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600字作文加旁批(记叙文,写自己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早
湖南考生
是否只有早晨的那一刻才能看到朝阳当空升起,那—片霞光灿烂辉煌?无边的黑夜一如既往,静谧的世界回荡在心房。
黑暗,是谁在痛恨你。
让我看不清楚世界的美妙。
黑色—直陪伴着我直到去年冬天,眼中的世界没有光亮,早晚在心中都是那般的相像,妈妈说:“孩子,多么希望听到你说一声早安,妈妈。”
妈妈老了,即便我看不清楚她那耀眼的白发,可她那沧桑的声音敲着我的耳膜,她不想我一直瞎着,所以母亲每天去集市卖菜时我便在心中想着——母亲出门时,那个时刻便是早晨。
我每天不分时刻地睡觉,另一种幻想也寄居在我脑中,醒来的那一刻便是早晨的阳光,可是母亲却用温柔的声音呼唤着:“孩子,吃晚饭了。”我微笑着,拖着疲惫的身子移到桌旁,细细品尝着母亲做的饭。不知道为什么饭中总有—股辛酸,吃到嘴中眼泪就往下掉。母亲急了,她拼命擦,拼命擦,那颤抖的双手触碰着我的双眼,我忍住眼泪,我说:“妈,早安。”然后,我笑了笑,所有未流出的泪都吞回了肚里。那双颤抖的手不知在摸索着什么,后来把’大叠纸塞入了我手中。母亲说:“孩子,我已经赚够了钱,你可以去治眼睛了。”
睁开眼,白色的墙,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床单,白色的世界,刺眼的东西照得我直流眼泪。穿白色制服的护士告诉我,那是阳光。我微笑着,即使耀眼我也不愿闭上,那么美,那么美。我看着慈祥的医生说:“早安。”他也微笑着说:“早安,孩子。”于是我拼命寻找母亲的身影,我多么想对她说早安母亲,可是医生说母亲送我到医院做手术时就离开了。我奔跑着,清晨美丽的阳光照射着我直到我跑回家门口。我的心咚咚直跳,每一次我都听得清清楚楚。
“吱呀”推开门的一刹,一个沧桑的老人正垂着头仔细的挑选着菜叶,那银白色的头发显得有些耀眼,每—根都刺在我的心里。
我说,早安,母亲。
她说,早安,孩子。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大早上的阳光,早上的空气,早上的蓝天,早上的白云,还有我早上的母亲。一切都在流年的岁月里,水一样的春愁,可唯独母亲的爱,早就在我出生的那—刻寄居在我心中,早早的,早早的。
专•家•点•评
处在无边黑夜里的盲童,睁开眼看到的是美丽的早晨,而带来这一刻的是母亲,是母亲每天早晨的辛劳。感激和爱戴,便汇成一句“早安,母亲”。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文章叙事灵动,抒情自然,描绘细腻,行文活脱,显出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
早
湖南考生
一个清纯的仲夏夜,明月的余晖点燃了梦里的灯,照亮了我心灵的旅程。此时的我,如夏夜里的蝉,在苍茫的夜色中追寻“早”的痕迹:不知不觉中,仲夏女神把我带到了鲁迅先生的面前。
“阁下有何贵干,怎么深夜来访?”
“晚辈深夜造访实属不敬,但还是斗胆想和先生论一论‘早’字”。
“好!请坐。”他向一个椅子指了指。“多谢先生。”我坐在椅子上,张目四顾,先生正在沏茶。看到如此一番情景,我悠悠地叹了口气,没想到却被先生听到。“年轻人,为何长叹?”
“我叹先生文思泉涌,才高八斗,却栖身如此陋室,真乃‘上天忌英才’。”“非也,岂不闻生于忧患乎?此事暂且不论,我们且先论‘早’字,如何?”“好。”我接过先生递过来的茶说道。
“早,是一种好习惯。我就曾以‘早’字为座右铭。”先生呷了一口茶说道,“古人云:为学须及早。又云:黑发不知勤学早。足见古人学习之勤,以早为志。”
“我以为,古人之早乃勤奋,而非早矣。古人早起早学,可列为勤奋之举。然我以为早不一定就是好的。”我说道。
“噢,此话怎讲?”
“‘早’本是古仁人志士勤奋之举,却有人视‘早’为好,以致误入歧途。曾有人于夏日早早摘取果实,以致青涩入口,悔恨不已;又有农夫求实心切,揠苗助长,使半亩青苗尽枯死。由此可见,在勤奋求知时,以‘早’为鉴,方能逼迫自已勤学及早;而对于另一些事物,定要能沉住气,从容不迫,方能收获一亩金黄,半天喜悦。”
“言之有理,看来你对此花了一番工夫。正如你所说,求学及早,乃勤之道:收获及早,不切实际也。凡事当早则早,宜迟则迟,不必万事皆求早。好吧,时间不早了,请在陋室小憩,如何?”
“好。”我接受了先生的盛情。
茶杯中腾起袅袅热气,升到空中,带来满室清香,只剩下一杯清茶和我久久的畅想。
专•家•点•评
本文有四大亮点:一是采用对话体,形式上不落窠臼;二是运用合理的想象,穿越时空去和伟人对话,让观点在交流中显现,自然合理;三是行文流畅,条理清晰;四是本文语言优美,流畅,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早
湖南考生
看到“早”字,我想到了您——老师。高三这一年您接手我们这个全校“臭名昭著”的班级:成绩倒数第一,纪律倒数第—。几乎所有的老师提到我们班时,都会摇摇头说:“太差劲了。”几乎所有老师到我们班上课都头疼。这时,您来了。
您上任之后,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的巨大变化让全年级师生为之“震惊”,我记得年级组长和我们说的话:“这回,你们可真是脱胎换骨啊!”大家都知道这些改变全是因为有了您。只有我们知道,您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作为班长, 一直以来,我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可是,您来了以后,每当我在晨曦微启的时候爬上教学楼的五楼,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已经伫立在教室外面的走廊栏杆前,凭晨光中的剪影我也知道是您。听到脚步声,您回过头来,会立即绽放笑容,说:“早!”我回答一声“老师早!”便开门进教室。然后,同学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读书声沸腾起来……
还记得第一次上自习的情形。您在走廊上等我们,结果有近十个同学迟到。看到您,迟到同学都很羞愧,您只说了一句话。您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或许别人会觉得难以置信,但我们的确从此开始了“早”起。从那以后,我们班几乎没有人再迟到,我们都希望能第一个看到您立在晨曦前的剪影——您总是比我们更早到达。
高一高二没有“早”做准备,进入高三后,很多同学对高考信心不足。有些同学甚至已经做好了复读一年的准备。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您郑重地对同学们说:“不要想着今年考不好,明年再来。同学们,时不我待啊!张爱玲女士曾经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如果恕在有限的人生有所作为,一定要趁早。”从那之后,同学们又找回了自信。咱们班考试成绩次比—次好!我们也能从您的脸上看到欣慰的笑容。感谢您的鼓励,同学们学习劲头十足。很多老师说我们班是个奇迹,如果这世上有奇迹—说,那也是因为有您。老师,有您每天早晨的坚守,有您植入同学们骨子里的“早”的理念,很多同学可以早早实现自己的理想。
老师是您把“早”字深深地注入同学们的心灵,并将影响到我们的一生,我们怎么能不深深地感谢您呢?
