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两次写到“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基调矛盾吗?请说出原因。

 我来答
快乐无限620
高粉答主

2018-09-25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2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4657万
展开全部
小石潭记》两次写到“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基调不矛盾吗。
因为作者是在被贬的背景下,与友人来到小石潭,因为看到小石潭美丽的景色而按奈不住心中的快乐.但这快乐是暂时的,因为小石潭毕竟幽深冷寂,唯作者和友人外无其他人,这一环境又激发了作者被贬的抑郁忧伤之情,所以并不矛盾。
作者寄情山水,正是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是为了聊以忘忧。但这种暂时的欢乐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悲伤的心情就会表露出来。可以说两次“乐”是为了衬下文之“哀”。

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在诗歌中,诗人起笔抒“恨”,即亡国之痛,然后描写“旧时游上苑”的繁华盛况:车水马龙,花月春风。诗人的“恨”全在这“繁华盛况”之中,情与景的连接点就是“昨夜梦魂中”一句。在这里,“旧时游上苑”的景致描绘的越美,越能够表达出诗人梦醒之后被囚的亡国之痛。从景与情的关系上讲这就是上文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以繁华盛况反衬亡国之痛。
一朵正直的菊花
推荐于2018-04-04 · TA获得超过3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2万
展开全部
不矛盾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聊以忘忧。但这种暂时的欢乐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悲伤的心情就会表露出来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y772663
高粉答主

2018-09-2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2434万
展开全部
不矛盾。作者寄情山水,正是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是为了聊以忘忧。但这种暂时的欢乐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悲伤的心情就会表露出来。可以说两次“乐”是为了衬下文之“哀”。
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在诗歌中,诗人起笔抒“恨”,即亡国之痛,然后描写“旧时游上苑”的繁华盛况:车水马龙,花月春风。诗人的“恨”全在这“繁华盛况”之中,情与景的连接点就是“昨夜梦魂中”一句。在这里,“旧时游上苑”的景致描绘的越美,越能够表达出诗人梦醒之后被囚的亡国之痛。从景与情的关系上讲这就是上文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情”;在表现手法上就叫做衬托:以繁华盛况反衬亡国之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yblx001
2018-09-25 · TA获得超过69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5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68万
展开全部
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矛盾,他要寄情山水,以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鱼儿的游态时,感到了自然间的乐趣,但这种欢快是暂时的,从而成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压抑心情的反衬,突出了痛苦的深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大开杀戒2012
2018-09-25 · TA获得超过1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9万
展开全部
不矛盾。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通过鱼儿之乐表达了作者渴望清净之所来逃避现实挫折,表达了内心的哀痛凄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