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2013-11-10
展开全部
前言:鲁迅先生的小说是丁小平老师推荐大家一定要读的作品。日前,我们得到了孔庆东老师2006年春季学期在北大开设的《鲁迅小说研究》课的录音,其中有对《阿Q正传》的解读,共有三次课。这里,我们把它们整理出来,供大家阅读时加以参考。粗体字为鲁迅小说原文,其他内容为孔老师解读部分。错谬指出请大家批评指正。 ——枫林下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篇很不庄严的作品。我们上一次讲完了《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可能是最能代表鲁迅《呐喊》风格的。现代文学一开篇,是这样一篇作品,这样一篇严肃的不能再严肃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血泪的这样一篇作品。我们有的时候看一个作家的作品觉得很好,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就希望他沿着这个顺序写下去、沿着这个样子写下去,不加改变,或者变本加厉。我们不能够轻易地理解一个作家他还有其他的侧面。其实你想一想我们已经讲的这几篇作品,已经很不一样了,《孤独者》、《在酒楼上》、《狂人日记》,已经很不一样了。再看看今天的《阿Q正传》。如果你不知道这是鲁迅写的,你骤然遇到这样一部作品,也许有的人会怀疑:这是鲁迅写的吗?就像当年很多读者不相信《鹿鼎记》是金庸写的一样。他们认为金庸只能写《射雕英雄传》、写《天龙八部》,怎么会写出《鹿鼎记》这样不严肃的作品呢?其实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这样:表面上看上去不严肃的东西可能是最庄严的,你看上去不苟言笑、道貌岸然的家伙其实是最下流的。为什么古今中外的这么多哲人都要大讲辩证法,年年讲代代讲?就是因为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如果你看《阿Q正传》前面的部分,你怎么看都觉得它太不正经了、太不严肃了,因为我们现在学作品,从语文课就这样培养我们,先告诉我们作家、时代背景,已经把这个调子给我们定下来了:哦,鲁迅写的一部重要作品,而且还是他的代表作,一定有很深刻的思想意义,所以你就不去注意你自己的第一反映了。
我觉得我小的时候看文学作品的时候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处,就是我小的时候能看到的书不多,到处去找书看,听说谁家里有一本书就到谁家里把它借来、想办法拿个什么东西把它换来,把它借来看。这些书经常是不完整的,有的时候没头没尾,有的时候第一篇、好几篇都被撕去了,不知道作家是谁,没有任何介绍,开头就看,从一个情节开始入手看。好像我觉得这种看书方法挺好,当时觉得很遗憾:人家都看的有头有尾的,我看的没头没尾的。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种偏得,因为我能够零距离的接触这本书,我不知道他的时代背景,作家是谁,没有任何别人的旁白解说,就我一个人对着这个故事我就进去了。多少年之后,我也不知道这个书是谁写的。后来我上了北大,学了文学史,讲到某一个作家写了某一篇作品,我怎么听老师讲,越讲我越熟悉呢,恍然大悟:啊,原来是孙犁写的那什么什么啊,原来是茅盾写的那什么什么啊,才知道原来我小时候都看过。这时候我才觉得,人,赤裸裸的接近那个文学作品是多么好。你们还记得《天龙八部》里面虚竹的艳遇吗?虚竹在那场艳遇的时候,----我觉得那场故事写得非常好,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不知道是否门当户对,问一问“你是大三的吗?我是研一的”(众笑),没有这样的,不知道对方的知识构成、文化水平。我觉得良好的阅读文学的状态就应该类似,就凭你生命的本能去接近这个作品。如果你在这种状态下你一读《阿Q正传》你能直觉地感到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那说明你的文学程度是非常高的。什么叫一个人有文学鉴赏能力?说他在文学方面造诣很高,不是看它是不是拿到中文系的硕士博士文凭、看他写过什么什么论文,不是。这东西就像古董鉴赏家一样,我们说哪个古董鉴赏家水平高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论文,而是你给他一件东西,他短时间内,略一看一敲就知道这东西是哪朝哪代的、知多少钱。这才叫功夫。随便给你一百篇小说一百篇作品,你看来看去你能选出最好的,这就是功夫。据说当年李清照写完了那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后,她的老公赵明诚很嫉妒,然后自己也照着样子写了若干首,据说写了十几首,和李清照的作品混在一起给他的朋友看,朋友说:“你这些词写得还都不错,我最喜欢的一首就是“寻寻觅觅””(众笑)。赵明诚当然是很沮丧,但同时格外的钦佩李清照,觉得李清照确实了不起。你能从一堆作品中能找出最好的来,你的感觉就是最好的。这个功夫可以说就叫做“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人必须得练出这种功夫来。
