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这出自于那里?是什么意思?
出自鲁迅的《悼杨铨》,
意思是:本来以为自己不会有像过去那样的豪情,看见花也由它自开自落。
原文为: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悼杨铨》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悼念亡友杨铨的作品,前两句作辅垫、反衬,后两句笔锋陡转,石破天惊。全诗跌宕起伏,一咏三叹,极富感染力。
拓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毛泽东幽默风趣,才华横溢,爱拿别人的名字借题发挥。著名眼科大夫唐由之曾经为毛主席摘除过白内障,毛主席因他名字中有“由之”二字,便信手给他写了首鲁迅的《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花开花落,日出月升,新陈代谢,人事更替,这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是任何个人都无法阻挠和支配的。古人对此屡有论及。宋人解獬有《巽亭小饮》一诗:“花开花落何须问,劝尔东风酒一杯。世事正如沧海水,早潮才去晚潮来”;另一诗人李石《扇子诗》则云:“春去春来岁岁同,花开花落任东风”“吹落吹开俱有意,闲花野草漫争春”。两首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花开花落自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不必为之伤感,为之抱怨,最积极可取的是采取“听其自流,待其自生”(《淮南子·修务训》)的态度,也就是“任由之”———“由它去罢”的态度为好。杜鹃(又名子规)是种在春末夏初昼夜啼鸣的鸟类,其啼声似乎是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归去。但是,一个叫潘的宁波籍宋朝人却对杜鹃的辛勤鸣叫不以为然,他有诗道:“把握年光属大钧,花开花落不由春。杜鹃若是知机早,归去何须苦劝人”(《全宋诗》第64册第39923页)。年光即春光,大钧是指天或者大自然。什么时候春来,什么时候春去,都是上天安排和掌握的。“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陶渊明的这句话,似乎真有点唯物主义的味道。把握年光的是大自然,花开花落不过是一种现象罢了,用得着我们自寻烦恼吗?同样是这个潘在另一首题为《听子规有感》的诗里说:“客边听子规,忍见百花飞。唤得春先去,如何汝未归。蜀山仍旧在,世事觉今非。只合三缄口,空林伴夕晖。”最后两句,可以说是“花开花落两由之”的具体化了。
“由”字,原意为树木生出枝条,尤其是指树木枯槁或被砍以后重发的枝条,泛指萌生。《书·盘庚》篇写到“言今往迁都,更求昌盛”时,用的是“若颠木之有由蘖”的比喻,孔颖达作疏曰:“人衰更求盛,犹木死生蘖(nei)也”。由与蘖的解释是一样的,皆指草木砍伐后生出的新芽。花开花落两由之,除了指处事的态度应当洒脱超然外,还有一含义就是把希望寄托在新生的嫩芽上面。花开亦由之,花落亦由之,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浅译:
本来以为自己不会有像过去那样的豪情,看见花也由它自开自落。
原文为: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