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育暖暖风
高能答主

2020-09-26 · 为你解答问题的热心市民
教育暖暖风
采纳数:2334 获赞数:20028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原文:

作者:宋代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薄荷之风lysy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170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7万
展开全部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西西美食七七七
2012-05-27 · TA获得超过8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7万
展开全部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无耻东东
2013-09-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8万
展开全部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虽是简明的,但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警句的原因。对事物要有新的看法,从整体去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六楚mH
2020-09-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7
展开全部
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918
分享15

素年小椴
TA获得超过832个认可
2012-05-27
关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