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元旦的诗歌.急急急急急急
1、《桂州腊夜》
唐代: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释义:
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万里长路狭。雪花飒飒作响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
2、《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释义:
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世人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
3、《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释义:
旅馆里透着凄冷的灯光,映照着那孤独的迟迟不能入眠的客人。这孤独的旅人是为了什么事情而倍感凄然呢?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新增一岁。
扩展资料: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
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元旦,好比一个美丽的东西
看
元旦一来到
我们的脸上
便有了最灿烂的笑容
我们穿上新衣服
显得多麽神气
元旦,好比一个特别的节日
看
省吃俭用的爸爸妈妈
给你买来许多好吃的零食
还有许多好玩的玩具
都给你买过来
让你感到很惊奇
同是也让你感到了家庭的温馨
啊
元旦节是美丽的
也是快乐的
元旦诗歌
啊!又是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时间过得很快,
欢乐的时光好像在昨天,
晃晃忽忽的,一下子就过去了。
新的一年,
又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年,
也许,元旦是春天,
春姑娘闻风而动,
带来一场绵绵细雨迎接新年,
也许,元旦是冬天,
冬姑娘蠢蠢欲动,
下一场银白色的大雪,
为新年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
新的一年有许多新的希望,
高年级学生正在为考民办中学做充分的准备,
决定期末考试一鸣惊人。
2007即将过去,
2008马上到来,
让我们为新的一年打好基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