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人民大街的概况

 我来答
手机用户13976
2016-05-29 · 超过5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这条街道的建设,先后历时百年,经过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远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人手中夺取了南满铁路(长春至大连间)。为了对其进行经营管理,开始有规划的市区建设。在长春头道沟(现长春火车站一带)购置土地,修建了长春火车站,并在车站前修建了直径175米的街心广场,初建时命名为“大广场”,后按当时长春内所有广场的方位改名为“北广场”,由广场向南修建了一条长约900米的大街,也就是现在人民大街北段(站前至胜利公园东北角,头道沟北沿的一段),这一段仅占整条大街的十三分之一,这就是人民大街的最初雏形。按当时日本人的规划,将长春站前至七马路规划为“满铁附属地”。
规划设计的当时,在道路宽度上有过多次反复。当初的设计主持人是满铁土木课课长、工程师加藤与之吉。他根据当时日本东京的标准,设计这条街道宽度只有几十米,遭到首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的批驳。加藤再次提出展宽到28.8米,又遭到后藤的斥责,并被后藤派往欧美考察去了。最后确定路宽36米。36米宽的街道,现在已经狭窄了但在百年前,汽车刚刚出现,客货运输都处在以马车为主的时代,按当时日本东京的标准,也是最宽的。路型修成以后,对于只有几千人口的长春“满地附属地”来说,显得过分的空旷,当时很不为人们所理解。
这条街道,最早被日本人按中国式地名命名为“长春大街”。1922年,日本殖民当局,把满铁附属地的街路名一律改成日本式名称,因此更名为“中央通”,意为中央大街。北段的这个名字,沿用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止。
东北沦陷以后,长春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中心,日本人进行了大范围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为接续已经建成的“中央通”,作为市区的纵向中央干道,决定向南延伸,并且命名为“大同大街”。从胜利公园门前往南,路宽扩展到54米,分成快慢车道,有4条行道树组成的绿化带(也是分车带)。因为日本人在规划上采用了环状平面交叉的体制,所以在这条大街上共有6座圆形广场,既是回车岛,也是绿地。
沦陷时期工程的施工,是由北向南推进的。开始是跨越头道沟,伸展到现在的人民广场。因为地形起伏大,工程量大,所以在30年代使用过铁路翻斗车,铲运机等先进的施工机械,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工程大体是:1932年开工,1933年修到人民广场附近;1935年至1936年到达解放大路口;1937年至1938年到南端的卫星路口;1939年以后,无大变化。工农广场以南的路段,只完成了快车道,没有绿化,人民广场以南的人行道,没有铺装路面。车道全部采用灌注式的沥青路面。大部分是碎石基础,局部采用无筋混凝土基础。1941年以后,日本人因经费短缺,只能维持原状了。尽管这条大街最先采用了电力、电讯线路地下化的新技术,但直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止,还是一条没建成的街道。人民广场以南建筑物稀少,以北地段,除了三中百货店(今百货大楼)和日本毛织株式会社(今省建筑设计院)两处商店外,基本上都是官衙和企业的办公楼,所以日本人称这条街为“办公室街”;又因为这条街集中了银行和日本的金融企业,日本人又自诩为“满洲的华尔街”。
当修筑这条大街时,沿途有新发屯、城后堡、义和屯、福安屯等多座村落,日本殖民当局急于修路和建筑,就不顾中国人的死活,强制驱逐村民强拆民房,强占农田,使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修建“大同广场”和伪司法部办公楼(今市公安局办公楼)时,就曾有村民被逼上吊自杀。
日本人原打算让这条大街直通南环城路,但南端要跨越小北沟等几条深沟,无论高填方还是架桥,工程费用都很大。因此,只好改修一条折向西南的小路,以连结通往南部市郊的道路。
抗战胜利后,苏军进驻长春,在人民广场中心为自己修起一座空军纪念塔,把这条街更名为斯大林大街。1946年5月国民党占据长春以后,把街道分成两段,改北段为中山大街,南段则按蒋介石的名字改为中正大街,中心广场也同时改为中正广场。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从此,长春这座美丽的城市又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1949年3月,为了表达中国人民与苏联人民的友好关系,这条大街又以苏联国家元首斯大林的名字命名为斯大林大街。1996年5月1日更名为人民大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