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和53°得特殊三角函数值
勾三股四弦五中的勾三对的角刚好是37°,股四对的角是53°
所以:
sin37°=cos53°=3/5=0.6
cos37°=sin53°=4/5=0.8
tan37°=ctan53°=3/4=0.75
ctan37°=tan53°=4/3
这是三角函数中比较少有的结果是有理数的角度。
应用:
三角函数在复数中有较为重要的应用。在物理学中,三角函数也是常用的工具。
它有六种基本函数。
函数名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
符号 sin 、cos、 tan 、cot、 sec 、csc。
正弦函数sin(A)=a/c。
余弦函数cos(A)=b/c。
正切函数tan(A)=a/b。
余切函数cot(A)=b/a。
其中a为对边,b为邻边,c为斜边。
勾三股四弦五中的勾三对的角刚好是37°,股四对的角是53°。所以:sin37°=cos53°=3/5=0.6cos37°=sin53°=4/5=0.8。
tan37°=ctan53°=3/4=0.75,ctan37°=tan53°=4/3。
发展历史
起源
公元五世纪到十二世纪,印度数学家对三角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尽管当时三角学仍然还是天文学的一个计算工具,是一个附属品,但是三角学的内容却由于印度数学家的努力而大大的丰富了。
三角学中”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就是由印度数学家首先引进的,他们还造出了比托勒密更精确的正弦表。
我们已知道,托勒密和希帕克造出的弦表是圆的全弦表,它是把圆弧同弧所夹的弦对应起来的。印度数学家不同,他们把半弦(AC)与全弦所对弧的一半(AD)相对应,即将AC与∠AOC对应,这样,他们造出的就不再是”全弦表”,而是”正弦表”了。
印度人称连结弧(AB)的两端的弦(AB)为”吉瓦(jiba)”,是弓弦的意思;称AB的一半(AC) 为”阿尔哈吉瓦”。
后来”吉瓦”这个词译成阿拉伯文时被误解为”弯曲”、”凹处”,阿拉伯语是 ”dschaib”。十二世纪,阿拉伯文被转译成拉丁文,这个字被意译成了”sinus”。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角函数
所以:
sin37°=cos53°=3/5=0.6
cos37°=sin53°=4/5=0.8
tan37°=ctan53°=3/4=0.75
ctan37°=tan53°=4/3
这是三角函数中比较少有的结果是有理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