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 我来答
倔强华叔
2018-07-2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倔强华叔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44757 获赞数:770118
曾获市级县级先进工作者。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作文课上,急得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那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呢?我认为以下几"多"十分重要. 一、多说 "说",即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于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自然景物或亲自参加的各种活动等等,在训练过程中,列出简单的提纲来引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然后按说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先对一位爱说话的男生提问:"你给大家讲讲你的妈妈吧."这位男生先是奇怪,但还是回答了:"我妈妈三十来岁,胖敦敦的,扎着一条大辫子."我点了点头.他又补充说:"我妈妈会绣花,绣得可好啦!在我的一件新毛衣上还绣了一只可爱的米老鼠呢!"我满意地笑了.接着又问了其他几个同学,效果都不错.于是,我走到黑板前板书了《我的妈妈》,然后我又鼓励学生把刚才讲的写下来.这样做,学生感到"胸有成竹",写起来比较顺手,学生对作文感到不是太"难",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乐趣. 二、多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学生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课文是多读的起点,读好课文,揣摩作者的思路和语言表达,奠定基本的阅读量,由此扩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需要,去阅读报刊杂志和书籍,就迈向多读的天地了. 在作文教学中,多读名家文章是重要的,但是,阅读学生的优秀作文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作文都出自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体验大致相同的同学之手,具有十分自然的可比性和启发性,最能引起学生自己的共鸣,是学生最直接的作文借鉴.阅读的实践证明:有比较的阅读,可以最有效地发现自己需要吸取的东西;同龄人的习作,最容易得到立意、选材、构思和语言等方面的启发.所以要支持学生们订阅《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作文向导》、《百家作文指导》、《作文大王》等.这样,学生们人人争读课外书籍,人人摘录优美词语,人人珍藏生动章节,作文时才能运用书中所学到的知识,才能尝到了阅读课外书籍促进自己习作的甜头. 三、多写 作文活动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作文实践.因此,多练笔就成了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多写,可以促进观察思考锻炼思维的敏捷、严密和灵活,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 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把眼看、耳听得来的"材料",直接贮藏在脑子里固然好,只是有些"材料"琐碎,容易忘掉,写作时暂时又想不起来、写不出来.那就可以把平时得来的"材料",以写的形式保留下来.如遇到一件有意义的事,看到一个动人的场面,发现一种富有特色的神态,或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语言,都可以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大量积累生活素材,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很多的练笔机会,为今后写文章时做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多改 作文修改是小学生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作文写完后,要反复修改,力求文字精练、表意准确、语言生动.在课内,我指导学生作文后,学生做草稿,要求学生用铅笔做稿,写一行空一行,学生草稿完成后,第一,要求学生自读自改,放声读稿,看看是否符合写作要求.并在反复的阅读中把错字、不恰当的标点和语句修改过来,把不具体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多余的字、词、语句或段落删去等.第二,学生互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交换评改,在读中改、在改中读.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总想表现自己,千方百计地把别人作文中在的问题找出来,有时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潜在智能得到了开发,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第三,教师面改,有少数学生的作文需老师的帮助进行批改.教师的批改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要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做到多改少批. 这样,以改促写,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出高质量的文章. 五、多鼓励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劳动,总希望别人对自己劳动的价值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生的作文瑕瑜互见,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优秀习作中的谴词造句和布局谋篇中的"闪光点",更要发现差的习作中情感表达的"闪光点".我常把学生习作中的妙词佳句,或别具一格的构思,出在黑板报上,使学生"对自己的进步有满意的感觉,对求学发生内在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即便有欠缺的地方,也要婉转地提出,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heartzh123
2016-12-26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10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1858万
展开全部
如何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众多的老师和学生。。我认为,要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树立新型的作文教学理念和科学的作文训练观,摈弃或“满堂灌”或“放养式”的教学方法,实施自主合作式的作文教学。
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二年级的写话跨越到段的描写。作文难度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一些作文也有了一些字数的要求。提高三年级孩子的写作文水平,我认为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没有写作兴趣,不想写就不会积极收集材料,就不会有可写东西。因此,作文教学首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创设情景,以情激趣。
比如,在写《家乡的美景》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夏、秋、冬四季绵阳的景色以及各个景点人山人海的图片,通过再现周围的事物,引导孩子学会从哪些方面去观察、体会。激发了学生赞美家乡的欲望。
二、演示操作,自我展示。
小学生的表现欲望都是很强烈的,我们老师就应该善于运用他们这一特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小发明、小制作等,可激发学生的交流学习的兴趣。如今年科技节,学校向各班征集小发明、小制作还有会标,孩子们一听可来劲了,动手操作时他们的强项。我觉得这是一个训练作文的契机。于是,我让学生边演示边介绍,制作所需材料,方法步骤,自己的体会等,再把介绍的内容写下来,让更多的人也学一招,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游戏表演,巧妙设趣。
教师如果能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巧妙设计游戏和表演,就能增强学生观察和想象的兴趣。如:在兴趣班我就进行了一次“掰手腕比赛”,其他孩子一边观察,一边猜测哪一方会赢。刚开始他们把“怎么准备、开始、结果”都说了,非常详细还用了很多好词、好句。但没有人谈到了心理描写,于是,我让他们尝试和同桌“掰手腕”。再让他们谈,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写身边的事情,发现身边的美,用学过的语言,活化为自己的思想,说自己的所见所感,就是好作文。多鼓励,少批评。三年级属于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师不可急切地渴望学生写出什么精彩的作文,不要过多地“指导”怎么审题怎么立意怎么构思怎么选材怎么布局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能够做到有话想说并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到书面上,就是老师和家长们在这个时期所期待的最大的成功!。语文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考虑怎么引导学生习得知识规律。我想,多给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后仿写。这样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易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规律。
另外,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让学生经历什么写什么,获得什么写什么。使学生处于生活之中处处是作文的状态,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乐于表达的快乐和成功。
  写出来第一篇之后,不要指责他写的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如果这样,他哪里还敢再继续写下去呀?正像其反,恰恰需要您大力夸奖他的好,或字体美观,或书面干净,或标点正确,或观察仔细,或用词恰切,或句子通顺,或描写形象,或叙述生动,如此等等。
孩子迈出了第一步,有了经验,自然就会再迈第二步,接下来就会有第三步第四步……哪怕是他第一步没走好摔倒了,也还是要更加耐心更加细致地引导他护持他鼓励他,使他能够坚定信心继续走下去,一直到比原来走得更好——有没有哪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学步之初走得太不象样而大声呵斥,大加责备的?
学生得到了一次鼓励,必然信心大增,写下去的兴趣和愿望不知不觉地就油然而生了。写得多了,悟性自然增加:怎样写得好,怎样写得不好,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经验教训就会越积越多,这样再反过来指导自己的作文,怎么不会进步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