专•家•点•评
文章构思精巧,用一个“早”字巧妙地把文章贯穿起来,紧紧围绕中心来选材。文章感情真挚,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已溢于言表。文章做到了叙事、抒情的有机结合,情也因此更真实、感人。
早
湖南考生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难道真的是因为时候不早了,所以你便要过早地从我的生命中退出?
我还记得某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寻你,你在阳台,在那纷繁的花海中对我轻笑。这个片段一直定格在脑海中,以至于学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时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你可是身高八尺的大汉呢!却不知为什么你被那些娇羞的花簇拥着,看起来都不显得突兀。
还记得那年除夕,你和我的约定吗?你们单位组织的出游,使你迟迟不能归来。通过话筒,我们约定好了,我一定等着你回来,绝对不能睡着。却在次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看见你又朝我笑。我怪你没叫我。你无奈地笑着:“打都打过了,你不醒,我有什么办法。”一面又塞给我一把大白兔。你走后,他们都不让我吃糖了。说是糖令我发胖。可是他们不知,你给的糖,几乎甜了我的童年。
五年级的那年,也是很早,早到天边只露出一丝光来。我迷迷糊糊地被大人们推醒,一路牵着,走过无人的街头,走过长长的马路,走到雪白的大楼。谁都没料到的事。人家都认为太早了,太早了,总该再在—起过个年啊!
我茫然地看着被裹在透明薄膜里的你。面容有些看不清,脖子却是向后仰着的,嘴也是张着的。我知道在那一刻你是有多么的不甘心啊!不情愿地咽下最后的一口气啊!你的儿子,你的两个女儿,还有我——你的孙女,我们都没在你的身旁呢!
你看你,又是这样,谁都没有通知一声。—大清早的就兀自走了。就在我的睡梦中,走得没了踪影。
以前清晨总夹带着一股风便冲进了你家门。看着你案上,新摘的茉莉花,抬头看了眼那尊巨大的观音像,带着慈悲的目光,把新摘的花全部倒进你白酒坛子里说是要给你泡酒。吃了几颗你刚从葡萄架上剪来的葡萄匍萄。从你的口袋里掘金一般翻找出大白兔,一直到腻得想吐才不吃。这些都没有了。
就似乎—朝一夕间,江山就换了代。没有谁能够使你那盆茉莉开得香盈满室了,那葡萄架不久也拆了,甚至连你住的地方也被拆了重建,如今房屋矗立,却再也没有那一片开阔地了。
最早的那缕霞光,趴在窗前也已经望不见了。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东方已晓,默念君不在。
你是生命浇灌出的一朵花,于岁月处隐去。我期望着,待我离开这个世界,于另—个世界苏醒的时候,你会在葡萄架下,茉莉花旁,对我笑着道一声早。
那里,永远是晨曦。早风中有着茉莉的芬芳。
专•家•点•评
本文并没有直白地述说对逝去的祖父如何想念,但这种感情贯穿在字里行间,渗透在每一字句当中。如开头的“难道真的是因为时候不早了,所以你便要过早地从我的生命中退出?”一句,表明自己的不舍之情;“大家都认为太早了,太早了,总该再在一起过个年啊!”“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东方已晓,默念君不在。”可以说是“一字一句总关情”,读来怎能不让人感动?考生还巧妙地用一个“早”字,把文中的几件事贯穿起来,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早
湖南考生
处在这个陌生的小城镇里,我一直都在怀疑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早”。霓虹闪烁胜过那启明的晨星,封闭式的房子关上窗,合上窗帘便是夜。
可是我依旧相信着,因为有两盏微弱的灯在向我证明着,向我诉说着。
“嗒嗒、嗒嗒……”的声音,伴着疲劳的节奏,母亲又早起了。习惯性地扭开那盏台灯,继续工作了。她不停地在一台缝纫机上加工一副副手套,一副一毛二。没有深厚的知识素养,没有精明的商业头脑,母亲能做的便只有这个了,而对于这几乎没有要求的工作,所需的只有时间了。所以对于母亲来说,“早”特别重要,它像是救济我们的观音菩萨,给予我们孤单的母子在陌生城市生存的法宝。
“早”就是缝纫机打在粗糙布匹上弹起的灰尘;“早”就是唤起母亲皱纹苏醒的催命符;“早”就是母亲那双经布匹褪色染黑的手。“早”就是绝望。
“微弱”的台灯像一位妈妈,轻轻唤醒了它处在另一个房间的儿子。另一台灯又亮了,是的,我醒了。
和母亲一样熟悉早起的我,抚平了昨日折起的书角,开始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和母亲的疲惫不同。我充满着干劲,字母一个个地反复拼读,单词一个个地反复记忆,课文一篇篇地反复朗诵。使在绝望中的母亲和我看到了希望。
此时的“早”便是那反复默写着的单词,此时的“早”便是那英语书上折皱的书页,此时的“早”便是微弱灯光下坚持不懈的我。“早”就是希望。
我相信着,我处的地方是有“早”的,因为母亲需要我的“早”带她离开那个以后将不属于她的深渊,离开她生活已久的绝望。我相信有“早”的,因为“嗒嗒”的机械声已驻扎在我的心底,我要用“早”为它带来希望,使它早点休息。
“早”便是希望,让处在贫穷中的我和母亲看到启明的早晨,“早”便是希望,让母亲告别那永远处在绝望中的地方。
“早”,我相信在这个陌生城市是有的,因为母亲和我都在证明着。
专•家•点•评
本文多用排比,如“‘早’就是缝纫机打在粗糙布匹上弹起的灰尘;‘早’就是唤起母亲皱纹苏醒的催命符;‘早’就是母亲那双经布匹褪色染黑的手。‘早’就是绝望。”“此时的‘早’便是那反复默写着的单词,此时的‘早’便是那英语书上折皱的书页,此时的‘早’便是微弱灯光下坚持不懈的我。‘早’就是希望。”排比的运用,不但使我们体会到考生所要表达的强烈感情;而且我们还可以体会出考生感情变化的过程:由绝望到充满希望。本文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充满奋进、进取的精神,相信这也是文章能够打动阅卷老师的原因。这一做法值得后来者借鉴。
【奇文一篇共欣赏】
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山西考生
是日高考,书“大同世界,焉能忘本”,感慨系之,故作此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时维六月,序属仲夏。榴花绽红,清荷吐绿,轻舟晚楫香风细;鸳鸯戏水,白鹤亮翅,柳枝摇曳湖水平。乘假日,风吹衣袂,花迎树阴: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忆往昔,唐风宋韵,过长街十里,尽是人间繁华;叹而今,闾阎扑地,皆为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何缺青雀黄龙之舳。于是余有叹焉,斯大同盛世,风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怡人。呜呼!陶陶然之乐哉。
