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的意思是什么

425482623
2012-05-22 · TA获得超过6.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816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1580万
展开全部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宋·朱熹《近思录》引宋·程颐曰:“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无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   
示例:明 冯梦龙 清 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物极必反,子宜速归。不然,胥当践‘复楚’之约!”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而成的理论巨著,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八年)成书。该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其中《博志》篇有这么十二个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简直把物极必反的命题说彻底了。   
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下笔不凡:“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认为物极必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自然规律。   
《淮南子》则是一部杂家之作,相传为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编著,其中的《道应训》篇似乎有新的提法:“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其中“乐极则悲”一句后来发展成“乐极生悲”,与“物极必反”结合,就成了“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的民谚。人们应用时尽管因具体内容不同有若干变动,但这个谚语的基本骨架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汉书·东方朔传》也留下一句名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过清澈,鱼儿就难以存活;人过于明鉴,就很难找到合作伙伴,劝人不要太苛刻,太苛求,能做到大事不胡涂就不错了,小事就不必斤斤计较了。   
《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就指出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发展规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不知道这句话是罗贯中自己的原创,还是他引用了当时流行的谚语,反正中国老百姓无人不晓得,无人不会用。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堪称是中国封建王朝盛极必衰的历史。曹公笔下的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简直就是“乐极生悲”的谚语集成,甄士隐对《好了歌》的“大彻大悟”,仿佛是封建地主阶级对无法挽救的历史颓势发出的阵阵哀鸣。而曹雪芹笔下“水做的女儿”,其故事也无不隐含着物极必反的命运。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贾惜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妙玉性本高洁,但“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水浒传》通篇写农民起义领袖带领受压迫群众造反被迫上梁山的故事,官逼民反,不得不反,108条好汉个个都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运动变化的命题。老子首先提出物极必反的思想。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由道产生运动,到一定极限,又复归于道,如此周行不息。老子这一思想,在以后的《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扬雄的《太玄》等书中,都有所承述。   
至北宋,程颐明确使用了“物极必返”一词。他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故万物本身包含着对立,以至互相摩荡,形成往来屈伸的运动。其运动达于极点,即向反面变化,故万物呈现为盛极必衰,动极必静等情况。这就是“物理极而必反”、“物极则反,事极则变”。他又认为,万物消长盛衰,周而复始,而阴阳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理的存在,即所谓“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程颐把先秦以来“物极必反”的思想,发展成为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
keai7869004
2013-05-28 · TA获得超过18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0.8万
展开全部
你们就不能简单易懂一点解释么,把网页和书本上的资料拷贝到这里来装专业有屁用。
说一个简单的比喻。你吹一个气球,如果这个气球装的气已经快要到极限了但你还继续吹的话就会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周俊华子
2012-05-23 · TA获得超过9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1.9万
展开全部
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anyisiont
2012-05-23 · TA获得超过25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05万
展开全部
物极必反是古人总结自然规律得出的结论,物是指自然万物,涵盖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东西,极就是极端,每个事物都是在变化在发展的,那么发展就会有两种相反的极端和一个中间状态,总体意思就是过分追求事物发展的极限必然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具体体现有乐极生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用来劝谏后人不要过分追求事物的发展,比如说开车,速度越快我们就能在越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可是速度超过了安全极限太多必然导致车毁人亡,反而一辈子都到不了。其实很多事情都适合中性状态,比如人与人的交往,恋人之间的交往,不能以为死死地抓住对方才能体现爱,也不能完全的放纵对方才是爱,应该要保持一个度的原则,不远不近,否则物极必反,两种极端终将导致分手!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要自己去体会才能真正理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