这个《阿Q正传》的产生背景也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我写过一段研究《阿Q正传》的文字,我来介绍一下。1918年鲁迅写了《狂人日记》之后,他说“一发不可收”,就写了一系列的小说,同时他又写杂文。鲁迅他是什么都干的人。伟人嘛,从来就不规定自己应该干什么必须干什么,就是逮着什么干什么,这是伟人的一种表现状态。但它的反证不能成立,不能说逮着什么干什么的就是伟人。到处请他写文章、写杂文,到处请他上课、做讲座,反正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你如果跟他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伟人,你觉得他特别俗,他每天干大大小小许多俗事,跟你在一块儿,你没觉得他多么伟大,长得又瘦又小,一个小老头,每天穿一黑胶鞋,冬天不穿棉裤,这一个人怎么是伟人哪?特别是今天我们看他的作品印成一本一本都很精美的书,我们觉得好像很庄严,其实当时都发表在破破烂烂的报刊上。当时的印刷技术很差,有的时候新的期刊一拿过来就散页了,那报纸就像马粪纸一样的,粗粗啦啦的。这个《阿Q正传》本来就发表在报纸上,而且也是连载小说。我们想到连载小说就会想到通俗小说、就会想到市场文学、不严肃文学。这个划分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我们回到文学的原生态中去。你不要在餐桌上看“这是玉米这是大米饭”,你回到田野里,到田野里你能不能分出各种植物来?这才是本事。大学者都不是在餐桌上来分辨东西的,你看看那袁隆平,这么大的名气,天天在地里面走,穿个靴子。他要保持对他那个研究对象的零距离接触。
就在1921年年底的时候,----1921年应该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达到高峰的一年,从《狂人日记》开始经过两年多到第三年达到高峰,此后可能就走下坡路,----北京有一个著名的报纸的副刊,叫《晨报副刊》,《晨报副刊》上有一个专栏叫《开心话》。我们想,这和今天的报纸很相似了,我们今天的报纸有那么多的副刊,副刊上有那么多的专栏,你想,一看到“开心话”就知道这是一个很俗的专栏嘛,写一些有意思的事,让读者一笑。我今天就接到这一类栏目的约稿,“孔老师,我们开了一个什么什么栏目,我们很喜欢你,你怎么怎么样,希望你给我们写一个专栏吧”大概就是《开心话》一类的意思。我前几年曾经比较反感,我前几年误解,觉得这编辑怎么这么低俗呢?后来这种情况多了,我就不反感了,原来人民群众需要这个,原来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的脑袋都被洗成这种东西了,他们都想要开心话。后来我又想到鲁迅不就写过这些东西吗?原来在《开心话》这个栏目里依然可以写不开心的东西,那何必计较这个名目呢?所以,有的时候就答应他们,这叫做“将计就计”(众笑)。就在1921年底北京这个《开心话》专栏每天都写这些开心的小玩笑的时候、写一些段子的时候,有一天出现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就叫《阿Q正传》,而且这个作者署名叫“巴人”。鲁迅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署名鲁迅的,鲁迅的笔名有一百多个,考订鲁迅的笔名也是鲁迅研究中的一门具体的学问,到底哪个是鲁迅写的哪个不是鲁迅写的,这都很有意思。《阿Q正传》的署名叫“巴人”,很多普通的读者就不知道这是周豫材先生写的,甚至他的一些朋友也不知道这是他写的。就看这个名字一般人就说“啊,这是一个四川人写的吧”,现在应该说是重庆人写的。所以在《阿Q正传》发表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川渝的人士感到惴惴不安,以为是自己的某个人在揭发自己的隐私,都在那想:这是谁干的呢?我干的这点事他怎么都知道了呢?很有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篇很不庄严的作品。我们上一次讲完了《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可能是最能代表鲁迅《呐喊》风格的。现代文学一开篇,是这样一篇作品,这样一篇严肃的不能再严肃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血泪的这样一篇作品。我们有的时候看一个作家的作品觉得很好,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就希望他沿着这个顺序写下去、沿着这个样子写下去,不加改变,或者变本加厉。我们不能够轻易地理解一个作家他还有其他的侧面。其实你想一想我们已经讲的这几篇作品,已经很不一样了,《孤独者》、《在酒楼上》、《狂人日记》,已经很不一样了。再看看今天的《阿Q正传》。如果你不知道这是鲁迅写的,你骤然遇到这样一部作品,也许有的人会怀疑:这是鲁迅写的吗?