然则,大同盛世,焉能忘本?子为猫,本在捉鼠:子为人,本在图学。倘若忘本,将何以立身治国,何以齐家平天下?
不为学者,学书学事学志气,枉费七尺之躯;不为图者,图家图民图天下,怎称炎黄子孙?学为本,终身勿忘;忘本者,如离江之水,无以致远;忘本者,若吴泽之鉴,岂能一用?
故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也。
追先贤,一代风骚,长剑天涯,酒过三巡还依旧,笑星醉春风;勉吾辈,义气书生,笔走龙蛇,大鹏一日乘风起,直上九万里。
且夫大同盛世,儒雅书生,春风得意,何曾闻失路之人?昔精忠岳将,悲故土,—去沃野遭掠戮,伤衰怨痛深藏处。忍堪回首,国无路,泱泱中华如何复?悲乎!今大同盛世,楼高但凭云飞过,水深且任鱼纵横;英雄侠肝义胆,神游五湖四海:君子风度翩翩,静对天地变幻。十里碧阴,亭中谁在斗奇葩?才子风流,六丈高楼,听风听雨听天下,心怀广宇。
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尤当图学治国,不可忘本。猫捉鼠,人图学,此天之道也。
呜呼!闲书草草,幸承恩于盛世;抛砖引玉,是所望于群英。随赋对联—则,勉吾学子, 闻鸡晨舞剑,悬梁夜读书。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
看英雄,侠肝义胆,扭乾坤傲宇宙,笑傲苍穹,名垂千古,挥洒磅礴气势。
望学子,风华正茂,舞慧笔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万丈豪情。
专•家•点•评
本文是一篇饱蘸情感之墨的考场作文,“大同盛世,焉能.忘本”,把作为学生,“本”为“学”书写得淋漓尽致。“猫捉鼠,人图学”。只有认清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才是正确的选择。文采出众,行文流畅,排比句式工整,是—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在风雨中成长
海南考生
你曾经说过,中国是一条沉睡的东方巨龙。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告诉你,这条巨龙已经醒了。
——翟墨
2000年秋。
我来到新西兰,办一届新的画展。在展厅外,我无意中发现了一艘无动力帆船。它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向身旁的航海家打听,他们却对我投来鄙夷的目光,敷衍地为我解释。
回到住所,经过一番查寻,我发现中国在无动力帆船航海史上仍是—片空白。我顿时明白了航海家们目光中所包含的意义,那是一种无法平等对话的不屑与讽刺。
人出了国门才真正知道尊严的含义,才知道我与祖国的名字原来是一样的。中国、中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航海经历,其中的意味不仅仅是苦涩。我毅然变卖了我最心爱的作品,买了一条帆船,投入到帆船训练中,希望我能用自己的行动改写这片空白的历史。
感谢航海家那充满嘲讽的眼神,这个严酷的环境激起了我的好奇,燃起了我的斗志,坚定了我的决心。我要为我的祖国而战。
2006年夏。
经过严格训练,我信心满腹地从山东日照出发,乘着“日照”号,船头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它向世界昭示着我的身份,伴随我出航与归来。
我虽然早已料到,海上环境恶劣异常,但是真正航海之后我才发现困难永远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我永远无法料想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才真正开始了解人海的魅力,手掌握着船舵永远不像画笔那么轻松。在风雨中我学会适应,在波涛中我学会坚定。
那一日,乌云密布,在黑云黑海中,我是如此渺小,11级的大风,七八米高的浪将我的船掀到天空,船在倾斜,舵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断了螺丝,新舵不能离人。整整七大七夜,我没有办法按照正常人的方式生活。那时只有一种意志力在坚持着。我就在想,这件事一定要撑下去,否则就意味着我不会存在了。
那一日,我遭遇了鲨鱼群,露在水面外的三角是海上霸主的象征,我沉着冷静地与他们周旋,找准时机,冲出困境。危机下的环境教会了我——勇者无敌,就连海上的霸主也会畏惧你的顽强。
那一日,我来到拿破仑被流放的小岛,在他的墓前,有一个本子为游人准备,我在上而写下:你曾经说过中国是一条沉睡的东方巨龙,而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告诉你,这条巨龙已经醒了。
这就是翟墨的故事,他感动了中国,他把中国的精神带到了世界。在感动中国评奖大会上,这个山东大汉雄健的体魄和坚强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世人。古老船队的风帆已落下太久,人们早已忘记了人海的模样。憧憬帆船的人,一定要接触,不接触,永远不知道。就像大海的魅力,一定要遇到惊涛骇浪。这样你才能体验极限的考验,才能在世界海洋这个大鱼缸中真正长大,游刃有余。
专•家•点•评
本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第一人称来写感动中国人物翟墨的事迹,能够生动形象地叙述事件,又能够真实地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从而达到叙议结合,显得自然顺畅。这种形式不仅新颖,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形式也需要考生一定的写作功底,否则文章会显得生硬,衔接不好,跳跃大大,或者会陷入对事件没完没了的冗长叙述之中。而考生处理得很恰当,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点明主题,语言优美,令人回味。
角色转换之间
浙江考生
阿发投入地借着炉火发出的光亮看着什么,他是那样专注,那样入神,以至于没有听见父亲沉重的脚步声。
“你怎么还在看这种书?我说过了,这种邪书要是被告发了,咱家就会遭殃的!”疲惫的父亲一把夺过阿发正在读着的书籍,“你还嫌我们家的日子不够苦吗?你姑姑分发这些东西已经被杀死了,你还小,莫中邪了!”说着,他将书扔到了煤炉里面。
阿发慌忙从煤炉中捞起了书,扑灭了书的边沿上点点的火苗。他沉默了半晌,说道:“阿爹,不是的!官府骑在我们头上够久了!姑姑的死,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阿爹,你以前不是最佩服梁山好汉吗?革命党就是梁山好汉啊!姑姑的死,我是记得清清楚楚的!等推翻了这该死的满清官府,我们就可以报仇了!革命,一定要革命!报仇,一定要报仇!”
