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菩萨;神仙有什么区别吗?

 我来答
晚词i桑桑
2019-05-23 · 优质视频达人
个人认证用户
晚词i桑桑
采纳数:17 获赞数:1210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black8310
推荐于2017-10-12 · TA获得超过13.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4678万
展开全部
首先必须明确,道教大罗金仙不落轮回——道教的仙道并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修行能否超脱三界六道,首先,我们要确认一点:什么是仙?一些佛教徒经常说“道家是佛教所说的“外道”,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脱离生死轮回”,这是一个天大的谬误!这种话他们说得很顺口,然而说这话的人显然并不理解“仙”的概念,只是将中国所说的仙,与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或婆罗门教观念里的诸天混淆起来。
一 . 仙不等于古印度外道,这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古印度的外道修士虽然长寿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却并非如仙家这样超然物外,依然有生死,显然这比不上仙家境界,而且这些外道修士大多所求的不过死后生天——注意,死后生天是弃人身而得天身,依靠的是业力福报,而修道成仙乃是自力成就,两者天差地别。古代翻译佛经的人为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外道修士翻译为“仙人”,却不想误导了大批不知变通读死书的愚人,将道家仙人与印度修士混淆在一起,实在可叹。
二. 仙不等于印度诸天。道家说五道轮回,大略等同佛家六道:神道(天与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神道本身,是五道之一环,诸如地祗鬼神,大多有职司所在,受天律束缚,虽有威福,有罪则贬,其情形与佛家所说天人、阿修罗的处境一样。然而,所谓仙家,不论是先天后天的尊神仙真,要么是大道化身,要么是得道真人,早已达到庄子所说逍遥游的境地,不受外在的限制,更不用说业力了。因此,更与神道无关。道教咒语,役使神道乃是常事,却并不敢烦劳仙人,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有些僧人说“仙家终落空亡”,此语释迦牟尼也不曾说过,显然是一句妄言。若仙为业力所拘而不得超脱三界,仙道亦不足贵也!
三 . 为什么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仙人不能脱离生死轮回。其实,原因在于道家仙真神圣给予人们的形象,比如朝元图里所描绘的诸天神道与大罗仙真云集朝礼玉帝的情形,就使人们片面地以为道家仙真之间仍然有人间的阶级,大罗圣境就是天上的朝廷,然后很自然地把佛教关于帝释天的见解直接嫁接到道教的大罗天三清境上。其实,错了!首先,玉皇天尊不是帝释天,《高上玉皇经》中明确地写道玉皇大帝本是净乐国太子,因为怜悯众生,出家修道,先证仙道,再证金仙(也就是佛家四圣果中的佛果),号清静自然觉王如来,最后才修至玉皇果位。如果说佛家的佛果是早已超脱六道的,那么玉皇自然也已经超脱六道。事实上,玉皇也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一个神灵的领袖与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据大道运行而燮理这个世界的大圣者。最重要的是,无论玉皇,还是大多数现帝君相、神王相、天将相、宰官相、天人相乃至神道相的道家仙真,都早已经超脱轮回,他们这样出现在人前乃是为了更好地接引救度世间有情众生,而显化的表象,就像观世音的男身女相是一个道理。所以,道家的大罗金仙早已不落轮回,事实上,修到地仙果位以上就可以说与阿罗汉一般,没有堕落轮回之虞。佛教之六道说并不见於古印度佛教经典之中。而汉地佛教在道教五道说基础上萌生六道,恐怕是为了自抬身价,要标榜佛道的果位境界要比道教的仙道神道要高出一等。后世人等不加思索,人云亦云,甚至连道教中人也跟着唱和。导致一句妄语流传千古,真乃一人妄语,万人妄行也!
后世的道经里总在提魔,玉皇经:"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可见魔也是存于天界的净天地神咒:"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雷祖宝诰:"以清净心而宏大愿一智慧而伏诸魔."灵官咒:"仰启神威豁落将,都天纠察大灵官。火车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崇。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威灵。绿靴风带护身形,双目火睛耀天地。顷刻三天朝上帝,须臾九地救生灵。银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走火行风前后卫,穿山破石捉妖精。
