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碱盐中中考常见难题?很急 10

 我来答
小燚2512636367
2012-05-20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4万
展开全部
1.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2. 实验室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非常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将长颈漏斗改为____________(一种实验仪器).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和 .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 取气体,并用____________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
(4)气体检验.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正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请回忆老师做的“倾倒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同学共同收集满两瓶质量相同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分别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用甲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两根蜡烛是由下而上熄灭,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是由下而上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用乙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请你联系学科知识 分析,用乙图的倾倒方式为什么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____________.
(6)请回忆教材中“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并观察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①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会引起失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避 免引起失火,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立即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应该用灯帽盖灭并且使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再添加酒精.
3.小军家的下水管道堵了。爸爸买回一种“管道通”,使用后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了。小军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 + ==2NaAlO2 +3H2↑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按照下图安装两套仪器。

②两套仪器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 。 都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 收集1试管气体,验纯。(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验纯时的操作和现象:(两套仪器相同)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一会儿,管道内发生化学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测管道内的反应现象是 。
【反思】①老师告诉小军,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要确认猜想(1)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②根据本实验分析,使用“管道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填一条即可) 。
4.做钠在氯所中燃烧的实验时,钠完全反应后,在集气 瓶内放少量水来吸收过量的Cl2,但不能完全吸收。如何处理残余的Cl2呢?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向上述集气瓶中滴入石蕊溶液,发现溶液显红色。由此想到,选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Cl2,效果会怎么样?
【查阅资料】氯气是黄绿色有毒气体,溶于水,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设计与实验】
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要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Cl2的集气瓶;
(3)充分吸收Cl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进入两个集气瓶内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
【结论与解释】
(1)甲实验中,Cl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乙实验中,Cl2与NaOH易发生化学反应。
(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碱性溶液比用水吸收Cl2的效果_________(填“好”或“差”)
【交流与反思】
(1)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Cl2的水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舞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40万吨
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CO2。该活动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
(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装置Ⅰ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O2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袋燃尽,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_________。
A.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B.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Ⅱ的质量C.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
6.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 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验。小元同学准确称取7.9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580mL(标准状况)。
(1)请写出两个实验室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 程式: 、 。
(2)意外发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9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应生成氧气560mL(标准状况)。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锰酸钾溶液呈墨绿色。
(3)提出假设: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2: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3: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受热都可以放出氧气假设4: (只填一种)
(4)设计实验: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2。请在下面实验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

请简要叙述步骤5的操作 。
(5)得出结论: 若观察到 ,则假设2成立;若观察到 ,则假设2不成立。
7.镁将成为2 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占地球表面积7 O%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①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①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02 C+2MgO,此反应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②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在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据此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
(3)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16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铝与氢氧化钠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02+3H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O.6 5.2 4.O
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0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 C03;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小赵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0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他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该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入85. 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8.8g气体。将所得溶液蒸干后得到25.4g固体。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 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12.5 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8 g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72.2 91.9 111.6 131.3 152.1
请计算:
(1)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9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将一定量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总质量为163.9g,加入146.1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沉淀10g,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CaCl2 === 2NaCl + CaCO3↓)
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________。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 +2NaCl
【进行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无色酚酞加入A ;足量稀盐酸加入B;氯化钡溶液加入C。
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
guochl_wf
2012-05-14 · 超过1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6万
展开全部
1.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2. 实验室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非常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将长颈漏斗改为____________(一种实验仪器).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和 .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 取气体,并用____________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
(4)气体检验.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正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请回忆老师做的“倾倒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同学共同收集满两瓶质量相同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分别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用甲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两根蜡烛是由下而上熄灭,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是由下而上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用乙图的倾倒方式向烧杯中倾倒足够的二氧化碳,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请你联系学科知识 分析,用乙图的倾倒方式为什么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____________.
(6)请回忆教材中“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并观察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①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会引起失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避 免引起失火,用完酒精灯后,不能立即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应该用灯帽盖灭并且使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再添加酒精.
3.小军家的下水管道堵了。爸爸买回一种“管道通”,使用后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了。小军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 + ==2NaAlO2 +3H2↑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按照下图安装两套仪器。

②两套仪器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 。 都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 收集1试管气体,验纯。(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验纯时的操作和现象:(两套仪器相同)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一会儿,管道内发生化学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测管道内的反应现象是 。
【反思】①老师告诉小军,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要确认猜想(1)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②根据本实验分析,使用“管道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填一条即可) 。
4.做钠在氯所中燃烧的实验时,钠完全反应后,在集气 瓶内放少量水来吸收过量的Cl2,但不能完全吸收。如何处理残余的Cl2呢?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向上述集气瓶中滴入石蕊溶液,发现溶液显红色。由此想到,选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Cl2,效果会怎么样?
【查阅资料】氯气是黄绿色有毒气体,溶于水,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设计与实验】
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要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Cl2的集气瓶;
(3)充分吸收Cl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进入两个集气瓶内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
【结论与解释】
(1)甲实验中,Cl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乙实验中,Cl2与NaOH易发生化学反应。
(3)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碱性溶液比用水吸收Cl2的效果_________(填“好”或“差”)
【交流与反思】
(1)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Cl2的水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舞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40万吨
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CO2。该活动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
(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装置Ⅰ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O2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袋燃尽,装置Ⅰ逐渐冷却时,装置Ⅱ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Ⅰ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_________。
A.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 B.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Ⅱ的质量C.实验前和实验后装置Ⅲ的质量
6.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 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验。小元同学准确称取7.9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580mL(标准状况)。
(1)请写出两个实验室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 程式: 、 。
(2)意外发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9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应生成氧气560mL(标准状况)。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锰酸钾溶液呈墨绿色。
(3)提出假设: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2: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3:二氧化锰和锰酸钾
受热都可以放出氧气假设4: (只填一种)
(4)设计实验: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2。请在下面实验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

请简要叙述步骤5的操作 。
(5)得出结论: 若观察到 ,则假设2成立;若观察到 ,则假设2不成立。
7.镁将成为2 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占地球表面积7 O%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①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①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02 C+2MgO,此反应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②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在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据此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
(3)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16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铝与氢氧化钠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02+3H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O.6 5.2 4.O
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0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 C03;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小赵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测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0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wujianqing001
2012-05-12 · TA获得超过11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9.9万
展开全部
1.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他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该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入85. 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8.8g气体。将所得溶液蒸干后得到25.4g固体。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 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12.5 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8 g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72.2 91.9 111.6 131.3 152.1
请计算:
(1)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将一定量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总质量为163.9g,加入146.1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沉淀10g,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反应方程式为:Na2CO3 +CaCl2 === 2NaCl + CaCO3↓)
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________。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 +2NaCl
【进行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无色酚酞加入A ;足量稀盐酸加入B;氯化钡溶液加入C。
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2385a0f
2012-05-19 · TA获得超过20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5万
展开全部
回答的都好,不差题了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人生的下划线
2012-05-13 · TA获得超过182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7万
展开全部
1楼的题目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