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家长给孩子准备什么 30
展开全部
高考临考“家长迷津”特别指要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许多家长开始心急上火了,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于是,考试不再是考学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长。一些家长在孩子高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得相当严重。为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给这些家长开出处方。他告诉记者,如果家长处理方法不当,会影响考生的成绩。其实,高考并不神秘,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高考的规律就能成功,违反规律就有可能失败。
指点迷津:不要瞎帮忙
许多家长认为,高考是大事,整天急得嘴唇都起泡了,夫妻经常为孩子高考的事吵架,不知道如何下手,一会要孩子这么做,一会要孩子那么做,这些家长在瞎帮忙,帮倒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说,高考前期的家长有五大误区:
误区一:过分保护。家长高考前把孩子重点保护起来,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甚至有的父母请假在家照顾孩子,实际上这不利于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参加高考,反而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在考场内正常发挥。
误区二:过分干涉。有许多家长认为,这段时间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门心思复习、做功课,不能做其他的事,对孩子的自由进行限制,不准做这,不准做那,这样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误区三:过分期待。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够重点的也报重点,这样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误区四:家长要言传身教,有些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快高考了,不能看电视了,而他们自己却在看电视,不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会影响孩子的复习。
误区五:要重视心理健康,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备加呵护,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宝典:五要五不要
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态的建立。
要情绪愉快: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和,都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
要告诉考生只要尽力就行,这有利于减轻考生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考生轻轻松松上考场,认认真真做答卷。
要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考生吃平常的饭菜就可以了,不必再去加强营养,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使考生体力充沛、精力充满参加高考。
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的提示。
不要给孩子定每门课考试分数指标。也不要经常问孩子的成绩,否则就会给孩子加压。
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指导孩子报志愿,但是代替。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北京考生考后报志愿,但考前,家长不要和孩子谈志愿的事。
不要后悔。填报志愿家长后悔志愿过高或者过低,整天抱怨,会影响孩子复习和考试。
不要送孩子上考场。送孩子上考场,不利于孩子考试信心的加强,反而增加了考试的压力。在6月7日、8月9二天问孩子过多的复习情况,否则易引起孩子情绪波动,不利于高考。
健康提醒
每年高考期间正碰上炎热天气,考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疲劳,身体抵抗力下降,加之最近几天天气变化无常,如不注意保健,很容易导致感冒。高考期间预防感冒,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考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其次是注意冷暖,既要防止暴晒中暑,又要调节好空调温度,睡觉时冷气不宜开得过低;再就是要注意饮食卫生,调节好饮食,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吃生冷的东西。
考前提醒家长:物质准备考生自己动手
考前的一些物质准备,应该由考生自己动手,家长监督和提醒,而不能代替。这方面有深刻的教训,王教授说,去年高考时,哈尔滨的一位考生在考前的头天晚上,他爷爷说:“你安心去睡吧,我来给你手表对时间,早上叫你起床”,该考生并放心地去休息了,但他的爷爷把时间对晚了一个小时,耽误了这位考生参加高考。
考中提醒家长:送考生上考场不利于孩子发挥
高考期间是否送考,应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孩子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这时,家长便可陪送他参加考试。但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送考时,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甚至于送考人是谁,也应由孩子来“挑选”。王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去年人大附中考场上,一位女孩没有考好,到王教授那里咨询时,她透露了实情,当时,有一道题不会做,她马上想起来在考场外的父母,心里有一种内疚感,那时大脑一片空白,结果给考砸了。
考后提醒家长:堤内损失堤外补
有的孩子考场失利,一门下来后便颓丧不已,甚至于产生“全完了”的念头,此时,该怎么办?孩子在考试失利后,具体表现往往与实际心理状态有一个距离。丢了3分,孩子会觉得丢了5分。家长此时要告诉孩子:一题做错了,会“堤内损失堤外补”,一门考砸了,还有其他科目要考。已经考过的课程,不论好差,统统放到一边去,铆足了劲考下一门才是正理。孩子考完每一门出考场后,家长切忌问孩子:“考得怎么样?有没有做不出的题?”这会让孩子原本十分疲惫的神经更加衰弱,心情也大受影响。家长应尽量回避询问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东西。当给一些驱暑的饮品之类,尽量放松孩子心情,可以幽默一些:“哟,战争告一段落了!”让孩子感到家长并未把考试结果看得太重。然后陪孩子说说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尽可能将孩子的注意力向其他方向转。(记者郑超)
