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小名的得分如果在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小名

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小名的得分如果在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小名如果降低五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求算题步... 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小名的得分如果在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小名如果降低五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求算题步骤,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庆帅老师
高能答主

2021-03-19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9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2098万
展开全部
这道题目这样列式计算。
90-87=3
(13+5)÷3=6。
一共有6名学生。小明的成绩提高13分,那么所有人的平均成绩就变成了90分,如果小明的成绩降低了5分,那么所有人的平均分就变成了87分。
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小学数学,还包括奥数,在学习方面要求方法适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会事半功倍!那有哪些方法可以依据呢?希望大家能惯用这些思维和方法来解题!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实物演示法

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图示法

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可以帮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

列表法

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于分析比较、提示规律,也有利于记忆。

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多跟寻找规律或显示规律有关。比如,正、反比例的内容,整理数据,乘法口诀,数位顺序等内容的教学大都采用“列表法”。

验证法

你的结果正确吗?不能只等教师的评判,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要清楚,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评价,这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学习品质。

验证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应当通过实践训练及其长期体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验证能力和逐步养成严谨细致的好习惯。

(1)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科书上一再提出:减法用加法检验,加法用减法检验,除法用乘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

(2)代入检验。解方程的结果正确吗?用代入法,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还可以把结果当条件进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实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话要落实在教学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现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学生这样做:31÷4≈8(套)

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无疑是正确的,但和实际不符合,做衣服的剩余布料只能舍去。教学中,常识性的东西予以重视。做衣服套数的近似计算要用“去尾法”。

(4)验证的动力在猜想和质疑。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我要学”的愿望。为了避免瞎猜,一定学会验证。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猜想,直到解决问题。
帐号已注销
高粉答主

2021-03-19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74%
帮助的人:540万
展开全部
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一到三年级数学成绩几乎都在90分以上。三年级分水岭一过孩子成绩就一落千丈,家长只能干着急。却不知道这么教导孩子学习,以前明明很简单的题目现在也得陪同孩子一起发愁。

数学对我们的影响大多限于小学三年级知识,生活中需要对数学的应用也只是三年级内的数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导孩子时三年级内得心应手,一过三年级后家长就开始显得吃力 。甚至还得重新拿起书本预览一遍回顾内容才能教导孩子。

数学兴趣点

对于孩子学习首先我们需要找到学习兴趣点,孩子才能对这门学科产生爱好。然而很多家长在一年级时就主动忽略这一点,导致前三年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到后三年学习一塌糊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孩子一到三年级数学课本主要教导孩子的是加减乘除简单运算,这些运算只要孩子“背会”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乘法口诀然后套用公式都可以考到90分以上。然而就是这种90分以上却麻痹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保持这样的成绩小学应该没有问题。不知道丢掉的几分,却是培养孩子数学兴趣的关键。

我们来看一到小学一年级的奥数启发题,如果你们有孩子在三年级以内也可以问问孩子。

题目:小明今年7岁,妈妈比小明大20岁。20年后妈妈比小明大多少岁?

上面这题是一道经典的运算题目,成人可以直接一口气说出来。但是孩子却需要在大脑里绕几个圈才能得到结果。孩子不能理解20年后他成长了而妈妈也在成长,如果用算式列出来,那么需要算三次才能搞懂。这些其实都是数学的思维的启发,也就是这种题目可以让孩子喜欢上数学。

一到三年级除了需要让孩子把基本功练扎实外还得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如果孩子做题不能二次思考,那么达到三年级以后就会出现大量得错误。

数学二次思考题

四年级一开始就会出现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其中有估算有试商还得对减等等。这时候如果孩子没有在前三年培养出数学思考能力,那么孩子就开始吃力了。我们看看四年级的数学题如何解答。

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小明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小明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第一种:提高13分,降低5分,可知两次分差为13+5=18分
二次平均分差90-87=3分
人数:(13+5)/(90-87)=6人
因为,人数乘以平均分就是总分,二次的总分差就是(人数)乘以(平均分差)
而二次的总分相差18分

第二种:设他们总分为x,人数为y则
x+13=90y
x-5=87y
解出方程x=52 y=6
所以这些同学有6人

题目是相同的,可是算法却不同。如果孩子学习了数学思维后,那么后面的解方程是不是更想学习,更有兴趣呢?

数学是我们必考学科,但是对于思考来说孩子是痛苦的,他们宁愿死记硬背也不想动脑袋去思复杂的问题。这是人类的天性,但对感兴趣的东西会毫不吝啬地去完成。所以培养兴趣点,知道孩子应该这么去学就成为了家长们的事,引导孩子正确学习,让数学不再成为难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妖娆_style
2020-06-04 · TA获得超过49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5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4.6万
展开全部

两种方法都在了(方程+算数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无名小姐YYm7e4h
2019-11-30 · TA获得超过17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44
展开全部
(13+5)/(90-87)=6(人)
答:这些同学一共有六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王者为一
2016-01-2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王者为一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1327 获赞数:16488
小学教师,体育,数学,历史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3+5)÷(90-87)=6(人)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分析书写中☞
高低分差是18,平均分却差3分。总分÷人数=平均分,同样的——总分÷平均分=人数。据此列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