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2
展开全部
电影电视当中,历史题材一直是当下热门的剧目,可是许多年看下来后,我才发现我们从来都没有过真正意义的“历史剧”,有的仅仅是“古装故事”而已。
首先说说影视里的人物角色。
历史剧里的人物当然应该“史上有其人”,而且既然成剧了,就应该能掌握关于这人的许多资料,不过一旦“历史”与商业挂钩后,这人物的许多方面可能都会被改变,从而导致该人物人为地偏离了真实历史。比如朱元璋这样的人物,我们都知道他长得不怎么样,可是历史影视剧中的朱元璋,一个个都是英气豪迈的形象,而且还不乏帅哥......我要说的是,英气豪迈和英俊都不算牛,能找一个丑陋的、接近历史原型的演员去演活霸气奸狡的朱元璋才是真的牛!当人们能在屏幕上看到一个真正接近心目中形象的朱元璋,我们能说这角色会缺乏商业上的成功吗?除长相之外,大部分历史剧里人物的服装发型都有时代考究的,而且确切有据可考。但许多时候,我们的导演就放弃了这些可考的因素,而找一些所谓的“服装设计师”来设计服装、找“形象设计师”来设计发型。我不是说找“设计师”有何不对,但在相关作品里,设计师干的应该是“美化、搭配”的工作,而不是“设计”工作,从前的东西就那样子,用得着他们去“设计”吗?所以这些设计师们折腾半天后,我们的历史影视剧里就经常出现服装、道具或武器的“时空混合搭配”,而且不乏大量当代才有的布料和饰物材料。
清宫戏在当前的我国是最热门的历史剧题材,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清人的剃头模式是“三二头三一发”,意思是头发仅能长在脑后的三分一位置处。可是看看实际的清宫戏,有多少“清装发型”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呢?有从耳朵上方开始剃头的,也有头发直接留到额前的......实际上那样的发型在清代早就要掉脑袋了。各类历史剧的发型服装道具方面,大陆剧做的相对正规一些,港台剧则最不伦不类。另外,不管电影还是电视,我们的古装戏群众演员历来都是“帽子大军”,我知道导演肯定只是不想在群众演员身上投资化妆和发型费用,可是这样一来,许多人就误以为古人真这么喜欢“戴帽子”了。从主角到路人甲都如此不正规的,我不知道该剧的宣传如何好意思为其加上“历史”口号。
此外,历史剧中人物的年龄形象也是经常犯的错误之一。为表现一些发生在小孩身上的历史事件,我们在剧中将小孩换成大人的做法比比皆是,这同样会经常令人误解。而许多年纪很轻就死去的历史人物,则经常又以年长的形象出现于影视中,真不知这是编剧的错还是导演的错。比如,如果有一个太子角色和皇帝角色,剧中就经常分别以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形象出现,全然不顾这太子可能才几岁,这皇帝可能才是二十多的年轻人(陈道明就在某历史大剧里演过中老年形象的天启帝,而天启帝二十三岁就死了;聂远也演过“八岁”的王子,和大人们勾心斗角)。目前正热播的TVB“历史题材”剧《蔡锷与小凤仙》在这方面就非常不严谨了:由五六十岁的刘松仁饰演三十岁左右的蔡锷,而三四十岁的梁启超更是成了六十老头,而且还是“胡来”的胡子版梁启超。可以说,年龄谬误是最常见的历史剧错误了,虽然可以借历史人物戏说,但既然用了该历史人物的名字,好歹也要给他个偏差不太远的形象吧。
再说说“外景地”方面。
现在的影视剧外景地雷同的状况非常严重(那些临时搭建的粗糙“外景”更不值一提),我们经常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故事里看到同一街道、同一小河、同一建筑和同一宫殿。比如皇宫,我国的历史剧实际上就只有“东宫西宫”两个皇宫:明清共用一个东边的“故宫”(经常不分南京北京),商、周、秦、汉、唐等则共用一个“西宫”。关于故宫的情况还比较接近真实,而那些秦宫唐宫等就经常与史实出入较大了。每次看到“长安、咸阳”等“西宫”,导演为了赋予皇宫的气势,总喜欢用广角镜夸张地去描写宫前那浩大的台阶群,而全然不顾实际上的皇宫是如何的。根据西安“大明宫”等遗址的考古发现,汉唐时代的宫殿根本就不存在如此大规模的石阶群,所谓“气势”,完全只是设计师臆想出来的东西而已。据说当初建造这“西宫”外景地时,设计师是根据秦“阿房宫”想像出的宫殿(见于《秦颂》、《刺秦》、《英雄》等电影),而后来拍摄汉代、唐代题材的影视时,这宫殿就被照搬使用了。既然“阿房宫”是虚构的宫殿,那么后来的“汉宫唐宫”又何来真实性呢?