就像当年很多读者不相信《鹿鼎记》是金庸写的一样。他们认为金庸只能写《射雕英雄传》、写《天龙八部》,怎么会写出《鹿鼎记》这样不严肃的作品呢?其实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这样:表面上看上去不严肃的东西可能是最庄严的,你看上去不苟言笑、道貌岸然的家伙其实是最下流的。为什么古今中外的这么多哲人都要大讲辩证法,年年讲代代讲?就是因为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如果你看《阿Q正传》前面的部分,你怎么看都觉得它太不正经了、太不严肃了,因为我们现在学作品,从语文课就这样培养我们,先告诉我们作家、时代背景,已经把这个调子给我们定下来了:哦,鲁迅写的一部重要作品,而且还是他的代表作,一定有很深刻的思想意义,所以你就不去注意你自己的第一反映了。
我觉得我小的时候看文学作品的时候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处,就是我小的时候能看到的书不多,到处去找书看,听说谁家里有一本书就到谁家里把它借来、想办法拿个什么东西把它换来,把它借来看。这些书经常是不完整的,有的时候没头没尾,有的时候第一篇、好几篇都被撕去了,不知道作家是谁,没有任何介绍,开头就看,从一个情节开始入手看。好像我觉得这种看书方法挺好,当时觉得很遗憾:人家都看的有头有尾的,我看的没头没尾的。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种偏得,因为我能够零距离的接触这本书,我不知道他的时代背景,作家是谁,没有任何别人的旁白解说,就我一个人对着这个故事我就进去了。多少年之后,我也不知道这个书是谁写的。后来我上了北大,学了文学史,讲到某一个作家写了某一篇作品,我怎么听老师讲,越讲我越熟悉呢,恍然大悟:啊,原来是孙犁写的那什么什么啊,原来是茅盾写的那什么什么啊,才知道原来我小时候都看过。这时候我才觉得,人,赤裸裸的接近那个文学作品是多么好。你们还记得《天龙八部》里面虚竹的艳遇吗?虚竹在那场艳遇的时候,----我觉得那场故事写得非常好,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他们彼此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不知道是否门当户对,问一问“你是大三的吗?我是研一的”(众笑),没有这样的,不知道对方的知识构成、文化水平。我觉得良好的阅读文学的状态就应该类似,就凭你生命的本能去接近这个作品。如果你在这种状态下你一读《阿Q正传》你能直觉地感到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那说明你的文学程度是非常高的。什么叫一个人有文学鉴赏能力?说他在文学方面造诣很高,不是看它是不是拿到中文系的硕士博士文凭、看他写过什么什么论文,不是。这东西就像古董鉴赏家一样,我们说哪个古董鉴赏家水平高不是看他写了什么论文,而是你给他一件东西,他短时间内,略一看一敲就知道这东西是哪朝哪代的、知多少钱。这才叫功夫。随便给你一百篇小说一百篇作品,你看来看去你能选出最好的,这就是功夫。据说当年李清照写完了那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后,她的老公赵明诚很嫉妒,然后自己也照着样子写了若干首,据说写了十几首,和李清照的作品混在一起给他的朋友看,朋友说:“你这些词写得还都不错,我最喜欢的一首就是“寻寻觅觅””(众笑)。赵明诚当然是很沮丧,但同时格外的钦佩李清照,觉得李清照确实了不起。你能从一堆作品中能找出最好的来,你的感觉就是最好的。这个功夫可以说就叫做“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人必须得练出这种功夫来。
这个《阿Q正传》的产生背景也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我写过一段研究《阿Q正传》的文字,我来介绍一下。1918年鲁迅写了《狂人日记》之后,他说“一发不可收”,就写了一系列的小说,同时他又写杂文。鲁迅他是什么都干的人。伟人嘛,从来就不规定自己应该干什么必须干什么,就是逮着什么干什么,这是伟人的一种表现状态。但它的反证不能成立,不能说逮着什么干什么的就是伟人。到处请他写文章、写杂文,到处请他上课、做讲座,反正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你如果跟他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时候,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伟人,你觉得他特别俗,他每天干大大小小许多俗事,跟你在一块儿,你没觉得他多么伟大,长得又瘦又小,一个小老头,每天穿一黑胶鞋,冬天不穿棉裤,这一个人怎么是伟人哪?特别是今天我们看他的作品印成一本一本都很精美的书,我们觉得好像很庄严,其实当时都发表在破破烂烂的报刊上。当时的印刷技术很差,有的时候新的期刊一拿过来就散页了,那报纸就像马粪纸一样的,粗粗啦啦的。这个《阿Q正传》本来就发表在报纸上,而且也是连载小说。我们想到连载小说就会想到通俗小说、就会想到市场文学、不严肃文学。这个划分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我们回到文学的原生态中去。你不要在餐桌上看“这是玉米这是大米饭”,你回到田野里,到田野里你能不能分出各种植物来?这才是本事。大学者都不是在餐桌上来分辨东西的,你看看那袁隆平,这么大的名气,天天在地里面走,穿个靴子。他要保持对他那个研究对象的零距离接触。