父亲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想起了自己从小相依为命的小妹,那惨死的小妹,那从东洋留学回来的美丽而又瘦弱的小妹。父亲感到突然之间自己的胸口仿佛燃烧了起来,他说道:“儿啊,你说得对,这血海深仇,一定要报!我也想通了,我们一定要起来反抗!”
听到父亲这样说,阿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痛快而又酣畅:“阿爹,你不反对我看革命党的书了吗?”
父亲只是默默地看着阿发。十九年了,转瞬之间他就这么大了,十九年的时光渺若云烟,仿佛就在昨天。恍惚之间,父亲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当年他在水师学堂的时候也曾经如饥似渴地读着外文的革命书籍;与法兰西鬼子在安南拼杀的时候也曾那么英勇无畏:作为一名北洋舰队水兵,踏上长崎的土地时,他是那么的意气风发;他也曾在炮舰上来回地奔走传令,直到大半个舰队没入冰冷而又咸腥的黄海里……那都只是年轻的时候了。但此时此刻,他仿佛看到自己又变得那么年轻,自己似乎成为了面前这个充满激情的青年。
想到这里,父亲将手放在阿发的肩头。阿发低下了头:“阿爹,您从小就教育我为人处世的道理,要为自己争取自由,也要为民族争取白由!”这个时候,阿发也感到自己仿佛变成了年轻时候那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父亲……
富国强民!这个梦是父亲做过的,也是阿发从父亲那里传承的。如今,这梦又由阿发反哺给了父亲。这个梦一定会实现的,父子俩坚信。
一阵清风吹来,书被烧焦的味道淡淡地弥漫开来,父子俩相视一下,笑了。
专•家•点•评
本文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凭借令人耳目一新的体裁,成为了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考生选取了匠心独具的小说形式,将故事背景放在了清朝末年这一特定历史环境当中。内容主旨积极向上,依托“乱世”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意识。尤其是父亲回忆自己年轻时代的一段,写得格外精彩。
角色转换之间
浙江考生
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动画片—定要少看,空闲时间多读课外书,千万不要早恋……
一直以来,都是父母在引导着我们的生活,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沿着他们所描绘好的轨迹一步一步往前走。正如周杰伦的一首歌,歌名叫《听妈妈的话》,我也同样认为,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听父母的话。因为,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会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与经验,用他们的阅历与观念,去影响我们前进的步伐,修正我们前进的方向。
但是,随着我的成长,一步一步走来,我感到自己似乎也在影响着父母的生活方式。就像雏鸟将食物送进母鸟的嘴中一样,父母也通过我一点点地了解着这个崭新的世界,了解我的生活,不断修正着他们早已为我铺设好的道路。
曾经,我说我要学习竹笛,他们便开始尝试着欣赏悠扬的笛声;曾经,我说jay是我的偶像,他们便开始下意识地注意他,“快看,是儿子的周杰伦”;曾经,我说其实KOBE蛮强的,不过我更喜欢Howard,他们便开始看起了从不愿意关注的篮球赛,“哎,怎么这么简单的罚球都没进!”
