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分别与甘肃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表明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
扩展资料:
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油画《三大主力会师》,深刻反映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经过生死考验,像三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汇聚陕甘,战士们相聚时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广为人们传诵的诗词正是当年红军长征精神的真实写照。
1936年10月,远涉二万五千里路途,经历重重战争考验,克服雪山、草地等恶劣自然环境险阻并沿途传播革命真理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全体指战员的团结拼搏下,以铁流合围之势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而这支经过千锤百炼的红军雄狮,日后成为最终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革命胜利的钢铁洪流。
7月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由红二、六军和由红四方面军划归的第三十二军合编组成红二方面军,以贺龙为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以任弼时为政治委员兼红二军政治委员,萧克为副总指挥,关向应为副政委,李达为参谋长,甘泗淇为政治部主任。
陈伯钧为第六军军长、王震为政委,罗炳辉继续担任第三十二军军长、袁任远为政委。红二方面军共8个师1.4万余人。组建后,红二与红四方面军开始协同北进。
为加强领导,7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西北局,以张国焘为书记,任弼时为副书记,朱德、关向应、贺龙、徐向前、王震、陈昌浩等为委员,统一领导两个方面军的北上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主力会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长征胜利 三军会师
红军长征:长征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12,500公里)以上,因此又称二万五千里长征或万里长征北上抗日。长征过程中,红军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主力由出发时的30万人锐减到2万5千。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