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现代大学生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心理健康这一术语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早期,在有些国家,凡行为古怪者均被视作异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有的被铁链锁起来,有的作为展品在周末展出,尤其当社会主义发生变革或天灾人祸时,对异人的怀疑、蔑视、憎恨和迫害就会加剧。随着心理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对异人的看法逐步改变了,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是可以医治的,于是各种专门收容异人的机构也应运而生,治疗代替了惩罚。但当时的治疗机构大多设在修道院中,其方法也只是在为这些人提供阳光、空气、自由和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医疗。正是在这种医疗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的心理活动是导致精神不适和行为异端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这些招致了障碍的心理活动有时在正常人、甚至医生身上也会出现,如焦虑、紧张、抑郁等。这说明每个人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性。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 ,通过施教使学生在身体、精神两个方面得到健康发展。近年来, 职业学校生源受到社会环境因素,职业教育前文化素质、不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的制约以及心因性的精神疾患或心理障碍的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智力、感情、意志、行为以及非智力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学校党委应根据教育部《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修定了校本《德育实施规划》,加大教育力度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并达到行之有效。
我们假设: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价值。
一.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学校应贯彻大德育的教育理论,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建设中。
第二 ,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教育进行援助、咨询的活动 ,当然不能脱离学校教育的实际。其中包括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哲学、特殊教育学、各科教材教法等等。
第三 , 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的认知、情绪和自我理解的发展 ,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发展问题。这就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 ,还要为学校中的教师、学生的家长提供教育咨询和建议。作为职业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把掌握教育心理的理论与技能作为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使每一个从事学校教育的工作者都切实掌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基本原理与简单方法。
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我校针对学生当前的实际问题,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对策,几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可表述为:探讨“一结合”理念;激活“两个积极性”;借鉴“三层次介入”理论,采用“四环节渗透”的方法。通过这一研究和实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在学校“大德育”环境下正常运行,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
“一结合”的探讨,主要指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用心理学的专业方法如:行为矫正、诊断性评价、咨询、指导等,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友谊观、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毅勇敢的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乐观豁达、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过去,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将思想品德教育部分地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忽略了心理教育的作用。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教育者日益感到:教育观念必须更新,德育工作是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由于学生课业容量增加、新科技因素对学生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社会竞争、父母的期望值和多元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产生出各种心理不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又使社会更多的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由此更多的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心理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全的人格。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如:学校党委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形成了由学校、科室分级管理,教师、班主任、全体教职工为一体的德育工作队伍。