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策略
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本节的不少问题又是悬而未决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在研究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地质考察、寻找古人类化石和遗物证据等方法特别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积极思考“地壳剧烈运动使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反映出古人类在运动方式和使用工具上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本节文字的篇幅不大,但内容相当丰富。第5页的第一段课文,主要阐述环境的变化和森林古猿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朝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运动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促进取食方式的改变,前肢的逐渐解放使“露西”时代的古人类有可能使用自然工具;随着古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第5页的第二段课文主要说明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与人脑功能的完善及语言的产生是相互促进发展的。第5页第三段课文概述了人类在生物圈中地位的变化,提出人类应当怎样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总之,教师要在明确课文要点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本节的技能训练不是简单地陈述一种技能,而是围绕着本节资料分析中所需要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设计的,并叙述了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几种观点,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中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基因比较研究)促进了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练习中的问题可以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练习第1题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学习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在体形和使用工具上的变化;练习第3题可以用于有关古人类产生语言交流的教学;练习第4题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做,并在技能训练中进行讨论;练习第2题和第5题可以与观察与思考中的第2题结合起来。
三、参考答案
观察与思考
1.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 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
1.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技能训练
1�事实。
2�事实。
3�事实。
4�观点。
5�观点。
练习
1.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适应了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他生物的原因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在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了语言,这大大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代人类的饮食,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又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上述这些都是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所以说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的生物。
5.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等。
四、背景资料
关于人类起源的一场辩论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带来希望。随后,达尔文在《性选择和人类的由来》以及《人和动物的表情》等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和牧师都断言科学研究决不能解决人类起源问题,他们坚信神创论。那时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非常激烈,最著名的一场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之间进行的。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这场争论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听众甚至把演讲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人们都想听听主教对这个可怕的“猴子理论”的谴责。听众大都反对达尔文的观点,所以对主教的演说报以热烈的掌声。但是,赫胥黎却清醒地知道这位主教对于科学的进化论是如何的一窍不通。主教斯文地问赫胥黎:“请问这位宣称自己是猴子后裔的先生,您是通过祖父还是通过祖母接受猴子血统的呢?”这时,赫胥黎简明地阐述了达尔文的观点,揭露了主教的愚昧无知。最后,赫胥黎坚定地说他“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猴子作为自己的祖先,也不要一个运用自己优厚的天赋和巨大影响,却把嘲讽奚落带进庄严的科学讨论会的人作祖先”。这样,赫胥黎便巧妙地把这位主教大人比得连猴子都不如了。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终于取得了胜利。
类人猿
类人猿也叫做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是灵长目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这些动物因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形态结构也与人类十分相似,所以统称类人猿。类人猿是灵长目中除了人以外最为高等的动物。类人猿与猴类具有明显的区别:类人猿无尾、无颊囊以及无臀疣(长臂猿除外)。现在生存的类人猿叫做现代类人猿,古猿则指化石类人猿。
类人猿与人类最为相近的体质特征是: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具有盲肠、蚓突以及扁平的胸骨。此外,类人猿在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以及怀孕时间和寿命长短等方面与人类也十分相近。但是,类人猿具有前肢长于后肢、半直立行走以及善于臂行等特点,这些则与人类具有明显的区别。
化石
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留下来的印迹。但是,只有极少量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能够成为化石保存下来,这是因为化石的形成与被埋藏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很多化石是在河流、湖泊的淤泥里,洞穴的沉积物中,以及火山爆发后落下的灰烬里发现的。生物遗体中的一些硬组织如骨和牙齿比较容易保留下来。据科学家考证,古猿生活在热带森林中,那里的气候条件使尸体迅速分解,因而留下的化石很少。古人类通常生活在河流沿岸或靠近湖边的地方,因此遗体在那里被埋藏和保留的机会比较多。确定化石的年代,以便知道该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存的年代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常常采用14C测定法计算化石的年代,有时还利用化石和它周围沉积物的关系来确定化石的年代。
科学家在认识地层年龄时,是按照地质年代(表1)划分时间的。
完整版请看这里: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55564.htm