家长门诊一:全方位接纳孩子
家长先自我减压,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把家庭变作考生稳定的支持系统。考生的考前压力与学校有关,更与家长有关,先从家长入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学生还明显,他们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解决“不安”的办法是家长充分相信孩子、接纳孩子、接受现实,而且是全方位接纳,不能只接纳孩子好的一面,不接纳他们“不好”的一面。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只有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会减至最低,才能让考生心平气和地去考试。
家长门诊二:要疏导而不是压制
要认识到压力和能力的发挥之间的关系:一点儿压力没有就可能不重视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能力又可能发挥不出来。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心理素质都有差异,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有的孩子需要施压,有的需要减压。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压力要疏导而不要压制。例如,有一个学生因过于紧张对自己做的每一道题的结果都抱怀疑的态度,一次他问母亲:“1加1为什么等于2?”结果遭到母亲的斥责:“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问这么幼稚的问题?”结果,这个学生在自责中陷入了更深度的偏执状态。
高考家长必读:不同状态考生的考前安抚
一、焦虑紧张型
这类孩子敏感、自卑,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另外在知识的掌握上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他们,现阶段首要是通过老师的帮助弥补知识漏洞。同时要注意家庭气氛的轻松---不要多问学习情况,不要刻意去强调成绩无所谓之类的话;吃饭时候开开玩笑,讲讲家长里短或社会新闻,如果可能吃饭时打开电视机,边听边吃,适当评论;吃过饭时聊聊天,问问班级有什么好笑的事,带孩子出去散散步;和孩子走在一起时可以拍拍他的头,搂搂他的肩,给他一些积极轻松的暗示。临考前几天,一定不要再做新试卷,而是多看做过的试卷和书。因为新试卷中很可能有些做不上的新题目,这会对其脆弱的心理带来更多的忧虑。而做过的试卷则可以增强信心。不要担心错过新题,其实题型千变万化,但所考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往往是一样的。温故而知新是不错的。
晚上睡觉前喝杯热奶。
二、骄傲自大型
这类孩子聪明,自信,好胜;但往往容易粗心,考试中总会丢掉不失的分;最后关头喜欢做题目,忽略书本知识点的梳理;而且家长的话听不进。对于他们在最后的时间内一定要回归书本,注意细节。可以采用一定的形式,激发他的好胜心,促使其主动查漏补缺。以下是我试过的两个案例,效果不错,仅供参考。
一)激将法。
儿子,今天和我们单位某某在一起讲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说你自己有把握考到第几名,他竟然不信,把我气坏了。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你粗心大意,而且基本功不扎实,如果题目难你很厉害,但如果题目简单,你肯定考不过某某、、、、、、、呵呵,试试会有什么效果?
二)专家说
找其他人冒充专家,给孩子分析一下试卷(当然事先说好孩子的主要缺点),然后针对他的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三、精力转移型
由于学习的单调紧张,以及前些时用功过度,有少数同学在最后关头出现松懈,精力开始转移。这当中最常见的是最后关头竟然有早恋的苗头出现;这可要慎重处理。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横加指责。
首先说明能够理解,是完全正常的。(现在大学都可以结婚了,高中谈恋爱真是再正常不过了)还可以说说笑话,比如自己当年什么什么的。
2、分析利弊
关键是现在这个时候太不合适了。分析一下,如果继续下去会如何?成绩下滑,考不上好的学校,爱情可能也没有了。或者你没考上,对方考上了,即使别人不嫌弃自己,时间久了也会自卑。或者两人都没考上,继续爱着,最后即使走到一起了可能生活品质也不如考上更好的学校好吧。举例说明、、、、、、
3、冷处理建议
初恋的激情是不可忽视的,何况这个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比较好的处理建议是:冷处理。可以比较轻松的开开玩笑:我也觉得这孩子不错啊,要是以后有这样的媳妇还真挺好。但是如果你考不上大学这份爱情不见得长久。反之如果考上了,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追求爱情了。如果你怕因为自己努力学习而丢失了这份感情,那就说明它原本就不属于你,不值得你为之付出任何代价。
很多学生在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都会有正确的选择,但也有很难对付的孩子。有一个男学生,成绩相当好,后来让他帮助一个女生时,两人有了感情,成绩直线下降。家长生气着急,老师批评教育,怎么劝说都没用。我给他讲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曾经一个漂亮男生在高三时给我传了一张纸条,表明爱意。还送了一张照片(一寸黑白小照)。我当时很激动,因为他是好多女生喜欢的对象呢。一整天心神不宁,上课什么也听不进,晚上学习也不安心了。最后要收照片,放哪呢?铅笔盒不安全,被别人翻到怎么办?抽屉不安全,被姐姐看到不得了。床板下不安全,妈妈可能会晒被子。折腾了半夜,第二天把照片放在信封还给他了,还写了几个字“一言难尽”。看着他高高兴兴吹着口哨离开的背影,我多么难过啊。暗暗在心里发誓,“等我上了大学,不论他如何,我一定主动去追求他,爱他,请求他的原谅和爱。”几天以后这事也就淡了。后来我上了大学,他没有。在我面前那么多出色的年轻人可以去选择,再想到他,早把誓言给忘了。
他听了以后,半天没说话,后来说,老师我知道了。
现在他在西安交大读大三了。
4、提前预防
最后关头的学习使人觉得很单调,感情的事很容易发生,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调剂,提前预防。比如有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组织简单的体育活动,或者适当看看电视。家长平时可以抽空到学校来接接孩子,一定要减少男女生单独接触的机会--比如一起回家啊,互相补课啊什么的。
高考考前家长切忌的十大“忌语”
忌语一:
“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
点评: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
