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啊!!急啊!!急啊!!恳请地理高手帮忙详细解释一道地理题的答案,谢谢!!!!!!

如题:“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修。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含量小问)。1... 如题:“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修。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含量小问)。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该题答案为B项,跪求各项详细解释,选B项的原因,谢谢!!!】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 )【该题答案为A项,跪求各项详细解释,选A项的原因,谢谢!!!】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展开
南纬53度1
2012-05-29 · TA获得超过55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6万
展开全部
第一题:结合此图,等高线突出的不是山脊就是山谷,而河流应该是在谷地中,不是山脊上,所以看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就能知道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D答案排除。如果是唐诗描写的河流,就在我国境内,故在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的规律,河流自北向南流的话,东岸是堆积岸,西岸才是侵蚀岸,所以A答案排除,其实就是B答案正确,因为这两个选项正好相反,“数家新住处”是说人们新建的房子,需要平坦的地势,而乙地正好在河流东岸,这里是堆积岸符合这一建房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河流的上游地势高,水流湍急,不适宜居住和建新房,下游地势地平、土壤肥沃,才会有聚落,所以,C选项也是错误的。
第二题:内力作用简单说是指地球内部的能量活动而对地形、地貌、地势造成影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因素。河流的流向和什么有关?当然是地势了,因为河流总是从高向低流,而地势则是内力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所以内力作用影响河流的流向。
含沙量的多少主要是河流流经地区的土壤和植被所决定,河流的汛期和流量则主要和降水量、气温等因素有关,这些都是外力因素所导致的,故BCD答案都不正确。
追问
谢谢!!!关于第(1)小问的C项:我去问了老师,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所以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因此图示北侧地势较高,河流自北向南流。”跟您的解释有所出入,我还未想明白的是:请问怎样看出“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还有就是,您认为楼下(六楼的)james404 的说法怎样?
追答
你们老师的说法是对的,这只是一种判断方法,我还有一种直接根据等高线定义画平行线的方法。你可以在图中河流等高线突出的地方画一条平形线,河流地势肯定低于两岸,你会发现一定这里的地势一定是北高南低,这是根据等高线定义判断出来的,所以能得出一个结论:“山谷凸向海拔高处,山脊凸向海拔地处。”但在教学中我不会让我的学生死记硬背这个结论,因为容易混淆,我更多的是让他们从定义出发去理解,真不行再死记,地理是一门理解大于记忆的科目,学好这门课需要深入体会和理解,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去记忆。
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这是常识,河流通常在山谷中,就是中间低,两侧高的地势,常言道:水往低处流(黄河下游的地上河除外),因此河流只能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绝不会倒流,这是地球重力所决定的。
DCY4612 不同意你老师的观点我能理解,这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得出的结论,比如长江上游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于海拔很高处,这里地势很高,如果用这个来判断“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你的老师和我是以一条河流的河床和两岸为标准来判断的,如果这样来说:“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就是对的了,这就是参照物不同而导致的。
六楼的判断有问题。
第一,看图是得不出“①根据河流形态,甲岸遭河水侵蚀较严重。”这个结论的;
第二,他说的“图上等高线比较疏,因此地形较为平坦”也得不出来,因为等高线之间没有等高距和比例尺,在相同比例尺下等高线的数值可能是100米、500米、900米,还可能是100米、101米、102米,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能说地势平坦吗?显然不知道等高距或者等高线数值的情况下是无法判断的。
苏州千视通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
2024-11-04 广告
千视通是国内第一梯队推出多模态AI大模型网关和边缘大模型一体机产品方案的领先AI企业。 拥有行业领先的多模态视觉语言大模型技术,践行“Make high-quality AI quickly”理念,平台基于多模态预训练,支持用户自定义算法可...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苏州千视通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提供
james404
2012-05-29 · TA获得超过37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8万
展开全部
楼上解释不合理
1。关于河流流向应该这样来理解。因为没有标出等高线的数值,所以只能从其他地方入手。
①根据河流形态,甲岸遭河水侵蚀较严重。
②这是中国古诗词,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因此河水对右岸的侵蚀较严重。
甲岸在左侧,所以河流的流向应该是自北向南,这样甲岸就属于河流的右侧,受河水侵蚀严重。
因此,A、D错误。C假如位于上游,那等高线在河流段弯曲更加厉害。图上等高线比较疏,因此地形较为平坦。上游则错误。
B正确,乙岸为河水泥沙沉积处,平坦开阔,适合居民居住。

2内力作用主要是对地形地势的影响,所以应该选A流向。
B含沙量跟沿岸植被覆盖率有关
C汛期D流量都受气候中降水因素影响。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追问
谢谢!!!关于第(1)小问的C项:我去问了老师,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所以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因此图示北侧地势较高,河流自北向南流。”跟您的解释有所出入,我还未想明白的是:请问怎样看出“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
追答
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老师肯定讲到过等高线的判定“凸大为谷,凸小为脊”。记得吗?
这个你思考一下,不明白再问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CY4612
2012-05-29 · TA获得超过742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93
采纳率:69%
帮助的人:704万
展开全部
河流总是流经山谷,那么图中等高线是下面的数值比上面的要小,那么图中河流是从上面流向下面的(总体是自北向南)。
1、A,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西岸就是侵蚀岸。B,乙地该河流西岸是侵蚀岸,那么,东岸就是沉积作用,也就是乙地(乙地还位于河流弯曲处,泥沙最容易沉积)。C,河流上游地区一般是幽深的峡谷(山谷),只有中下游地区才有可能形成平原。D,自北向南。
2、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从而影响河流的流向(河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追问
谢谢!!!关于第(1)小问的C项:我去问了老师,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所以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因此图示北侧地势较高,河流自北向南流。”跟您的解释有所出入,我还未想明白的是:请问怎样看出“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还有就是,您认为楼下(六楼的)james404 的说法怎样?
追答
观察图中河流河流经过的等高线处,三条等高线都是凸向北的,那么,凸起的这个地方只有两种可能:山谷处或山脊处。山脊处是没有河流的,所以图中的这个地方是山谷。要使这个地方为山谷,只能是北高南低了(其实这个题就是要考察这一点)。
至于你的老师的说法,我不是很赞同,也有点不明白。“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这个图中无法看出地势高低,只有三条线;“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那么,看图直接就可以得出答案了,有这么简单吗?
六楼的1题分析不对。首先他就没有得出河流的流向,就运用地转偏向力,对东西两岸的侵蚀和沉积就有可能错误。还有,他说的“根据河流形态,甲岸遭河水侵蚀较严重。”也是错误的,这只能得出是甲处,而不是甲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巴纳小希
2012-05-29 · 超过3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1万
展开全部
1题。如题如图,分析等高线,等高线密集,海拔约高,反之同理,答案可以理解乙地为不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以为生活发展
2题。排除法,含沙量:外因环境好坏与生态平衡及水土流失有关。
汛期:外因因时间季节变化
流量:外因上游环境及气候降水有关
内力指地势地形大形势不可改善的

献丑...
追问
谢谢!!!关于第(1)小问的C项:我去问了老师,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所以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因此图示北侧地势较高,河流自北向南流。”跟您的解释有所出入,我还未想明白的是:请问怎样看出“河流形成于地势较低处”,“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还有就是,您认为楼下(六楼的)james404 的说法怎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仙芷芳草520
2012-05-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9万
展开全部
(1)题,因为乙地最不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226127336yf
2012-05-2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万
展开全部
不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