一、教学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策略
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本节的不少问题又是悬而未决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在研究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地质考察、寻找古人类化石和遗物证据等方法特别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积极思考“地壳剧烈运动使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反映出古人类在运动方式和使用工具上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本节文字的篇幅不大,但内容相当丰富。第5页的第一段课文,主要阐述环境的变化和森林古猿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朝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运动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促进取食方式的改变,前肢的逐渐解放使“露西”时代的古人类有可能使用自然工具;随着古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第5页的第二段课文主要说明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与人脑功能的完善及语言的产生是相互促进发展的。第5页第三段课文概述了人类在生物圈中地位的变化,提出人类应当怎样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总之,教师要在明确课文要点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本节的技能训练不是简单地陈述一种技能,而是围绕着本节资料分析中所需要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设计的,并叙述了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几种观点,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中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基因比较研究)促进了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练习中的问题可以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练习第1题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学习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在体形和使用工具上的变化;练习第3题可以用于有关古人类产生语言交流的教学;练习第4题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做,并在技能训练中进行讨论;练习第2题和第5题可以与观察与思考中的第2题结合起来。
三、参考答案
观察与思考
1.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 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
1.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技能训练
1�事实。
2�事实。
3�事实。
4�观点。
5�观点。
练习
1.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适应了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他生物的原因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在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了语言,这大大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代人类的饮食,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又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上述这些都是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所以说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的生物。
5.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等。
四、背景资料
关于人类起源的一场辩论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带来希望。随后,达尔文在《性选择和人类的由来》以及《人和动物的表情》等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和牧师都断言科学研究决不能解决人类起源问题,他们坚信神创论。那时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非常激烈,最著名的一场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之间进行的。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这场争论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听众甚至把演讲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人们都想听听主教对这个可怕的“猴子理论”的谴责。听众大都反对达尔文的观点,所以对主教的演说报以热烈的掌声。但是,赫胥黎却清醒地知道这位主教对于科学的进化论是如何的一窍不通。主教斯文地问赫胥黎:“请问这位宣称自己是猴子后裔的先生,您是通过祖父还是通过祖母接受猴子血统的呢?”这时,赫胥黎简明地阐述了达尔文的观点,揭露了主教的愚昧无知。最后,赫胥黎坚定地说他“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猴子作为自己的祖先,也不要一个运用自己优厚的天赋和巨大影响,却把嘲讽奚落带进庄严的科学讨论会的人作祖先”。这样,赫胥黎便巧妙地把这位主教大人比得连猴子都不如了。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终于取得了胜利。
类人猿
类人猿也叫做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是灵长目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这些动物因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形态结构也与人类十分相似,所以统称类人猿。类人猿是灵长目中除了人以外最为高等的动物。类人猿与猴类具有明显的区别:类人猿无尾、无颊囊以及无臀疣(长臂猿除外)。现在生存的类人猿叫做现代类人猿,古猿则指化石类人猿。
类人猿与人类最为相近的体质特征是: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具有盲肠、蚓突以及扁平的胸骨。此外,类人猿在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以及怀孕时间和寿命长短等方面与人类也十分相近。但是,类人猿具有前肢长于后肢、半直立行走以及善于臂行等特点,这些则与人类具有明显的区别。
化石
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留下来的印迹。但是,只有极少量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能够成为化石保存下来,这是因为化石的形成与被埋藏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很多化石是在河流、湖泊的淤泥里,洞穴的沉积物中,以及火山爆发后落下的灰烬里发现的。生物遗体中的一些硬组织如骨和牙齿比较容易保留下来。据科学家考证,古猿生活在热带森林中,那里的气候条件使尸体迅速分解,因而留下的化石很少。古人类通常生活在河流沿岸或靠近湖边的地方,因此遗体在那里被埋藏和保留的机会比较多。确定化石的年代,以便知道该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存的年代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常常采用14C测定法计算化石的年代,有时还利用化石和它周围沉积物的关系来确定化石的年代。
科学家在认识地层年龄时,是按照地质年代(表1)划分时间的。