忌语二:
“祝你成功!”
点评: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因为这样一句话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我,而不只关心我的成绩”。
忌语三:
“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
点评:过分强调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到一个好的高校,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
忌语四:
“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说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点评:模考毕竟不是真枪实弹的考场。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
忌语五:
“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点评:高考前老师已经反复叮咛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因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
忌语六:
“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
点评:如今的孩子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家长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孩子那本来就容易波动的情绪更加难以平静。
忌语七:
“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点评:孩子听到这话,会感觉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好像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
忌语八:
“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点评: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家长喜欢拿孩子来相互攀比,一个正确的心态是,不管人家的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
忌语九: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点评:现在的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很多家长都认为,在孩子没有成人之前,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
忌语十:
“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点评: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其实,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他们觉得还没有高考就说这话,就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许多家长开始心急上火了,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于是,考试不再是考学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长。一些家长在孩子高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得相当严重。为此,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给这些家长开出处方。他告诉记者,如果家长处理方法不当,会影响考生的成绩。其实,高考并不神秘,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高考的规律就能成功,违反规律就有可能失败。
指点迷津:不要瞎帮忙
许多家长认为,高考是大事,整天急得嘴唇都起泡了,夫妻经常为孩子高考的事吵架,不知道如何下手,一会要孩子这么做,一会要孩子那么做,这些家长在瞎帮忙,帮倒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说,高考前期的家长有五大误区:
误区一:过分保护。家长高考前把孩子重点保护起来,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甚至有的父母请假在家照顾孩子,实际上这不利于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参加高考,反而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在考场内正常发挥。
误区二:过分干涉。有许多家长认为,这段时间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门心思复习、做功课,不能做其他的事,对孩子的自由进行限制,不准做这,不准做那,这样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误区三:过分期待。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够重点的也报重点,这样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误区四:家长要言传身教,有些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快高考了,不能看电视了,而他们自己却在看电视,不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会影响孩子的复习。
误区五:要重视心理健康,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备加呵护,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宝典:五要五不要
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态的建立。
要情绪愉快: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和,都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
要告诉考生只要尽力就行,这有利于减轻考生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考生轻轻松松上考场,认认真真做答卷。
要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考生吃平常的饭菜就可以了,不必再去加强营养,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使考生体力充沛、精力充满参加高考。