学校及科室定期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问题,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办法。学校还制定了《学校德育工程实施规划》,将思想品德、心理教育、职业指导等工作纳入德育工作范畴。学校加大对政治课改革的力度,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行课堂45分钟责任制,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举办业余党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党的基础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开办“法律学校”(学员为受处分或严重违纪的学生),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特别是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视参加教育的情况及现实表现最终决定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意见;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党的大政方针、国情教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职业理想与青春健康教育,遵纪守法打击校园暴力活动,校园优良传统教育等。通过共青团工作、第二课堂、德育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由此看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大德育的组成部分,思想教育是确立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使学生形成坚持真理、树立价值观,体现将社会主体意识内化的教育机制。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树立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样,只有在崇高的、远大的理想下,才能具备健全的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品德高尚、遵纪守法、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现代人。但是在工作的内涵、方式方法上又有区别。二者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遵从各自的工作规律,过细的做工作,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同时,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要有机的结合,在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个积极性”的发挥,主要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与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实现学校的教育功能和责任,但实际操作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与的学校教育配合,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为此,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沟通,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由心理教师对形式家长进行讲座或座谈、问卷调查,为学校的教育决策和实现教育的“家校结合”提供依据。根据每年生源的家庭背景与入学前教育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家庭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
“三层次介入”的理论,是指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人格、适应和社会性发展等进行指导和援助。这种指导和援助主要是以心理辅导或咨询的方式来介入 ,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这里所用的“介入”(interven- tion),意思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援助 ,或者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地干预,使他们在学校教育的正常轨道上发展。
第一层次 ,发展性心理辅导。对学生开展心理保健工作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教育性开发、心理辅导 ,比如学校生活指导、适应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职业学校学生等方面。
第二层次 ,预防性心理辅导。面对的是部分在学习、心理及生活上有潜在的或可能发生不适应问题或刚冒出问题苗头的学生。辅导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疗法、运动疗法、音乐疗法、松弛疗法等。
第三层次 ,治疗性心理辅导。面对的是在心理、学习、社会适应方面产生重大问题或不正常状态或性格出现偏差 ,因而非常需要心理指导的特定学生。他们的表现多种多样 ,如学校恐怖症、强迫症、焦虑、抑郁以及逃学、自残、轻生倾向等,严重的须转介到医疗部门进行治疗。
针对三层次介入的理论,我们所采取的“四环节渗透”。
第一环节,德育课主渠道。教育部职成司已计划将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课教学,我校在2003年采用由我校策划、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广西柳州职教中心共同编写的试用教材,正式把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生德育课和其他年级的选修课中,确实对学生心理教育起到一定作用。目前学校正在使用校本《德育课程标准》,首先,我们将从课堂教学目标转向职业需求目标;从教师教法开发转向学生学法开发;从专注学科知识系统转向专注学生发展系统;从传授知识本位转向激发能力本位;将能力标准细化到技能标准。其次,我们要将教学资源从原有意义的教师、教室、教材三元素,拓展到学生、企业、社会;把原有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提升。第三,将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职业指导、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哲学观点、社会生活、国情教育时事教育、学校文化等内容,按照不同年级渐进地梯次地纳入教学,突破原有按年级与特定教材内容匹配的做法,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第四,坚持德育与学校智育、美育、体育相协调和渗透;与学校德育主题班会和校园文化建设保持一致,开辟选修课程;开发完善评价体系与管理,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会做人做事。课标整体形成一个完整开放的操作系统,供教育管理与实施者控制。
