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有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1、烽火狼烟
烽火狼烟本是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烽火台上点燃“燃料”,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从很远处看到,就这样,烽火台一个接一个的点下去,敌人来犯的消息就被很快的传递出去。 狼烟是两千年来让华夏人民望烟丧胆的,又有“烽火戏诸侯”、“狼烟四起”的成语典故。
2、点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算准风向,制成会飘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书信,后来果然顺利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扩展资料:
以上两种方式是古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以下是古人有文字的书信传递的方式:
1、竹筒顺水而下
隋文帝年间南方叛乱,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只好把战报放进竹筒里顺水而下。据说“邮筒”就是这么来的,当然这有些牵强附会。此外,还有风筝传书、鸡毛信等多种手段。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托人捎带信件。
2、驿马邮递
驿,就是驿站,是古代专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有专人管理,并饲养驿马。宋代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送信的人改由士兵担任,并出现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加急程度。送金牌文件的,一昼夜要连续跑五百里。每到一处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送。
3、飞禽传书
飞鸽传书或鸿雁传书,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识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2024-03-17 广告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具体的例子如下:
1、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2、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3、 不但如此,在创造文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个样,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根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
扩展资料
古人有文字的书信传递的方式:
1、飞鸽传书
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把字条放在鸽子脚上一种专门放信的东西的里面,再把鸽子放出去,鸽子就会飞到家乡去,友人就会发现那只鸽子和我的信,雁子也是,她们都是利用鸟类的习性。
2、驿马快信
驿马快信制(Pony Express),又译快马邮递或小马快递,是美国近代一项利用快马接力,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密苏里州间传递邮件的系统。
驿马快信东起密苏里州圣约瑟夫,西至加利福尼亚州沙加缅度,全长约2900公里,共设157个驿站,每个骑手一般骑行120至160公里,每隔16至24公里便换马一次。
驿马快信创立于1860年4月,在1861年10月横跨北美大陆的电报系统完工后就告停用,总共存在了一年半的时间。尽管存世不长,它却在美国西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传奇。
著名的骑手如“水牛比尔”(威廉姆·科迪)、“小马鲍勃”(鲍勃·哈斯勒姆)的精彩故事,至今仍令很多美国人津津乐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用文字的书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