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方法 100

高三... 高三 展开
 我来答
起无噻0s
2012-05-15 · TA获得超过44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15
采纳率:41%
帮助的人:376万
展开全部
备考复习阶段是决定考试成绩优劣的关键时期,也是许多同学感到不知所措、疲于应付的阶段,或者被动地听课做题,或者无意识漫无目的地翻课本、做模拟,从而导致自我感觉良好、考试成绩却不佳的结果。复习是一个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再提高过程,要想在短促而又紧张的复习中出效率、见收获,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能会取得成功。

一、夯实基础,巩固知识点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如中国近现代史“甲午中日战争”一目就要弄清四个知识点:一是战争爆发的背景;二是战争的经过;三是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四是战争的余波──三国还辽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完整知识体系。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如上述第一个知识点就包含以下四个要点:①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上升,但由于市场狭小和封建残余,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为摆脱国内危机,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日本蓄谋已久);②列强对日本侵略行径的纵容与支持,成为日本发动战争的有利条件;③中国方面:寄望于列强的“调停”,消极备战,导致清军陷于被动不利的地位;④朝鲜方面:1894年爆发的东学党起义成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二、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并正确运用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辛亥革命”,从狭义上讲,指的就是武昌起义,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例如: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此题已对历史概念的内容进行了部分归纳,要求选出符合项。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概念所含内容的归纳过程。经过归纳比较,最后选出正确的选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出现的三次论战的比较”、“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思想主张的异同”。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习中的理想境界。如能正确运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等问题,就能在考试中尽可能少失分。

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严密的知识网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首先历史教材可分为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块。其次,各大块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再次,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程可以分为开始沦为、进一步、大大加深、最终形成四部分。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历史概念往往也有它固有的结构,比如讲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般是从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叙述。分析背景,往往离不开下列三方面内容: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二是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斗争直至激化。
经过这样的层层分解,就形成了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网络,形成了“知识之树”,既有主干,又有细枝和树叶,这样可避免各部分历史知识的混淆、重叠,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此,努力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是非常必要的。
1.抓点。对某一历史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穷根究底地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发生变化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史。将相似的、相近的知识点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运用知识点正确地答题。

四、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考试时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进行相对完整地叙述。如“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以及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一题。此题要求对中国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历史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其中又含有对革命原因、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命主体等方面的深层次分析,就要从各方面进行完整的表述。
2.宏观分析+微观考查。如“试分析三国还辽的原因和实质”,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宏观分析能力,要求学生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去认识俄、德、法与日本的关系,同时也要求对俄、德、法三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打算进行具体分析,也含有微观分析的成份。
3.注意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间的结合。尤其是注意与语文、政治、地理学科知识进行联系。

五、多角度比较人物事件
在历史测试的三题型中,无一不涉及到比较能力,因此,学会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能,尤为必要。
1.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点、作用或实质等。如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点。
2.把性质相同但分布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较,理清发展线索。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大的革命运动进行分析比较,既可以认识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又可以系统地把握中国革命史的全过程。
3.把同类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如资本主义在不同阶段的侵略扩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就具有不同的特点。
4.把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不同实质。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场,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现阶段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等问题。

六、科学评价人物事件
要想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掌握评价的尺度和角度。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场正确。要站在正确的阶级立场(人民的、爱国的立场)和社会立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国际主义和改革探索等)上看问题。
2.观点鲜明。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时势造英雄”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两个基本观点。
3.方法得当、客观公正。要全面而准确地分析和评价,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区分不同的阶段,要运用辩证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切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局部和全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七、简化概括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浩瀚庞杂,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简明扼要、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知识链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1.抽取要点。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知识要点。比如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提炼成①收企业;②征余粮;③禁商贸;④配物品;⑤强劳动。
2.时间作序。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比如按照时间顺序归纳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以及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原因。
3.逻辑划块。即按照有关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分块概括。如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下方面:①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发展、社会繁荣;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

八、活化运用历史理论
对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都必须以理论为根据,否则就无法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系统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只有坚持运用史学理论分析问题,史学理论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时要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试题,进行史论结合训练。有目的、经常性的练习,必然会促使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不断提高。
ld_sunny888
推荐于2017-09-15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ld_sunny888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采纳数:8337 获赞数:154381
连续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博览群书,爱好文学、历史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第一、学会寻找线索,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注意寻找线索。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都是采用专题形式教学,每个专题都会有自己的线索。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理清每个专题的最基本线索,然后顺着最基本线索进行完善,最后形成知识树。在理清每个专题自己的线索后,再寻找各个专题间的线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现代的方式,将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较,比如经济史里面,对资本主义的发比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
  第二、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已经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科,更加注重的是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为鉴,通过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就要求学生对历史学习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方法的运用。上课的时候还是要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课下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吹水衔山
2012-05-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高三过来的,自己觉得方法还行,给你参考一下吧
1.列时间表,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都不一样,世界史一般时间跨度大,总结的是时间阶段的问题和关键人物,近代史记史实。中国近代史为例,几乎每一年都有大事件发生,总结的时候写一排空一排,事件写了,再用事件的上下空处红笔在空处写意义影响背景什么的,挑着重要的简练一下再写,基本上用10个字就能帮助你回忆这件事的前后。
2.记人物,人物标志性作用很重要,也是按时间顺序记,背景,代表作,影响,重大事件,先对照课本总结一下,然后串联一下,在脑海中过一遍。
3.随机记忆,历史上面很多事情都是有前后关联的,世界史尤为明显,自己把几个重大事件写字条上,然后抽签,随机抽出来两个事件,自己试着总结其中关联性,想的越多越好,然后问问老师,弥补不足,锻炼多了以后随便什么材料都很容易联想。
以上,绝对是亲身体验总结的,觉得效果还行,推荐给还在高考线上奋斗的你啦!希望能采纳,呵呵,祝高考顺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angqiaoqiaox
2018-07-05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第一、学会寻找线索,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注意寻找线索。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都是采用专题形式教学,每个专题都会有自己的线索。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理清每个专题的最基本线索,然后顺着最基本线索进行完善,最后形成知识树。在理清每个专题自己的线索后,再寻找各个专题间的线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现代的方式,将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较,比如经济史里面,对资本主义的发比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

第二、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已经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科,更加注重的是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为鉴,通过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就要求学生对历史学习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方法的运用。上课的时候还是要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课下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9973c4
2012-05-29 · TA获得超过12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5.3万
展开全部
说点自己的经验。其实高三历史史实只是基础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史实看到政治经济这个层次的东西。所以史实要非常了解,至少要知道那是个什么事,是关于什么的,历史史实无非跟几个大问题有关,像清朝以前的,无非就是民族融合、中央集权,晚清到军阀混战无非就是政治体制与经济的冲突(变法、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中国社会转型的标志性史实的意义(辛丑条约什么的),国民革命和抗战时期的话就是对外政权,对内民权,记住主线说国民党就是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资产阶级妥协之类云云,说抗战就是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共产党全面抗战啊之类的,其实自己总结出来了,纹理都在那,就更好掌握了,我这可能有点应试了,不过我想应该比较实用。其实我觉得历史题的话也将就一个语感的,那种史实评价看多了做多了,你自己又有自己的归纳的话,自然就出来了。对了答历史政治题有一个教条,就是一定要历史、辩证、唯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