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法律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与消亡各不相同。
2、法律与道德调整的对象与范围有所不同。
3、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与调整机制各不相同。
4、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与调整机制各不相同。
扩展资料:
道德是一种千年万世不变的优良传统,而法律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制衡工具,法律来源于道德,而法律又是最低的道德,但是道德是法律的祖宗,只能传承,法律是道德的孩子,是个不能乱改的工具。
道德一般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大都属于自律,他律或者惩处的都很少。除非道德及其败坏到达一定程度,危及到了大家的信仰或生存习惯等,到了这个程度一般就会有一部分人出头制定规则来制止这种行为进一步恶化。
希望道德属于道德,规则属于规则,但是二者必定是需要转换的,而且注定是由某部分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法律、道德都是行为规范,都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1、法律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撑持
道德的产生先于法律,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无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涵着道德精神。法律的实施不仅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且要靠群众在舆论上的支持。
2、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
人们道德自律的增强不仅要靠教育,而且要靠法治。为道德立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逐渐形成道德自律。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产生和形成的方式不同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道德是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通俗约成的,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2、实施的范围不同
法律是对全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法律不仅仅是属于道德的事情,当然有些事情是道德范畴,也是法律范畴。
道德不是对全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因为有一些道德是特定成员提出的,如职业道德。
3、保证实施的方式不同
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道德则是非强制的,它完全依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4、处罚的方式不同
违反法律必须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
违反道德将受到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良知的谴责。
5、法律和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
法律是具备一定权威性,是要求每个人都遵守的,如果制定过于严格的话,那么人们容易造成违法,并且也不现实。
道德的调整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生活上,有些东西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 (法律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 (社会学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与道德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 思想道德与法律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了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从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
2.从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涉及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
3.从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个体内在的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
一、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1.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
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
②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
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社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三、提高道德水平有助自觉守法、护法。
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提高了,就会转变守法观念,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更自觉地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 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道德贯穿整个人类社会,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
2 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法律是具体的、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 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道德不依靠强制力,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
4 两者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的作用范围比法律广泛的多。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彼此渗透,相互补充。
(1)法律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撑持。
道德的产生先于法律,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无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涵着道德精神。法律的实施不仅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且要靠群众在舆论上的支持。
(2)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人们道德自律的增强不仅要靠教育,而且要靠法治。为道德立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逐渐形成道德自律。
(3)道德要法律化。道德的本质决定它和法律同属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共同起着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塑造美好心灵,优化社会风尚,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作用。道德法律化就是要使社会的道德规范逐步纳入法律条文。
(4)坚持法律与道德两手抓。 法律规范大多起源于道德规范,它们原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国家才将其上升为法律规范,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证。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1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对二者的关系说法很多,其实,它们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1、二者产生条件不同。法律是由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而道德主要受人们内心信念,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产生的。
2、二者表现形式不同。
由上文概念得知,法律是通过立法者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除了这种形式,还通过认可某种行为规范,使其具有明确内容,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制定判例、认可某种习惯等,是成文的。相比之下,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比较抽象,模糊,他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如道德规范要求我们不随便扔垃圾,维持公共环境干净洁,这并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同。
法律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道德的调整范围远大干法律。法律的调整范围有限,是从外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的形式。除此,法律是划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标准,道德则主要是划分善与恶的界限,是一种自发行为,是从内部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这两种界限在一定范围内相互重鲁,也可以相互独立。比如王二生活极度拮据,因此想了歪招,想要偷隔壁老王的钱。如果王二,他只是在心里想,“我要偷老王的钱”,这种思想属于道德范畴但是,如果王二确实偷了老王的钱,那便进入法。律层面的调整范围,王二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为自己的罪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