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5课是什么?

你很fool
推荐于2016-10-22 · TA获得超过12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8万
展开全部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1、逐走:竞跑,赛跑。逐:竞争。走:跑。   2、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3、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4、河、渭:即黄河,渭水。
夸父形象(2张)  5、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6、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7、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8、未至:没有赶到。   9、渴:感到口渴。   10、弃:丢弃。   11、为:成为。   12、逐日:追逐太阳。   13、于:在   14:大泽:大湖
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道渴而死   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古今异义
  ①夸父与日逐走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②饮于河渭   河:古义:专指黄河。 今义:泛指所有河流。
一词多义
  饮: ①欲得饮 饮: 名词,饮食,食物和水   ②饮于河、渭 饮: 动词,喝
古文翻译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翻译: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发怒用头去撞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湖流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
注释
  ①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共工怒触不周山
  ②触:碰、撞。   ③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大荒的一个角落,有座山断裂而合不拢,名叫不周山   ④昔者:从前   ⑤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⑥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的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⑦焉:文中译为“于是,于此,兼词”   ⑧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⑨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⑩为:做,动词   移:移动   地不满东南:地向东南方向下塌   共工:水神   归:聚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