祈晴祷雨济世问,附体圆光通事意。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义群魔。飞腾云雾遍虚空,号令雷霆轰霹雳。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等道教经文中多次提到魔 .后世的道教也形成了六道之说, 玉皇经曰: "微妙解脱,自然之香,是香芬馥,周遍诸天,极妙乐土,及诸大地,一切福处,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蒙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若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闻是此香者,五衰四相,永得消除,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人天,长寿之乐。身或灭度,乃得脱壳尸解之道。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若诸地狱道,一切罪魂,或有能闻是此香者,离地狱苦,得净土乐。若诸饿鬼道,一切饿鬼等,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饱满,无饥渴恼。若诸畜生道,一切畜生,或有能闻是此香者,脱畜生苦,得智慧乐。 " 可见, 玉皇经成书较晚, 但可见道教已形成本土特色的六道. 早期的道教没有成魔之说, 但有凶神恶刹之说, 凶神恶刹被后世称之为魔(恶刹是从佛教传来的). 四. 佛教之"仙"与道教之"仙"的区别:佛教的“仙”与道教的“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佛教的“仙”其实是指修行的人,主要是指佛教之前印度各种派别的修行者。而道教的“仙”,其实是修行之后所得到的果位,是指成道的天仙、神仙等。道教的“仙”真实含义,其实与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相对应,但是佛教的果位分得更细、更科学。读佛教和道教的典要弄懂这两个概念,更不要因此认为佛教的果位就比道教高,同样的,道教的“龙”与佛教的“龙”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道教的“龙”是最高级别的神兽,而原始佛教特别是古代印度的“龙”,其实就是“蛇”,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龙”才开始中国化,我们中国人才把佛教的“龙”变成中国的“龙”。总之,佛教和道教的许多概念,虽然文字相同,其实含义完全不同,这是我们务必搞清楚的,不能人云亦云,以免自误误人。
佛教的仙人,指的是外道苦修的人,包括婆罗门教,耆那教的修行者,而这些修行者未必都是以长寿为主要特征,相反,他们大多是以苦行和博学闻名.
至于龙,就不提了,像郭沫若把phoneix定位成凤凰的事迹,实际是个大笑话.说句实话,依据这种翻译逻辑,我们可以称呼火鸡为鸾鸟了.
至于道教的仙人果位的问题,应该看看太平经,一般道教宗教方面的仙人地位分级,都不出太平经的范围.
道教仙人的境界,地位,有以境界分的,比如太清九仙,上清九真,玉清九圣.
有以官位分的,比如太上,帝君,神王,仙王,真人道士等等
有以修行层次分的,比如天地人鬼水仙
有以修行方法分的,比如洞房,黄庭,消魔,等等.
五. 翻译的问题:比如佛教的“性”和中国的“性”, 佛教的“天”和中国的“天”, 佛教的“仙”和中国的“仙”,佛教的“道”和中国的“道”, 佛教的“龙”和中国的“龙” 等等都不是一个含义。但是很多佛教徒却分不清,混淆在一起,进而贬低中华文化,这是非常可惜的。 自古道: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佛教传入中土,融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元素,其中也包括道家的文化元素。因此,在中国,不仅是佛和道,加上儒家文化,合称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佛教名寺和禅宗祖庭,少林寺那著名的“三教合一图”即是很好的明证。足见至少在当时,佛道互相尊重和融合是连佛门也能欣然接受和标榜的事实。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佛道本无高下之分,你颂“阿弥陀佛”可通西方极乐世界,我念“太乙救苦天尊”同样能达东方长乐世界。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高僧和高道之间从无纷争,互相尊重,互有来往。只是底下一些不明真正的佛道为何物的人或出于门户之见、或出于一己私利在那里争来争去。中国自古道佛发展各领风骚,既有弘道的《封神榜》,也有诵佛的《西游记》,毕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归是多元的、丰富的。只是到了清代,因皇族笃信藏传佛教,同时惧怕汉族人民以道相聚来反抗满清,大力打压以汉文化为核心的道教,致使道教在近代趋于衰落。学佛者都应记住这样一个史实,佛教之所以在发源地印度衰亡,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门户之见,致使印度教获得了放手发展教徒的大好时机;而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兴盛,也正是得益于中华文化博大的包容性。故而佛教传入我国并逐渐成熟后,才出现了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的和谐局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ioslzk
高赞答主

