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三、作文评析:
本作文题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材料事件本身,二是写作提示语,三是写作要求。第一部分的材料事实就是从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选入的新闻必须是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能够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第一个新闻是“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第二个新闻是老父排队挂号看望医生儿子,第三个新闻是名贵画展主办方宽容无意损坏名画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三则新闻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或者说三则新闻应该是“平行视角”。
材料的写作提示语就是倒数第二段。这个不起眼的、容易被广大教师与考生忽视的“提示语”,往往暗示着作文的立意方向与立意范围,甚至在无形中左右着写作者的写作姿态与写作体式。就拿这则材料来说,如果删掉倒数第二段,作文就变成了“多则材料作文”,从立意上讲,就应该寻找、发掘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即体现温暖的人情味道,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考生应该围绕“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观点展开,并且还要引用材料之外的事例和证据。但是有了作为“提示语”的第二段,立意的方向完全改变了。这个提示语隐含着如下几个要求:一、考生必须在三则材料中选择一个,选择最能够体现社会温暖和人情味的一则,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完全抛开这三则材料。二、选择其中的一个,并非完全抛弃另外两个,因为提示语中要求“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所谓“权衡”就是要在三则材料的比较中体现自己的价值选择。三、“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隐含的意思是哪一则新闻更有“温度和人情味”,更能引导读者“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
第三部分是写作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昔日的“文体不限”的要求在本次考试中变成了“明确文体”,2015年全国1卷的作文要求中也没有“文体不限”的要求,而是用“完成写作任务”代替。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写作提示已经暗示了考生,必须写成议论文,这种文体是隐含在题目的要求中的。
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的命名,这类作文被称为“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所谓“任务驱动型”就是带有具体的写作任务的作文。实际上,所有的作文都是“任务”,但这里的“任务”指的是与材料及要求相关的具体的写作任务。在本则材料中,“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任务,如果考生不理解或者没有注意到这个要求,文章写成了“要有社会公德”“要有爱心”“关爱儿童”“善于选择”“理性权衡”之类的文章,就属于偏离题意。
二、“暖”的正面分析
在材料中,“暖”是一个核心概念。所谓“暖”就是温暖,能够体现浓浓的人情味,能够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则材料依然充满正能量,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专家认为:体现大国风范,过滤提炼媒体、网络、亲人等多信息渠道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形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人生态度,传递对主流价值观,这也是历年高考的主导方向。也就是说,“暖”不仅是一个生活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话题。
第一则材料中,“油条哥”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体现了生意人的社会良知。在商业利益与他人的身体健康中,他选择了他人的健康,即使是利益暂时受到损害,也在所不惜。“复炸油”并不是“地沟油”,国家并没有明令禁止不准用“复炸油”,因为判断的标准不易把握,事实上,市面上的油条大多是用“复炸油”炸成的,商家不认为这是伤天害理,顾客也渐渐接受了现实。明知是复炸油,但依然吃得香,这就是商家与顾客的某种无奈的“契约”。在这种情况下,“油条哥”不用“复炸油”,其情怀、其精神更难能可贵,这就是一种社会的温度,一种人性的温度。
第二则材料,作为医生的儿子,工作太忙,简直可以说是席不暇暖,甚至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面对着排成长龙的患者,医生自然无暇顾及前来看望自己的老父,甚至他都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到来。而作为父亲,看到如此繁忙的儿子,看到排队的患者,他也不忍心占用儿子的工作时间,居然在没病的情况下,自己挂号,为的就是和儿子说上几句话。这种精神也很感人,也能体现人心的温度。
第三则材料,作为名贵画展的主办方,面对12岁孩子的无心之过,在利益与孩子的心理健康之间,他们做出了理性的选择,没有报案,希望孩子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其实,主办方即使报案,在情理上也无可厚非,毕竟是价值连城的名画,孩子没有赔偿的能力,至少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是可以进行适当赔偿的。但主办方没有这样做,他们思考的出发点不是画本身,不是画体现的商业价值,而是孩子的心灵。这也是能够体现社会关怀的温度的。
三、“暖”的反面分析
