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诗歌?

 我来答
月色泥
推荐于2016-02-20 · 超过1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5万
展开全部
作为一种文体。诗歌必然有其形与神。
形可以指结构,而神,自然是内容。
所以赏析诗歌不妨从这两方面入手。
至于结构,之一,与其他文体类似,有呼应,铺垫,对比,衬托等等技巧。之二,有其形式的辩证关系。比如疏密,详略,虚实等等。
至于内容则比较复杂,因为这是神的所在。诗歌赏析常说三步,一找意象,二描意境。三品情感。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形象,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了不同的意义。经过主管的加工而出现的形象,大概就是意象了。这个词在美学里有详细严肃的解释,这里不用太深入,理解成主观加工的形象即可。比如,对于晴天,心情好的人自然意气风发胸怀大志的描写,而对于心情惨淡的人大多会写成刺眼炫目。这就是主体不同所带来的不同效果,说白了,诗歌的不同是在主体体会的不同。为什么刘禹锡的秋词能够脱颖而出,因为其他诗人都在悲秋的时候,他独说“我言秋日胜春朝。”彰显出了自己的不同和独特。所以赏析诗歌就是要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且能很好的区分这个作者的悲喜和其他作者的悲喜有什么区别,掌握这一点,就能抓住要赏析诗歌的神韵和精髓。
如果考试问情感,那么要先写出诗歌里出现的意象,再组合成符合作者当时心境的意境。再阐释这首诗的情感。必要的时候要联系人物背景和其生平。一个富强唐代的诗人和一个动乱不定朝代的诗人,看见同样的事物,感想也不同。
如果只问意境,那么先答出情感,再组出意境,不再需要写情感了。
为什么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是因为作者的抒情。抒情方法有这么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很好理解,像“祖国,我爱你”,这就是典型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大概分为5种
1 借景抒情,这个应该很常见,在答案里也经常能见到。
2 咏史抒情,就像山坡羊 潼关怀古这类的咏史诗基本都是咏史抒情。人类认为时间是存在的,所以历史也就诞生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有着相同的过去。这,就是历史。而他们也面临着相同的大环境,所以,即使是不同的人们在相同的大环境下看拥有的同样历史,感情大部分都是一样的。所以咏史抒情可以传达很明确而深厚的情感。
3 用典抒情,就是借用历史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情,辛弃疾的诗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抒情现象。比如“何日遣冯唐”,典故和历史其实类似,但是比历史要微观的多,换句话说,历史可以看成是由无数的典故组成的。所以用典也能抒情。
4 托物言志,比如《马说》。
5 写人抒情
这是关于情感的赏析,情感只占诗歌内容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写法上或者说是表达手法上的。
题目经常出现描写手法,表达方法,表现手法等等词汇。大概是这样的区分
表达手法包括描写手法和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就是刚才的直接和间接抒情。
现在说描写手法,分为写人和写景。
写人: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细节。(神态好像可以归为肖像)
写景:这是诗歌中非常出彩的地方。人用感官感受外界的信息,用大脑处理信息。所以逼真生动的描写能让人身临其境。怎样让诗歌这样的平面文字变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呢?
多维度的描写来增加景物的立体感和现实感。既然人用感官感知,那么就用相应的描写。
1 视觉:颜色,形状
2 视角:高低,远近,点与面,宏观和个体
3 听觉
4 触觉
5 嗅觉
6 味觉
在这之中,通过多个维度的描写让景物活起来。而且多个维度的写景中,有些诗歌还会用到“通感”(又叫移觉)的修辞。这能使不同的感觉互相通达融会,浑然一体。
下面是针对大脑处理信息而用的手法
7 辩证关系:与结构的辩证关系类似,这个是内容的辩证关系。包括的更广更多,如:虚实,动静,明暗,内外,疏密,高低,远近等等等等。非常之多,辩证关系的用处就在于不让事物单调乏味。世界是这个样子,里面的一切都在变化更迭,于无尽的变化中,辩证关系永恒存在。也可以理解为让景色又有了新的维度或者标尺。
8 表现手法,人类具有很强的联想能力。所以说到A,可能你就会想到与之相近的B,或是与之相反的C。 表现手法有两种: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侧面烘托有时候和衬托很相像。
9 修辞 要赏析肯定要写到这一点。修辞是一种能让语言的可感性变的非常强烈的技法。
10 笔法:如:大笔挥毫,工笔细描什么的。
上面的赏析技巧基本就写完了,答题如果能把上面的条目全部考虑一遍,相信你一定不会无话可说。
但是,赏析的纲目归纲目,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纲目只是让你更有条理尽量一丝不漏的分析。赏析要想深入,要有强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一个生活浑浑噩噩的人很难理解艺术。诗歌属于文学,文学属于艺术。某个个体沉醉于世界的奇妙或是情感的喷薄时,用了一些东西表达。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等等。但是对于其他人,并不是创作者本体,所以思想方式必然不同,要想赏析,就要有更强的感受力。生活中多多感受,培养自己欣赏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发现美的眼睛),能力有了,不用照着纲目,自己就能十分准确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情感。从感觉的本源,心灵的最深处去理解。
祝君好运。

参考资料: 纲目里的很多地方来自我尊敬的语文老师。我要好好谢谢他。

ruoshui6511
2012-05-23 · TA获得超过25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93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308万
展开全部
了解作者的所处时代、社会地位、创作心情后,多读几遍,掌握诗歌内涵,慢慢品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5-25
展开全部
1.理解字词
2.掌握拘役
3.体会意境
4.发现情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dxiaotao
2012-05-24 · TA获得超过12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慢慢分析就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