第二环节,其他教育主体。学校制定出《心理教育实施规划》确定了在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心理教育工作重点和内容。早在1996年学校就引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经过对部分教职工的严格培训,由校医室主治医师、团委书记、工会主席、心理辅导专兼职老师等人员组成了学校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和辅导,对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研究生班培训;建立“青春教育课堂”,男女生分别学习观看学校自编的教育光盘,为全校班主任配备教育专用书籍。提出了我校男女生《性别角色的参考标准》、《心理健康标准》与正确宣泄方法。
《性别角色的参考标准》选登
目标:学会正确处有男子汉风度才会让家庭社会接纳(男生性角色)
刚强而不执拗 勇敢而不粗鲁 热情而不轻狂 坚定而不任性
严谨而不拘谨 豪放而不失礼 敏捷而不多疑 随和而不盲从
帅气而不轻浮 求异而不求怪 平常而不平庸 敢为而不冲动
自强而不自傲 自谦而不自卑 自尊而不自恋 依靠而不依赖
粗矿而不粗心 善辩而不纠缠 重情而不自扰 失恋而不失志
目标:角色认同,尝试行为体验。
结一张健康的网(人际关系)
与师长关系:父母、老师、师傅、地位高者,应该尊敬、有保留的服从、恰当的交流。
与同学(同性):友善不嫉妒,求大同存小异,不搞哥们儿义气或小团体,在集体中保持自己的人格,不欺负他人,善于化解矛盾。知道朋友是有条件的,是非特异性的(不具有排他性)的关系。(异性):正常的友谊,在校内保持关系不过密,不能出现感情表达方面的身体接触(拉手 拥抱 亲吻 抚摩);对女同学不做超出同学关系限度的关心照顾,尽量避免单独接触女同学,特别在晚间;提倡文明的异性交往,不随意乱结交异性,学会拒绝的方法,学生时期坚决不发生性关系;热情应适度,避免造成对方误会;在经济方面不依赖他人,不将女孩当依赖或以交女朋友赶“时髦”;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合理调节情绪方面的需要。
与陌生人:讲究必要的礼貌,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自重(装素、表情、语言等),学会拒绝、报警、脱身、取证。不要贪小便宜,轻信他人;注意选择信息和网络道德,不做学生还不能做的事情。
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技巧,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知道作为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行为禁区。它是法律、道德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做一个让人喜欢的好男孩(讨论)
虽然还不够英俊,但我很可亲;
虽然还不够聪明,但我很勤奋;
虽然还不够健壮,但我很健康;
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我很努力。
英俊、聪明、健壮主要依赖于父母遗传,而可亲、勤奋、健康、努力是你能抓住的,拥有了它,你就拥有了男子汉的魅力。
有女人味道才会让家庭社会青睐和接纳(女生性角色)
温柔而不懦弱 文静而不造作 热情而不轻浮 贤惠而不胆怯
谨慎而不畏缩 细致而不小器 机敏而不多疑 随和而不盲从
靓丽而不妖艳 求异而不求怪 平常而不俗气 勇敢而不粗鲁
自强而不自傲 自谦而不自卑 自爱而不自恋 依靠而不依赖
能言而不多事 善辩而不计较 重情而不自扰 失恋而不失志
目标:角色认同,尝试着行为体验,以上角色特征可以逐渐体验。
结一张美丽的网(人际关系)
与师长关系:父母、老师、师傅、地位高者,应该尊敬、有保留的服从、恰当的交流。
与同学(同性):友善不嫉妒,求大同存小异,不搞一团和气或小团体。知道朋友是有条件的,是非特异性的(不具有排他性)的关系。(异性):正常的友谊,在校内保持关系不过密,不能出现感情表达方面的身体接触(拉手 拥抱 亲吻 抚摩),一般尽量避免与男同学单独接触,特别在晚间;学校规定无管理人员允许,不要随意进入男生宿舍;提倡文明的贞洁观,不挑逗、不随意乱结交异性,学会拒绝,不发生性关系;热情应适度,避免造成对方误会;在经济方面不依赖他人,不将男孩当靠山或以交男朋友赶“时髦”;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合理调节情绪方面的需要。与陌生人:讲究必要的礼貌,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自重(打扮、表情、语言等),学会拒绝、拖延、报警、脱身、取证等保护自己的方法。不要贪小便宜,轻信他人;注意选择信息和网络道德,不做学生还不能做的事情。
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技巧,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知道作为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行为禁区。它是法律、道德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女同学得到社会保护的外在因素和自我需要的保证。
心情不愉快就发泄出来(合理宣泄) 男女生适用
1).谈话法:找朋友、老师、家长或其他可以信赖的人,“发发牢骚”,通过交谈“倒出郁闷”。当然,尽量注意场合与方式。
2).书写法:通过记日记或随意在纸上书写文字发泄不愉快情绪,然后将其保留或撕掉。
3).运动法:打球、跑步、踩气球、撕纸、摔枕头或被子、捶墙、逛街、唱歌、朗诵及叫喊。运动要有强度,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同时尽量不要影响他人。
4).哭泣法:可泣(无声流泪)、可哭、可嚎啕。注意选择环境。
5).代偿法:想象自己美好的事情或长处,寻找心理平衡。此法较优。
6).升华法:背书、记数、画画、书法、养小动物或提出一项任务来完成。此法最优。
酗酒、抽烟、自虐、动武、出走、逃学、自我封闭、破坏纪律、寻求刺激、怪异打扮都是不正当的宣泄方法,即使暂时得到安慰却可能加重不愉快的情绪,造成不良后果,不可取。
目标:掌握技能,方法练习。
做一个让人喜欢的好女孩(讨论)
虽然还不够漂亮,但我很可爱;
虽然还不够聪明,但我很勤奋;
虽然还不够健美,但我很健康;
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我很努力。
漂亮、聪明、健美主要依赖于父母,可爱、勤奋、健康、努力是你能抓住的,拥有了它,你就拥有了女孩的魅力。
建立心理援助网络
同伴咨询师——父母、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社会正规的心理援助机构。不要等问题严重时才想到宣泄,心理垃圾要及时清除。