既然题目要求考生要在“权衡”之中做出“选择”,那就不能一味从“暖”的正面进行分析,而是要在三则“暖闻”之间进行比较。考生选择其中一个的理由无非有二:一是这则新闻更能体现“暖”的人情味,二是其他两则新闻在体现“暖”方面不如选定的那则。这其实也要求考生能够辩证分析,用思辨的观点对三则新闻进行理性分析。也就是说,题目意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在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只能选择无条件的认同,只能写出“歌功颂德”的文章,甚至对材料进行“泛道德化”的分析。也就是说,考生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有自己细致的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自己独特的思考,这其实就是一种思辨精神。
首先来看第一则,需要辨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复炸油”,其判断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炸油条的油用多少次才被称为“复炸油”,如果只用一次或者只炸一遍,就被称为“复炸油”的话,那“油条哥”难道每天还要换一次油,这样的话,估计连成本都收不回来,难道他的行为完全是在奉献?如果只是比别的商家少用了几次,那只不过是产生的有害物质少了一些而已。第二个问题是,不用有害的“复炸油”其实是一件应该做的事,如果坚持不用“复炸油”就大肆表扬的话,那无异于对一个人说:“你的表现真好,应该值得表扬,因为你坚持不杀人!”如果这种行为值得宣传,那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已经没有希望了。“油条哥”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但登上《暖闻》就暗示着这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已经降低到水位线以下了。
其次来看第二则,首先,老父亲究竟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一定要在儿子上班时间来看他呢,即使是医生,也是有下班时间的,中午休息的时候不能再与儿子见一面吗,更何况,他已经等了两个小时,估计离儿子下班的时间也不远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其次,父亲挂号去见儿子一面,就值得提倡吗?医生的职责是给病人看病的,老父亲没有生病,却要挂号排队,这样就不算占用医院的资源吗?即使挂了号,去见儿子一面就不能算是占用公共资源?老父亲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第三,工作不外乎人情,如果说父亲见儿子一面居然要采取这样的手段,那工作的意义何在?以撕裂亲情为代价的工作,又何谈高尚呢?
再来看第三则,该孩子只有12岁,属于未成年人,还不到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而且也不是故意损坏,只是“不慎跌倒”,主办方希望男孩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如果真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如果孩子家境一般,又不具备赔偿的能力,难道还要穷追猛打,逼得对方家破人亡么?因此,从法律上讲,主办方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而从道德上讲,主办方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不过相比前两者新闻,这则新闻体现的“暖”更浓重一些,这一点也值得注意。
其实,对三则新闻进行辩证分析,将具体问题分析透彻,这也是新材料作文立意新颖的主要途径。
本作文题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材料事件本身,二是写作提示语,三是写作要求。第一部分的材料事实就是从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选入的新闻必须是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能够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第一个新闻是“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第二个新闻是老父排队挂号看望医生儿子,第三个新闻是名贵画展主办方宽容无意损坏名画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三则新闻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或者说三则新闻应该是“平行视角”。
材料的写作提示语就是倒数第二段。这个不起眼的、容易被广大教师与考生忽视的“提示语”,往往暗示着作文的立意方向与立意范围,甚至在无形中左右着写作者的写作姿态与写作体式。就拿这则材料来说,如果删掉倒数第二段,作文就变成了“多则材料作文”,从立意上讲,就应该寻找、发掘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即体现温暖的人情味道,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考生应该围绕“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观点展开,并且还要引用材料之外的事例和证据。但是有了作为“提示语”的第二段,立意的方向完全改变了。这个提示语隐含着如下几个要求:一、考生必须在三则材料中选择一个,选择最能够体现社会温暖和人情味的一则,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完全抛开这三则材料。二、选择其中的一个,并非完全抛弃另外两个,因为提示语中要求“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所谓“权衡”就是要在三则材料的比较中体现自己的价值选择。三、“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隐含的意思是哪一则新闻更有“温度和人情味”,更能引导读者“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
第三部分是写作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昔日的“文体不限”的要求在本次考试中变成了“明确文体”,2015年全国1卷的作文要求中也没有“文体不限”的要求,而是用“完成写作任务”代替。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写作提示已经暗示了考生,必须写成议论文,这种文体是隐含在题目的要求中的。
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的命名,这类作文被称为“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所谓“任务驱动型”就是带有具体的写作任务的作文。实际上,所有的作文都是“任务”,但这里的“任务”指的是与材料及要求相关的具体的写作任务。在本则材料中,“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任务,如果考生不理解或者没有注意到这个要求,文章写成了“要有社会公德”“要有爱心”“关爱儿童”“善于选择”“理性权衡”之类的文章,就属于偏离题意。