而拍摄大规模“攻城略地”场面时,我们经常见到的城池许多时候是同一地方,被更换的只是城楼上的地名而已。《投名状》攻打苏州、《神雕侠侣》攻襄阳、《三国》、《水浒》中许多攻城场面,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么一个熟悉的城池:城楼高耸,城门前必有一大片用于战争的空地。这样的做法其实很模式化,中了传统评书留下来的圈套,因为历史上大多数的攻城战争多在“城郊数十里”外进行,仅在攻占城池的时候才会发生“近身肉搏”战,那时候该城的防卫主力实际上已在城郊被消灭了。历史上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就首创了这样的“攻城略地”模式,即战争选择城郊进行,尽量不直接影响城中百姓。攻城略地为的是掌握该城的经济命脉,涂炭百姓多不是战争双方希望看到的,因此这做法就一直为历朝所沿用。历史上长达六年的宋元“襄阳守卫战”也不是在襄阳城下发生的,而是发生在襄樊等屏障要地,失去屏障后襄阳守军就主动投降了。同样,潼关之于长安、山海关之于北京都是这样的关系,因此攻打长安和北京的战争多发生在潼关和山海关,这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攻城略地”战争模式,在攻打某地的时候并非仅给某城楼挂个地名就能了事的,那是敷衍和误导观众。
现在许多影视剧在涉及到自然外景地时经常进行实景拍摄,而相关该地区的城镇外景则又沿用影视城里的外景地,这就经常出现了“边陲外景江南镇”的荒谬。如果要细究城中树木等,那就更经常是错漏百出了,所以我们能在“长安城”里频繁地看到不少南方特有树种就一点都不奇怪(许多南方树种是解放后才移植到北方的)。
至于具体的历史事件方面,则应该是各影视剧的特长。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编剧通常会深化故事情节、加剧事件中的矛盾,而保留该历史事件的精粹,这是当前我们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唯一可取的地方。虽然如此,不过由于编剧的历史知识局限,“张冠李戴”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最常见的就是典故词语及诗词的错误套用。比如姜太公说“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先秦古人说先秦典故未必对)”、李世民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说唐诗也未必对)”等,都是此类牛头不对马嘴的错误。还有些宋元明清的战争戏引用了《孙膑兵法》里的兵法韬略,殊不知《孙膑兵法》失传已久,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重现人间,何来引用到几百年前的战争中呢?甚至,《越王勾践》的戏里也出现过孙武的兵法,编剧可能不知道,孙武虽然是该时代的人,但《孙武兵法》是吴越争霸战后才流传于世的。还有一些古代文字的运用方面,如宋体字(宋)隶书(东汉末)等的错误使用,更是暴露出历史影视剧中历史知识方面的薄弱。
所以对于我们的历史剧,还是当古装戏看看就好了,导演制片们也别动不动就说自己的东西是什么“年度历史大戏”。这些影视剧里到底能还原多少的真实历史,估计导演、制片、编剧自己都心中无谱。
首先说说影视里的人物角色。
历史剧里的人物当然应该“史上有其人”,而且既然成剧了,就应该能掌握关于这人的许多资料,不过一旦“历史”与商业挂钩后,这人物的许多方面可能都会被改变,从而导致该人物人为地偏离了真实历史。比如朱元璋这样的人物,我们都知道他长得不怎么样,可是历史影视剧中的朱元璋,一个个都是英气豪迈的形象,而且还不乏帅哥......我要说的是,英气豪迈和英俊都不算牛,能找一个丑陋的、接近历史原型的演员去演活霸气奸狡的朱元璋才是真的牛!当人们能在屏幕上看到一个真正接近心目中形象的朱元璋,我们能说这角色会缺乏商业上的成功吗?除长相之外,大部分历史剧里人物的服装发型都有时代考究的,而且确切有据可考。但许多时候,我们的导演就放弃了这些可考的因素,而找一些所谓的“服装设计师”来设计服装、找“形象设计师”来设计发型。我不是说找“设计师”有何不对,但在相关作品里,设计师干的应该是“美化、搭配”的工作,而不是“设计”工作,从前的东西就那样子,用得着他们去“设计”吗?所以这些设计师们折腾半天后,我们的历史影视剧里就经常出现服装、道具或武器的“时空混合搭配”,而且不乏大量当代才有的布料和饰物材料。
清宫戏在当前的我国是最热门的历史剧题材,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清人的剃头模式是“三二头三一发”,意思是头发仅能长在脑后的三分一位置处。可是看看实际的清宫戏,有多少“清装发型”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呢?有从耳朵上方开始剃头的,也有头发直接留到额前的......实际上那样的发型在清代早就要掉脑袋了。各类历史剧的发型服装道具方面,大陆剧做的相对正规一些,港台剧则最不伦不类。另外,不管电影还是电视,我们的古装戏群众演员历来都是“帽子大军”,我知道导演肯定只是不想在群众演员身上投资化妆和发型费用,可是这样一来,许多人就误以为古人真这么喜欢“戴帽子”了。从主角到路人甲都如此不正规的,我不知道该剧的宣传如何好意思为其加上“历史”口号。
