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的说课应该怎么写?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门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目前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水污染、空气污染等……这一连串的问题成了学生们探索实践的动力。此外,综合实践课程体现的是学校的特色,我们安石一中根据本校的特色,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最后确立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生活中的垃圾。
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具有初步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认识社会和回报社会。但是他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立,还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引导与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回报社会的契机。
作为教师我觉得,在整个活动过程我只是一个普通参与者。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我也是和学生一样是活动的开发者也是活动的实施者。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垃圾的种类,认识垃圾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上网,走访调查,实施考察等活动,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自觉的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的突破: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开展调查、考察和社会宣传活动,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次实践活动其实是一次长线活动,共分为四个活动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活动主题的确定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结合《综合实践活动7——9年指导纲要》中指出的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与自我、社会与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等要求,依据学生的自身爱好,分立好每个小组的子课题。
第二个阶段是活动的实施阶段。
学生分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然后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家长,走访社区等等各种方式,了解我们身边环境的现状。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它带来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使学生能够经历以往不曾领略过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观察,采访,查阅,体验,讨论等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了很多能力。比如说,学生学到了采访记录的技巧,懂得了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知道了可以利用PPT来反映调查的成果,体验到了如何与人更好地沟通。让我最高兴的是班上有位特别腼腆文静的女孩,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也变得自信起来了。她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让我非常惊讶。
那第三个阶段就是活动的总结阶段。
学生们把自己讨论交流,查阅资料,亲身实践,调查访问的成果,用不用的方式表达和交流出来,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认识和收获。我原本设计的过程是先分组汇报成果,再展示成果,但是考虑到为了让整个活动过程很流畅,我就引导学生在汇报成果的同时就直接展示出自己最得意的调查结果。课到了这里,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第四个阶段,活动的延伸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过程取向,强调的是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绪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我想,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总结,评价,反思和拓展吧。学生们在完成今天这一系列的交流展示活动过后,一定会有更多的问题和想法,接下去我设计的就是拓展学习:我们如何“变废为宝”。学生又提起了新的兴趣,以上的感受和体验就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下去,探索下去。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就有了下文。
最后,我想用六个字结束我的说课:我希望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让学生们“想学,会学,学会!”
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具有初步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认识社会和回报社会。但是他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立,还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引导与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回报社会的契机。
作为教师我觉得,在整个活动过程我只是一个普通参与者。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我也是和学生一样是活动的开发者也是活动的实施者。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垃圾的种类,认识垃圾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上网,走访调查,实施考察等活动,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自觉的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的突破: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开展调查、考察和社会宣传活动,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次实践活动其实是一次长线活动,共分为四个活动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活动主题的确定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结合《综合实践活动7——9年指导纲要》中指出的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与自我、社会与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等要求,依据学生的自身爱好,分立好每个小组的子课题。
第二个阶段是活动的实施阶段。
学生分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然后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家长,走访社区等等各种方式,了解我们身边环境的现状。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它带来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使学生能够经历以往不曾领略过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观察,采访,查阅,体验,讨论等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了很多能力。比如说,学生学到了采访记录的技巧,懂得了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知道了可以利用PPT来反映调查的成果,体验到了如何与人更好地沟通。让我最高兴的是班上有位特别腼腆文静的女孩,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也变得自信起来了。她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让我非常惊讶。
那第三个阶段就是活动的总结阶段。
学生们把自己讨论交流,查阅资料,亲身实践,调查访问的成果,用不用的方式表达和交流出来,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认识和收获。我原本设计的过程是先分组汇报成果,再展示成果,但是考虑到为了让整个活动过程很流畅,我就引导学生在汇报成果的同时就直接展示出自己最得意的调查结果。课到了这里,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第四个阶段,活动的延伸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过程取向,强调的是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绪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我想,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总结,评价,反思和拓展吧。学生们在完成今天这一系列的交流展示活动过后,一定会有更多的问题和想法,接下去我设计的就是拓展学习:我们如何“变废为宝”。学生又提起了新的兴趣,以上的感受和体验就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下去,探索下去。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就有了下文。
最后,我想用六个字结束我的说课:我希望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让学生们“想学,会学,学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