推荐于2017-10-08 · 点赞后记得关注哦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944万
展开全部
佛是本质,即心即佛,无相佛,也叫真如,如来藏,真心,而释迦牟尼只是佛为度人而显现的表相。本质是不生不灭的,永恒不变的,故佛在佛经中说,我不见三界六道,有能思议如来寿命者,世界是现象,是浪,而水,本身并没有界限。菩萨,只是未修行圆满的佛,不过已经很接近佛的境界了。神仙,是修炼身体达到炼形化虚境界而成的一种状态,随修炼水平高低就分种种不同的神仙,不过神仙不是回归本质,而是还在身体的束缚范围边缘之中,命虽比较长了,但因此还有一死,不是不生不灭的终极境界,这是我用太极推导出来的结果。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8-12-27
展开全部
  • 宋仁宗问“道高还是佛大"?

  • 昔年宋仁宗皇帝驾设早朝,会聚文武两班朝贺已毕,诏选天师上殿礼毕问曰:“寡人要想皈依道释二门,未知何教为尊,哪教为大,你与寡人细讲明白,若道大,朕皈依道,佛大朕皈依佛”。

  • 天师奏曰:“道乃三教一贯,只是各人行体相不同,故分三教,自古皇天无二道,圣人无二心,何异乎有大小?”

  • 仁宗曰:“既然不分大小,待朕再问国师。”

  • 又宣国师上殿礼毕问曰:“寡人要想皈依道释两教,不知何教为尊。”

  • 国师奏曰:“我释为大,道门最小。“

  • 天师闻言答曰:“你既要论其大小,我们当主公讲个明白,我将道家出世根苗说来你听,自混沌未分,鸿蒙未剖之时,虚无一点灵气结成一团元光,为无极之主乃化元始天尊,二化灵宝道君,三化太上老君,我老君一气化三清,三清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凝结而生万物住阴抱阳,生天生地生人生仙,生生化化无穷无尽。我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是玄中万法教主,历代帝王之师也,一阴一阳之谓道。未见说一阴一阳之谓佛,古今云天道地道人道鬼道,怎么不说天佛地佛人佛鬼佛,修道学道访道邦有道,那个说修佛学佛访佛邦有佛。自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为君,以至列国典章书籍未见有甚么和尚释教之说,你佛家从何起根,哪里为大,你又说来。”说得国师无言可答,愤怒就走,天师上前扯主说:“国师既要论其大小,当到主公正好表明根源,有何功劳,哪里该大从头说来,然何愤怒而去?吾再略说道家飞升成道者你听:

  • 太上老君跨青牛飞升,

  • 轩辕皇帝跨火龙飞升,

  • 丁宁子跨白鹤飞升,

  • 计然子跨金蝉飞升,

  • 淮南子炼丹药服食飞升,

  • 列仙子乘伏龙飞升,

  • 金蝉子跨青鸾飞升,

  • 杨武子成龙飞升,

  • 文仲子四十二口飞升,

  • 许旌阳三十二口拔宅飞升,

  • 其余难以说尽。自古帝王明君都是拜道为师,哪有拜佛为师。

  • 尧王拜广成子为师,

  • 舜王拜赤松子为师,

  • 禹王拜真定子为师,

  • 汤王拜尹喜子为师,

  • 文王拜姜子牙为师,

  • 周易王拜袁天罡为师,

  • 汉高祖拜张良为师,

  • 光武拜邓中华为师,

  • 刘玄德拜孔明为师,

  • 唐高祖拜徐茂公为师,

  • 我大宋太祖皇帝曾拜苗先生为师,

  • 太宗皇帝拜陈抟为先生赐号希夷先生。

  • 历代安邦定国功盖天下,你佛家功在哪里,德利何人,出自何时,然何不言?”

