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知乎

 我来答
赵灵儿UNt47
2020-08-13 · TA获得超过29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万
展开全部

知乎上曾有一个提问: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林黛玉而贬低薛宝钗?
其中一条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
“我们偏爱黛玉,是怀念那个棱角未损、还活在天真世界里年少的自己;
我们不爱宝钗,是因为不爱在她身上看到对世事妥协、面目模糊的自己。”
小时候读《红楼》,总觉得宝钗看不太真切。
明明博览群书,却偏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空有“好风凭借力”的青云志,却遇事“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
虽然劝说宝玉要关注“仕途经济”,却写下《螃蟹咏》,令宝玉大叹骂得痛快。
后来经历了人世变幻,才明白:
年少时在宝钗身上没读懂的那部分,叫做生活。


01

宝钗出生于“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
书中写道:“当时他父亲在日,极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
寥寥数字,轻描淡写,却能看到她从小就肩负光耀门楣的使命。
“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安慰母心,她便不以书字为念,只留心针黹(zhi)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代劳。”
父亲早逝,兄长胡闹,家族希望寄于一人之身,又怎能不收敛性情、藏愚守拙,尽力去做那些“正确”的事呢?
第四十五回描写宝钗大观园的生活:
“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日间至贾母王夫人处两次省候,不免又承色陪坐;园中姐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
我们总说她人情练达,可“事事想得妥当”的背后,只因金锁挂在身上,担起了责任,放下了自我。
对外以进宫待选之身,翼图拯救日趋衰败的家族;
对内照顾家中买卖,操心“渐亦消耗”的生意,时常提醒不靠谱的哥哥;
进到内室,宽慰母心,承欢膝下;
客居贾府,处处细心、事事周全,上下左右应对妥当。
放眼整部《红楼》,宝钗是最让人省心的懂事孩子。
只是,她把自己戒掉了。
红学专家刘心武评价宝钗靠吃冷香丸压制体内热症时,就曾指出这是在隐喻她的克制天性。
再回首,有没有发现宝钗很像一天天长大的我们?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我们伤春悲秋,任性任情,唯独不谙世事,双手不沾阳春水,也不晓得柴米油盐贵,今夕何年。
待到光阴流转,一头扎进滚滚红尘,在艰难人事的锤炼下,把自己活成一支孤独的队伍。
零零碎碎的一地鸡毛不扫起来,何处可落脚?
千疮百孔的生活不缝缝补补,如何撑起体面?
这个时候,我才懂得宝钗的“妥当周全”里,是难以细细与人言的“当家才知柴米贵”。
原来,黛玉和宝钗之间,隔着一个烟火世俗的人间。

02

宝钗的待女莺儿和贾环掷骰子玩。贾环掷了个幺,偏耍赖说是四个点,莺儿气得与他争辩起来。
一旁的宝钗,喝止了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
小时候读到这一段,只觉得宝钗圆滑虚伪,是非不明。
可是这些年,我慢慢发现,自己也不再是当初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了。
前两个月,一大家子人去曼谷旅行,打车回酒店时,司机有意绕路,正常73泰铢的路程,却要150泰铢。
表弟愤怒地说:“不能给那么多,我要报警,大不了打一架,谁怕谁?”
我劝表弟:“没多少钱的事,闹上半天,不值得。”
表弟斩钉截铁地说:“这不是钱,是原则!”
看着他年轻气盛的模样,我沉默片刻,说道:
“但是咱们带着老人、孩子,真在语言不通的国外大街上打起来,就算你赢了,也没了看风景的心情。所以算了吧。”
随着年纪渐长,看不惯的人和事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领悟一句“算了”背后的涵义。
心里再讨厌一个人,表面上仍会奉承两句;
即使不认同对方的所作所为,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他也有他的道理”;
那些不是大善大恶、大是大非的事,就一笑而过了;
遇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争执,也学会了像宝钗一样“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我们的心变大了,是因为我们在人生的各种抉择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这一生,说起来很短,可过起来挺长。
我们当如何面对,生命中那些不期而遇的不如意?
与其为了那些拿不起、放不下、得不到的疲于奔命,不如对自己说一声“算了”,学会释怀,学会悦纳。


03

细看《红楼》,宝钗似乎很少为什么人、什么事流泪叹惜过。
金钏跳井自杀,宝钗平静地劝慰王夫人:
“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或是在井旁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一番话未免让人感叹冷漠,但她却能将自己新做的衣裳拿出来为金钏装裹。
柳湘莲因误解要与尤三姐退婚,三姐自刎而死,柳湘莲悔恨至深,随一道士出走,不知所踪。
众人无不骇然,宝钗却不以为意地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依我说,不必为他们伤感。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那同伴去的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这段话波澜不惊,年少时,让我痛感人性凉薄。
如今,我也经历过一些人事悲喜,才看到与现世妥协的无奈。

金钏死不能复生,倒不如尽可能抚恤她的家人。宝玉纵使再伤心,但真正为其家人争取利益的是宝钗。

柳湘莲失踪,就算为之哀伤痛哭也不能改变结果。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各人也有各人的承担,宝钗只能负责她那一份。
如果她也像母亲和哥哥一样长吁短叹,而忘了生意正事,又如何接下生活砸过来的难题?
人到中年,我才真的读懂了宝钗。
童话结束,现实严酷,困境之下,唯有保持一份沉静从容的气度,日子才不会那么难过。
“金钗雪里埋”,不是不哭,只是这份悲苦被大雪掩藏了痕迹。