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的提示。
不要给孩子定每门课考试分数指标。也不要经常问孩子的成绩,否则就会给孩子加压。
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指导孩子报志愿,但是代替。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北京考生考后报志愿,但考前,家长不要和孩子谈志愿的事。
不要后悔。填报志愿家长后悔志愿过高或者过低,整天抱怨,会影响孩子复习和考试。
不要送孩子上考场。送孩子上考场,不利于孩子考试信心的加强,反而增加了考试的压力。在6月7日、8月9二天问孩子过多的复习情况,否则易引起孩子情绪波动,不利于高考。
健康提醒
每年高考期间正碰上炎热天气,考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疲劳,身体抵抗力下降,加之最近几天天气变化无常,如不注意保健,很容易导致感冒。高考期间预防感冒,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考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其次是注意冷暖,既要防止暴晒中暑,又要调节好空调温度,睡觉时冷气不宜开得过低;再就是要注意饮食卫生,调节好饮食,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吃生冷的东西。
考前提醒家长:物质准备考生自己动手
考前的一些物质准备,应该由考生自己动手,家长监督和提醒,而不能代替。这方面有深刻的教训,王教授说,去年高考时,哈尔滨的一位考生在考前的头天晚上,他爷爷说:“你安心去睡吧,我来给你手表对时间,早上叫你起床”,该考生并放心地去休息了,但他的爷爷把时间对晚了一个小时,耽误了这位考生参加高考。
考中提醒家长:送考生上考场不利于孩子发挥
高考期间是否送考,应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孩子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这时,家长便可陪送他参加考试。但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送考时,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甚至于送考人是谁,也应由孩子来“挑选”。王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去年人大附中考场上,一位女孩没有考好,到王教授那里咨询时,她透露了实情,当时,有一道题不会做,她马上想起来在考场外的父母,心里有一种内疚感,那时大脑一片空白,结果给考砸了。
考后提醒家长:堤内损失堤外补
有的孩子考场失利,一门下来后便颓丧不已,甚至于产生“全完了”的念头,此时,该怎么办?孩子在考试失利后,具体表现往往与实际心理状态有一个距离。丢了3分,孩子会觉得丢了5分。家长此时要告诉孩子:一题做错了,会“堤内损失堤外补”,一门考砸了,还有其他科目要考。已经考过的课程,不论好差,统统放到一边去,铆足了劲考下一门才是正理。孩子考完每一门出考场后,家长切忌问孩子:“考得怎么样?有没有做不出的题?”这会让孩子原本十分疲惫的神经更加衰弱,心情也大受影响。家长应尽量回避询问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东西。当给一些驱暑的饮品之类,尽量放松孩子心情,可以幽默一些:“哟,战争告一段落了!”让孩子感到家长并未把考试结果看得太重。然后陪孩子说说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尽可能将孩子的注意力向其他方向转。(记者郑超)
家长门诊一:全方位接纳孩子
家长先自我减压,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把家庭变作考生稳定的支持系统。考生的考前压力与学校有关,更与家长有关,先从家长入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学生还明显,他们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解决“不安”的办法是家长充分相信孩子、接纳孩子、接受现实,而且是全方位接纳,不能只接纳孩子好的一面,不接纳他们“不好”的一面。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只有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会减至最低,才能让考生心平气和地去考试。
家长门诊二:要疏导而不是压制
要认识到压力和能力的发挥之间的关系:一点儿压力没有就可能不重视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能力又可能发挥不出来。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心理素质都有差异,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有的孩子需要施压,有的需要减压。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压力要疏导而不要压制。例如,有一个学生因过于紧张对自己做的每一道题的结果都抱怀疑的态度,一次他问母亲:“1加1为什么等于2?”结果遭到母亲的斥责:“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问这么幼稚的问题?”结果,这个学生在自责中陷入了更深度的偏执状态。
高考家长必读:不同状态考生的考前安抚
一、焦虑紧张型
这类孩子敏感、自卑,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另外在知识的掌握上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他们,现阶段首要是通过老师的帮助弥补知识漏洞。同时要注意家庭气氛的轻松---不要多问学习情况,不要刻意去强调成绩无所谓之类的话;吃饭时候开开玩笑,讲讲家长里短或社会新闻,如果可能吃饭时打开电视机,边听边吃,适当评论;吃过饭时聊聊天,问问班级有什么好笑的事,带孩子出去散散步;和孩子走在一起时可以拍拍他的头,搂搂他的肩,给他一些积极轻松的暗示。临考前几天,一定不要再做新试卷,而是多看做过的试卷和书。因为新试卷中很可能有些做不上的新题目,这会对其脆弱的心理带来更多的忧虑。而做过的试卷则可以增强信心。不要担心错过新题,其实题型千变万化,但所考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往往是一样的。温故而知新是不错的。
晚上睡觉前喝杯热奶。
二、骄傲自大型
这类孩子聪明,自信,好胜;但往往容易粗心,考试中总会丢掉不失的分;最后关头喜欢做题目,忽略书本知识点的梳理;而且家长的话听不进。对于他们在最后的时间内一定要回归书本,注意细节。可以采用一定的形式,激发他的好胜心,促使其主动查漏补缺。以下是我试过的两个案例,效果不错,仅供参考。
一)激将法。
儿子,今天和我们单位某某在一起讲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说你自己有把握考到第几名,他竟然不信,把我气坏了。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你粗心大意,而且基本功不扎实,如果题目难你很厉害,但如果题目简单,你肯定考不过某某、、、、、、、呵呵,试试会有什么效果?