如果没有我,他们不会知道丁俊晖是哪个毛头小子;如果没有我,他们不会知道世上还有跑得如此快的F1;如果没有我,他们不会知道中国的动画产业与日本的差距有多大;如果没有我,他们看USA男篮,只会清一色地喊着黑人、黑人;如果没有我,他们才不在乎中国男足的脚到底有多臭。
从我把第一本《读者》带回家,妈妈就爱上了它。现在,在她的枕边已是厚厚的一叠。前几天,我把我所主编的校刊交到妈妈手上,她认真地翻阅着,想更多地了解我们年轻人的想法,了解我们年轻人的世界。
我们长大了,可父母十几年前所学的知识与想法,有些显然已经过时。我们也应试着做一回教育者的角色,带着父母去认识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时代在发展,反哺是必然。我们这些年轻人已经小再是只向父母索取的雏鸟了,我们应该向他们传达我们这—代所特有的感情。
角色转换之间,长辈们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拍打得迷失了方向;角色转换之间,我依然尊重他们的想法,朝着他们给我定下的目标努力。我不会再去抱怨那不是我想要的,我不会再冲着他们人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不叛逆了。因为,父母给我的路就是我要走的路。角色转换之间,我们互相明白了彼此。
专•家•点•评
本文考生思维大胆,观念超前,没有单方面叙述角色互换之后的改变,而是通过描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模式,诠释出自己的观点。孩子不必真的变成父母,父母也不必真的变成孩子,双方只需要适当接受一些彼此的环境与特质,和谐生活就不远了。
湖南考生
是否只有早晨的那一刻才能看到朝阳当空升起,那—片霞光灿烂辉煌?无边的黑夜一如既往,静谧的世界回荡在心房。
黑暗,是谁在痛恨你。
让我看不清楚世界的美妙。
黑色—直陪伴着我直到去年冬天,眼中的世界没有光亮,早晚在心中都是那般的相像,妈妈说:“孩子,多么希望听到你说一声早安,妈妈。”
妈妈老了,即便我看不清楚她那耀眼的白发,可她那沧桑的声音敲着我的耳膜,她不想我一直瞎着,所以母亲每天去集市卖菜时我便在心中想着——母亲出门时,那个时刻便是早晨。
我每天不分时刻地睡觉,另一种幻想也寄居在我脑中,醒来的那一刻便是早晨的阳光,可是母亲却用温柔的声音呼唤着:“孩子,吃晚饭了。”我微笑着,拖着疲惫的身子移到桌旁,细细品尝着母亲做的饭。不知道为什么饭中总有—股辛酸,吃到嘴中眼泪就往下掉。母亲急了,她拼命擦,拼命擦,那颤抖的双手触碰着我的双眼,我忍住眼泪,我说:“妈,早安。”然后,我笑了笑,所有未流出的泪都吞回了肚里。那双颤抖的手不知在摸索着什么,后来把’大叠纸塞入了我手中。母亲说:“孩子,我已经赚够了钱,你可以去治眼睛了。”
睁开眼,白色的墙,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床单,白色的世界,刺眼的东西照得我直流眼泪。穿白色制服的护士告诉我,那是阳光。我微笑着,即使耀眼我也不愿闭上,那么美,那么美。我看着慈祥的医生说:“早安。”他也微笑着说:“早安,孩子。”于是我拼命寻找母亲的身影,我多么想对她说早安母亲,可是医生说母亲送我到医院做手术时就离开了。我奔跑着,清晨美丽的阳光照射着我直到我跑回家门口。我的心咚咚直跳,每一次我都听得清清楚楚。
“吱呀”推开门的一刹,一个沧桑的老人正垂着头仔细的挑选着菜叶,那银白色的头发显得有些耀眼,每—根都刺在我的心里。
我说,早安,母亲。
她说,早安,孩子。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大早上的阳光,早上的空气,早上的蓝天,早上的白云,还有我早上的母亲。一切都在流年的岁月里,水一样的春愁,可唯独母亲的爱,早就在我出生的那—刻寄居在我心中,早早的,早早的。
专•家•点•评
处在无边黑夜里的盲童,睁开眼看到的是美丽的早晨,而带来这一刻的是母亲,是母亲每天早晨的辛劳。感激和爱戴,便汇成一句“早安,母亲”。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文章叙事灵动,抒情自然,描绘细腻,行文活脱,显出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
早
湖南考生
一个清纯的仲夏夜,明月的余晖点燃了梦里的灯,照亮了我心灵的旅程。此时的我,如夏夜里的蝉,在苍茫的夜色中追寻“早”的痕迹:不知不觉中,仲夏女神把我带到了鲁迅先生的面前。
“阁下有何贵干,怎么深夜来访?”
“晚辈深夜造访实属不敬,但还是斗胆想和先生论一论‘早’字”。
“好!请坐。”他向一个椅子指了指。“多谢先生。”我坐在椅子上,张目四顾,先生正在沏茶。看到如此一番情景,我悠悠地叹了口气,没想到却被先生听到。“年轻人,为何长叹?”
“我叹先生文思泉涌,才高八斗,却栖身如此陋室,真乃‘上天忌英才’。”“非也,岂不闻生于忧患乎?此事暂且不论,我们且先论‘早’字,如何?”“好。”我接过先生递过来的茶说道。
“早,是一种好习惯。我就曾以‘早’字为座右铭。”先生呷了一口茶说道,“古人云:为学须及早。又云:黑发不知勤学早。足见古人学习之勤,以早为志。”
“我以为,古人之早乃勤奋,而非早矣。古人早起早学,可列为勤奋之举。然我以为早不一定就是好的。”我说道。
“噢,此话怎讲?”
“‘早’本是古仁人志士勤奋之举,却有人视‘早’为好,以致误入歧途。曾有人于夏日早早摘取果实,以致青涩入口,悔恨不已;又有农夫求实心切,揠苗助长,使半亩青苗尽枯死。由此可见,在勤奋求知时,以‘早’为鉴,方能逼迫自已勤学及早;而对于另一些事物,定要能沉住气,从容不迫,方能收获一亩金黄,半天喜悦。”
“言之有理,看来你对此花了一番工夫。正如你所说,求学及早,乃勤之道:收获及早,不切实际也。凡事当早则早,宜迟则迟,不必万事皆求早。好吧,时间不早了,请在陋室小憩,如何?”
“好。”我接受了先生的盛情。
茶杯中腾起袅袅热气,升到空中,带来满室清香,只剩下一杯清茶和我久久的畅想。
专•家•点•评
本文有四大亮点:一是采用对话体,形式上不落窠臼;二是运用合理的想象,穿越时空去和伟人对话,让观点在交流中显现,自然合理;三是行文流畅,条理清晰;四是本文语言优美,流畅,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早
湖南考生
看到“早”字,我想到了您——老师。高三这一年您接手我们这个全校“臭名昭著”的班级:成绩倒数第一,纪律倒数第—。几乎所有的老师提到我们班时,都会摇摇头说:“太差劲了。”几乎所有老师到我们班上课都头疼。这时,您来了。
您上任之后,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的巨大变化让全年级师生为之“震惊”,我记得年级组长和我们说的话:“这回,你们可真是脱胎换骨啊!”大家都知道这些改变全是因为有了您。只有我们知道,您对我们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作为班长, 一直以来,我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可是,您来了以后,每当我在晨曦微启的时候爬上教学楼的五楼,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已经伫立在教室外面的走廊栏杆前,凭晨光中的剪影我也知道是您。听到脚步声,您回过头来,会立即绽放笑容,说:“早!”我回答一声“老师早!”便开门进教室。然后,同学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读书声沸腾起来……
还记得第一次上自习的情形。您在走廊上等我们,结果有近十个同学迟到。看到您,迟到同学都很羞愧,您只说了一句话。您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或许别人会觉得难以置信,但我们的确从此开始了“早”起。从那以后,我们班几乎没有人再迟到,我们都希望能第一个看到您立在晨曦前的剪影——您总是比我们更早到达。
高一高二没有“早”做准备,进入高三后,很多同学对高考信心不足。有些同学甚至已经做好了复读一年的准备。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您郑重地对同学们说:“不要想着今年考不好,明年再来。同学们,时不我待啊!张爱玲女士曾经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如果恕在有限的人生有所作为,一定要趁早。”从那之后,同学们又找回了自信。咱们班考试成绩次比—次好!我们也能从您的脸上看到欣慰的笑容。感谢您的鼓励,同学们学习劲头十足。很多老师说我们班是个奇迹,如果这世上有奇迹—说,那也是因为有您。老师,有您每天早晨的坚守,有您植入同学们骨子里的“早”的理念,很多同学可以早早实现自己的理想。
老师是您把“早”字深深地注入同学们的心灵,并将影响到我们的一生,我们怎么能不深深地感谢您呢?
