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思品复习提纲 20

谁有八下思品复习提纲,详细一点,... 谁有八下思品复习提纲,详细一点, 展开
APE小草莓
2012-06-07 · TA获得超过428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6万
展开全部
我国国徽的寓意是什么?

公民和人民有什么区别?

我们的全力保障体制是怎样的?

公民在正确行使权利时应注意些什么?

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向什么国家机关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什么是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一说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人格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

人身权利的地位和生命健康权的地位分别是怎样的?

童工的年龄界限是多少?

怎样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

人格尊严权具体包括那些权利?侵犯名誉权的表现有哪些?

14.公民肖像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表现有哪些?

15.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表现有哪些?

什么是隐私?隐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表现有哪些?

教育有什么作用?义务教育的特征有哪些?作为学生该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财产所有权包括那些权利?

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20.我国继承法规定。财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两种?

21.法定继承人范围确立依据是什么?继承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22.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是什么?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知识产权包括那些权利?

法律规定我国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如何使消费者权利免受侵害?消费者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25.什么是公平?它与正义之间的关系怎样
441084112
2012-05-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万
展开全部
第十课 我与集体共发展

1、集体的基本特征:
①共同的目标②行动上相互支持③心理上相互依存④情感上荣辱与共
2、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①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②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观点:团结就是力量
4、为什么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重要性)
①只有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②只有团结,才能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③只有团结,才能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
5、怎样维护集体的团结?
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珍视集体的团结,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
6、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7、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①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
8、观点: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9、怎样为集体添光彩?
①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牢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
②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如关爱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完成集体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做好本职工作,勤奋学习,为集体增光添彩
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10、怎样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①维护国家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决不能为了满足个人或局部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第十一课 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

1、观点: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发展变化的
2、当前我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
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②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3、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②社会调查活动③参观访问等
4、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意义)(亲社会的作用)
①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个人)
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社会)
5、怎样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
①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②正确认识从众心理,避免盲目从众
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实现生命的价值
6、从众心理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②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不利于个人养成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7、怎样克服盲目从众?
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8、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①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③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
1、大自然美的体现
①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②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③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2、美丽大自然的作用:
带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3、我们应该怎样鉴赏风景?
①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
②鉴赏自然风景,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4、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5、什么是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6、环境问题的危害:
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课 关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

1、怎样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①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③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
①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②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③就等于保护人类自身
3、怎样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①既要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就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③就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怎样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①就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树造林
②还要保护好自然景观,如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写乱画,不破坏环境。
5、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观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②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这位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7、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③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8、观点:依法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政府部门和专业环保人员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9、青少年怎样保护环境?(青少年怎样依法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①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学习环保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思想)
②从现在做起,自觉落实环保行动,如:不乱扔废弃物、爱护花草树木、不乱写乱画等(行动)
第七单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
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现代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①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中心。
②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成像技术、显示技术等。
③当前信息技术正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4、①生命科学技术,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
②生命科学技术能够揭示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对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生态环境、食品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为什么要创新?(如何理解科技发展靠创新?)
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②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③创新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6、科技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创新推动了科技发展,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7.好奇心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好奇心是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不过,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否则也会对人们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8、好奇心怎样发展为创新?
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9.青少年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①好奇心是动力;②善于观察是前提;③想象是创新的先导;④敢于质疑是源头;⑤积累知识是前提;⑥勇于实践是过程。

第八单元 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1.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为严格。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哪些根本的问题?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根本制度,内政外交方面的基本国策,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
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在:
①一方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②另一方面任何法律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4.为什么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表现)?
①宪法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②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③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出为:
①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
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做的事;
③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6.青少年应该怎样增强宪法观念?
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
③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
④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⑤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意识
7、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国家的的根本大法
③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④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主要地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