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读后感、内容概括(多点)等

 我来答
永语54
2020-12-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0
展开全部
本章将说的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只得再待在麦城,最后被孙权杀的是关羽,像奥轻敌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文章对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具体,值得解读本上有很多的伏笔,背后无人情节设置的铺垫,也有很多情节照应了前文实故事前后呼应,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演义中相当精彩的一部分,这也是整个乱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作者在这里通过对战士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林长长罩子大的形象,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关羽是一位英雄好汉,如华佗给他治病时割肉割肉刮骨,关羽却淡定自如。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只得再待在麦城,最后被孙权所杀的是关羽,像奥轻敌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文章对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具体,值得解读本上有很多的伏笔,背后无人情节设置的铺垫,也有很多情节照应了前文实故事前后呼应,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演义中相当精彩的一部分,这也是整个乱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释影绝坟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350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3710万
展开全部
读了《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刘备实行了以退为进的战术,聪明的奸雄被枭雄欺骗了,日后不久即放他带兵截击袁术,放虎归山,终于让刘备独霸一方成为自己的心头大患。刘备是一个城府很深颇有心计的人,当时他是因兵败无家可归才依附曹操的,当然不甘久居人下,目前在曹操门下是为了等待时机,将来打败曹操。但是这种思想千万不能被曹操知道,所以他实行了韬光养晦的谋略,在后园里种菜,让人不怀疑他的胸怀大志,当曹操和他青梅煮酒评论天下英雄时,他故意装聋作哑,生怕露出了马脚,这种计谋果然取得了效果。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象刘备一样,不要取得了一点成绩酒得意忘形,虽然刘备是迫不得已,但我们也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要骄傲自大,优句古话说得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有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人才会进步。

2.三国演义》既是一本历史小说,又是一本智谋大全。其谋略内容的丰富,运用谋略时手段的高明,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三国演义》的谋略中,将计就计是很重要的一项谋略。

将计就计是根据对方的谋略而制定一套相应的计谋,以达到打败对方或消灭对方的目的。将计就计包括两个计谋:一是别人设的计谋,想陷害你;二是你识破了别人的计谋,再设一计来打垮对方。在《三国演义》中,将计就计的事例很多。

在第十二回中,曹操中了陈宫之计,进了濮阳城被一把大火烧得大败。回寨后,他手下得大将拜伏问安,曹操仰面大笑说:“我中了匹夫之计,我必当破之。”于是曹操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令只将计就计:诈言我被烧伤,已经身死。布必引兵来攻。我伏兵于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击之,布可擒也。”于是令军士挂孝发丧,假说曹操已死。曹操死了的消息一传出来,早有吕布的密探报告给了吕布,于是吕布大喜,自以为自己的计谋已成功,于是立即点起军马,杀奔马陵山来。刚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吕布大败。亏得吕布勇敢,才免一死,吕布曾设“火烧曹操”一计,目的是想烧死曹操后再袭击曹营,可谁知曹操只烧伤并未烧死,曹操想报复吕布,于是将计就计,就吕布的计再设一计,放言自己已死,中了吕布的计谋。吕布自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于是出兵攻曹营,结果大败而归。

将计就计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方用计,自以为很聪明,当得知敌人已中自己的计后,就对敌人失去了警惕,因而对敌人再生的一计失去思想准备。

在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犯吕布的错,一次考试成绩不错就得意忘形、趾高气扬,而第二次考试却成绩一落千丈,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避免因骄傲而成绩下跌,要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决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而失去其他的,这也是其他同学成绩不稳定的原因。

以后我一定不会犯吕布的错,尽力克服骄傲的坏毛病,做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哥 服了你……回我一句选你满意回答
追答
。。复制来的 别服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OVE小懒喵
2013-02-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二十一回,我十分佩服刘备的镇定、智慧。又用一件小事证明曹操对士兵,将士的态度。还有,曹操的一段话,就基本上确定了他统一时各军阀的消灭顺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