专•家•点•评
文章构思精巧,用一个“早”字巧妙地把文章贯穿起来,紧紧围绕中心来选材。文章感情真挚,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已溢于言表。文章做到了叙事、抒情的有机结合,情也因此更真实、感人。
早
湖南考生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难道真的是因为时候不早了,所以你便要过早地从我的生命中退出?
我还记得某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寻你,你在阳台,在那纷繁的花海中对我轻笑。这个片段一直定格在脑海中,以至于学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时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你可是身高八尺的大汉呢!却不知为什么你被那些娇羞的花簇拥着,看起来都不显得突兀。
还记得那年除夕,你和我的约定吗?你们单位组织的出游,使你迟迟不能归来。通过话筒,我们约定好了,我一定等着你回来,绝对不能睡着。却在次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看见你又朝我笑。我怪你没叫我。你无奈地笑着:“打都打过了,你不醒,我有什么办法。”一面又塞给我一把大白兔。你走后,他们都不让我吃糖了。说是糖令我发胖。可是他们不知,你给的糖,几乎甜了我的童年。
五年级的那年,也是很早,早到天边只露出一丝光来。我迷迷糊糊地被大人们推醒,一路牵着,走过无人的街头,走过长长的马路,走到雪白的大楼。谁都没料到的事。人家都认为太早了,太早了,总该再在—起过个年啊!
我茫然地看着被裹在透明薄膜里的你。面容有些看不清,脖子却是向后仰着的,嘴也是张着的。我知道在那一刻你是有多么的不甘心啊!不情愿地咽下最后的一口气啊!你的儿子,你的两个女儿,还有我——你的孙女,我们都没在你的身旁呢!
你看你,又是这样,谁都没有通知一声。—大清早的就兀自走了。就在我的睡梦中,走得没了踪影。
以前清晨总夹带着一股风便冲进了你家门。看着你案上,新摘的茉莉花,抬头看了眼那尊巨大的观音像,带着慈悲的目光,把新摘的花全部倒进你白酒坛子里说是要给你泡酒。吃了几颗你刚从葡萄架上剪来的葡萄匍萄。从你的口袋里掘金一般翻找出大白兔,一直到腻得想吐才不吃。这些都没有了。
就似乎—朝一夕间,江山就换了代。没有谁能够使你那盆茉莉开得香盈满室了,那葡萄架不久也拆了,甚至连你住的地方也被拆了重建,如今房屋矗立,却再也没有那一片开阔地了。
最早的那缕霞光,趴在窗前也已经望不见了。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东方已晓,默念君不在。
你是生命浇灌出的一朵花,于岁月处隐去。我期望着,待我离开这个世界,于另—个世界苏醒的时候,你会在葡萄架下,茉莉花旁,对我笑着道一声早。
那里,永远是晨曦。早风中有着茉莉的芬芳。
专•家•点•评
本文并没有直白地述说对逝去的祖父如何想念,但这种感情贯穿在字里行间,渗透在每一字句当中。如开头的“难道真的是因为时候不早了,所以你便要过早地从我的生命中退出?”一句,表明自己的不舍之情;“大家都认为太早了,太早了,总该再在一起过个年啊!”“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东方已晓,默念君不在。”可以说是“一字一句总关情”,读来怎能不让人感动?考生还巧妙地用一个“早”字,把文中的几件事贯穿起来,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早
湖南考生
处在这个陌生的小城镇里,我一直都在怀疑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早”。霓虹闪烁胜过那启明的晨星,封闭式的房子关上窗,合上窗帘便是夜。
可是我依旧相信着,因为有两盏微弱的灯在向我证明着,向我诉说着。
“嗒嗒、嗒嗒……”的声音,伴着疲劳的节奏,母亲又早起了。习惯性地扭开那盏台灯,继续工作了。她不停地在一台缝纫机上加工一副副手套,一副一毛二。没有深厚的知识素养,没有精明的商业头脑,母亲能做的便只有这个了,而对于这几乎没有要求的工作,所需的只有时间了。所以对于母亲来说,“早”特别重要,它像是救济我们的观音菩萨,给予我们孤单的母子在陌生城市生存的法宝。
“早”就是缝纫机打在粗糙布匹上弹起的灰尘;“早”就是唤起母亲皱纹苏醒的催命符;“早”就是母亲那双经布匹褪色染黑的手。“早”就是绝望。
“微弱”的台灯像一位妈妈,轻轻唤醒了它处在另一个房间的儿子。另一台灯又亮了,是的,我醒了。
和母亲一样熟悉早起的我,抚平了昨日折起的书角,开始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和母亲的疲惫不同。我充满着干劲,字母一个个地反复拼读,单词一个个地反复记忆,课文一篇篇地反复朗诵。使在绝望中的母亲和我看到了希望。
此时的“早”便是那反复默写着的单词,此时的“早”便是那英语书上折皱的书页,此时的“早”便是微弱灯光下坚持不懈的我。“早”就是希望。
我相信着,我处的地方是有“早”的,因为母亲需要我的“早”带她离开那个以后将不属于她的深渊,离开她生活已久的绝望。我相信有“早”的,因为“嗒嗒”的机械声已驻扎在我的心底,我要用“早”为它带来希望,使它早点休息。
“早”便是希望,让处在贫穷中的我和母亲看到启明的早晨,“早”便是希望,让母亲告别那永远处在绝望中的地方。
“早”,我相信在这个陌生城市是有的,因为母亲和我都在证明着。
专•家•点•评
本文多用排比,如“‘早’就是缝纫机打在粗糙布匹上弹起的灰尘;‘早’就是唤起母亲皱纹苏醒的催命符;‘早’就是母亲那双经布匹褪色染黑的手。‘早’就是绝望。”“此时的‘早’便是那反复默写着的单词,此时的‘早’便是那英语书上折皱的书页,此时的‘早’便是微弱灯光下坚持不懈的我。‘早’就是希望。”排比的运用,不但使我们体会到考生所要表达的强烈感情;而且我们还可以体会出考生感情变化的过程:由绝望到充满希望。本文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充满奋进、进取的精神,相信这也是文章能够打动阅卷老师的原因。这一做法值得后来者借鉴。
【奇文一篇共欣赏】
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山西考生
是日高考,书“大同世界,焉能忘本”,感慨系之,故作此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时维六月,序属仲夏。榴花绽红,清荷吐绿,轻舟晚楫香风细;鸳鸯戏水,白鹤亮翅,柳枝摇曳湖水平。乘假日,风吹衣袂,花迎树阴:望繁星,夏解人意,月又明空。忆往昔,唐风宋韵,过长街十里,尽是人间繁华;叹而今,闾阎扑地,皆为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何缺青雀黄龙之舳。于是余有叹焉,斯大同盛世,风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怡人。呜呼!陶陶然之乐哉。
然则,大同盛世,焉能忘本?子为猫,本在捉鼠:子为人,本在图学。倘若忘本,将何以立身治国,何以齐家平天下?