完整版请看这里: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55564.htm
光点科技
2023-08-16 广告
2023-08-16 广告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关注点开始着重挖掘数据的价值。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价值被不断挖掘和创造,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资产——数据资产。而数据资产则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资产,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数据资产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明显,挖掘数据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点科技提供
展开全部
1、人类是起源于森林古猿,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类四个阶段,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2、约5000多万年前,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狒狒与猿)。
3、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约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非洲东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条大裂谷。
4、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开始双足行走,但是它们基本保持着树栖的习惯,南方古猿没有改变它们祖先的多数性状,比如个头较小,明显的性别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脑,长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动物,它的门牙比人类的门牙要大得多。
5、南方古猿非洲种距今的年代更近,而且除了肢体的比例以外也更像人类。在南部非洲,生活过粗壮种系中的南方古猿粗壮种,在东部非洲还发现了生活在350万年前至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鲍氏种,这些粗壮的南方古猿显得很有力气,但它们是非常平和的,可以和其他瘦长的南方古猿一同生活在同一区域。
6、南方古猿群体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成功的防卫机制而生存下来,对于这些防卫机制人们只能去猜测,可能会扔石头,或者使用有木头和其他植物材料制成的原始武器,有可能露宿野外篝火旁。事实上正是这些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下来并繁荣起来,最终进化成人属,从树上栖息双足行走转变为陆地生活并双足行走。
7、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 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能人化石发现后不久,人们认识到在这个名下描述的人类标本形式各异,不应该归为一个物种,并将脑量较大的标本分出来,称为硕壮人,随着发现的标本数量增加,解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8、原先认为最早使用工具的是能人。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 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在非洲发现了最早的石器,叫做奥文化,最初认为属于能人。
2、约5000多万年前,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狒狒与猿)。
3、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约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非洲东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条大裂谷。
4、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开始双足行走,但是它们基本保持着树栖的习惯,南方古猿没有改变它们祖先的多数性状,比如个头较小,明显的性别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脑,长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动物,它的门牙比人类的门牙要大得多。
5、南方古猿非洲种距今的年代更近,而且除了肢体的比例以外也更像人类。在南部非洲,生活过粗壮种系中的南方古猿粗壮种,在东部非洲还发现了生活在350万年前至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鲍氏种,这些粗壮的南方古猿显得很有力气,但它们是非常平和的,可以和其他瘦长的南方古猿一同生活在同一区域。
6、南方古猿群体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成功的防卫机制而生存下来,对于这些防卫机制人们只能去猜测,可能会扔石头,或者使用有木头和其他植物材料制成的原始武器,有可能露宿野外篝火旁。事实上正是这些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下来并繁荣起来,最终进化成人属,从树上栖息双足行走转变为陆地生活并双足行走。
7、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 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能人化石发现后不久,人们认识到在这个名下描述的人类标本形式各异,不应该归为一个物种,并将脑量较大的标本分出来,称为硕壮人,随着发现的标本数量增加,解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8、原先认为最早使用工具的是能人。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 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在非洲发现了最早的石器,叫做奥文化,最初认为属于能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2013年6月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等人的成果,他们在对一具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化石做了长达10年的研究后,分析出它的一系列形态学特征,从而证明:类人猿起源于约5500万年前。此前,科学界发现的最早的类人猿化石来自4500万年前,而这一成果,将人类祖先的历史推进了1000万年,堪称灵长类与古人类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二)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三)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四)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经过达尔文等及其以后100多年来的努力挖掘和研究,至今仍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疑问。扩展资料: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继续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由于化石材料的不断丰富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分期法已不合用。国外学者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现代智人。这一划分法的缺点是把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和能制造工具的能人及1470号人归入同一范畴。另一种是分为最早的人类(或最早的人属)、直立人、早期智人、现代智人 4个阶段。中国学者也提出4个阶段的划分法,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早期猿人”阶段相当于国外学者提出的“最早的人类(人属)”阶段。虽然直立人之前的化石材料发现不多,但将其单独列为一个阶段以别于南方古猿和直立人,仍是较妥当的办法。参考资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