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同时实施稳定的经营战略和合理的机构布局
二者本质上没区别,晋商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重组
给你篇非常详细的文章,看完就懂
从2005年山西各界呼吁建立晋商银行,到2006年被列为山西省政府工作重点,如今完成挂牌,晋商银行一路走来颇多曲折。
可行途径
晋商银行的前身——太原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太商行)成立于1998年10月,由原56家城市信用社改建而成,是山西省内最大的一家城商行。
根据深圳融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清产核资报告,晋商银行重组更名前,截至2007年底,太原市商业银行净资产-19.73亿元,不良资产36.35亿元,其中不良贷款31.41亿元,非信贷不良资产4.94亿元。
由于太商行新资本迟迟未有补充,风险拨备提取和资本充足率都严重不足,结构性经营风险显现。这种情况引起了山西省政府和太原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5年开始,山西各界开始呼吁建立晋商银行。
为此,山西省银监局本着化解金融风险、增加当地金融支持的初衷,就重组、改革地方性商业银行进行了多番调研。
调研认为,随着省内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机构布局的调整,存贷比例普遍较低,同时,贷款明显呈现出向大城市、大企业集聚的态势,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同时,太商行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和自身规模的制约,其抗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有限,单靠其自身的力量,无法有效化解。山西银监局调研认为,通过组建晋商银行,在发展中化解和处置风险是一条可行途径。
一波三折
重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2006年下半年,山西银监局借鉴徽商银行的思路,对太原、大同、长治、晋城4家城商行和阳泉、晋中2家城市信用社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提出了联合重组的方案。
2007年,这一思路被写进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当年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探索建立晋商银行”。
随着组建的推进,省、市政府及山西银监局发现,联合6家城商行和城信社的联合重组方案并不现实。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多元化、协调成本高。
此时,是坚持联合重组?还是太商行独立改革?最终的权衡选择了后者。
2008年8月6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成立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和筹备组。9月5日,省政府召开了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及筹备组工作会议,会议审定通过了山西银监局提交的《山西省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
随后从10月到12月,晋商银行筹备组密集召开了四次工作会议,按照《山西省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安排,太原市商业银行开展了增资扩股及不良资产处置工作。
2008年12月31日,银监会印发《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更名的批复》,文件同意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清产重组
如何将一家城商行改造成全面达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清产核资和资产重组是两块最难啃的骨头。
2008年最后3个月,太商行以最快的速度实施了上述改革。
根据太原市商业银行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由省政府、市政府和原法人股东分别出资处置太原市商业银行现有33.93亿元的不良资产,包括出售给财融公司的不良资产24.01亿元;现有存量不良贷款4.98亿元;非信贷不良资产2.77亿元;历年积累不良非信贷资产2.17亿元。
处置资金来源包括:省政府货币资金出资9.2亿元,市政府出资6.01亿元,新增法人股溢价10.46亿元,太商行原法人股东向新投资者转让股份所得0.7501亿元等。
在不良资产置换处置的同时,太商行紧锣密鼓进行了增资扩股。
股改后,太商行注册资本由6.05亿元增资至32亿元,募集后总股本为23.91亿元,其中新增股本17.87亿元。
募资后的新股本结构是:山西省政府出资4.8亿元认购新增的4.8亿股股票,占20.07%,太原市政府保留原股本3.2亿股,占13.38%;新增法人股东按照1:1.8的比例,共吸收投资23.52亿元,认购新股13.07亿股股票,占54.64%,其中溢价出资部分10.46亿元用于消化不良资产损失,受让太原市政府及原法人股东所持股份1.53亿股,占6.42%;保留原太原市商业银行法人股本0.5210亿股,占2.18%;保留原太原市商业银行自然人股本0.7944亿股,占3.32%。
在新增法人股东中,太原钢铁、山西焦煤等名企榜上有名。
二者本质上没区别,晋商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重组
给你篇非常详细的文章,看完就懂
从2005年山西各界呼吁建立晋商银行,到2006年被列为山西省政府工作重点,如今完成挂牌,晋商银行一路走来颇多曲折。
可行途径
晋商银行的前身——太原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太商行)成立于1998年10月,由原56家城市信用社改建而成,是山西省内最大的一家城商行。
根据深圳融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清产核资报告,晋商银行重组更名前,截至2007年底,太原市商业银行净资产-19.73亿元,不良资产36.35亿元,其中不良贷款31.41亿元,非信贷不良资产4.94亿元。
由于太商行新资本迟迟未有补充,风险拨备提取和资本充足率都严重不足,结构性经营风险显现。这种情况引起了山西省政府和太原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5年开始,山西各界开始呼吁建立晋商银行。
为此,山西省银监局本着化解金融风险、增加当地金融支持的初衷,就重组、改革地方性商业银行进行了多番调研。
调研认为,随着省内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和机构布局的调整,存贷比例普遍较低,同时,贷款明显呈现出向大城市、大企业集聚的态势,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同时,太商行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和自身规模的制约,其抗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有限,单靠其自身的力量,无法有效化解。山西银监局调研认为,通过组建晋商银行,在发展中化解和处置风险是一条可行途径。
一波三折
重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2006年下半年,山西银监局借鉴徽商银行的思路,对太原、大同、长治、晋城4家城商行和阳泉、晋中2家城市信用社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提出了联合重组的方案。
2007年,这一思路被写进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当年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探索建立晋商银行”。
随着组建的推进,省、市政府及山西银监局发现,联合6家城商行和城信社的联合重组方案并不现实。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多元化、协调成本高。
此时,是坚持联合重组?还是太商行独立改革?最终的权衡选择了后者。
2008年8月6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成立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和筹备组。9月5日,省政府召开了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及筹备组工作会议,会议审定通过了山西银监局提交的《山西省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
随后从10月到12月,晋商银行筹备组密集召开了四次工作会议,按照《山西省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安排,太原市商业银行开展了增资扩股及不良资产处置工作。
2008年12月31日,银监会印发《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更名的批复》,文件同意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清产重组
如何将一家城商行改造成全面达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清产核资和资产重组是两块最难啃的骨头。
2008年最后3个月,太商行以最快的速度实施了上述改革。
根据太原市商业银行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由省政府、市政府和原法人股东分别出资处置太原市商业银行现有33.93亿元的不良资产,包括出售给财融公司的不良资产24.01亿元;现有存量不良贷款4.98亿元;非信贷不良资产2.77亿元;历年积累不良非信贷资产2.17亿元。
处置资金来源包括:省政府货币资金出资9.2亿元,市政府出资6.01亿元,新增法人股溢价10.46亿元,太商行原法人股东向新投资者转让股份所得0.7501亿元等。
在不良资产置换处置的同时,太商行紧锣密鼓进行了增资扩股。
股改后,太商行注册资本由6.05亿元增资至32亿元,募集后总股本为23.91亿元,其中新增股本17.87亿元。
募资后的新股本结构是:山西省政府出资4.8亿元认购新增的4.8亿股股票,占20.07%,太原市政府保留原股本3.2亿股,占13.38%;新增法人股东按照1:1.8的比例,共吸收投资23.52亿元,认购新股13.07亿股股票,占54.64%,其中溢价出资部分10.46亿元用于消化不良资产损失,受让太原市政府及原法人股东所持股份1.53亿股,占6.42%;保留原太原市商业银行法人股本0.5210亿股,占2.18%;保留原太原市商业银行自然人股本0.7944亿股,占3.32%。
在新增法人股东中,太原钢铁、山西焦煤等名企榜上有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