不为学者,学书学事学志气,枉费七尺之躯;不为图者,图家图民图天下,怎称炎黄子孙?学为本,终身勿忘;忘本者,如离江之水,无以致远;忘本者,若吴泽之鉴,岂能一用?
故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也。
追先贤,一代风骚,长剑天涯,酒过三巡还依旧,笑星醉春风;勉吾辈,义气书生,笔走龙蛇,大鹏一日乘风起,直上九万里。
且夫大同盛世,儒雅书生,春风得意,何曾闻失路之人?昔精忠岳将,悲故土,—去沃野遭掠戮,伤衰怨痛深藏处。忍堪回首,国无路,泱泱中华如何复?悲乎!今大同盛世,楼高但凭云飞过,水深且任鱼纵横;英雄侠肝义胆,神游五湖四海:君子风度翩翩,静对天地变幻。十里碧阴,亭中谁在斗奇葩?才子风流,六丈高楼,听风听雨听天下,心怀广宇。
大同盛世,无战火之忧,无贫寒之苦,学而优则仕,不曾闻失路之人。我莘莘学子,幸遇时机,尤当图学治国,不可忘本。猫捉鼠,人图学,此天之道也。
呜呼!闲书草草,幸承恩于盛世;抛砖引玉,是所望于群英。随赋对联—则,勉吾学子, 闻鸡晨舞剑,悬梁夜读书。大同盛世,尤不能忘本。
看英雄,侠肝义胆,扭乾坤傲宇宙,笑傲苍穹,名垂千古,挥洒磅礴气势。
望学子,风华正茂,舞慧笔长灵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写万丈豪情。
专•家•点•评
本文是一篇饱蘸情感之墨的考场作文,“大同盛世,焉能.忘本”,把作为学生,“本”为“学”书写得淋漓尽致。“猫捉鼠,人图学”。只有认清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才是正确的选择。文采出众,行文流畅,排比句式工整,是—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在风雨中成长
海南考生
你曾经说过,中国是一条沉睡的东方巨龙。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告诉你,这条巨龙已经醒了。
——翟墨
2000年秋。
我来到新西兰,办一届新的画展。在展厅外,我无意中发现了一艘无动力帆船。它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向身旁的航海家打听,他们却对我投来鄙夷的目光,敷衍地为我解释。
回到住所,经过一番查寻,我发现中国在无动力帆船航海史上仍是—片空白。我顿时明白了航海家们目光中所包含的意义,那是一种无法平等对话的不屑与讽刺。
人出了国门才真正知道尊严的含义,才知道我与祖国的名字原来是一样的。中国、中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航海经历,其中的意味不仅仅是苦涩。我毅然变卖了我最心爱的作品,买了一条帆船,投入到帆船训练中,希望我能用自己的行动改写这片空白的历史。
感谢航海家那充满嘲讽的眼神,这个严酷的环境激起了我的好奇,燃起了我的斗志,坚定了我的决心。我要为我的祖国而战。
2006年夏。
经过严格训练,我信心满腹地从山东日照出发,乘着“日照”号,船头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它向世界昭示着我的身份,伴随我出航与归来。
我虽然早已料到,海上环境恶劣异常,但是真正航海之后我才发现困难永远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我永远无法料想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才真正开始了解人海的魅力,手掌握着船舵永远不像画笔那么轻松。在风雨中我学会适应,在波涛中我学会坚定。
那一日,乌云密布,在黑云黑海中,我是如此渺小,11级的大风,七八米高的浪将我的船掀到天空,船在倾斜,舵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断了螺丝,新舵不能离人。整整七大七夜,我没有办法按照正常人的方式生活。那时只有一种意志力在坚持着。我就在想,这件事一定要撑下去,否则就意味着我不会存在了。
那一日,我遭遇了鲨鱼群,露在水面外的三角是海上霸主的象征,我沉着冷静地与他们周旋,找准时机,冲出困境。危机下的环境教会了我——勇者无敌,就连海上的霸主也会畏惧你的顽强。
那一日,我来到拿破仑被流放的小岛,在他的墓前,有一个本子为游人准备,我在上而写下:你曾经说过中国是一条沉睡的东方巨龙,而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告诉你,这条巨龙已经醒了。
这就是翟墨的故事,他感动了中国,他把中国的精神带到了世界。在感动中国评奖大会上,这个山东大汉雄健的体魄和坚强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世人。古老船队的风帆已落下太久,人们早已忘记了人海的模样。憧憬帆船的人,一定要接触,不接触,永远不知道。就像大海的魅力,一定要遇到惊涛骇浪。这样你才能体验极限的考验,才能在世界海洋这个大鱼缸中真正长大,游刃有余。
专•家•点•评
本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第一人称来写感动中国人物翟墨的事迹,能够生动形象地叙述事件,又能够真实地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从而达到叙议结合,显得自然顺畅。这种形式不仅新颖,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形式也需要考生一定的写作功底,否则文章会显得生硬,衔接不好,跳跃大大,或者会陷入对事件没完没了的冗长叙述之中。而考生处理得很恰当,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点明主题,语言优美,令人回味。
角色转换之间
浙江考生
阿发投入地借着炉火发出的光亮看着什么,他是那样专注,那样入神,以至于没有听见父亲沉重的脚步声。
“你怎么还在看这种书?我说过了,这种邪书要是被告发了,咱家就会遭殃的!”疲惫的父亲一把夺过阿发正在读着的书籍,“你还嫌我们家的日子不够苦吗?你姑姑分发这些东西已经被杀死了,你还小,莫中邪了!”说着,他将书扔到了煤炉里面。
阿发慌忙从煤炉中捞起了书,扑灭了书的边沿上点点的火苗。他沉默了半晌,说道:“阿爹,不是的!官府骑在我们头上够久了!姑姑的死,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阿爹,你以前不是最佩服梁山好汉吗?革命党就是梁山好汉啊!姑姑的死,我是记得清清楚楚的!等推翻了这该死的满清官府,我们就可以报仇了!革命,一定要革命!报仇,一定要报仇!”
