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 lán wěi 英文名: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阑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根据国内体质调查资料,阑尾一般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最多,盆位次之,再次
阑尾
为盲肠下位和回肠前位。此外,还可有肝下位和左下腹位等。阑尾的长度平均7~9厘米,也可
阑尾变动于2~20厘米
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粘膜皱襞。阑尾外径介于0.5~1.0厘米,管腔的内径狭小,静止时仅有0.2厘米。
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决定于盲肠的位置,附于其后内侧壁,随盲肠位置而变异,通常位于右下腹。其基底部位置一般固定于盲肠三条结肠带的汇合处。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有时也以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Lanz点)表示。
阑尾的血运来自阑尾动脉,它是一个无侧支的终末动脉,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支。因此,一旦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易使阑尾发生坏死。阑尾静脉回流是经阑尾静脉、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入肝。因此,当阑尾发生化脓性感染时,细菌栓子可引起门静脉炎和肝脓肿。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其淋巴液回流方向与静脉血回流相一致,可达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达高峰,以后渐减少,60岁后渐消失,因此成人切除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因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所以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有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围牵涉痛。
参考资料: Baike Baidu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
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阑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一般以盲肠后位最多,其次为盆位。阑尾的长度平均5~10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黏膜皱襞。阑尾外径介于0.5~1.0厘米,管腔的内径狭小,静止时仅有0.2厘米。 阑尾的根部,其位置较恒定,3条结肠带向下,都延伸到阑尾根部,作为寻找阑尾的标志。在阑尾的系膜内有阑尾动、静脉,其根部处于三条结肠带集中的部位。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一般在右髂前上棘到脐连线的外1/3处,此处称阑尾点,又叫麦氏点,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压痛。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阑尾与其身高相比,相对较成人为长;成年女性之阑尾大于男性,而小儿则男性大于女性;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变小。 尖端指向的方向有四种类型:①盲肠后指向上方,占大多数。②:指向盆腔和髂窝,约占1/3。③回肠前或后方指向脐,仅少数。④盲肠右外侧,亦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