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上

 我来答
云南万通汽车学校
2018-02-21 · 国家定点培训基地,专注培养汽车人才。
云南万通汽车学校
云南万通汽修学校落于美丽的春城昆明,学校坏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建有新能源汽车实训厅、整车实训厅、电器实训厅、汽车美容实训厅等20余个实训大厅,开设三十多个汽车技术专业。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大家知道,现在社会是个法治社会,那么法是什么,就是个契约,就是个规则,大家就必须遵守,否则我们的民主、个人权利就无法保障。而我们的传统社会是个讲究丛林法则的社会,讲得是弱肉强食,政治上讲得是厚黑学,玩得是阴谋诡计。更没什么契约精神。大家看,第一鸦片战争的结束,是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标志,这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历次战争,没有一次签订什么条约的。英国人把现代社会的意识—契约精神,带到了中国。但中国人,包括朝廷上下,平民百姓,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
当时,朝廷上下对条约有三点看法:
一是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属城下之盟。咸丰皇帝说: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就是说自古从来,再重要的协议,也不必信守,也都是权宜之计。典型的丛林法则,毫无契约精神。同时,中国人一直认为南京条约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所以就理直气状地不遵守执行。
二是对于战争的结果,中国人普遍不服。鸦片战争虽然失败了,但中国人的自负心态是还放不下来,这万国来朝、天朝上国的感觉一时转不过来。所以把失败的原因,归于道光皇帝腐败无能,投资派卖国求荣。其实,中国人把近代历次战争的失败原因,都归咎于朝廷无能和投降派卖国求荣这两个原因,而不愿意承认,我们真得是落后了这个事实。
三是输得不服,执行起条约来当然勉强。事实上,南京条约签订后,朝廷也没有发布什么公告,所以,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条约这个事。即使是大多数官员,也根本不知条约的内容。条约的文本一直放在两广总督衙门内,朝廷根本就没把条约当回事,基本上就是糊弄洋人的废纸。当然,赔款、割让香港也没什么办法,英国人也不是白痴。其他条款的执行,清政府采取互相推诿和能拖就拖的办法。明的不行,来暗的,官府不行,那就叫老百姓闹事。
先说说这五口通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这五个城市。其中厦门、宁波有英军驻扎,不开放看来不行。上海则是开放最成功的。上海本来是苏州下面的一个县,经济也很落后,老百姓以捕鱼为生。但上海县官府和老百姓对洋人采取了积极合作的态度。英国人不愿意和中国人在一起,认为中国人脏乱和过于吵杂。于是官府黄埔江边的江滩上划了块荒地,供洋人自己建房居住,上下货物,开展贸易,自我管理。这就是后来的租界。由于租界不受清政府管辖,贪腐现象较少,法治环境也良好,吸引了大批宁波和苏州的富人买地盖房。在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和上海的小刀会起义中,民众为躲避战乱,又纷纷逃至租界内,英方还给予保护。造成了外滩边的租界繁华起来了。所以,上海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合作的典范。上海逐渐成为中国及至亚洲的工业、贸易和金融中心。
但是,最早,最应该开放的广州,却成了中英双方冲突最严重的地方。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但从1843年到1857年,这将近15年中,广州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入城运动。那么广州人为什么要反对呢?
