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蝶的介绍
枯叶蝶,别名:木叶蝶、枯叶蝶、木叶蛱蝶、中华枯叶蛱蝶。属于大型蛱蝶,因为模拟枯叶而闻名于世,产于中国南部和南亚地区。
双翅合并后酷似一枚枯叶,依次由褐色、橙黄色、金属蓝色将蝶翅正面三等分,后翅基部为金属蓝色,外围褐色,是蝴蝶收藏的高档蝶种。
雌雄同型,雌蝶体较大,前翅顶角明显突出,翅色稍淡,本种多见于高山和丘陵地带的林内或沿林中山溪、砍伐地、山路两旁灌丛间,成虫不访花,一般用海绵沾上树汁液和果汁诱捕。
扩展资料:
枯叶蝶为我国稀有品种,是蝶类中的拟态典型。数量极少,分布于海拔高度900米以上。幼虫以马蓝和蓼科植物为食。枯叶蝶喜生活于山崖峭壁,以及葱郁的杂木林问,柄息于溪流两侧的阔叶片上。
当太阳逐渐升起,叶面露珠消失后.迁飞至低矮树干的伤口处,觅食渗出的汁液,一旦受惊,立即以敏捷的动作迅速飞离,逃到高大树梢或隐居于林木深处的藤蔓枝干上,借助模仿枯叶的本能隐匿起来,难以被发现。
午问过后,炎热稍退,是雄蝶追逐雌蝶寻求交配佳期。除了冬季外,成虫生活在低海拔山区。喜吸食树液、腐果,水液。
枯叶蛱蝶(图1)
名称:枯叶蛱蝶
纲: 昆虫纲 Insecta
科:蛱蝶科Nymphalidae
拉丁名:Kallima inachis
食性:幼虫以蝎子草、红草(天蓼、红蓼)、马兰等为食。
习性:多停在树干或有落叶的地面,不见访花。飞翔高而迅速。
枯叶蛱蝶属的蝴蝶是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展翅 78 - 100 mm,翅面褐色或紫褐色,有藏蓝色或蓝色光泽。前翅中域有一横贯翅面的桔黄色宽带,亚顶部有一小白斑,中区有一小透明斑。后翅大部分紫色,后缘区灰白。翅腹面枯叶色,静息时从前翅顶角至后翅臀角有一连贯的明显的深褐色纵线纹,纵纹两侧有几条斜线纹,极似叶脉。翅反面的色泽线纹因个体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但不脱离枯叶状。雌雄外观近似但雄蝶翅腹面颜色较深,雌蝶翅色较淡,翅端较雄蝶尖锐外弯,幼虫食草为爵床科之台湾鳞球花、台湾马蓝等植物。[1][2]
编辑本段
分布地域
枯叶蛱蝶(图2)
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西、云南、海南、台湾及日本、越南、缅甸、泰国、印度。[3]
编辑本段
生活习性
枯叶蛱蝶(图3) 在枯叶蛱蝶通常生活在树木茂盛的山岳地带,常见其出没于悬崖峭壁下葱郁的混交林间。雄蝶在活动时,常常飞栖到伸出在溪涧流水上空2米多高的阔叶树叶上,等候雌蝶飞过而追逐交尾,这时挥网兜捕,极易成功。如若漏网立即飞入丛林,栖止于藤蔓或树木枝干上,它飞翔迅速,行动敏捷,更凭借其翅里酷肖枯叶而隐匿起来,一时极难发现其栖息所在。它的栖息姿态是头端向下,尾部朝天,常静止在无叶的粗干上。该种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区,常见拟态为枯叶,雄蝶具强烈的领域性,喜欢停栖驻高点驱赶侵入领域内的蝶类,成虫於 5 - 8 月间出现,喜欢吸食树汁、腐果。[2]
编辑本段
生长繁殖
繁殖饲养
枯叶蛱蝶(图4) 在自然界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is Boisduval分布在潮湿天然阔叶林,成虫主要发生期在5-9月;卵期约6 d;幼虫期约36 d,5~6龄,以5龄居多;蛹期约10 d;1个世代约需50余d。在温度22~31.5℃,湿度48%~98%条件下繁殖饲养状况良好,生长情况近似野外,但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虫生长速度加快,幼虫期从野外的36 d左右缩短为16.8~23 d。在重庆,除取食马兰外,还有爵床(Rostellulariapracumbens(L.)Nees)和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等为其寄主植物。枯叶蛱蝶是一种野外种群数量低、不易见到,观赏、研究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成虫出现期长达7-9个月,容易养殖的蝴蝶并且寄主植物容易大量栽培,在蝴蝶养殖产业化过程中,可作为先导种之一。
枯叶蛱蝶(图5) 枯叶蛱蝶在四川峨眉山海拔450~1200 m地带一年发生3代,以第1代和第2代为主,以滞育成虫越冬。第2代成虫大部分在7月中旬后进入滞育状态,但3个世代的个体都可能存在于越冬种群中。在室内饲养条件下,第1代历期约为45~54天,第2、3代历期较长,越冬个体可达5~7个月。在日平均温度26.4~28.2℃,相对湿度63.2% ~84.7%条件下,卵期4~6天,幼虫期21~36天,蛹期10~15天,其寄主包括爵床科马兰属等多种植物.主要天敌有赤眼蜂、蜘蛛、蚂蚁和鸟类。[4]
繁殖:一生发育要经过完全变态,即要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发育