为了发挥社会各种资源为学校健康教育服务,我们聘请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学生定期来校参与心理咨询,通过编排心理剧、个别指导干预、专题辅导等形式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开设“四月天心理援助热线”;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为学校教师进行定期讲座;与清华大学附中心理咨询室建立合作关系,利用“21 JK网”进行联网的心理咨询与教育。学校制定“每月一主题”班会活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指导专业科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各类心理辅导;每月进行一次的两课时的职业心理、专业知识讲座,为学生进行定期的与专业有关的相关教育;学校心理咨询机构“陆宁聊天室”形成品牌,使心理教育更为专业化和系统化并提高了教育实效性。我校心理咨询室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咨询指导工作:
第一、学习问题的咨询。帮助学生寻找产生学习困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由于学生能力差、身体疲劳、记忆力衰退 , 或是由于没有兴趣、恐学症、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当;智力问题、学习基础问题以及非智力因素也成为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根据学生的问题成因,心理辅导教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符合个人条件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笔记方法,考试答题方式,对知识的记忆术,利用学习参考书等等,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
第二、适应环境问题的咨询。适应问题可分为行为问题和人格问题两大类。重大的行为问题如偷窃、暴力、不良性行为、伤害、恐吓、欺辱、自残、自杀未遂等,轻度的行为问题如厌食、失眠、夜惊、异常性好奇、舔指、口吃、神经质、说谎等,对这类问题要从发展的角度看,有些是一时性的问题 ,在适当的教育环境中会逐步消失。有些是人格问题 ,其中严重的如神经症,学校则建议家长带学生到神经科医疗专家联系治疗,但几个病例效果目前尚不理想。轻度情绪情感问题如:自我概念不清而产生的自卑感、缺乏自信、自我中心、嫉妒、不安感和怠惰、怯懦、偏执等 ,则在学生本人同意下,由心理辅导教师带领同伴咨询师,并协助学生家长共同给予矫治。
第三、人际关系咨询。学生正处于第二反抗期,反抗对象主要是父母,也涉及到学校教师、师傅。与同性同学、异性同学的各种关系
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性成长、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反映在其它方面的许多不良行为往往也由此引起,其中包括恋师、恋亲情结、同性恋倾向等。我们主要采取家庭咨询、角色扮演、以及简单的行为疗法特殊情况进行转介治疗。
第四、成长与发展问题咨询。主要是关于学生如何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其中包括人生观、生活价值观的确立,自我优势潜能的激发与消极潜能的控制;对自己各种能力和学习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自我社会性的发展和将来人生的设计,;进入青春期后的性心理、身体发育等问题的引导。此外,交友健康、网络心理等,特别是对毕业升学、择业求职等人生发展问题的咨询,也是发展性咨询的任务。
分析列出《二十四种学生常见问题心因分析与对策》、出版《德育案例集》帮助教师进行教育。
第三环节,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同伴咨询师”队伍于2002年3月组建,属于学生社团性质,在校生每班配备一至二名。“同伴咨询师”以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助手的身份,协助进行班级心理教育工作,主要采取本班的心理知识宣传,倾听学生的倾诉,实现学生与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沟通的媒介,为校园心理教育网络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以课外活动形式调节学生情绪的“心馨小屋”、“蓝精灵———小法官”是由学生在学校心理教育部们指导的另类学生心理社团,为使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心理调节空间,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文娱活动中宣泄不良情绪,使心境得以升华,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他们通过组织自愉自乐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宣泄放松的环境,在这里,没有说教和规范的咨询,而更具有行为疗法的特点作用。学校还组织了声乐、器乐、舞蹈、剪纸、绘画、编织、音乐欣赏、涂鸦、电脑游戏、体运动、维修、专业技能比赛以及社会公益服务和志愿者等学生社团或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有学生的自己刊物《足迹》、《风采》及《校刊》,不同题材的由自己设计封皮(征稿选优)、自己撰写文章、学生参与评比选登的其它刊物(上学期内容为“我爱我的专业”)。
第四环节,校园环境影响。环境育人的作用已共所周知,为了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健康的校园环境,心理咨询室每周组织进行两次职业心理健康知识的晨广播,稿件主要选自学生的好作品、学生喜欢的具有合法出版社健康内容的各种书籍、心理生理健康知识方面的书籍。每月一期心理知识橱窗展示,刊登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创业、升学方面的文章,健康知识选登。每月在校园内用挂横幅、标语、板报等形式明确心理教育主题、强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在不同功能的楼区,摆放不同专业的学生作品和名言警句,渲染气氛实现环境育人的作用;校园网及时发布心理健康信息;楼内专业科橱窗内,贴有各班学生自己制定和设计的《德育目标 (学生成长目标)》在实现自我教育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及时强化的目的。