  • 天师又曰:“佛是太上老君四十三化,化一金人,游至西域番邦胡地天竺国,从空坠下番王金殿莫能识认 ,议名曰佛开化此国吃斋念佛,男女向善,才立佛教。后至汉明帝夜梦西方来一金人,身背一展弓,斜插二支箭,天明设朝宣召文武上殿圆梦,因言此兆是一佛字,人言西方有佛,我主登基洪福当现,莫非西方之佛要来吾中国,此祥瑞兆也,故而才修寺院兴佛教塑佛象,天下寺院修齐功果圆满,无人看守香火 敬礼佛象。皇后娘娘奏曰:“我主龙恩,万岁将天下犯人赦释提在寺院削去头发,改名僧人看守佛祖香灯赖佛逃生,故曰僧人,皇恩赦释因名释教与佛何干,自称和尚是佛门弟子 ,后至梁武帝遵从释教,拜志公和尚为师,将江山丢舍,后来饿死在台城,有诗为证:梁帝当日拜志公,失吊江山一场空,后因台城饥饿死,那是和尚保驾功。

  • 我道家七十二位祖师,留下七十二样手艺养人度日,救济群生。

  • 太上老君留下金木水火土,万物运用时刻行之。

  • 少阳祖师留下打造金银铜铁锡器等项。

  • 轩辕黄帝留下棉花造衣。

  • 陈平子留下纺线。

  • 玄女娘娘留下织布。

  • 歧伯留下地。

  • 赤松子留下修桥铺路。

  • 孙真人留下医道疗病。

  • 杨武仙师留下画工。

  • 郑元子留下塑泥象。

  • 吴道子留下丹青。

  • 房玄真人留下船舟渡人载物。

  • 姜瑞先生留下盖房造碾磨。

  • 洞宾先师留下做黄酒。

  • 苍颉先师留下字迹。

  • 广成子老祖留下计法。

  • 华陀先师留下收水接骨连皮削匠。

  • 文伯仙师留下烧砖瓦造壶器。

  • 徐庶留下地雷火炮。

  • 孔明留下火攻战策。

  • 徐茂公留下枪刀箭。

  • 鲁班留下石木二匠修房造屋。

  • 陈抟老祖留下雕工刻像。

  • 雷震子留下打洞。

  • 田真人留下造笔墨。

  • 蔡伦仙师留下造纸。

  • 邓通先生留下造钱。

  • 白皮先师留下皮匠消造皮货。

  • 杜康仙师留下造酒。

  • 葛洪仙师留下靛苗。

  • 文仲子留下面。

  • 无量祖师留下打油点灯。

  • 黄石公留下阴阳二宅三略兵法。

  • 姜子牙留下六韬兵书。

  • 王禅老祖留下飞腾破阵。

  • 孙宾留下烧炭造靴袜。

  • 真定子留下篾匠。

  • 鲁公真人留下烧坛罐。

  • 雷公真人留下烧瓷器碗盏。

  • 静修真人留下做伞造锅。

  • 刘蟾仙师留下天平戥子。

  • 罗真人留下剃头。

  • 梅葛二仙留下染房造胭脂颜色染布。

  • 武夷子留下定尺秤。

  • 淮南子留下做豆腐熬糖。

  • 织波祖师留下丝绢造罗筛。

  • 西陵仙女治绸缎。饶仙师治甲子。

  • 娄景仙师治地支定时辰。

  • 袁天罡留下算命卜卦。

  • 麻衣仙师留下看相。

  • 周公留下罗盘。

  • 郑庭子留下筛子簸箕。隶首留下算盘。

  • 神农留下草药。

  • 刘仙子留下车辇。

  • 其余难以说尽,想我道家留下七十二行手艺,养人济世生财利用。你僧家又留下什 利人济物之事来的,……你佛家留下生老病死苦……。我道家留下金木水火土养育群生,自天子至于庶人诸般形色,谁不是五行所生也。有诗为证:五行聚来天地根,包罗万象及群生,诸般皆是五行气,天地阴阳从此生。