此外,历史剧中人物的年龄形象也是经常犯的错误之一。为表现一些发生在小孩身上的历史事件,我们在剧中将小孩换成大人的做法比比皆是,这同样会经常令人误解。而许多年纪很轻就死去的历史人物,则经常又以年长的形象出现于影视中,真不知这是编剧的错还是导演的错。比如,如果有一个太子角色和皇帝角色,剧中就经常分别以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形象出现,全然不顾这太子可能才几岁,这皇帝可能才是二十多的年轻人(陈道明就在某历史大剧里演过中老年形象的天启帝,而天启帝二十三岁就死了;聂远也演过“八岁”的王子,和大人们勾心斗角)。目前正热播的TVB“历史题材”剧《蔡锷与小凤仙》在这方面就非常不严谨了:由五六十岁的刘松仁饰演三十岁左右的蔡锷,而三四十岁的梁启超更是成了六十老头,而且还是“胡来”的胡子版梁启超。可以说,年龄谬误是最常见的历史剧错误了,虽然可以借历史人物戏说,但既然用了该历史人物的名字,好歹也要给他个偏差不太远的形象吧。
再说说“外景地”方面。
现在的影视剧外景地雷同的状况非常严重(那些临时搭建的粗糙“外景”更不值一提),我们经常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故事里看到同一街道、同一小河、同一建筑和同一宫殿。比如皇宫,我国的历史剧实际上就只有“东宫西宫”两个皇宫:明清共用一个东边的“故宫”(经常不分南京北京),商、周、秦、汉、唐等则共用一个“西宫”。关于故宫的情况还比较接近真实,而那些秦宫唐宫等就经常与史实出入较大了。每次看到“长安、咸阳”等“西宫”,导演为了赋予皇宫的气势,总喜欢用广角镜夸张地去描写宫前那浩大的台阶群,而全然不顾实际上的皇宫是如何的。根据西安“大明宫”等遗址的考古发现,汉唐时代的宫殿根本就不存在如此大规模的石阶群,所谓“气势”,完全只是设计师臆想出来的东西而已。据说当初建造这“西宫”外景地时,设计师是根据秦“阿房宫”想像出的宫殿(见于《秦颂》、《刺秦》、《英雄》等电影),而后来拍摄汉代、唐代题材的影视时,这宫殿就被照搬使用了。既然“阿房宫”是虚构的宫殿,那么后来的“汉宫唐宫”又何来真实性呢?
而拍摄大规模“攻城略地”场面时,我们经常见到的城池许多时候是同一地方,被更换的只是城楼上的地名而已。《投名状》攻打苏州、《神雕侠侣》攻襄阳、《三国》、《水浒》中许多攻城场面,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么一个熟悉的城池:城楼高耸,城门前必有一大片用于战争的空地。这样的做法其实很模式化,中了传统评书留下来的圈套,因为历史上大多数的攻城战争多在“城郊数十里”外进行,仅在攻占城池的时候才会发生“近身肉搏”战,那时候该城的防卫主力实际上已在城郊被消灭了。历史上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就首创了这样的“攻城略地”模式,即战争选择城郊进行,尽量不直接影响城中百姓。攻城略地为的是掌握该城的经济命脉,涂炭百姓多不是战争双方希望看到的,因此这做法就一直为历朝所沿用。历史上长达六年的宋元“襄阳守卫战”也不是在襄阳城下发生的,而是发生在襄樊等屏障要地,失去屏障后襄阳守军就主动投降了。同样,潼关之于长安、山海关之于北京都是这样的关系,因此攻打长安和北京的战争多发生在潼关和山海关,这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攻城略地”战争模式,在攻打某地的时候并非仅给某城楼挂个地名就能了事的,那是敷衍和误导观众。
现在许多影视剧在涉及到自然外景地时经常进行实景拍摄,而相关该地区的城镇外景则又沿用影视城里的外景地,这就经常出现了“边陲外景江南镇”的荒谬。如果要细究城中树木等,那就更经常是错漏百出了,所以我们能在“长安城”里频繁地看到不少南方特有树种就一点都不奇怪(许多南方树种是解放后才移植到北方的)。
至于具体的历史事件方面,则应该是各影视剧的特长。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编剧通常会深化故事情节、加剧事件中的矛盾,而保留该历史事件的精粹,这是当前我们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唯一可取的地方。虽然如此,不过由于编剧的历史知识局限,“张冠李戴”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最常见的就是典故词语及诗词的错误套用。比如姜太公说“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先秦古人说先秦典故未必对)”、李世民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说唐诗也未必对)”等,都是此类牛头不对马嘴的错误。还有些宋元明清的战争戏引用了《孙膑兵法》里的兵法韬略,殊不知《孙膑兵法》失传已久,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重现人间,何来引用到几百年前的战争中呢?甚至,《越王勾践》的戏里也出现过孙武的兵法,编剧可能不知道,孙武虽然是该时代的人,但《孙武兵法》是吴越争霸战后才流传于世的。还有一些古代文字的运用方面,如宋体字(宋)隶书(东汉末)等的错误使用,更是暴露出历史影视剧中历史知识方面的薄弱。
所以对于我们的历史剧,还是当古装戏看看就好了,导演制片们也别动不动就说自己的东西是什么“年度历史大戏”。这些影视剧里到底能还原多少的真实历史,估计导演、制片、编剧自己都心中无谱。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