一是历史问题:自英国人在广州经商200多年来,一直驻在城外十三行这个地方,外国人岀不去,中国也进不来。外国人春夏季来广州,秋冬回澳门,那就是双规状态。现在夷人要进城了,与广州人平起坐了,大清子民在情感和面子上,接受不了。
二是国体问题,国体就是国家的面子。朝廷和皇上及广州的官员,认为战争的结果有伤国体,官府不便岀面,那就暗地指使老百姓闹。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招术。
三是商业问题。过去是行商垄断,现在取消垄断了,又开放其他口岸了,赚钱少了,商人们怂恿民众闹事。
四是文化问题。中国是个男尊女卑,讲得是男女授受不清的伦理社会,所以,一般女子不轻易岀门。外国人一夫一妻,女人不裹小脚,还袒胸露背。男女之间嘻笑、亲吻、跳舞、唱歌,这在广州民众看来就是公开淫乱,实在是看不下去。
五是受三元里抗英神话的鼓舞,广州人民仇外情绪高涨。
其实,在近代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满族的官员主和,汉族的官员主战。当主子的到不怎么爱国,当奴才的反而更加爱国。尤其是底层汉人民众,爱大清、爱皇帝的热情一直高涨,大家看义和团的扶清灭洋,辛亥革命后反对剪辫子,都是底层汉族民众,那是奴才当久了,居然有了主人的感觉。
看看广州市民是怎么闹的。1844年,其他四口英国人都进城了。两广总督耆英实在是没理由糊弄英国人。于是在1846年1月13日,准许英人入城。告示一出,老百姓炸营了,满大街贴标语,夷人敢进城者,杀。外惩洋人,内惩卖国汉奸。于是,耆英、黄恩彤、广州知府刘浔,上了汉奸榜前三名。1846年1月15日下午,数千民众冲进市府衙门,烧了衙门和刘大人的官服,刘大人夺门而逃。无奈,政府又取消了入城告示。其实这事多少有官府暗中支持和纵容有关,中国历次爱国群众运动,那次不是官府在暗中操控,一旦利用完,官府一翻脸,哪个爱国运动有什么好结果,有的甚至是血流成河。
1846年7月,英商与商馆附近小贩冲突,民众包围商馆扔石头,英商开枪,中方死3人;
1846年10月,两名英国水手进城,被居民打伤;
1847年3月,两名英国人去佛山,被多人用石块打伤;
英国人终于忍不住了,1847年4月1日—3日,900名英军用36小时攻占虎门、珠江两地炮台,并摆开架势要进攻广州城,一看英国人玩邪了,爱国群众顿时化作鸟兽散。
1847年12月,6名英国人去黄竹歧散步,遭村民拦阻,双方发生冲突,中国人死一人,伤一人,六个英国人全部被杀。尸体被切成了碎块,这已经是恐怖组织形为了。结果4个村民当天被官府砍了,另有11人判斩首和流放。这是最严重的一次冲突。
1849年4月6日,经道光皇帝批准,英国人终于获准进入广州城。皇上批准了,该没事了吧,但广州民众邪了门,就是不让进城,英国人呢,也邪了门,不让进是吧,非要进。这个闹的,一直到1857年,英国人终于攻城了,又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看来广州就是中英冲突的火药桶。
看到广州人闹起来了,福州人也闹起来了,不过这次玩阴的。当时福州是闽浙总督刘韵珂和福建巡抚徐继畲负责,这二位利害,背后做手脚。一是英商来福州是为了购买武夷山的茶叶。于是在福州和武夷山的道路上派兵处处设卡刁难,中国茶商惹不起官兵,茶叶出不来,英国人又不能满大山收购茶叶。这样茶叶贸易是死了。二是英商来福州销货,刘、徐私下阻止中国商人采购。而表面上刘、徐二位对英商“待以德意,使其冥然不觉。”英国人在福州,城是进了,但没生意可做了。总之,五口通商,广州是进不了城,贸易逐渐衰落。福州是进城了,没生意做。厦门也就是劳务输出。宁波是1844年开口,当年贸易额50万元,随后官民又联合抵制,1849年也就不足5万元了。上海虽然没进城,但双方合作愉快,双方贸易额从无到有飞涨。
1850年,道光皇帝死了,其四子奕詝继位,号咸丰,时年20岁。按现在来说,就是个愤青,满脑子爱国热情。但又是个无德无能,无勇无谋之人,在位11年,既无励精图治之志,也无富国强兵之策。对外只知一味强硬,耍奸诈,小聪明,当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时,竞逃至热河今承德打猎休假去了。咸丰皇帝有四大爱好:
一是贪美色,玩女人。即使是1860年逃到避暑山庄,他依旧不问窗外风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自己逍遥快活。据书中记载,奕詝置兵败于不顾,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慰,又自我麻醉。野史记载,山西籍霜妇曹氏,风流姝丽,脚甚纤小,喜欢在鞋履上缀以明珠。咸丰帝诏入宫中,最为眷爱。国难当头,他却依然沉浸于美色,不思进取。
二是爱好文艺。玩戏子。他把一个戏班挪到承德,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每天乐不思蜀。咸丰逃往热河避祸时,还不忘在行宫召集戏班为他演唱。有一次,他在演出中当众训诫演员称有一字读错。当演员表示旧的戏谱子上就是如此标注时,他答:旧谱错了。
三是贪美酒,一酒色之徒。咸丰贪杯,一饮即醉,而且大耍酒疯。野史记载: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其甚则虽所宠爱者,亦遭戮辱。幸免于死者,及醒而悔,多有赏赐,以偿其苦痛。然未几而醉,则放态复萌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