二)专家说
找其他人冒充专家,给孩子分析一下试卷(当然事先说好孩子的主要缺点),然后针对他的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三、精力转移型
由于学习的单调紧张,以及前些时用功过度,有少数同学在最后关头出现松懈,精力开始转移。这当中最常见的是最后关头竟然有早恋的苗头出现;这可要慎重处理。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横加指责。
首先说明能够理解,是完全正常的。(现在大学都可以结婚了,高中谈恋爱真是再正常不过了)还可以说说笑话,比如自己当年什么什么的。
2、分析利弊
关键是现在这个时候太不合适了。分析一下,如果继续下去会如何?成绩下滑,考不上好的学校,爱情可能也没有了。或者你没考上,对方考上了,即使别人不嫌弃自己,时间久了也会自卑。或者两人都没考上,继续爱着,最后即使走到一起了可能生活品质也不如考上更好的学校好吧。举例说明、、、、、、
3、冷处理建议
初恋的激情是不可忽视的,何况这个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比较好的处理建议是:冷处理。可以比较轻松的开开玩笑:我也觉得这孩子不错啊,要是以后有这样的媳妇还真挺好。但是如果你考不上大学这份爱情不见得长久。反之如果考上了,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去追求爱情了。如果你怕因为自己努力学习而丢失了这份感情,那就说明它原本就不属于你,不值得你为之付出任何代价。
很多学生在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都会有正确的选择,但也有很难对付的孩子。有一个男学生,成绩相当好,后来让他帮助一个女生时,两人有了感情,成绩直线下降。家长生气着急,老师批评教育,怎么劝说都没用。我给他讲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曾经一个漂亮男生在高三时给我传了一张纸条,表明爱意。还送了一张照片(一寸黑白小照)。我当时很激动,因为他是好多女生喜欢的对象呢。一整天心神不宁,上课什么也听不进,晚上学习也不安心了。最后要收照片,放哪呢?铅笔盒不安全,被别人翻到怎么办?抽屉不安全,被姐姐看到不得了。床板下不安全,妈妈可能会晒被子。折腾了半夜,第二天把照片放在信封还给他了,还写了几个字“一言难尽”。看着他高高兴兴吹着口哨离开的背影,我多么难过啊。暗暗在心里发誓,“等我上了大学,不论他如何,我一定主动去追求他,爱他,请求他的原谅和爱。”几天以后这事也就淡了。后来我上了大学,他没有。在我面前那么多出色的年轻人可以去选择,再想到他,早把誓言给忘了。
他听了以后,半天没说话,后来说,老师我知道了。
现在他在西安交大读大三了。
4、提前预防
最后关头的学习使人觉得很单调,感情的事很容易发生,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调剂,提前预防。比如有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组织简单的体育活动,或者适当看看电视。家长平时可以抽空到学校来接接孩子,一定要减少男女生单独接触的机会--比如一起回家啊,互相补课啊什么的。
高考考前家长切忌的十大“忌语”
忌语一:
“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
点评: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
忌语二:
“祝你成功!”
点评: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因为这样一句话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我,而不只关心我的成绩”。
忌语三:
“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
点评:过分强调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到一个好的高校,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
忌语四:
“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说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点评:模考毕竟不是真枪实弹的考场。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
忌语五:
“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点评:高考前老师已经反复叮咛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因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
忌语六:
“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
点评:如今的孩子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家长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孩子那本来就容易波动的情绪更加难以平静。
忌语七:
“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点评:孩子听到这话,会感觉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好像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
忌语八:
“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点评: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家长喜欢拿孩子来相互攀比,一个正确的心态是,不管人家的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
忌语九: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点评:现在的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很多家长都认为,在孩子没有成人之前,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
忌语十:
“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点评: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其实,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他们觉得还没有高考就说这话,就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
展开全部
如果你的孩子高一和高二在学校内都是独立学习生活的,不建议特别给孩子准备什么,只要生活营养跟上,再加上一颗平常心,足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考每个考生和家长共同的话题,做为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放松,首先自己就太过于紧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