹操,曹丕敬重,有次他生病,去探病的曹丕竟拜倒在他的床边.他还与钟繇是至交,钟繇为荀攸整理撰写他设想的12条奇谋妙计,还没写完钟繇就去世了,因此那些妙计就失传于后世.荀攸死后被追谥为敬侯.
荀攸是荀彧之侄,曾在何进手下任职,后弃官还乡。曹操在兖州时,荀攸同其叔荀彧一同来投,为曹操重用,定都许昌后,被拜为军师。荀攸在征讨吕布,平定北方,以及官渡、赤壁之战时屡出奇谋,立下大功,是曹操手下重要谋士,成为魏政权第一个中书令。曹操称魏王之际,荀攸表示反对,触怒了曹操,荀攸忧愤成疾,不久病死。
贾诩
贾诩原为董卓部下。董卓灭亡后,贾诩为求自保,建议李傕、郭汜等人袭击长安,造成大乱,又先后依附段煨、张绣,屡献妙计。后劝张绣投降于曹操,成为曹操手下重要谋士,在战官渡、平马超以及立嗣等问题上多有建议,为曹操所器重。曹丕即位后,贾诩升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贾诩极有智慧,擅于自保,是当时公认的智谋之士。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原为李傕手下,为求自保,建议李傕等人袭取长安,造成大乱。在李傕、郭汜二人争斗之际,贾诩从中周旋,尽力保全献帝,因与李傕争执而逃回家乡。贾诩后改仕张绣,劝张绣降于曹操,而当张绣起心造反时,又设计协助,成功偷袭了曹军,此后又多次设计抵挡了曹操的进攻,表现出职业谋士的风范。在官渡之战前,贾诩再次劝张绣投降于曹操,从此归附曹操。此后贾诩在平定北方四州、平马超、灭张鲁等战役中屡有建议,深得曹操信赖,后在魏文帝时期官至大司马,不久病逝。
程昱
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昌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三国时魏国名臣。于演义第十回中,经荀彧推荐而受聘于曹操,成为曹军重要谋士之一。曾於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鏖战河北时,程昱保举关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俱显其谋略过人。其后与刘备战,昱献策「挟亲赚徐庶」,使刘备失其羽翼。赤壁战时,程昱保持冷静,多番谏议曹操拒防火攻,又揭破黄盖粮船之伪,方免大寨遭受重创,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一役劝曹操班师,始终所见高明。其子程武复破蜀将赵云于凤鸣山,亦不失乃父之名。
论战略规划,长远计略,最强的是荀彧。这可以从他奉天子以令诸侯的全表中看出来。其实毛介这方面也是很杰出的,不过他在三国演义里属性爱差了……
论临战指挥,最有才能的是郭嘉,所以曹操才会说郭奉孝若在,绝不使孤至此。郭嘉确实是料事如神,而且算无遗策。
其实若论智谋,贾诩绝不比郭嘉差,算无遗策的能力在我看来也绝对可以替代郭嘉(虽然易中天说郭嘉是不能替代的),但是贾诩因为是降将,他的话曹操不敢全信。至少是他不肯全听贾诩的话……而他会全听郭嘉的话,这才是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候他没有采纳贾诩计策的原因,贾诩当时劝他先等待时机再进攻。
荀攸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高深的谋略,但是也能提供些好建议。最重要的是他提供的建议大多都是对的。不过对决定战争的胜败影响不大。荀攸或许会告诉你这么做是错的,但是他很少能告诉你,怎么做才能赢,这就是天赋了,他天赋不如郭嘉和贾诩。
程昱感觉他有点像刘邦手下的陈平,他没什么高深的谋略和本事,但是有很多小聪明。在需要急智,耍小手段的时候他总能出现。比如说他写假信骗徐庶回许昌。这和陈平设计陷害范增是同样的恶虐,小聪明也许会站的一时的便宜,但是绝不是王佐之道,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五大谋士里最末的原因。
刘烨,司马懿是曹操后期的人物。刘烨据说是霹雳车的发明者,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对付井栏有功。司马懿更不要说了,卧龙诸葛,凤雏庞统,麒麟姜维,白虎司马懿。司马懿就是托孤非人的典型,如果你托孤找了个司马懿或者赵匡胤这样的货色,之能怪你瞎了眼了…………
荀攸太曳
贾诩太爱命
程昱心是黑的
郭嘉?
死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