  • 你佛家论说起来还从我道门所出。

  • 太上元始天尊十大弟子设立佛教后,留下七十二门引人,入门男女不迷真性。

  • 太上大弟子玄曜真人化为毗卢佛,

  • 二弟子紫虚真人化为燃灯佛,

  • 三弟子太极真人化为弥勒佛,

  • 四弟子玉鼎真人化为药师佛,

  • 六弟子玄皇真人脱化阿弥陀佛,

  • 七弟子宝相真人脱化文殊菩萨,

  • 八弟子慈航真人脱化观音菩萨,

  • 九弟子普贤真人脱化普贤普萨,

  • 十弟子保玉真人脱化地藏普萨。

  • 元始天尊弟子设立释教各分十位,具受玉帝勅旨封为佛,本是天尊一气发生三友分为三教,世人不知阿弥陀佛是什么出身,乃是西域天尊一气发生六弟子玄皇真人,脱化净梵国王宫中为摩那太子,甲午年四月初八降生,长至十岁亲舍皇宫入山修道,四十九年方成佛祖出于西域,回国后真法传于中国,祥光现于周朝,金身梦于汉帝,闻玉帝封为西方极乐世界,镇守西方化度众生超度亡魂,又在灵山说法感动众生,男女皈依佛门礼忏法华金刚。

  • 我祖太上老君恐怕众生迷昧,真性失其寂灭,又使尹喜真人化度众生,参玄悟道方成正果。”

  • 天师这篇言词,说得释家国师僧人羞愧难当,无有半言回答,合十而退,文武喝彩,称道为尊!

  • 宋仁宗皇帝御笔赞道:三教内中道为尊,上古原是天地根,生人生仙生世界,立玄化释定乾坤。

  • 圣驾回宫,文武散班。

  • 节录(四川灌县青城山上清宫东华殿)

  • 道历四七零九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傅平乐48
2019-10-15 · TA获得超过12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1万
展开全部
《佛菩萨的无上神权》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要知道欲界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有情(六道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低。只有六道轮回之外(如佛、菩萨、缘觉、声闻)才是最贵。也就是说(只有四圣法界)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才是最大的。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阿罗汉”,谁贵谁轻呢?

圣曰:阿罗汉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阿罗汉(又称自了汉,已经断除了见思烦恼,证得了有余涅槃,一旦证得此果位,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小乘佛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究竟果位。虽然属于出世间圣人中最低的位置,但毕竟也是个圣人,依然超出了天帝四条街的等级。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所以阿罗汉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基督教上帝在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阿罗汉,皆要诚心礼拜,叩首顶礼。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三界之内的王帝,三界之内的老大。但终究是尚未超脱三界的六道凡夫,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因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是无论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有了造罪行恶的业感,堕在这地狱里,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做无间。”你仔细看,有说过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吗?因四圣法界有情是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彼岸。且超出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即永不打入无间地狱的。要知道,不但阿罗汉比天帝生命昂贵、连三界之外的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罗汉,皆都比天帝贵的。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坐鹿罗汉、长眉罗汉、欢喜罗汉及其他(她)所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吗?

天帝即是天,天仍然在六道与三界中,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且超越了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天(天帝)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但他畏惧恶果,因为天帝造业惩罚会立即加倍,所以机率是较小的。而四圣法界有情是永不堕入无间地狱,可能性机率完全是零的。天(天帝,也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低的,且四圣法界皆是他的上级。

四圣一凡级别划分:

佛绝妙至深第一(“佛”是佛教中的至尊,是全宇宙第一尊贵的生命。任何高贵的神灵与非神皆无法超越,是九法界有情的大BOSS)、

菩萨圣妙至烈第一(“菩萨”是仅次于佛的果位,一切大乘菩萨的地位、神权、福报、智慧与法力皆次于佛)、

辟支佛奇妙殊特第一(要留意“辟支佛”非佛,他只是也带了个“佛”字而已,他与“佛”比起来相差还很悬殊的,就如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他却比圣贤阿罗汉中的四种果位都高,而比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皆低的,他们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

阿罗汉烈势威颜至一(别说是阿罗汉,就算证得了阿罗汉中的最低果位,声闻须陀洹。就已经受人天供养,是“天”的上级与导师)、

天即是大势威德第一。

法界中一切仙佛神圣神位神权等级划分:

佛即是十法界中一级大统帅。

菩萨即是法界中心软慈悲,慈母的化身,亦是公正无私,赏罚分明,即是法界究竟无上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二级大统帅。

辟支佛即是法界最极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一级大将军。

阿罗汉即是法界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二级大将军。

一切上天即是法界奖善罚恶,为十法界中三级大将军。

再而简单划分一下:

佛相当于国家主席,即是一级干部。(其中最殊胜的一级干部,中共中央总书记)

观世音菩萨相当于国家国务院总理。(也是一级干部,但比佛相当于的一级干部要次之)

