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开全部
(梵tri^n!I vimoks!a-mukha^ni,藏rnam-par thar-bah!I sgo gsum) 略称三脱门或三门。谓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兹分释如下︰ (1)空门(s/u^nyata^)︰谓观我所见,我见皆空,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 (2)无相门(animitta)︰又作无想。谓观因空故,不起着于相。 (3)无愿门(apran!ihita)︰又作无作或无欲。谓观无相故,于未来死生相续,无所爱染愿求。 将三解脱门作为实践原理,是大小乘佛典所共通的。空、无相、无愿三者,虽然又可称为三三昧,但是三三昧是有漏、无漏共通的,而三解脱门则唯通无漏。故《俱舍论》卷二十八云(大正29·149c)︰‘此三各二种,谓净及无漏。世出世间等持别故。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盘为入门故。’ 又解: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於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於中道。
由上解释可知,三解脱门是三种法门的简称。而大小乘是佛法修学中对佛法认识的不同从而形成的一种概念。如果按照藏地的说法,大乘之上另有金刚乘。依个人愚见,此皆门户之见。
修习佛法,皆不离小乘修学为基础。无此基础,之上的大乘无从谈起。换句话说只能说说而无法做到。发心当发大乘菩萨心愿,可实践还是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现代净土宗亦属大乘宗派之一,但实质上净土宗修习的法门属于方便法门。带业往生,之后一样要一步步从根基做起。而禅宗号称见性成佛,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成佛。
学佛之人不当存门户之见,佛陀在经典中呵斥小乘罗汉是因为他们得少为足而不求上进,并不是否定小乘法门。
由上解释可知,三解脱门是三种法门的简称。而大小乘是佛法修学中对佛法认识的不同从而形成的一种概念。如果按照藏地的说法,大乘之上另有金刚乘。依个人愚见,此皆门户之见。
修习佛法,皆不离小乘修学为基础。无此基础,之上的大乘无从谈起。换句话说只能说说而无法做到。发心当发大乘菩萨心愿,可实践还是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现代净土宗亦属大乘宗派之一,但实质上净土宗修习的法门属于方便法门。带业往生,之后一样要一步步从根基做起。而禅宗号称见性成佛,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成佛。
学佛之人不当存门户之见,佛陀在经典中呵斥小乘罗汉是因为他们得少为足而不求上进,并不是否定小乘法门。
展开全部
大小乘只是是否发菩提心的区别。
三解脱门也是一样。
有菩提心,吃饭睡觉都是大乘。
没菩提心,再打坐念佛也是小乘及以下。
三解脱门也是一样。
有菩提心,吃饭睡觉都是大乘。
没菩提心,再打坐念佛也是小乘及以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佛教中只有一乘 没有二乘 一切修法皆依一乘而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