心理健康这一术语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早期,在有些国家,凡行为古怪者均被视作异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有的被铁链锁起来,有的作为展品在周末展出,尤其当社会主义发生变革或天灾人祸时,对异人的怀疑、蔑视、憎恨和迫害就会加剧。随着心理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对异人的看法逐步改变了,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是可以医治的,于是各种专门收容异人的机构也应运而生,治疗代替了惩罚。但当时的治疗机构大多设在修道院中,其方法也只是在为这些人提供阳光、空气、自由和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医疗。正是在这种医疗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的心理活动是导致精神不适和行为异端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这些招致了障碍的心理活动有时在正常人、甚至医生身上也会出现,如焦虑、紧张、抑郁等。这说明每个人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性。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 ,通过施教使学生在身体、精神两个方面得到健康发展。近年来, 职业学校生源受到社会环境因素,职业教育前文化素质、不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的制约以及心因性的精神疾患或心理障碍的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智力、感情、意志、行为以及非智力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学校党委应根据教育部《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修定了校本《德育实施规划》,加大教育力度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并达到行之有效。
我们假设: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价值。
一.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第一,学校应贯彻大德育的教育理论,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建设中。
第二 ,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基础理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教育进行援助、咨询的活动 ,当然不能脱离学校教育的实际。其中包括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哲学、特殊教育学、各科教材教法等等。
第三 , 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的认知、情绪和自我理解的发展 ,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发展问题。这就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 ,还要为学校中的教师、学生的家长提供教育咨询和建议。作为职业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把掌握教育心理的理论与技能作为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使每一个从事学校教育的工作者都切实掌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基本原理与简单方法。
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我校针对学生当前的实际问题,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对策,几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可表述为:探讨“一结合”理念;激活“两个积极性”;借鉴“三层次介入”理论,采用“四环节渗透”的方法。通过这一研究和实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在学校“大德育”环境下正常运行,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
“一结合”的探讨,主要指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用心理学的专业方法如:行为矫正、诊断性评价、咨询、指导等,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友谊观、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毅勇敢的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乐观豁达、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过去,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将思想品德教育部分地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忽略了心理教育的作用。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教育者日益感到:教育观念必须更新,德育工作是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由于学生课业容量增加、新科技因素对学生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社会竞争、父母的期望值和多元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产生出各种心理不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又使社会更多的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或心理问题,由此更多的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心理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全的人格。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如:学校党委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形成了由学校、科室分级管理,教师、班主任、全体教职工为一体的德育工作队伍。学校及科室定期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问题,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办法。学校还制定了《学校德育工程实施规划》,将思想品德、心理教育、职业指导等工作纳入德育工作范畴。