菩萨相当于国家二级干部。

辟支佛相当于国家三级干部。

阿罗汉相当于国家四级干部。

一切龙天相当于国家五级干部。

天帝也与我们南阎浮提世界的人那样,也是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积修功德的。而佛、菩萨皆不是。

佛教把一切众生分成十大类,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界、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前四种是已经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圣人。后六种是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根据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去或好或坏,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业力支配。新的一生开始,善业成熟就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去享受善道的生命。如果恶业成熟了就被迫转到三恶道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命境界。都被善恶业所牵引去感受苦乐不同的生活。玉皇大帝是天人,也是由于做了善业,受善业所牵出生到天界。但这生结束了还要受善恶也牵引再去其他道投生。所以他是要生生世世受业力牵引在六道或好或坏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六道中乐少苦多,到善道有如长时间掉到海里的人刚出来喘口气,又掉到下面去了。很苦。而四圣法界众生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观音菩萨当然是已经脱离生死苦海,离苦得乐的圣人。而玉皇大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前有恶业还要去三恶道受生,做畜生,饿鬼,下地狱。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因为不觉悟就业,造业就要受善恶报。佛下生,为众生宣讲破迷开悟,了生脱死的方法。使一切众生都能依照他讲的方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在佛教中,“阿罗汉”与“玉皇大帝”那个级别高呢?

次第而下:

佛---菩萨(大乘)---辟支佛(缘觉乘)---阿罗汉(声闻乘)。之后还有声闻三种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初果)。

以上,前四种是圣人,已经解脱生死。后三种虽然暂时没有解脱生死,但是,即使是初果人,也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解脱。因而,这些有情。都不是凡夫了。

再而下之:

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这六种有情(六道众生),虽然因善恶果报有高低差别。前三者名为“三善道”,后三种名为“三恶道”。然而,并无本质区别:皆是凡夫,皆未能解脱生死。完全有可能下坠地狱,在六道中升降沉浮不止。如《优婆塞戒经》云:

“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未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非想非非想定,是天界最高层次;解脱分法即部分的解脱法;最起码是声闻初果:须陀洹)

如上,合“六凡四圣”为“十法界有情”。涵盖一切有情。需要注意的是:十法界有情,各各具足“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因而才有诸佛教化众生,令其解脱生死,乃至究竟成佛。

建立以上知见,楼主就能明白:玉皇大帝与阿罗汉,一者是凡夫,一者是圣贤。犹如天渊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一切众生毕竟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个问题要从十法界讲起。佛陀告诉我们,全宇宙也就是包含我们地球的空间由十个不同的能量空间组成,其中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分别为天道(神仙界)、阿修罗道(半人半神)、人道(我们)、旁生道(动物)、饿鬼道、地狱道,这里面的生命体因为都存有爱欲烦恼的缘故,都在反复转世轮回,逃不出六道轮回。而四圣界则由彻悟宇宙真相、没有烦恼爱欲的修行者组成,分为声闻道(听闻佛法而悟道)、缘觉道(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但能凭借自己的经历悟道)、菩萨道、佛四个层次的生命体。

所以玉皇大帝在六凡界的最高一层,天道里面的巨头,是至高神,但是仍处于六道轮回中。对于所有的神仙而言,他是领袖人物,故称“神头”;对于成佛的预备人员,他却是小老末,故称“佛尾”,也就是“神头佛尾”;佛则是四圣界的最高一层,如来也就是佛的别称;而观音菩萨则仅次于佛,他们比玉皇大帝高出四五个级别呀(请留意,是高出四、五个“大”级别喔)!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是什么意思呢?

即:这个偈颂当中讲到了,在天上天下,对整一个上下的世间当中,都没有像佛这样子了不起的、殊胜的、至高无上的、不可思议的,在十方世界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佛。世间的一切我都见完了,就是没有见到一个能像佛这样子最尊、最上、最高贵、最第一的。为什么佛陀能够成就这个偈颂的功德呢?我们应当知道,这就是般若让佛陀成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佛。因为他证悟了般若、他现前了般若、他圆满了般若,所以他是天上人间最尊、最上、最高贵、最第一,十方世界无法比拟。世间的一切见多了、见尽了,也无法像佛陀这样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