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塍怎么读
高塍,拼音是gāo chéng ,塍字,本义是田间的土埂、小堤。 也是一个姓氏,与“滕”同根同源。(塍)稻田中畦埓也。集韵、类篇、宋本作稻中畦也。今本及文蕖注作稻田畦也。
塍是一个汉字,形声字,拼音是chéng ,本义是田间的土埂、小堤。也是一个姓氏,与“滕”同根同源。(塍)稻田中畦埓也。集韵、类篇、宋本作稻中畦也。今本及文蕖注作稻田畦也。
高塍镇[Gāochéng]位于宜兴市北部。东与屺亭街道毗连,南与宜城街道、徐舍镇交界,西与官林镇接壤,北与和桥镇为邻,西北濒临滆湖。
扩展资料
区划
2007年,高塍镇(GāochéngZhèn)位于宜兴市北部。东与屺亭镇毗连,常住人口4.3万。镇驻地建成区面积4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高塍人民路,在市政府驻地北10千米处。
邮编:214214。因座落在高地上而得名。1911—1949年设高塍镇(后改为乡),1959年成立高塍公社,1983年10月复为乡,1988年撤乡设镇,2004年范道镇并入。
2005年3月11日,《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高塍镇梅家渎村等8个村民委员会区域的批复》
(宜政发[2005]44号)同意如下调整高塍镇辖高塍、杭上、花园浜、塍东、亳村、新庄、胥井、高遥、赋村、下干、湖陵、邱新、志泉、梅家渎、朱贺渎、范道、湖头、天生圩、团圩、六圩、洋新圩21个村和高塍社区。
人口
全镇总面积44.18平方千米,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63个村民小组和7个居民小组。2002年全镇在籍总人口26888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塍
高塍,拼音是gāo chéng ,塍字,本义是田间的土埂、小堤。 也是一个姓氏,与“滕”同根同源。(塍)稻田中畦埓也。集韵、类篇、宋本作稻中畦也。今本及文蕖注作稻田畦也。
高塍镇位于我国著名的陶都——宜兴,地处宜兴城区北郊,总面积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万。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环境清新优美,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
高塍镇距宜兴市区9千米,地处市域北部,东与屺亭镇毗连,南与宜城镇交界,西与范道镇接壤,北与和桥镇为邻,西北濒临滆湖,东南与太湖隔地相望。
地理坐标:北纬31°25~31°31’,东经119°14’~119°9’。全镇总面积44.18平方千米,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63个村民小组和7个居民小组。2002年全镇在籍总人口26888人。
扩展资料:
一、历史沿革
高塍人文荟萃,历代人才辈出。自宋至明清,计状元1人,进士67人,并曾有人位列九卿。现代出有蒋南翔、虞兆中分任清华大学校长(并先后任高教部长、教育部长)、台湾大学校长,一街双星光耀海峡两岸教坛的佳话。
高塍籍副处级以上的党政军干部和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总数逾6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有1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19人。
各项社会事业生机勃勃,全镇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荣获“江苏省星火技术密集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镇”、“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和“江苏省文明卫生镇”、“无锡市信用镇”等称号。
高塍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时期为吴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阳羡县,西晋永嘉四年(310)属义兴郡阳羡县。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为宜兴县滆湖乡、成任乡一部,明、清分属宜兴县万二区、成任区和万金乡、成任乡,清末宣统三年(1911)为宜兴县四镇之一,民国元年为宜兴县七市之一,民国18年为宜兴县十三区。
民国23年域内高塍乡、赋村乡、雅乐乡、亳邱乡、湖陵乡、胥井乡、高遥乡、鲍庄乡同属宜兴县第三区,民国35年域内为集善乡一部和高塍镇、复兴乡,1950年设高塍镇、高遥乡、赋村乡,1954年增设滆南乡,1957年合并称高塍乡,1988年撤乡建镇。
二、行政区划
2007年,将宜城街道的红塔、肖张墅、宋渎、徐家桥、桂庄等5个村委会划归高塍镇管辖。高塍镇(GāochéngZhèn)位于宜兴市北部。
东与屺亭镇毗连,南与宜城镇、徐舍镇交界,西与官林镇接壤,北与和桥镇为邻,西北濒临滆湖。面积81.2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4.5万亩,常住人口4.3万。
镇驻地建成区面积4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高塍人民路,在市政府驻地北10千米处。邮编:214214。因座落在高地上而得名。
1911—1949年设高塍镇(后改为乡),1959年成立高塍公社,1983年10月复为乡,1988年撤乡设镇,2004年范道镇并入。
2005年3月11日,《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高塍镇梅家渎村等8个村民委员会区域的批复》(宜政发[2005]44号)同意如下调整:一、梅家渎村委会与吴家渎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梅家渎村委会。
二、贺家渎村委会与朱家渎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丰渎村委会。三、桃园村委会与积丰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范道村委会。
四、天生圩村委会与马草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天生圩村委会。高塍镇辖高塍、杭上、花园浜、塍东、亳村、新庄、胥井、高遥、赋村、下干、湖陵、邱新、志泉、梅家渎、朱贺渎、范道、湖头、天生圩、团圩、六圩、洋新圩21个村和高塍社区。
参考资料:
高塍镇位于我国著名的陶都——宜兴,地处宜兴城区北郊,总面积85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环境清新优美,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
高塍镇距宜兴市区9千米,地处市域北部,东与屺亭镇毗连,南与宜城镇交界,西与范道镇接壤,北与和桥镇为邻,西北濒临滆湖,东南与太湖隔地相望。地理坐标:北纬31°25~31°31’,东经119°14’~119°9’。全镇总面积44.18平方千米,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263个村民小组和7个居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