学校加大对政治课改革的力度,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行课堂45分钟责任制,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举办业余党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党的基础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开办“法律学校”(学员为受处分或严重违纪的学生),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特别是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视参加教育的情况及现实表现最终决定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意见;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党的大政方针、国情教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职业理想与青春健康教育,遵纪守法打击校园暴力活动,校园优良传统教育等。通过共青团工作、第二课堂、德育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由此看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大德育的组成部分,思想教育是确立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使学生形成坚持真理、树立价值观,体现将社会主体意识内化的教育机制。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才能真正树立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样,只有在崇高的、远大的理想下,才能具备健全的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品德高尚、遵纪守法、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现代人。但是在工作的内涵、方式方法上又有区别。二者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遵从各自的工作规律,过细的做工作,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同时,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要有机的结合,在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个积极性”的发挥,主要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与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实现学校的教育功能和责任,但实际操作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与的学校教育配合,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为此,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沟通,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由心理教师对形式家长进行讲座或座谈、问卷调查,为学校的教育决策和实现教育的“家校结合”提供依据。根据每年生源的家庭背景与入学前教育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家庭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
“三层次介入”的理论,是指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人格、适应和社会性发展等进行指导和援助。这种指导和援助主要是以心理辅导或咨询的方式来介入 ,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这里所用的“介入”(interven- tion),意思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援助 ,或者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地干预,使他们在学校教育的正常轨道上发展。
第一层次 ,发展性心理辅导。对学生开展心理保健工作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教育性开发、心理辅导 ,比如学校生活指导、适应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职业学校学生等方面。
第二层次 ,预防性心理辅导。面对的是部分在学习、心理及生活上有潜在的或可能发生不适应问题或刚冒出问题苗头的学生。辅导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疗法、运动疗法、音乐疗法、松弛疗法等。
第三层次 ,治疗性心理辅导。面对的是在心理、学习、社会适应方面产生重大问题或不正常状态或性格出现偏差 ,因而非常需要心理指导的特定学生。他们的表现多种多样 ,如学校恐怖症、强迫症、焦虑、抑郁以及逃学、自残、轻生倾向等,严重的须转介到医疗部门进行治疗。
针对三层次介入的理论,我们所采取的“四环节渗透”。
第一环节,德育课主渠道。教育部职成司已计划将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课教学,我校在2003年采用由我校策划、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广西柳州职教中心共同编写的试用教材,正式把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生德育课和其他年级的选修课中,确实对学生心理教育起到一定作用。目前学校正在使用校本《德育课程标准》,首先,我们将从课堂教学目标转向职业需求目标;从教师教法开发转向学生学法开发;从专注学科知识系统转向专注学生发展系统;从传授知识本位转向激发能力本位;将能力标准细化到技能标准。其次,我们要将教学资源从原有意义的教师、教室、教材三元素,拓展到学生、企业、社会;把原有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提升。第三,将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职业指导、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哲学观点、社会生活、国情教育时事教育、学校文化等内容,按照不同年级渐进地梯次地纳入教学,突破原有按年级与特定教材内容匹配的做法,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第四,坚持德育与学校智育、美育、体育相协调和渗透;与学校德育主题班会和校园文化建设保持一致,开辟选修课程;开发完善评价体系与管理,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会做人做事。课标整体形成一个完整开放的操作系统,供教育管理与实施者控制。