二、“暖”的正面分析
在材料中,“暖”是一个核心概念。所谓“暖”就是温暖,能够体现浓浓的人情味,能够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则材料依然充满正能量,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专家认为:体现大国风范,过滤提炼媒体、网络、亲人等多信息渠道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形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人生态度,传递对主流价值观,这也是历年高考的主导方向。也就是说,“暖”不仅是一个生活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话题。
第一则材料中,“油条哥”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体现了生意人的社会良知。在商业利益与他人的身体健康中,他选择了他人的健康,即使是利益暂时受到损害,也在所不惜。“复炸油”并不是“地沟油”,国家并没有明令禁止不准用“复炸油”,因为判断的标准不易把握,事实上,市面上的油条大多是用“复炸油”炸成的,商家不认为这是伤天害理,顾客也渐渐接受了现实。明知是复炸油,但依然吃得香,这就是商家与顾客的某种无奈的“契约”。在这种情况下,“油条哥”不用“复炸油”,其情怀、其精神更难能可贵,这就是一种社会的温度,一种人性的温度。
第二则材料,作为医生的儿子,工作太忙,简直可以说是席不暇暖,甚至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面对着排成长龙的患者,医生自然无暇顾及前来看望自己的老父,甚至他都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到来。而作为父亲,看到如此繁忙的儿子,看到排队的患者,他也不忍心占用儿子的工作时间,居然在没病的情况下,自己挂号,为的就是和儿子说上几句话。这种精神也很感人,也能体现人心的温度。
第三则材料,作为名贵画展的主办方,面对12岁孩子的无心之过,在利益与孩子的心理健康之间,他们做出了理性的选择,没有报案,希望孩子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其实,主办方即使报案,在情理上也无可厚非,毕竟是价值连城的名画,孩子没有赔偿的能力,至少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是可以进行适当赔偿的。但主办方没有这样做,他们思考的出发点不是画本身,不是画体现的商业价值,而是孩子的心灵。这也是能够体现社会关怀的温度的。
三、“暖”的反面分析
既然题目要求考生要在“权衡”之中做出“选择”,那就不能一味从“暖”的正面进行分析,而是要在三则“暖闻”之间进行比较。考生选择其中一个的理由无非有二:一是这则新闻更能体现“暖”的人情味,二是其他两则新闻在体现“暖”方面不如选定的那则。这其实也要求考生能够辩证分析,用思辨的观点对三则新闻进行理性分析。也就是说,题目意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在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只能选择无条件的认同,只能写出“歌功颂德”的文章,甚至对材料进行“泛道德化”的分析。也就是说,考生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有自己细致的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自己独特的思考,这其实就是一种思辨精神。
首先来看第一则,需要辨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复炸油”,其判断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炸油条的油用多少次才被称为“复炸油”,如果只用一次或者只炸一遍,就被称为“复炸油”的话,那“油条哥”难道每天还要换一次油,这样的话,估计连成本都收不回来,难道他的行为完全是在奉献?如果只是比别的商家少用了几次,那只不过是产生的有害物质少了一些而已。第二个问题是,不用有害的“复炸油”其实是一件应该做的事,如果坚持不用“复炸油”就大肆表扬的话,那无异于对一个人说:“你的表现真好,应该值得表扬,因为你坚持不杀人!”如果这种行为值得宣传,那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已经没有希望了。“油条哥”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但登上《暖闻》就暗示着这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已经降低到水位线以下了。
其次来看第二则,首先,老父亲究竟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一定要在儿子上班时间来看他呢,即使是医生,也是有下班时间的,中午休息的时候不能再与儿子见一面吗,更何况,他已经等了两个小时,估计离儿子下班的时间也不远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其次,父亲挂号去见儿子一面,就值得提倡吗?医生的职责是给病人看病的,老父亲没有生病,却要挂号排队,这样就不算占用医院的资源吗?即使挂了号,去见儿子一面就不能算是占用公共资源?老父亲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第三,工作不外乎人情,如果说父亲见儿子一面居然要采取这样的手段,那工作的意义何在?以撕裂亲情为代价的工作,又何谈高尚呢?
再来看第三则,该孩子只有12岁,属于未成年人,还不到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而且也不是故意损坏,只是“不慎跌倒”,主办方希望男孩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如果真是一幅价值连城的名画,如果孩子家境一般,又不具备赔偿的能力,难道还要穷追猛打,逼得对方家破人亡么?因此,从法律上讲,主办方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而从道德上讲,主办方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不过相比前两者新闻,这则新闻体现的“暖”更浓重一些,这一点也值得注意。
其实,对三则新闻进行辩证分析,将具体问题分析透彻,这也是新材料作文立意新颖的主要途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