04

林语堂说:“欲知一个中国人的脾气,最容易的方法,莫过于问他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假如他喜欢黛玉,那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假如他赞成宝钗,那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亦有人说,黛玉和宝钗是我们在成长中的两个阶段。
年少时,对看不惯的人和事,直截了当出言讽刺;对世间的一切污浊肮脏,理直气壮直斥其非。
成年后,被生活搓揉一番,学会了端庄克己,说话留了心眼,做事滴水不漏。
大多曾经如黛玉一般的女孩儿,最后都会在岁月的长河里,一步步走向圆融通达的宝钗。
这个过程,大概就是“成长”。
我们在其中,学会了利弊权衡。
我们不会再像林妹妹一样泪珠满面,但一定会如宝钗一般面不改色地将生活继续。
正如一直很喜欢的那句台词:
“有时候,你就是要做正确的事,即使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我们纵然失去了黛玉的自我率性,失去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洒脱,但也和宝钗一样,经历过艰辛,圆润了棱角,深深懂得人生不易,才不愿去计较些微琐事,最终带着温暖与善意融入尘世间。
回首望去,深深浅浅里,不是没有遗憾,但我们总要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也终将慢慢锤炼成最好的自己。
关山已远,更深露重,前路漫漫,善自珍摄。


狂人横刀向天笑
2017-10-10 · TA获得超过29.3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4.6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6352万
展开全部
《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塑造是多侧面的、复杂的。作者“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写作模式,写出了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即她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中慧质、恬淡、宽厚、豁达大度、博学、迎合奉承、城府很深、冷酷无情是具有代表性的。下面是我们对她的性格的具体分析:
一、 慧质
她天资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就了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及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有广泛的涉猎。连以“杂事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如元妃归省时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
二、 恬淡
曹雪芹写宝钗极力突出其朴互淡雅的形象。如第八回对其住所环境的描述“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还有四十回写蘅芜院:“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己。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俗话说“观人行,知人性”,从一个人的爱好就可以看出几分该人的性格的。宝钗不喜欢涉及是非,不喜欢争风出头,所谓“藏拙守愚,安分随时”,想来和这有极大的关系的。
五十五回王熙凤说她“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有人用这种明哲保身式的处世之道说明宝钗的虚伪和世故。然而宝黛也是不喜出风头,不喜有涉是非的。三人同样了解世俗的浊恶。为何宝玉、黛玉成了正统的叛逆,可宝钗却成了正统的信徒!显然,这在常人看来都是很难理解的。其实,宝钗这种态度和她的生活环境有关,薛家是商人和官宦的结合。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她深知这种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复杂和斗争的激烈,因而只能选择一种逃避的方式让自己的心灵有片刻的清静,但是在旁人看来这就是明哲保身。
三、 宽厚
第七回讲宝钗的“热毒”后紧接着说“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甲戌侧批:浑厚故也,假使颦、凤辈,不知何如治之。)意思明显是说 ,宝钗比黛玉,凤姐要宽厚。
林黛玉对于后进贾府的宝钗,一直存着戒心。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第四十二回《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等回数,尽管黛玉一次次挖苦讥笑宝钗,可是宝钗却“浑然不觉”,从未心存芥蒂。后来黛玉自己也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卿宏阔E1
2017-10-10 · TA获得超过515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49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381万
展开全部
圆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秋来春心X
2017-10-10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秋来春心X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9016 获赞数:215618
毕业山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焦化厂工作九年,从事研究化学工艺方面的工作,现任高级技师。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被誉为“群芳之冠”、“山中高士晶莹雪”。她体态丰盈,品格端方,才德兼备,性格大度,是金陵四大家族之薛家的掌上明珠。因身上常年佩有一把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带的通灵宝玉上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似乎是应和的,因此有“金玉良姻”之说。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薛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薛宝钗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形象,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薛宝钗一出场,书中就铺陈了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描画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现实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薛宝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道德教条。比如她曾数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反感和排斥,所谓的“混帐话”,“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群芳谱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很会做人和处世。她一方面秉承“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同时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所谓“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迁就、揣摩和迎合贾府当权派的心思,以博取他们的好感。如贾母要给她自己做生日,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选取贾母平时的爱好来作为自己的“爱好”。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获得贾母极大好感。
贾母夸她“稳重和平”;贾府里很受孤立的赵姨娘也赞她“展洋大方”,小丫头们也愿意和她亲近。 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薛宝钗被称做群芳之冠,但又被称道为“无情”,应该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实行者。所以有一种说法是薛宝钗“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伯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维护和执行。
由于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放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也就是说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尽管人们可以从她身上看到封建道德的虚伪性,但是这个完全不同于凤姐的两面三刀。
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比如当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揭示了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的苦衷,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另外一次,薛宝钗因考虑到湘云要开社作东,可能超支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多次施以援手。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收益。
总之,薛宝钗是一个刻画得相当成功的受到封建正统道德影响很深复杂的任务形象。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