第二环节,其他教育主体。学校制定出《心理教育实施规划》确定了在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心理教育工作重点和内容。早在1996年学校就引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经过对部分教职工的严格培训,由校医室主治医师、团委书记、工会主席、心理辅导专兼职老师等人员组成了学校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和辅导,对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研究生班培训;建立“青春教育课堂”,男女生分别学习观看学校自编的教育光盘,为全校班主任配备教育专用书籍。提出了我校男女生《性别角色的参考标准》、《心理健康标准》与正确宣泄方法。
《性别角色的参考标准》选登
目标:学会正确处有男子汉风度才会让家庭社会接纳(男生性角色)
刚强而不执拗 勇敢而不粗鲁 热情而不轻狂 坚定而不任性
严谨而不拘谨 豪放而不失礼 敏捷而不多疑 随和而不盲从
帅气而不轻浮 求异而不求怪 平常而不平庸 敢为而不冲动
自强而不自傲 自谦而不自卑 自尊而不自恋 依靠而不依赖
粗矿而不粗心 善辩而不纠缠 重情而不自扰 失恋而不失志
目标:角色认同,尝试行为体验。
结一张健康的网(人际关系)
与师长关系:父母、老师、师傅、地位高者,应该尊敬、有保留的服从、恰当的交流。
与同学(同性):友善不嫉妒,求大同存小异,不搞哥们儿义气或小团体,在集体中保持自己的人格,不欺负他人,善于化解矛盾。知道朋友是有条件的,是非特异性的(不具有排他性)的关系。(异性):正常的友谊,在校内保持关系不过密,不能出现感情表达方面的身体接触(拉手 拥抱 亲吻 抚摩);对女同学不做超出同学关系限度的关心照顾,尽量避免单独接触女同学,特别在晚间;提倡文明的异性交往,不随意乱结交异性,学会拒绝的方法,学生时期坚决不发生性关系;热情应适度,避免造成对方误会;在经济方面不依赖他人,不将女孩当依赖或以交女朋友赶“时髦”;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合理调节情绪方面的需要。
与陌生人:讲究必要的礼貌,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自重(装素、表情、语言等),学会拒绝、报警、脱身、取证。不要贪小便宜,轻信他人;注意选择信息和网络道德,不做学生还不能做的事情。
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技巧,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知道作为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行为禁区。它是法律、道德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做一个让人喜欢的好男孩(讨论)
虽然还不够英俊,但我很可亲;
虽然还不够聪明,但我很勤奋;
虽然还不够健壮,但我很健康;
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我很努力。
英俊、聪明、健壮主要依赖于父母遗传,而可亲、勤奋、健康、努力是你能抓住的,拥有了它,你就拥有了男子汉的魅力。
有女人味道才会让家庭社会青睐和接纳(女生性角色)
温柔而不懦弱 文静而不造作 热情而不轻浮 贤惠而不胆怯
谨慎而不畏缩 细致而不小器 机敏而不多疑 随和而不盲从
靓丽而不妖艳 求异而不求怪 平常而不俗气 勇敢而不粗鲁
自强而不自傲 自谦而不自卑 自爱而不自恋 依靠而不依赖
能言而不多事 善辩而不计较 重情而不自扰 失恋而不失志
目标:角色认同,尝试着行为体验,以上角色特征可以逐渐体验。
结一张美丽的网(人际关系)
与师长关系:父母、老师、师傅、地位高者,应该尊敬、有保留的服从、恰当的交流。
与同学(同性):友善不嫉妒,求大同存小异,不搞一团和气或小团体。知道朋友是有条件的,是非特异性的(不具有排他性)的关系。(异性):正常的友谊,在校内保持关系不过密,不能出现感情表达方面的身体接触(拉手 拥抱 亲吻 抚摩),一般尽量避免与男同学单独接触,特别在晚间;学校规定无管理人员允许,不要随意进入男生宿舍;提倡文明的贞洁观,不挑逗、不随意乱结交异性,学会拒绝,不发生性关系;热情应适度,避免造成对方误会;在经济方面不依赖他人,不将男孩当靠山或以交男朋友赶“时髦”;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合理调节情绪方面的需要。与陌生人:讲究必要的礼貌,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自重(打扮、表情、语言等),学会拒绝、拖延、报警、脱身、取证等保护自己的方法。不要贪小便宜,轻信他人;注意选择信息和网络道德,不做学生还不能做的事情。
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技巧,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知道作为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行为禁区。它是法律、道德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女同学得到社会保护的外在因素和自我需要的保证。
心情不愉快就发泄出来(合理宣泄) 男女生适用
1).谈话法:找朋友、老师、家长或其他可以信赖的人,“发发牢骚”,通过交谈“倒出郁闷”。当然,尽量注意场合与方式。
2).书写法:通过记日记或随意在纸上书写文字发泄不愉快情绪,然后将其保留或撕掉。
3).运动法:打球、跑步、踩气球、撕纸、摔枕头或被子、捶墙、逛街、唱歌、朗诵及叫喊。运动要有强度,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同时尽量不要影响他人。
4).哭泣法:可泣(无声流泪)、可哭、可嚎啕。注意选择环境。
5).代偿法:想象自己美好的事情或长处,寻找心理平衡。此法较优。
6).升华法:背书、记数、画画、书法、养小动物或提出一项任务来完成。此法最优。
酗酒、抽烟、自虐、动武、出走、逃学、自我封闭、破坏纪律、寻求刺激、怪异打扮都是不正当的宣泄方法,即使暂时得到安慰却可能加重不愉快的情绪,造成不良后果,不可取。
目标:掌握技能,方法练习。
做一个让人喜欢的好女孩(讨论)
虽然还不够漂亮,但我很可爱;
虽然还不够聪明,但我很勤奋;
虽然还不够健美,但我很健康;
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我很努力。
漂亮、聪明、健美主要依赖于父母,可爱、勤奋、健康、努力是你能抓住的,拥有了它,你就拥有了女孩的魅力。
建立心理援助网络
同伴咨询师——父母、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社会正规的心理援助机构。不要等问题严重时才想到宣泄,心理垃圾要及时清除。