父亲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想起了自己从小相依为命的小妹,那惨死的小妹,那从东洋留学回来的美丽而又瘦弱的小妹。父亲感到突然之间自己的胸口仿佛燃烧了起来,他说道:“儿啊,你说得对,这血海深仇,一定要报!我也想通了,我们一定要起来反抗!”
听到父亲这样说,阿发的眼泪也止不住地流,痛快而又酣畅:“阿爹,你不反对我看革命党的书了吗?”
父亲只是默默地看着阿发。十九年了,转瞬之间他就这么大了,十九年的时光渺若云烟,仿佛就在昨天。恍惚之间,父亲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当年他在水师学堂的时候也曾经如饥似渴地读着外文的革命书籍;与法兰西鬼子在安南拼杀的时候也曾那么英勇无畏:作为一名北洋舰队水兵,踏上长崎的土地时,他是那么的意气风发;他也曾在炮舰上来回地奔走传令,直到大半个舰队没入冰冷而又咸腥的黄海里……那都只是年轻的时候了。但此时此刻,他仿佛看到自己又变得那么年轻,自己似乎成为了面前这个充满激情的青年。
想到这里,父亲将手放在阿发的肩头。阿发低下了头:“阿爹,您从小就教育我为人处世的道理,要为自己争取自由,也要为民族争取白由!”这个时候,阿发也感到自己仿佛变成了年轻时候那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父亲……
富国强民!这个梦是父亲做过的,也是阿发从父亲那里传承的。如今,这梦又由阿发反哺给了父亲。这个梦一定会实现的,父子俩坚信。
一阵清风吹来,书被烧焦的味道淡淡地弥漫开来,父子俩相视一下,笑了。
专•家•点•评
本文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凭借令人耳目一新的体裁,成为了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考生选取了匠心独具的小说形式,将故事背景放在了清朝末年这一特定历史环境当中。内容主旨积极向上,依托“乱世”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意识。尤其是父亲回忆自己年轻时代的一段,写得格外精彩。
角色转换之间
浙江考生
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动画片—定要少看,空闲时间多读课外书,千万不要早恋……
一直以来,都是父母在引导着我们的生活,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沿着他们所描绘好的轨迹一步一步往前走。正如周杰伦的一首歌,歌名叫《听妈妈的话》,我也同样认为,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听父母的话。因为,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会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与经验,用他们的阅历与观念,去影响我们前进的步伐,修正我们前进的方向。
但是,随着我的成长,一步一步走来,我感到自己似乎也在影响着父母的生活方式。就像雏鸟将食物送进母鸟的嘴中一样,父母也通过我一点点地了解着这个崭新的世界,了解我的生活,不断修正着他们早已为我铺设好的道路。
曾经,我说我要学习竹笛,他们便开始尝试着欣赏悠扬的笛声;曾经,我说jay是我的偶像,他们便开始下意识地注意他,“快看,是儿子的周杰伦”;曾经,我说其实KOBE蛮强的,不过我更喜欢Howard,他们便开始看起了从不愿意关注的篮球赛,“哎,怎么这么简单的罚球都没进!”
如果没有我,他们不会知道丁俊晖是哪个毛头小子;如果没有我,他们不会知道世上还有跑得如此快的F1;如果没有我,他们不会知道中国的动画产业与日本的差距有多大;如果没有我,他们看USA男篮,只会清一色地喊着黑人、黑人;如果没有我,他们才不在乎中国男足的脚到底有多臭。
从我把第一本《读者》带回家,妈妈就爱上了它。现在,在她的枕边已是厚厚的一叠。前几天,我把我所主编的校刊交到妈妈手上,她认真地翻阅着,想更多地了解我们年轻人的想法,了解我们年轻人的世界。
我们长大了,可父母十几年前所学的知识与想法,有些显然已经过时。我们也应试着做一回教育者的角色,带着父母去认识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时代在发展,反哺是必然。我们这些年轻人已经小再是只向父母索取的雏鸟了,我们应该向他们传达我们这—代所特有的感情。
角色转换之间,长辈们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拍打得迷失了方向;角色转换之间,我依然尊重他们的想法,朝着他们给我定下的目标努力。我不会再去抱怨那不是我想要的,我不会再冲着他们人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不叛逆了。因为,父母给我的路就是我要走的路。角色转换之间,我们互相明白了彼此。
专•家•点•评
本文考生思维大胆,观念超前,没有单方面叙述角色互换之后的改变,而是通过描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模式,诠释出自己的观点。孩子不必真的变成父母,父母也不必真的变成孩子,双方只需要适当接受一些彼此的环境与特质,和谐生活就不远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