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20岁称为什么?
古代男子20岁称为弱冠,女子20岁则称为桃李年华。
一、弱冠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赐以字。男子完成冠礼仪式就证明男子成年了,可以独当一面了。
二、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指古代20岁女子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语出明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三、古代年龄称谓拓展
1、襁褓:泛指一岁以下。
2、孩提:两至三岁。
3、黄口:十岁以下的孩子。
4、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5、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6、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7、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
8、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
9、志学:十五岁。(《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0、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1、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12、而立:三十岁。
13、不惑:四十岁。
14、天命:五十岁。
15、知非之年:五十岁。
16、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17、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杖朝之年:八十岁。
19、耄耋:八十、九十岁。
20、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古代男子20岁成为:弱冠。
解释:
古时汉族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以下是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
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女子十五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知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耋(dié):七十至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古代男子20岁叫做弱冠,女子20岁叫做桃李年华!
在古书《礼记·曲礼上》就专门又对男子二十岁叫作弱冠的解释,男子二十曰(yue)弱冠,就是说男人二十岁的时候就叫做弱冠。
而且古代一般在这个时候都会举行成人礼,也就是加冠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利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之于弱解释就是不够强,就像是我们初入社会的时候会听的人说的,你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样。
桃李年华,释义:原指桃李开花的季节,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华,比喻青春年少。
古人指女子二十岁的年龄,粉淡清香,是属于这样的年华,未施粉黛,却自有一份美丽。
妆成的碧树,舞出了二月的风姿,春风的剪刀,裁出了二月的裙裾,二月,犹如一个少女,
羞涩里藏着曼妙。
“桃李年华”只能指女子的20岁。出处可能是出自陆游的诗句:“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
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男子称为弱冠,女子称为桃李年华。
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龆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志学之年,束发、16岁(女)――碧玉年华、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77岁——喜寿、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台,骀)背之年、99岁——白寿、100岁――期頣 ,人瑞、108岁——茶寿。
扩展资料: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
古代20岁称为弱冠
1、襁褓:泛指一岁以下。
2、孩提:两至三岁。
3、黄口:十岁以下的孩子。
4、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5、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6、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7、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
8、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
9、志学:十五岁。(《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0、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1、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12、而立:三十岁。
13、不惑:四十岁。
14、天命:五十岁。
15、知非之年:五十岁。
16、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17、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杖朝之年:八十岁。
19、耄耋:八十、九十岁。
20、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