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用富有童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主体心灵,浓厚自主学习的氛围
现代教学观提出,“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个体,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是教育根本目的的内在规定性。”我们认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开展自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与前提。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认识到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人。这一点很重要。相反,如果实用主义地看待教育,这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无异于买椟还珠,因为它消解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具有的意蕴。
一节数学课上,校对完之后,做对的孩子高兴的给自己画一颗五角星,“老师,刘河没做!”看着刘河数学书上歪斜而又自信的☆。他肯定做在心里那本本子上了。“我在心里想过,都对了!”望着刘河振振有词的样子我笑了。我没有追问他为什么不写,只是轻轻地对他说:“我知道这道题,你肯定会了。但是你知道张含会做这道题吗?”刘河摇了摇头。于是我喊道:“张含,请你把你的作业本拿来给刘河检查一下!”张含的座位离刘河最远,她的作业写的既工整又正确,小刘河不好意思的笑了……这一次我没有板着脸向刘河瞪眼睛,因为我喜欢也愿意看到刘河那急切地想表达自己想法的表情。我想,张含的作业就已经代替了我的“严肃教育”,这是一种完全带上了富有童真的纯净真挚的师生情感的教育方式。我们坚信:“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二、激发学生自学探究的兴趣——融入儿童的情愫,尽可能多地让数学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做法也多姿多彩。但如果我们仍然把追求考试分数作为教育的全部,那样学生是毫无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的,相反学生头脑里生来就俱有的主体需要和主体意识却在这样的学习之中不断地被弱化,他们感觉不到数学与他的喜怒哀乐还有关系,感觉不到学数学除了会答题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用处。一句话,数学虽然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却没有走进他们的心灵。
一张二年级考卷上有这样一道题:一条马路长40米,要在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98%的学生是这样写的:40÷5=8(棵)。我在想,二年级的孩子有这样的栽树经验吗?这样的数学不叫做题,叫什么呢?如果走进学生生活,从中挖掘出数学,展现数学的生活底蕴和魅力,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体验就不是在做题。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一(1)班教室,教室里乱哄哄的。我一声不响地在黑板上画起了五角星。画完后,我问:“哪组星最多?”学生说第三组。“第三组几颗星?”“其他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7 4 10 8 。你想要哪个数?都说要10。为什么呢?因为10最多。接着,我让学生给这四组排一排名次,学生分别写出了3 4 1 2。现在你喜欢哪个数?学生说1。我追问:1最小啊?学生抢着说:1在最前面。说不清,但学生意会了。然后我又请每一组的学生说说想法。得第一名的小组代表,有的说要继续努力要不然别的小组会赶上的,有的说给几个★给别的组。不好的小组代表说,要再得几个就和第1名一样多了,有的说不行,还要多得几个,因为第1名的小组还会再得。发展的眼光!这可不是单纯数学的知识技巧可以代替、包办的。
这里,不经意的提问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智慧的本真?它怎么就把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的心联系的那么紧?把孩子的心与数学联系的那么紧?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天的数学课已满足了这些孩子们的情感需要,融入了儿童的情愫,而且,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感到数学已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这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总之,如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就像个窝窝头,不是牛奶、巧克力,孩子们不喜欢吃,相反如果让数学走进生活,孩子就会抢着吃争着吃。
三、拓展自学探究活动空间——提供大胆实践的机会,提倡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自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无论是对生活情景的感悟,数学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还是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选择等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可以讲,“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发现学生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承认学生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提倡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个性化,正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我曾给二年级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100厘米=()分米。孩子们片刻静了下来,一会儿几只小手举起来了。
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因为100厘米=1米,1米=10分米,所以100厘米就等于10分米。流畅严密的推理,太精彩了!
