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为什么不能调和?
时下,一封儿媳写给婆婆的信和婆婆的回信刷了屏,在儿媳霸气十足的语调中,婆婆气场强悍地给出回应。在绵里藏针的应答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式婆媳关系的某种神转折――在大家还想尽办法经营出一团和气时,却有人施施然地站了出来,宣称“我们理应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立场、有边界,我们在这看似无情的你来我往间,看到了婆媳的美好时代正姗姗而来??
01大逆不道却发人深省
在这封被称之为“大逆不道又发人深省”的家书中,儿媳的思想精华归纳如下:
在我与你儿子结婚之前,你在我的生命中只是一个陌生人。我的生命来自我的父母,没有一分一毫来自于你。我赚的钱我花,我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我没欠你,我没要你养,更没拿过你的钱,我可以尊重你,但是不能一切让你做主。
我常在想,你只不过是我丈夫的母亲,你所有的恩情功劳都归于他身上,要回报你的人是他。相应的,能让我回报的也只有我的父母。
我写这封信给你,你一定会觉得我大逆不道,但是你忘了一个重点: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尊重的。你会说,做人家的媳妇要懂道理。但是我也会说,我从来都不是你养大的,我也从来没有欠你。
重要的是,此信还有回应,婆婆回信了,观点同样犀利:
我一直在想,你对我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只不过是我儿子的老婆,在你们相识之前,你在我的生命中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我把毕生心力奉献给我的儿子,如今却要把他拱手送给另一个女人,我只求你能做到媳妇的基本孝道,就被说成是恶婆婆似的,也不想想我儿子的收入全都被你拿去置装,我连要点养育成本回来都被嫌成倚老卖老。说真的,我的心理很不平衡。
所以,如果你正和我儿子逛大街、看电影时,你得感谢我以及我过去多年的付出;如果你正靠着我儿子的肩膀,小鸟依人般享受在他保护下的安全感时,你得感谢我把儿子教育得那么好。
虽然你有工作,表面上是经济独立,但你别忘了,你现在住的是我辛苦10多年买下的房子,就连你们小孩的生活照顾也全都必须靠我,你赚的钱只是供你自己及你的娘家使用,根本与我、与这个家无关。所以,我不能忍受你会赚钱就好像很了不起的态度,理所当然地不帮忙做家务,不照顾小孩,使用家里的水电煤气却又是一副理应如此的模样,对我向儿子要点生活费颇有微词,还摆脸色给我看,岂有此理!
总而言之,我儿子孝顺我是应该的,而你,我不敢奢望得到你的孝敬。你说“现代女性要大胆地声张女权”,那么,媳妇,若要我尊重你,请你也尊重别人。
很多人将这婆媳间的来信看成大逆不道、残酷无情的宣言。然而,纵观古往今来婆媳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缠,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倘若天下婆媳都能这样“纸上谈兵”,有理性有边界,那么,世间的婆媳关系也将变得干净利落。
02请理性地认识边界
粒粒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婆媳关系的文章,题为《史上最牛叉的婆媳关系――阿姨,你好》,在《今日头条》上获得了125.7万的阅读量。在大篇大篇的评论中,无数的媳妇借着别人的故事抒发自己的心绪。若非亲见,实难想象中国式婆媳关系中隐藏着如此多的怨气,打上了这么多的死结。
解铃还需系铃人。不管作为婆媳中间人的那个男人如何长袖善舞,将稀泥和成童话城堡,终不如两个女人清楚地认识到彼此的边界,保持一段比陌生人亲近、比亲人疏离的关系来得理性。因为,她们原本陌生,但她们也终将变得熟悉。信中的儿媳与婆婆是敢于站出来打破与建立的典范。
事实上,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婆媳正在寻求与创造一种彼此间最为舒适的距离。好友的妈妈李阿姨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把婆婆当得无比得体的明白人。儿子与儿媳结婚的婚房,李阿姨夫妇是出了钱的。当儿子给他们钥匙时,李阿姨却没接:“爸爸妈妈去你家之前会提前通知你们,那是你们的家,我们不会擅闯私宅。”话说得风趣,但主动把自己当外人、主动从儿子的生活中退出的态度却是真诚的。
老伴生病入院,李阿姨的儿子、儿媳去探望后,被李阿姨撵回了家:“把你们的孩子照顾好。如果妈妈真的没有那个能力了,再给你们添麻烦吧。”
老伴出院后,李阿姨无比想得开地带着老伴走遍万水千山,儿子儿媳只能在她的朋友圈里得知他们的行踪。面对小区里那些帮儿女带娃的老人们扎堆的抱怨和儿媳们滔滔不绝的控诉,李阿姨的儿媳却毫无这方面的烦恼,于是,她开始佩服婆婆的理性与远见。
尽管婆媳之间交集不多,但儿媳打心眼里尊重李阿姨,并且感慨:尊重,是婆媳之间最舒适的姿势。而尊重来源于距离。
作为给人家当了10年儿媳的资深过来人,小友安娜对婆媳关系的最独到观点是:婆媳之间,谁率先动了情同母女的念头,谁就会输得很惨。
在10年前安娜的婚礼上,婆婆对各位来宾承诺:“原本我有一个儿子,现在儿子娶了媳妇,我就成了儿女双全的人。我一定在今后的日子里,跟儿媳情同母女,形如闺蜜。”掌声雷动,安娜与婆婆亲密相拥。各自的余温犹在,然而,一顿晚饭却将彼此的关系打回原形。那天在婆婆家吃完晚饭,安娜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让老公去洗碗。
然后,她去厨房拿抹布时,听到婆婆边洗碗边小声嘟囔:“你从小到大可是连双袜子都没洗过的??”安娜顿时明白,婆媳之间要做到情同母女是反人性的。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让安娜轻松了许多。
女儿出生后,尽管婆婆很想帮着带,但安娜还是有理有据地拒绝了。再苦再累,自己至少可以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对于婆婆在经济上的资助,安娜也婉拒了:“妈,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养得起自己和孩子是最起码的能力。你没有义务再支援我们。”
结婚10年,安娜与婆婆就这样保持着比陌生人亲近、比亲人疏离的关系。她说,这样的关系恰到好处。
03新婆媳时代正扑面而来
与此同时,笔者对现年40?60岁之间的未来准婆婆们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50人之中有72%的人表示,倘若自己当了婆婆,一不会与儿子儿媳同住,二不会帮着带孩子。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自己的晚年制订了详细的规划,有人选择跟老友们一起住养老院,有的选择跟老伴在还走得动的时候,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本文开头那位儿媳大逆不道的来信恰如撕开了一个千年的伤口,创建了一种理性的思维逻辑――毫无血缘关系的婆媳原本就是大千世界中各不相干的陌生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不过是撕毁虚假的亲情繁荣,道破一个浅显的真相而已。
这两位书信往来的婆媳挑起的不是战争,而是在彼此冷静乃至看似冷酷中开启一份共识,改写一个传统,并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
与其吐槽千年,不如有破有立。正是这些勇敢而智慧的女性,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新婆媳关系的光明与利好――好的关系,一定是无委屈、不辛苦的。
粒粒有话说:不破不立,中国千年的传统是被近二十年快速社会发展打破了,快速发展和社会大迁徙导致这两代人观念存在诸多差异,但是我想说再大的差异你是要回归到自己的生活的,你要根据自己家庭情况选择是需要老人还是可以独立,从选择那天开始不要有怨言,选择住在一起就请收起你的玻璃心,宽容一点忍耐一点,选择分开就请你内心强大点,独立点,总归日子还是需要自己一天天认真的过下去,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