就在1921年年底的时候,----1921年应该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达到高峰的一年,从《狂人日记》开始经过两年多到第三年达到高峰,此后可能就走下坡路,----北京有一个著名的报纸的副刊,叫《晨报副刊》,《晨报副刊》上有一个专栏叫《开心话》。我们想,这和今天的报纸很相似了,我们今天的报纸有那么多的副刊,副刊上有那么多的专栏,你想,一看到“开心话”就知道这是一个很俗的专栏嘛,写一些有意思的事,让读者一笑。我今天就接到这一类栏目的约稿,“孔老师,我们开了一个什么什么栏目,我们很喜欢你,你怎么怎么样,希望你给我们写一个专栏吧”大概就是《开心话》一类的意思。我前几年曾经比较反感,我前几年误解,觉得这编辑怎么这么低俗呢?后来这种情况多了,我就不反感了,原来人民群众需要这个,原来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的脑袋都被洗成这种东西了,他们都想要开心话。后来我又想到鲁迅不就写过这些东西吗?原来在《开心话》这个栏目里依然可以写不开心的东西,那何必计较这个名目呢?所以,有的时候就答应他们,这叫做“将计就计”(众笑)。就在1921年底北京这个《开心话》专栏每天都写这些开心的小玩笑的时候、写一些段子的时候,有一天出现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就叫《阿Q正传》,而且这个作者署名叫“巴人”。鲁迅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署名鲁迅的,鲁迅的笔名有一百多个,考订鲁迅的笔名也是鲁迅研究中的一门具体的学问,到底哪个是鲁迅写的哪个不是鲁迅写的,这都很有意思。《阿Q正传》的署名叫“巴人”,很多普通的读者就不知道这是周豫材先生写的,甚至他的一些朋友也不知道这是他写的。就看这个名字一般人就说“啊,这是一个四川人写的吧”,现在应该说是重庆人写的。所以在《阿Q正传》发表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川渝的人士感到惴惴不安,以为是自己的某个人在揭发自己的隐私,都在那想:这是谁干的呢?我干的这点事他怎么都知道了呢?很有意思
2013-11-10
展开全部
鲁迅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小说是《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对这两部作品的独立的研究已经很详尽了,但如果把它们联系起来看,你就会很惊异的发现,鲁迅如此准确地刻画了中国人的两种典型人格:狂人与阿Q,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狂人和阿Q都属于偏失人格,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阿Q浑浑噩噩,逆来顺受,自我欺骗。阿Q的形象已经成为传统中国人的象征,而狂人则被当成反传统的革命者的形象。狂人形象虽然是鲁迅创造的,但实际上早已经是中国人格的另一极,即阿Q人格的对立形式,仔细看来狂人人格和阿Q人格都不是健全人格。 http://www.xici.net/b298534/d20159093.htm参考答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10
展开全部
《狂人日记》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阿Q正传》这部作品中的啊Q作为贫农,无权无势无钱。每次受到强人迫害后,总是通过精神胜利法自慰,深刻体现了国民的劣根性。
《阿Q正传》这部作品中的啊Q作为贫农,无权无势无钱。每次受到强人迫害后,总是通过精神胜利法自慰,深刻体现了国民的劣根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10
展开全部
本文从艺术的雅俗化视角,重读与比较《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认为鲁迅小说从思想到形式都是纯粹雅化的。在思想上,如“狂人”被逼为疯,就象征精英文化在中国的遭遇;“阿Q”整天做着“白日梦”,就象征中国大众文化的弱点。鲁迅对这两个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他思想上所持的纯粹雅化立场。艺术上,鲁迅小说完全以作者为中心进行的叙述方式及其中西文化与文学修养对小说写作的全面渗透,也反映了他纯粹雅化的创作特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