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底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A.高频听力B.低频听力C.中频听力D中低频听力E高、中频听力
耳蜗底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高频听力。
耳蜗底部病变时常导致高频听力受损,按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声波振动→鼓膜→卵圆窗膜→外淋巴→前庭阶、鼓阶→导致前庭膜、基底膜振动。
振动的方向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耳蜗顶部的方向传播。声音频率不同,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不同。声波频率越高,行波传播越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卵圆窗处。因此耳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影响高频听力,耳蜗顶部受损主要影响低频听力。
扩展资料:
耳蜗性耳聋由于耳蜗部位血液供应比较脆弱,很容易受损。凡是位于耳蜗的病变,都能引起耳蜗性耳聋。耳蜗性耳聋可引起听力障碍。
由于耳蜗部位血液供应比较脆弱,很容易受损。凡是位于耳蜗的病变,都能引起耳蜗性耳聋。通常以高频听力首先受损,出现山谷状的听力缺损,典型的听力图在4000Hz处呈陡峭形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
A.高频听力。
耳蜗为一骨管,围绕蜗轴盘旋两周半,形似蜗牛壳。此骨管内部被骨质螺旋板和基底膜分隔成上、下两半,上半称前庭阶,下半称鼓室阶。前庭阶通向中耳的小孔,即前庭窗;鼓室阶通向中耳的另一个小孔,即蜗窗。
扩展资料
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基底膜上排列有毛细胞,是声音感受细胞,每个毛细胞均与神经相连,毛细胞上还有盖膜。基底膜感受的声波频率为每秒20~20000赫兹。
声波经过外耳道振动鼓膜,然后通过听小骨的活动传到前庭窗,引起前庭阶内的外淋巴振动,进而使前庭膜与内淋巴振动,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同盖膜冲击,引起毛细胞兴奋,冲动经耳蜗神经上行,再经中脑下丘到内侧膝状体,最后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形成听觉。
当外耳或中耳失去作用时,声波可经颅骨传到内耳而产生听觉,这称为骨传导。但在正常情况下,骨传导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