为促进枯叶蛱蝶人工规模化养殖,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20℃时不同光周期下枯叶蛱蝶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光周期对枯叶蛱蝶幼虫及幼虫在不同光周期下蛹的发育历期影响明显,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在4.1~5.2、4.8~6.6、4.8~7.0、6.3~8.3 d和11.2~13.8 d之间,蛹发育历期在19.5~24.4 d之间;幼 枯叶蛱蝶(图6)虫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1.1、1.8、2.2、2.0 d和2.6 d;蛹相差4.9 d。同时,光周期对幼虫和蛹存活率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光周期下幼虫期存活率在64%~92%之间,除12.0 h光照时为64%较低外,其余光照下均超过80%;蛹存活率除12.0 h光照时为77%和12.5 h光照时为87%略低外,其余均在90%以上。在20℃时,人工规模化养殖选择12.5 h或14.0 h光照较好。幼虫以蝎子草、红草(天蓼、红蓼)、马兰等为食。[1][5]
编辑本段
科研价值
枯叶蛱蝶的拟态,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实用价值。1941年月,德国侵略军侵入苏联境内,遭到苏军将领以伪装设施进行保护。委托著名的蝴蝶专家施万维奇主持设计一整套蝴蝶式防空迷彩伪装,将防御、变形、伪装三种方法相互配合起来,给列宁格勒的众多军事出有因目标披上了一层神奇的'隐身衣,有效地防御了侵略军的进攻。实践证明,枯叶蝶的拟态,在军事出有因科学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3]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83.htm
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西、云南、海南、台湾及日本、越南、缅甸、泰国、印度。
在枯叶蛱蝶通常生活在树木茂盛的山岳地带,常见其出没于悬崖峭壁下葱郁的混交林间。雄蝶在活动时,常常飞栖到伸出在溪涧流水上空2米多高的阔叶树叶上,等候雌蝶飞过而追逐交尾,这时挥网兜捕,极易成功。如若漏网立即飞入丛林,栖止于藤蔓或树木枝干上,它飞翔迅速,行动敏捷,更凭借其翅里酷肖枯叶而隐匿起来,一时极难发现其栖息所在。它的栖息姿态是头端向下,尾部朝天,常静止在无叶的粗干上。该种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区,常见拟态为枯叶,雄蝶具强烈的领域性,喜欢停栖驻高点驱赶侵入领域内的蝶类,成虫於 5 - 8 月间出现,喜欢吸食树汁、腐果。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83.htm
峨眉山的蝴蝶中,以拟态逼真的枯叶蝶最为著名。枯叶蝶学名枯叶蛱蝶(KALLIAMINACHUS Boisduval) ,分布于我国的西南部和中部,以及缅甸、泰国、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喜拉雅山的低海拔地区。比其它蝶种数量少,分吊区域狭小。
峨眉山的枯叶蝶,属于中华枯叶蛱蝶,姿美色丽,拟态逼真。身长4厘米,展翅为9厘米。飞舞时,露出翅膀的背面,翅面褐色或紫褐色,露出翅膀的背面,其色彩可与凤蝶媲美,大都为绒缎般的墨蓝色,闪动着耀眼的光泽。前翅中域有一横贯翅面的桔黄色宽带,亚顶部有一小白斑,中区有一小透明斑。后翅大部分紫色,后缘区灰白。翅腹面枯叶色,静息时从前翅顶角至后翅臀角有一连贯的明显的深褐色纵线纹,纵纹两侧有几条斜线纹,极似叶脉。翅反面的色泽线纹因个体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但不脱离枯叶状。该蝶为世界著名拟态昆虫,为所有蝴蝶爱好者所收藏。本种数量不多,在森林中飞翔,色泽艳丽,突忽静止,停息树干,树枝上则嘎然不见踪影,实乃静立时,翅竖立于背,全然一片枯叶而觉察不到所至。成蝶飞高且速,加之拟态不易捕获。翅展70-95毫米。国内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广西、云南、西藏。
枯叶蝶的拟态,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实用价值。1941年月,德国侵略军侵入苏联境内,遭到苏军将领以伪装设施进行保护。委托著名的蝴蝶专家施万维奇主持设计一整套蝴蝶式防空迷彩伪装,将防御、变形、伪装三种方法相互配合起来,给列宁格勒的众多军事出有因目标披上了一层神奇的'隐身衣',有效地防御了侵略军的进攻。实践证明,枯叶蝶的拟态,在军事出有因科学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