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要正确理解这个主要矛盾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对这种阶级斗争,既不能扩大它,又不能忽视它。处理这种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要按照法制化的要求,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第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三,在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认识和处理其他矛盾与问题。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扩展资料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在总体上依然处于中等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表现在落后地区、农村发展不充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
而且表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大城市依然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如高质量的医疗、教育还是稀缺资源,高等级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刚刚起步,有的城市还存在不少“城中村”。因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内容。在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拓展资料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十九大报告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进行修改,原因有三: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发展的现状。
二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再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
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为什么现在会就业紧张,撇开社会服务体系的供需关系失调不说,那些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所谓精英们,又有多少是拥有真正的就业实力的。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更像是一个竞技场,我们很早就被灌输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学习知识不再是个人的兴趣问题。接受教育,从完善自我的初衷,逐渐变成向钱靠拢的长远投资。我们不是认识不到现今教育的弊端,而侃侃而谈也向来是我们固有的特色,面对教育的僵化,或许更多的只能是无奈。
现今这个社会,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找不到工作,甚至于看不起病。而大多数的我们,就这样诚惶诚恐地活着。民风淳朴这样的词,变得越来越奢望,有时候会很羡慕那些不是很富有,但能拥有一份平静生活的人。我们的精神生活,在逐渐物质化的社会中逐渐被抽空。在网络化的今天,逐渐弥漫开浮躁和虚无的习气....
所幸,我们还能在父辈所创造的世界,拥有一份亲情。
社会很复杂,往往是我们对于这个社会了解的太深,但了解社会又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去做。怎样在认识到社会的阴暗面之后,还能继续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生活,是我们真正要去想的问题。很难,但尽量去做吧
社会生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生产,包括非物质生产,如果法律、制度、道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