第二个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还有办法!因为1分米等于10厘米,100厘米就等于10分米。
我赞许地点点头笑了!目光停留在数学成绩不大好的王山的身上,他笑着:“我猜的!”说着他用手比划100厘米多长,1分米有多长,100厘米里大约有10个1分米。
从这三个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差异,但是我们很难说清谁好谁坏。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体现了等量代换的思想,第二个学生的推理也很出色,第三个学生则很大胆,能联系实际来解决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但是我们要给他们留点时间,相信他们的发展有个过程!有人曾说过,时间和空间对于孩子来说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因 为这些构筑了他们学习的基石。
现代教学观提出,“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个体,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是教育根本目的的内在规定性。”我们认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开展自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与前提。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认识到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人。这一点很重要。相反,如果实用主义地看待教育,这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无异于买椟还珠,因为它消解了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具有的意蕴。
一节数学课上,校对完之后,做对的孩子高兴的给自己画一颗五角星,“老师,刘河没做!”看着刘河数学书上歪斜而又自信的☆。他肯定做在心里那本本子上了。“我在心里想过,都对了!”望着刘河振振有词的样子我笑了。我没有追问他为什么不写,只是轻轻地对他说:“我知道这道题,你肯定会了。但是你知道张含会做这道题吗?”刘河摇了摇头。于是我喊道:“张含,请你把你的作业本拿来给刘河检查一下!”张含的座位离刘河最远,她的作业写的既工整又正确,小刘河不好意思的笑了……这一次我没有板着脸向刘河瞪眼睛,因为我喜欢也愿意看到刘河那急切地想表达自己想法的表情。我想,张含的作业就已经代替了我的“严肃教育”,这是一种完全带上了富有童真的纯净真挚的师生情感的教育方式。我们坚信:“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二、激发学生自学探究的兴趣——融入儿童的情愫,尽可能多地让数学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做法也多姿多彩。但如果我们仍然把追求考试分数作为教育的全部,那样学生是毫无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的,相反学生头脑里生来就俱有的主体需要和主体意识却在这样的学习之中不断地被弱化,他们感觉不到数学与他的喜怒哀乐还有关系,感觉不到学数学除了会答题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用处。一句话,数学虽然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却没有走进他们的心灵。
一张二年级考卷上有这样一道题:一条马路长40米,要在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98%的学生是这样写的:40÷5=8(棵)。我在想,二年级的孩子有这样的栽树经验吗?这样的数学不叫做题,叫什么呢?如果走进学生生活,从中挖掘出数学,展现数学的生活底蕴和魅力,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体验就不是在做题。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一(1)班教室,教室里乱哄哄的。我一声不响地在黑板上画起了五角星。画完后,我问:“哪组星最多?”学生说第三组。“第三组几颗星?”“其他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7 4 10 8 。你想要哪个数?都说要10。为什么呢?因为10最多。接着,我让学生给这四组排一排名次,学生分别写出了3 4 1 2。现在你喜欢哪个数?学生说1。我追问:1最小啊?学生抢着说:1在最前面。说不清,但学生意会了。然后我又请每一组的学生说说想法。得第一名的小组代表,有的说要继续努力要不然别的小组会赶上的,有的说给几个★给别的组。不好的小组代表说,要再得几个就和第1名一样多了,有的说不行,还要多得几个,因为第1名的小组还会再得。发展的眼光!这可不是单纯数学的知识技巧可以代替、包办的。
这里,不经意的提问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智慧的本真?它怎么就把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的心联系的那么紧?把孩子的心与数学联系的那么紧?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天的数学课已满足了这些孩子们的情感需要,融入了儿童的情愫,而且,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感到数学已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这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总之,如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就像个窝窝头,不是牛奶、巧克力,孩子们不喜欢吃,相反如果让数学走进生活,孩子就会抢着吃争着吃。
三、拓展自学探究活动空间——提供大胆实践的机会,提倡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自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无论是对生活情景的感悟,数学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还是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选择等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可以讲,“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发现学生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承认学生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提倡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个性化,正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我曾给二年级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100厘米=()分米。孩子们片刻静了下来,一会儿几只小手举起来了。
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因为100厘米=1米,1米=10分米,所以100厘米就等于10分米。流畅严密的推理,太精彩了!
第二个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还有办法!因为1分米等于10厘米,100厘米就等于10分米。
我赞许地点点头笑了!目光停留在数学成绩不大好的王山的身上,他笑着:“我猜的!”说着他用手比划100厘米多长,1分米有多长,100厘米里大约有10个1分米。
从这三个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差异,但是我们很难说清谁好谁坏。第一个学生的回答体现了等量代换的思想,第二个学生的推理也很出色,第三个学生则很大胆,能联系实际来解决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但是我们要给他们留点时间,相信他们的发展有个过程!有人曾说过,时间和空间对于孩子来说就像生命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因 为这些构筑了他们学习的基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