为了发挥社会各种资源为学校健康教育服务,我们聘请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学生定期来校参与心理咨询,通过编排心理剧、个别指导干预、专题辅导等形式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开设“四月天心理援助热线”;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为学校教师进行定期讲座;与清华大学附中心理咨询室建立合作关系,利用“21 JK网”进行联网的心理咨询与教育。学校制定“每月一主题”班会活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指导专业科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各类心理辅导;每月进行一次的两课时的职业心理、专业知识讲座,为学生进行定期的与专业有关的相关教育;学校心理咨询机构“陆宁聊天室”形成品牌,使心理教育更为专业化和系统化并提高了教育实效性。我校心理咨询室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咨询指导工作:
第一、学习问题的咨询。帮助学生寻找产生学习困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由于学生能力差、身体疲劳、记忆力衰退 , 或是由于没有兴趣、恐学症、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当;智力问题、学习基础问题以及非智力因素也成为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根据学生的问题成因,心理辅导教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符合个人条件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笔记方法,考试答题方式,对知识的记忆术,利用学习参考书等等,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
第二、适应环境问题的咨询。适应问题可分为行为问题和人格问题两大类。重大的行为问题如偷窃、暴力、不良性行为、伤害、恐吓、欺辱、自残、自杀未遂等,轻度的行为问题如厌食、失眠、夜惊、异常性好奇、舔指、口吃、神经质、说谎等,对这类问题要从发展的角度看,有些是一时性的问题 ,在适当的教育环境中会逐步消失。有些是人格问题 ,其中严重的如神经症,学校则建议家长带学生到神经科医疗专家联系治疗,但几个病例效果目前尚不理想。轻度情绪情感问题如:自我概念不清而产生的自卑感、缺乏自信、自我中心、嫉妒、不安感和怠惰、怯懦、偏执等 ,则在学生本人同意下,由心理辅导教师带领同伴咨询师,并协助学生家长共同给予矫治。
第三、人际关系咨询。学生正处于第二反抗期,反抗对象主要是父母,也涉及到学校教师、师傅。与同性同学、异性同学的各种关系
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性成长、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反映在其它方面的许多不良行为往往也由此引起,其中包括恋师、恋亲情结、同性恋倾向等。我们主要采取家庭咨询、角色扮演、以及简单的行为疗法特殊情况进行转介治疗。
第四、成长与发展问题咨询。主要是关于学生如何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问题,其中包括人生观、生活价值观的确立,自我优势潜能的激发与消极潜能的控制;对自己各种能力和学习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自我社会性的发展和将来人生的设计,;进入青春期后的性心理、身体发育等问题的引导。此外,交友健康、网络心理等,特别是对毕业升学、择业求职等人生发展问题的咨询,也是发展性咨询的任务。
分析列出《二十四种学生常见问题心因分析与对策》、出版《德育案例集》帮助教师进行教育。
第三环节,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同伴咨询师”队伍于2002年3月组建,属于学生社团性质,在校生每班配备一至二名。“同伴咨询师”以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助手的身份,协助进行班级心理教育工作,主要采取本班的心理知识宣传,倾听学生的倾诉,实现学生与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沟通的媒介,为校园心理教育网络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以课外活动形式调节学生情绪的“心馨小屋”、“蓝精灵———小法官”是由学生在学校心理教育部们指导的另类学生心理社团,为使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心理调节空间,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的文娱活动中宣泄不良情绪,使心境得以升华,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他们通过组织自愉自乐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宣泄放松的环境,在这里,没有说教和规范的咨询,而更具有行为疗法的特点作用。学校还组织了声乐、器乐、舞蹈、剪纸、绘画、编织、音乐欣赏、涂鸦、电脑游戏、体运动、维修、专业技能比赛以及社会公益服务和志愿者等学生社团或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有学生的自己刊物《足迹》、《风采》及《校刊》,不同题材的由自己设计封皮(征稿选优)、自己撰写文章、学生参与评比选登的其它刊物(上学期内容为“我爱我的专业”)。
第四环节,校园环境影响。环境育人的作用已共所周知,为了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健康的校园环境,心理咨询室每周组织进行两次职业心理健康知识的晨广播,稿件主要选自学生的好作品、学生喜欢的具有合法出版社健康内容的各种书籍、心理生理健康知识方面的书籍。每月一期心理知识橱窗展示,刊登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创业、升学方面的文章,健康知识选登。每月在校园内用挂横幅、标语、板报等形式明确心理教育主题、强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在不同功能的楼区,摆放不同专业的学生作品和名言警句,渲染气氛实现环境育人的作用;校园网及时发布心理健康信息;楼内专业科橱窗内,贴有各班学生自己制定和设计的《德育目标 (学生成长目标)》在实现自我教育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及时强化的目的。
展开全部
我上大学的那会 就有过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的冲动
但是 最终都没有去 也就自己抗过来了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对自己好一点 对周围事物有个平常心就好了
但是 最终都没有去 也就自己抗过来了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对自己好一点 对周围事物有个平常心就好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首先,你要考上一个大学,然后你要保持你的心理健康。
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了。
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